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战神排行榜他是第一位

中国历史上十大战神排行榜他是第一位,第1张

“已经做好了一桌饭,来了两位客人。“这场仗怎么打?这句熟悉的台词在大决战电影中印象颇深。当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发起辽沈战役时,1948年10月2日晚,林彪惊悉,蒋军不仅组织了从沈阳来的廖耀湘“西进兵团”,而且还从华北、山东调遣海上运输精锐到葫芦岛,使侯镜如的“东进兵团”一下子增加了4个师的兵力。敌情的严重变化使林彪

那么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东野有三个敌团,锦州守军十五万,范,廖耀湘西晋兵团十一万。起初,靳东兵团在侯镜如仅集中9个师7万人,总兵力约33万人。东北野战军总兵力为十三个野战纵队(含一个炮兵纵队,不含铁柱)和十七个独立师。根据最新的数字,实际上已经达到了75万人,因为东野各个纵的编制都比较充实,大概有4到5万人,独立师的人数一般都在5000到6000人以上。

此时,除留钟伟的第十二纵、第十二独立师在长春继续担负攻城任务外,其余十二纵、五独立师已全部开到辽沈战场,总兵力达六十余万人。六十多万大军对付三十万敌人,即使突然出现四个师的援军,也根本算不上敌情的严重变化,但林彪还是很担心。天黑时,刘亚楼参谋长问火车是否继续南下,被林彪拦住。考虑到深夜10点,东野指挥部给西柏坡发来消息“仍考虑回长春”。

原电报很长,不方便抄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林彪的意思不是直接要求放弃攻晋战役,而是把敌情的变化打出来,把攻锦州可能遇到的困难列出来,然后说明打长春比较好的理由,再请中央军委作出决定。但字里行间,确实表现出林彪倾向于长春反击的战略考虑。因此,电报发出后,诺吉的火车继续向南行驶,但罗思虑再三,觉得有必要表明态度,于是带着刘亚楼晚上去拜访林彪。

林彪的担心是,一旦锦州久攻不下,葫芦岛和锦州之间只有几十公里,就无险可守了。如果不能阻止敌人的东进兵团,东北野战军将完全被动。要命的是每个柱都只带单向汽油。如果情况真的很糟糕,几千门大炮都拉不回来。一般不干预军事指挥的罗荣桓指出,军队已经南下,部属也全面部署。这时候改变竞选决心,势必造成混乱,影响士气。况且敌人四个师的增量对东野来说问题不大,之前的电报略显仓促。

林彪终于知道错在哪里了,但消息已经发出去了,于是林罗刘在10月3日上午9点,火车快到彰武的时候,给西柏坡发了第二封急电,重申进攻锦州的决心,算是补救。不知怎的,第二封电报西柏坡机要部直到晚上八点二十分才收到,但在这整整一昼夜的时间里,主席大发雷霆,接连拟了两封电报,批评林彪临阵退缩,措辞前所未有。

因为在确定辽沈战役总方针的过程中,林彪曾与西柏坡电报过两个月,主要是担心东野主力超越长春和沈阳大规模南下北宁线,因为是两敌重兵防守的大城市,两人都留下打锦州,军事上有点风险。首先,主席很有说服力,然后他不耐烦了。所以直到1948年8月13日,罗霖·刘彩才打电报通知西柏坡南下的决心。现在,上路难,敌情稍有变化他又想打退堂鼓。主席怎么能不生气?

直到半夜,主席看到林罗刘的第二封电报,才化怒为喜。回信的开头简单而直接:“你决心攻打金,这很好,也很令人欣慰。”均同意东野兵力部署,即以5、6、10纵队(欠一个师)监视阻击沈阳之敌(黑山阻击战以10纵队为主),以4、11纵队加两个独立师监视阻击华北之敌。

所以,辽沈战役表面上看起来是秋风扫落叶,但实际上是很难在东野树立战役决心的,战役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证明了主席的远大志向。主席了解后,高度评价了罗政委在确立战役总方针中所起的作用。1963年10月,罗帅英年早逝。这是主席的诗《长征不是尴尬的日子,但与晋芳的战斗是大问题》的本意,当时没有发表。显然是为了给林彪留面子。

在此之前两个月,豫东战役在中原大地打响。粟裕指挥的华野西兵团只有六个纵队(不包括特种纵队)。当时华野各纵队平均兵力为25000人(如进攻开封的3、8纵队共50000人),而中野11临时司令部只有13000人。也就是说,粟裕直接投入豫东战场的兵力从未超过16.5万人。

没有西柏坡的催促,豫东战役本来是粟裕提出的作战方案,建议暂时不要渡河。而且是在手兵力少于敌的情况下发动的进攻战。其战斗的主动性和对敌人精神的蔑视与东野的犹豫不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豫东战役第三阶段虽然有些被动,但主要是兵力不足。在进攻黄之后,苏羽甚至派出了野卫兵团。林彪能有这样的情况吗?

同样,济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只休整了一个多月,兵力只恢复到42万多人。粟裕建议西柏坡和华野中野联合发起淮海战役,直接与徐州刘智集团(史蒂文·黄还没来)60多万大军进行战略决战。这期间,它甚至用一封“启辰电报”,把原来的小淮海变成了大淮海。战神是什么?不必每战必胜,但在实力弱于对手的情况下,敢于自由驰骋。有几百万军队有勇气拿第一。当年打整编74师,不是险胜吗?

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我军的两位重要指挥官中,粟裕将军在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还是比较适合“战神”的美誉的。相比之下,林彪作战过于谨慎,经常要在西柏坡的直接质问下确立自己的战斗决心。我们从来不否认四野司令的军事才能,但四级攻防战的阴影确实让林彪缺乏“打一场史无前例的歼灭战”的信心。越读战史,越能发现林彪和粟裕在作战指挥上的不同。一个稳重,一个爱冒险。

对解放战争的进程和早期胜利影响最大的也是两位指挥员和所辖部队,而林彪对粟裕的评价是“打不朽的仗”。其实早在苏区第七次胜利时,主席就曾用“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使全军通电:“粟裕指挥正确,灵活勇敢,所以能打大胜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80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