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著名的历史人物有

河北著名的历史人物有,第1张

他是我党的“越狱之王”,在战友的帮助下两次越狱。原文赵岩时间2021-05-08 08: 01。

在我们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中,有许多人因为造反而被反动政府关押过。在狱中,他们遭到反动军警的严刑拷打,甚至有多人死亡。

比如周恩来在南开上学时,因领导学生请愿活动被捕;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因参加革命工作被反动军警监禁,后被杀害。

比如众所周知的重庆渣子洞。

但是一个革命者的经历是传奇的。虽然两次被捕入狱,但在革命战友的帮助下成功越狱,被陈赓昵称为“越狱之王”。

他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王维刚。

王维刚(1903-1984),著名立法委员,河北邯郸市磁县辛庄营乡王庄人,中国近代政治、军事人物,原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长,中国司法战线著名领导人。

王维刚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王维刚考入著名的河北“直隶第七师范”。在校期间,王维刚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投身革命活动。

1925年,毕业后,王维刚回到家乡磁县,并在磁县马头民族中学担任教师和校长。他以此为掩护,秘密为党工作。王维刚在马头镇第三中学当校长时,有一个叫李灿顺的老师有革命思想倾向,所以和王维刚关系很好。

他们一边教书,一边秘密发展革命组织,开展革命工作。

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王维刚开始接受上级指示,准备在磁县发动暴动,建立革命政权。

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芾、王明等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央的领导地位,然后推行了一整套不符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即左倾冒险主义。政治上,王明等人沿袭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过分夸大城市工人运动的作用,要求红军占领城市,实现一省数省的先胜利,进而形成全国胜利。

但由于苏联和中国的国情不同,左倾冒险主义指导的城市暴动因敌我悬殊而失败,多名中共党员被捕杀害。

王维刚接受上级指示,准备在磁县举行暴动,不料事情败露,被反动军警逮捕。

当李潺顺得知王维刚入狱后,他立即四处奔走,贿赂反动军警保护王维刚免受酷刑。

王维刚趁看守睡觉时越狱了。

1932年,王维刚受中共中央派遣,组织彭城镇工人大罢工,共万人,最终取得胜利,迫使资本家取消了剥削电车工人的各种不合理苛捐杂税。

8月,顺治省委(“顺治”,指顺天府北京、直隶河北省))决定利用磁县罢工斗争胜利暴动的有利时机,成立工农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支援红军在南方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共顺治省委任命王维刚为中国工农红军之南游击支队队长,领导磁县暴动。

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防暴队被反动军队打散,王维刚再次被捕入狱。

反动政府和资本家对王维刚恨之入骨,准备枪毙他。

禅顺又出面,四处活动,使王维刚免于死刑,被押解到北平(今北京)监狱。

受党组织的委托,李顺去了北平,并高薪聘请了一位律师为他辩护,但都不起作用。

在北平党组织的指示下,王维刚担任北平法院看守所党支部书记,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他说:“共产党人不怕死,但也不会等死。”为了反对狱方的虐待,他组织所有犯人进行了为期8天的绝食,要求得到更好的待遇,最终迫使狱方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当局三次判他死刑,他积极上诉,为他的逃亡创造条件,争取时间。

据说王维刚当时在监狱里遇到了飞贼“燕子李三”,但没有确切的数据证明这一点。

反动政府对王维刚在监狱中的行为非常愤怒,因此判处他死刑。1936年7月,在他准备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李单顺冒充他的堂弟,给他送来了一份“断头饭”。

送“断头饭”时,李禅顺偷偷递给他一把钢锉和十元法币。半夜,王维刚锯断了监狱窗户上的铁栏杆,纵身一跃,逃了出来,再次越狱。

第二天,监狱看守发现王维刚越狱了,并在河北全境张贴通缉令追捕王维刚。北平的大小报纸也把王维刚越狱当作奇迹报道,震惊了全国,引起了轰动。

成功越狱的王维刚不敢乘火车或公共汽车,白天也不敢在马路上行走。而且他在狱中四年被折磨无数次,身体非常虚弱,遍体鳞伤。

当时正值盛夏,大片大片的绿纱覆盖着华北大平原。王维刚白天躲在农田里睡觉。当他饿的时候,他吃半生不熟的玉米充饥。晚上,他趁着月光,拄着拐杖往南走。

就这样,一夜没睡,走了一个多月,王维刚才回到磁县马头镇。

但是,反动宪兵队长期以来一直在监视王维刚的家,所以王维刚根本回不去了。一天晚上,他翻墙进入老战友李禅顺家中,躲在李禅顺家中养伤。

反动军警知道了顺和的关系,多次到顺家搜查。然而,因为王维刚藏得更多,所以他化险为夷。

有一次,王维刚躲在柴火堆里,反动军警用刺刀捅了他。王维刚所有的门牙都被拔掉了,血流如注。但是,由于反动宪兵有处理差使,他们没有进一步搜查,这使王维刚躲过了一劫。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王维刚康复了,李单顺给了他一些钱,让他把王维刚送到延安。

关于王维刚的出逃有很多版本,以上只是其中之一。

下图是第二张。

当他到达延安时,王维刚见到了毛主席和朱老板。陈赓开玩笑说,王维刚是“越狱之王”,后来进了中央党校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维刚回到河北,历任中共冀豫特委组织部长、八路军第三独立旅旅长、八路军先遣支队第三旅政委、第四地委书记、 中共晋冀鲁豫第五地委书记、副书记,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中共晋冀鲁豫组织部长、城市工程部长,太行区第五地委副书记。

他的老战友李灿顺又与王维刚并肩作战,积极组织抗日救国政府,发展革命军,抗击日本侵略者。

李顺的长子也加入了八路军,跟随王维刚在太行山打游击。

1943年,王维刚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王维刚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二纵队政委,率军渡过黄河,参加鲁西南战役;之后进入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胜利后,任第二野战军第十军政委,率部参加渡江作战,后随刘邓军队解放西南,出任川南军区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维刚历任四川省自贡市委书记、市长,重庆直辖市第三书记、重庆市工会主席,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司法部副部长。

如果王维刚参加了授衔仪式,他应该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但由于他已经调到地方工作,他不能被授予。

1956年,王维刚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代表。

自1959年以来,王维刚一直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

老“逃王”当上了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1984年3月,王维刚在北京逝世。根据他的生前遗嘱,他的骨灰被送回他战斗多年的家乡邯郸,安放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烈士陵园。

他的老战友李单顺于1981年去世。

回顾过去和现在,我们更加感到我们的革命前辈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多少血淋淋的牺牲,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和平、安宁、富足的生活。

牢记历史,我们应该面向未来。

让我们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286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