百慕大可怕吗

百慕大可怕吗,第1张

谢瑶

先说结论:按比例来说,百慕大失踪的船只和飞机数量并不比其他海域多,该地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空神秘的航空炸弹百慕大三角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老话题。然而你可能不知道,2016年底,在百慕大三角周边,西方各大主流媒体都轰动了,搞了个大新闻。2016年10月21日,《纽约邮报》发表了《百慕大三角之谜可能最终被解开》[1]。

四天后,25号,《华盛顿邮报》回去了,“百慕大三角之谜未解,科学家原话被曲解”[2]。

这是纽约邮报纽约邮报,不是纽约时报纽约时报。虽然它的声誉略逊于《纽约时报》,但它历史悠久。创刊于1801年,2009年发行量全美排名第六[3]。与媒体的互动一直很精彩。一时解不开,一时解不开。这是怎么回事?科学家们怎么说?

让我们按照发布时间来分别看一下这两条新闻。

《纽约邮报》称

百慕大三角空形成的奇怪的云可以解释为什么历史上有几十艘船和飞机无缘无故在这个区域消失。这个理论很了不起。他说,云层可能会形成时速270公里的空毒气弹,从而击落飞机和船只。70公里几乎是F1赛车的平均速度。这一理论是气象学家兰迪·柯文尼在接受科学频道“地球上是什么”[4]采访时透露的。柯文尼在视频中表示,“云的六边形形状在卫星图像中确实很奇怪。

"空毒气弹"海洋上的这些六边形云本质上就是空毒气弹。它们由所谓的微型炸药形成,会引起空气体爆炸。“《纽约邮报》还说空气体爆炸威力巨大,具有飓风级别的能量,可以轻易击沉船只和飞机。

六角形空毒气弹看到这个新闻真的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由于对世界未解之谜感到好奇,围绕百慕大消失的各种假说层出不穷。

次声振动、海底水桥、天然气水合物、磁偏角异常、虫洞、奇点等。

现在又多了一个云空毒气弹。

当然,现在看这个假设和我小时候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其实对于任何理论来说,关注理论本身一样重要,关注同行的评价。科研特别注重同行评价。一个理论出来,就得接受全世界同行的挑战和批判,因为科学不讲究求同存异,只能分真假。

果然,四天后,《华盛顿邮报》出手了

它开门见山地说:

本周,纽约邮报科学频道关于百慕大三角的报道引发了热议。科学频道的言外之意似乎是,谜题已经解开了,但受访的科学家对此完全不知情。

科学频道《怎么回事》采访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气象系主任凯文·柯文尼(Kevin Coveney),将他塑造成一个解开百慕大之谜的科学家。或者,至少柯文尼认为他有答案。但其实这位专家对百慕大一点兴趣都没有。柯文尼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剪辑很糟糕,看到科学频道的节目,我真的很难过。

然后,《华盛顿邮报》把矛头指向同时报道此事的同行,做出胜利者般的冷嘲热讽。

除了《纽约邮报》,总部位于英国的《太阳报》也发表了一篇网络文章,标题很长:“科学家声称,时速270公里的毒气弹可以击落飞机,击沉船只,围绕臭名昭著的百慕大的谜团已经解开。”有类似报道的媒体不止这几家。水怪时期我们经常提到的《每日邮报》也转载了,还有《热机械》和《印度时报》。除了纸媒,知名电视节目《今日》也进行了报道。

结果影响很大,百慕大的神秘形象又树立起来了。

这个考文尼有没有说过空毒气弹?柯文尼自己的说法是,都是剪辑的错!这里提醒一下,编辑确实可以完全曲解采访者的本意。

为科学频道制作这个节目的WAG TV的首席运营官对考文尼的“变卦”非常生气。他说,我们观看了卫星相机拍摄的奇怪图像,然后让专家解读背后的原理,最后找到了最有可能的答案。他的意思是,渠道的流程是规范的,没有废话。

剪辑过的片子里是什么样的?其实影片中考文尼的镜头并不多,更多的是旁白,但加在一起,几乎表达了《纽约邮报》报道的夸张原则。

柯文尼说,他确实说过云会引起空气体爆炸,但他以此为反面教材,讽刺那些鼓吹神秘主义的人。结果节目一播出,就彻底黑白颠倒了。柯文尼说他在节目播出前没有看过电影。最后,他说他对研究百慕大毫无兴趣。

云可以形成空毒气弹,所以百慕大可以击沉飞机和船只。这么轰动的新闻怎么能一下子上主流媒体的头条,好像不用求证似的?

