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症有什么坏处吗

提前症有什么坏处吗,第1张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拖延症”,羡慕别人提前完成任务。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宁愿提前,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被“提前病”所困扰。

某自媒体曾发布过一个调查,“你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有过‘早衰’现象?”网友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比如“如果能独立做事,不需要社交,就提前做”,“如果坐飞机或者赶火车,就提前两个小时到”等等。和“拖延症”一样,“早病”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有时候,“提前”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和同事共事也容易产生矛盾。“我是产品岗,经常要和运营、开发的同事对接。每当我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我总是第一时间反馈,希望大家能尽快推进。但是总有同事比较慢,经常互相催促,也会有争执。他们无法迈出下一步,这非常令人恼火。”在职场中,“早病”加速了成果的输出,但不同步的“时差”也造成了沟通障碍。

对此,中国心理学会CPS临床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学家李楚曦评价道,“无论是拖延症还是过早症,这两种状态都不是心理障碍,而是人们应对焦虑的一种防御方式,在适应性上都各有利弊。”

“‘拖延症’是逃避性的,它达到了最后的刺激完成。比起‘前进病’,它看起来更强大,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喜欢上进的人,会通过着眼于未来的某件事,用行动消除未完成任务带来的焦虑。在‘前进病’下,为了完成任务,减轻压力,我宁愿做出一些牺牲。他们优越的‘行动力’有时令人羡慕,但实际上,他们会发现并完成更多的‘未来焦虑’,在消除焦虑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提前病”有利于做事的速度,但是他们如何缓解焦虑呢?李楚曦建议,“归根结底,‘前进病’是增加控制感、减少不确定性的欲望。我们可以努力提高自己容忍不确定性的能力,以便面对麻烦。比如向亲人倾诉自己的感受,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情感安慰,获得信任和确定感。”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焦虑,带着自己的情绪生活,正视那些无法改变的时刻,而不是排斥自己的情绪,否定自己。

赵(来自中国青年报)

来源:晚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226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