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花季少女相约跳楼自杀,蓝鲸游戏究竟是什么?

名花季少女相约跳楼自杀,蓝鲸游戏究竟是什么?,第1张

青春期的孩子,心里最大的不快可能就是被父母批评,或者和同学发生一些矛盾。

会发生什么?

大多数人只是生闷气,不开心过一段时间就过去了。

然而世界上有这么一个恶魔,它会伪装成小孩子喜欢参与的游戏,通过精神控制让小孩子的内心越来越消极,最后心甘情愿的死去!

就是“蓝鲸”游戏。

据《青年参考》2017年3月29日报道,两名俄罗斯少女——15岁的尤·莉雅·康斯坦丁诺娃和她16岁的朋友维罗妮卡·沃尔科娃——于2017年2月26日从14楼楼顶跳下,结束了她们年轻的生命。

▲被“蓝鲸”游戏教唆自杀的维罗妮卡·沃尔科娃

可怕的是,这不是一起独立的自杀案件。

在这起悲剧发生的前一天,一名14岁的女孩在俄罗斯赤塔自杀。

一天后,来自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15岁女孩叶卡特琳娜(yekaterina)从五楼跳下,摔倒在雪地上,身受重伤。

我只听说过连环杀人案,但连环自杀是闻所未闻的。

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尤莉雅和维罗妮卡都在俄国和东欧非常流行的社交账号Vkontakte上表达了“结束”的想法——尤莉雅发布了一条以“结束”为内容的状态;维罗妮卡在她的个人页面上写道:“我感到失落…结束了。”

游莉雅还发布了一张蓝鲸的照片。

蓝鲸是一种特殊的哺乳动物,它们会集体自杀。以蓝鲸为标志的“蓝鲸”游戏是这些女孩自杀的罪魁祸首。

▲“蓝鲸”游戏

游戏《蓝鲸》是如何教唆人自杀的?

游戏“蓝鲸”又称“蓝鲸死亡游戏”、“蓝鲸挑战”,是一款起源于俄罗斯的社交网络游戏。游戏管理员宣称“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都是从字母‘S’开始的”——Semya(家庭),Saturday,sex(性)和自杀(自杀)”并采纳了一项计划。

论文称,“蓝鲸”游戏的参与流程大致是通过一些血腥的视频吸引未成年人进入,然后给他们指派一个“导师”。

然后每天都要跟着“导师”做任务,包括凌晨4:20起床看恐怖片,割脉,半夜爬上屋顶,用剃刀在手上刻鲸鱼等等。

▲手臂上因“蓝鲸”游戏而雕刻的“蓝鲸”

游戏进行到第50天时,“导师”会给参与者下达自杀命令。有很多种方式,包括跳楼、躺在轨道上、上吊等。自杀者往往会留下与蓝鲸有关的图片等迹象。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别人过得很好,却让自己虐待自己,怎么可能虐待自己呢?让自杀真的自杀?

看似不可思议,其实“蓝鲸”游戏的背后是一种非常娴熟的精神控制。

游戏“蓝鲸”是由俄罗斯心理学专业学生菲利普·布德金创作的。它用一些催眠的方法来突破人的心理防线。通过“渐进式”的游戏指令,慢慢把人困住,牵着鼻子走。

游戏的参与者往往会因为琐事而情绪低落,或者和同学发生矛盾,甚至只是一点点好奇心,就成为游戏的目标。

然后管理员会不断诱导参与者自残。这些任务,通过生理睡眠剥夺,扰乱生理规律,强迫他们接触恐怖信息等。,使参与者的大脑和心血管系统越来越不稳定,无法理性思考,精神更加紊乱,对自残逐渐麻木。

游戏管理员也会不断向参与者暗示这个世界没有意义,最终在他们心中植入“死亡”的概念。

其实这和某些邪教的“洗脑”手段很像。

据《青年参考》报道,在一名欧洲媒体记者的卧底调查过程中,一名游戏管理员告诉“她”,游戏包括50个任务,分布到50天。“我会协助你完成整个游戏。最后一天,游戏结束了。如果你死了,你就赢了;如果你没死,我们会帮你(死)。你准备好了吗?”

“这个世界不适合我们……”

“我们是死去一代的孩子……”

通过这种精神控制,当参与者最终被要求自杀时,这样做是合乎逻辑的。

“蓝鲸游戏”更可怕的是,一旦开始,想退出就会受到威胁。

游戏参与者需要向管理员提交一系列信息,比如女性需要发送用身份证拍摄的裸照,男性需要提供身份证照片、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一旦参与者想中途退出游戏,就会受到信息威胁:裸照会被发布到网上,或者家人会受到伤害。

所以参与者不得不继续,直到最后一丝希望被摧毁。

小心!“蓝鲸”的游戏已经传播到许多国家。

2016年上半年,俄罗斯《新报》披露,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期间,至少有130名未成年人自杀,其中大部分是同一个社交网络团体的成员。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对“蓝鲸”展开调查,最终于2016年10月逮捕了始作俑者、当时21岁的菲利普·布德金。布德金供认,他推出这款游戏的动机是通过教唆自杀来“清洗”社会,将那些他认为“毫无价值”的人从社会中清除出去。

▲“蓝鲸”死亡游戏创始人菲利普被捕。

然而,布德金的被捕并没有终结死亡游戏的传播。

据《青年参考》2017年3月报道,哈萨克斯坦一名19岁的少女贾莉娜·斯里亚科娃(Jalina Sriyakova)因扮演“蓝鲸”于当年2月7日上吊自杀。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2017年5月,美国佐治亚州一名叫纳迪亚(化名)的16岁女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家人在她的日记中发现了代表自残的手绘图片和带有“再见”含义的俄语单词。在日记中,家人还发现了另一个俄罗斯女孩的手稿,而这个女孩正在参加“蓝鲸”挑战。

2018年,《蓝鲸》这款游戏在俄罗斯改了名字和logo图案,卷土重来。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另一款名为“新道路”的死亡游戏。它的标志是黑色背景上的一颗红色五角星。本质上,这是一个“蓝鲸”游戏。一些年轻人加入了“自杀小组”,接受各种类型的自残任务。最后一个任务是自杀。

中国各行各业也一直对“蓝鲸”游戏保持警惕。

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5月的报道,有网友发现中国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类似“4:20叫醒我”的群。蓝鲸的50个挑战任务之一就是每天4: 20起床。

不难发现,蓝鲸游戏的受害者有一个高度的共性:青少年。

青少年,渴望被关心和照顾,自尊心强,常常感到不可理解和孤独,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蓝鲸”游戏正好抓住了这一点,把自己伪装成了青少年的“知音”,而游戏群体则让他们找到了群体,觉得自己终于不再孤单。

每一个失落或犹豫的人都值得被善待和帮助。我们能做的就是关爱自己,关爱身边的人,警惕任何自残。

吴特别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说说话!宽容和理解是《蓝鲸》等死亡游戏最大的克星。

本文为中国反邪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65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