不要惊讶,这其实是大众媒体的常态。在我看来,几乎每一条科学新闻都有被媒体过度解读的问题。现在各种夸张扭曲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在各种媒体上泛滥。了解科学,关注几家靠谱的专业科普媒体,避开大众媒体,是最好的选择。

百慕大三角的神秘历史

百慕大三角是迈阿密、波多黎各和百慕大岛之间的一个三角形。每边长约2000公里,大致相当于上海到北京的往返空距离。

但其具体划界范围一直存在争议,但其面积至少有13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1/7。这是一个很大的海域。百慕大三角也被称为“死亡三角”,因为据说它可以吞噬船只和飞机。

上世纪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失踪事件是1945年12月5日的“美国海军第19鱼雷中队失踪”[5]。

起初,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由上尉·查理斯·泰勒率领的鱼雷中队的五名复仇者沿着佛罗里达州海岸进行例行飞行训练。这些战斗机在起飞前刚刚经过全面测试,每架战斗机都装满了足够飞行五个半小时的燃料。飞行员心情很好。总之,一切都好,不会有事的。

查尔斯·泰勒的下午两点半,五架战斗机从基地起飞。一个半小时后,十九中队圆满完成了当天的鱼雷轰炸训练任务,开始返回基地。突然,驾驶飞机的上尉·泰勒与基地指挥所紧急联系:“我们迷路了,看不到陆地了!”

基地里的交通管制员空立即要求19中队的飞行员报告位置。指挥所也想给飞行员下达指令,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断断续续的,只能根据雷达上的位置命令他们向西飞,而不能下达更准确的命令。

最终,五架战斗机都因为燃料耗尽而坠海。随后美军派出大量飞机和船只进行救援搜索。但结果更加悲惨。不仅搜救失败,其中一架PBM-5水上飞机也在救援任务中发生事故,机上13名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关于此事的官方调查报告长达500页。最初的说法是泰勒机长应对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

虽然泰勒有近2000小时的飞行时间,但他并不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固执且以粗心著称。二战期间,他两次在海上迷路,不得不放弃飞机和降落伞逃生。在这次致命的飞行训练中,泰勒甚至忘记携带基本的导航仪和手表。

更有甚者,基地在发现泰勒迷了路后,要求他把指挥权交给别人。然而,任性的泰勒宁愿相信自己多年的飞行经验,也不愿接受指挥中心的提议,继续带领团队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通信记录显示,至少有两名学生飞行员发现泰勒的判断是错误的,并要求改变航线。但泰勒依然我行我素,带着一群人飞向死亡的深渊。

19中队事件有什么内幕?百慕大之谜解决了吗?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找到答案。

肆无忌惮的撞车

上一节我们说美国十九中队的五架战斗机在百慕大坠毁,连救他们的飞机都出事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综合我检索到的所有信息,不难发现,救援飞机空灾难并不神秘,没有任何迹象和证据可寻。

举个例子,

气象资料显示,事故发生当天,也就是1945年12月5日,早上还是晴天,但很快就转为晴转多云。等到救援飞机出动的时候,气象环境已经很恶劣了。当时参与救援的PBM-5水上飞机是历史上小火花引发油气泄漏爆炸频发的机型。所以这种飞机一直有个很不吉利的外号,叫“飞行中的油箱”,可见其名声有多坏。而且根据当时经过该海域的一艘游船上的乘客的证言,当晚空上发生了爆炸,并看到了一道闪光,海面上拖起了一条长长的油带。

这些证据都表明,这是一起空恶劣天气导致的疑难事故。

其实在19中队出事后没多久,海军的官方报告就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责任认定。19中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泰勒机长迷路了。他带着13名机组人员,一共飞了5架飞机,结果燃料耗尽,不幸遇难。

然而,泰勒的亲属对这一调查结果极为不满,多次向美国海军高层投诉。可能是某些主管部门的领导被惹恼了,很有可能是军方高层为了摆脱亲人的纠缠,在事故原因中除了“恶劣天气”之外又加上了“未知因素”。

但军方万万没想到,家人写下的“未知因素”这几个字,引起了神秘主义爱好者的遐想,也因此诞生了“神秘百慕大三角”和“魔鬼三角”的名字。从此,各种流言蜚语就再也没有断过。

如果我们仔细追溯历史,就会发现在1950年,一个叫爱德华·琼斯的人在美联社的一篇文章中首次将19中队空灾难的起因引向了百慕达三角的那片海地区。

是他第一个把“失踪”和“百慕大三角”联系起来。他也被称为“百慕大三角之父”。20世纪60年代,另一个叫文森特·加迪斯的人给自己发表的文章起了一个迷人的标题。他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标题党”。

文森特·加迪斯

他的标题是“致命的百慕大三角”,这篇文章为他赢得了足够的关注。他在文章中没有提供可靠的数据,但他装出一副肯定的样子。他说,这一带海难频发,远超其他海域。后来他出版了《看不见的地平线》一书,详细描述了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事件。就这样,套路成型了。挖掘过去的沉船,加上个人的解读,最后把灾难的帽子扣在百慕大三角上,文章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百慕大三角也因此成为了“死亡三角”。

