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国慰安妇题材电影《归乡鬼乡》?

如何看待韩国慰安妇题材电影《归乡鬼乡》?,第1张

在开始的十分钟里,几个无辜的女孩玩了捉迷藏。清新甜美的乡村田野和树林,清脆悦耳的歌谣似乎传遍了全国。当我回到家,我有一个严厉的母亲和一个慈爱的父亲。本来一切都很美好,但是这个美好的家庭突然有一天被日军打破了。郑敏被强行带离他的家乡和父母。在那个年代,有多少家庭和少女不幸被逼入“慰安妇”的痛苦道路。

电影不以战争为中心,而是通过一些沉重的背景音、昏暗的场景、小房间里女孩痛苦的哭声以及日军无情残暴的行为,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被残忍的日军放过。被逼疯的,有病的,会被带到偏僻的地方枪毙。而且打完桩子后,大火烧到了女孩的身体,极其痛苦。很难想象他们每天过着地狱般的生活需要多大的意志力。这一段是女人和国家的耻辱。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有很多困惑,为什么这类电影会被命名为《鬼城》,而且还会用通灵人物来讲述电影。这种通灵的人物设定我说不清是好是坏。反正对于通灵女的前半段故事,她看到了自己奶奶当年的遭遇,感受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感觉自己表现的不太好,有时候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而这个蒙太奇表现的叙事,就在后半段,深刻体现了“鬼乡”这个词的含义。“鬼”就是电影里那些二战时被日军带走当慰安妇,悲惨死去的鬼。“故乡”就是他们的故乡。电影的最后一段,通灵少女为了安慰死者,治愈生者,和女神一起做了一个仪式,让那些死去的灵魂安息,回家。

场景最后,祭魂曲响起,镜头切换到一堆堆尸体。电影一开始,蝴蝶一只接一只地飞向熟悉的乡村。这时,熟悉的歌谣清脆地响起,郑敏走在回家的路上。最后一次家庭团聚的场景再次出现,他们终于“回家”与异地的家人团聚。虽然这个相同的农村场景和歌谣在片中出现了好几次,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是开头和结尾完全不同却又带着熟悉的感觉。虽然是不同的国家,但同样惨痛的事情发生在同一个时代,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的耻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69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