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梦是什么

认为梦是什么,第1张

我们每个人晚上都做过梦,梦也很离奇。一觉醒来,发现都是梦。还有一个梦想,但这是我们的理想,一个我们希望实现目标的梦想。

梦是什么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我们对梦的理解没有那么深刻,很多梦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答。

《庄子·同物论》说:“你有大觉,然后你知道你的大梦。”

梦是怎么产生的?人在睡眠时,脑细胞也进入放松和休息的状态,但有些脑细胞没有得到完全的休息,微弱的刺激就会引起它们的活动,从而触发梦境。

如果,白天,你有一件让你开心的事,睡觉前你还在想这件事,当你睡着的时候,大部分神经细胞都处于休息状态,但仍有一部分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一来,你就会做一个内容类似的梦,就是“日思夜想”。

我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斌教授认为,梦的内容实际上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储存等功能产生的,包含着人的潜意识欲望和情感。如果他们能在专业工作者的陪伴下被理解,他们将帮助人们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

中国是第一个研究梦的国家。20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关于梦的专著《周公》。由于当时的科学还不够发达,这本书对梦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有相当大的历史和社会局限性。

然而,古人认为人做梦是有原因的。东汉时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曾说“夫梦奇,无为者多”,意思是做梦总有理由。

但是,目前人类还无法解释梦的形成机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的《释梦》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不朽杰作。魏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者。弗洛伊德的梦的根源分为四种类型:

1.外界(客观)感官刺激,如打雷、公鸡打鸣、被子掉落、被扇耳光、闻到香味等;

2.内在的(主观的)感官刺激,如入睡前的幻觉、文字、姓名等的幻听。;

3.内部(器官)的物理刺激,如肌肉、呼吸、胃、性和终端的感觉等。

4.心理刺激的来源,比如白天做了什么,醒着的时候对什么感兴趣等等。

《释梦》是人类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经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弗洛伊德在《梦的分析》中解释了他的三个发现:第一,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和童年欲望的伪装;第二,恋母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第三,孩子有性意识和性动机。

梦既真实又虚幻。梦是梦,是希望,是美好,是幸福。

图片来自互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259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