所以这一切的源头还是归结到美国海军原始调查报告中的“未知因素”二字。19中队的灾难事故,经过一轮发酵,谣言此起彼伏,从未停歇。这些都是“未知因素”造成的。

关于百慕大三角的神秘新闻报道总是不时出现在媒体上。比如2003年12月3日,搜狐新闻上有这样一条国际新闻,“美国教授破获20世纪最离奇的战机集体失踪案”。这则新闻是搜狐引用Zhongxin.com的话发布的,该文翻译自俄国《真理报》。消息称,加州大学教授米切尔·克莱恩(Mitchell Klein)对百慕大神秘失踪事件给出了新的解释。

他认为地球上存在一些“时区空”。一旦不小心进入这些地带,时间会变快或变慢,空之间的距离会有几千公里。他认为,第19中队一定是飞到了“时间空异区”错过了加州的海岸线,飞到了墨西哥湾的上空。这时候飞行员如果向西寻找陆地,只能越飞越远,因为墨西哥湾的陆地在东北方向,最后燃料耗尽,坠入大海[6]。

希望通过我的文章,以后你一看到这样的新闻就能给它一个“呵呵”。我搜了一下,不出所料,根本查不到这个所谓教授的信息。如果你找到一条新闻,它从头到尾都没有给你任何可以查的东西,比如里面提到的重要人物的准确背景信息,时间地点,数据来源等等。基本上你已经可以认定是假新闻了。

让我们看看另外两起著名的百慕大空难。我的消息来源是BBC记者汤姆·曼戈尔德的一篇调查报告[7]。

第一次事故发生在1948年1月30日。

一架英国南美航空空公司(BSAA)客机在从伦敦飞往百慕达的途中失踪,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残骸。当时官方的调查报告说:这是我们遇到过的最混乱的问题。中间发生了什么,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会成为一个未解之谜。然而实际上南美航空空的安全记录很糟糕。三年中,发生了11起严重事故,导致5架飞机失踪,73名乘客和22名机组人员死亡。我想听这些,你对此的搪塞不会让我吃惊。

记者仔细研究了当时的调查报告,有了新的发现。

客机在到达中途加油站前遇到了问题。这架客机的加热器在航向上失灵了,其中一个罗盘出了问题。当时为了更暖和,飞行员决定在600米的低空飞行,这样会大大提高燃料的燃烧率。记者由此得出结论,客机坠毁的原因是机械故障,或者燃料提前耗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一年后,同一个航空公司空公司,同一个机型。

客机离开百慕大一小时后,飞行员例行报告位置,随后在5500米空高度消失。据专家称,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和第一次事故一样,没有残骸、碎片和尸体。不像燃料提前耗尽,或者天气突变,排除了飞行员失误的可能性。

这看起来像是一次神秘的失踪,但经过仔细调查,人们发现,

这架飞机的设计有严重的缺陷。发动机室加热器安装在乘客座椅的地板下。如果液压蒸汽泄漏,会引起爆炸,所以飞机会突然从雷达上消失。

在1975年出版的《百慕大三角的秘密已被解开》一书中,作者库舍对神秘现象倡导者提到的50多起事件逐一进行了调查,查阅了各方的调查报告,得出了至今仍未过时的6个结论[8]。

他说:

按比例来说,这个海域失踪的船只和飞机数量并不比其他海域多。作为一个经常受到热带气旋影响的地区,该地区的失踪事件数量是合理的,并不神秘。很多作家都没有还原真相,就是在失踪事件发生的时候,人为夸大失踪事件的数量。比如,当一艘船失踪时,它会被记录下来,但在它安全返回港口后,失踪事件的总数不会减少。有些失踪事件是假的,事实上从未发生过。围绕百慕大三角之谜的炒作一直存在,作家会用错误的推理来制造耸人听闻的故事。

事实上,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百慕大并不神秘。垄断英国海上保险的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指出[9]:

根据劳氏记录,自1955年以来,全球已有428艘船只被报告失踪,但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支持“百慕大三角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失踪案件”这一说法。

换句话说,通过百慕大的船只的保险费不会增加。

2013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了全球十大最危险的航运水域,其中没有发现百慕大三角。

我觉得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百慕大并不神秘,真相早就被还原了。关键是你更愿意相信证据还是传说。

例如,自从科学家创造了暗物质这个词,一些神秘主义者很快就出现了,他们将百慕大三角的神秘归因于暗物质。生活中有太多像这样用科学术语编造的谎言,人们很容易被这些用科学术语包装的谣言所欺骗。不被谣言欺骗的方法不仅是要有科学精神,还要学习这些科学术语的真正含义。

参考资料:

[1] /

[2]

[3]

[4]

[5]

[6]

[7]

[8]

[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286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