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下

知青岁月下,第1张

电视剧《在人间》之后,情感的波澜随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起伏,感同身受的泪水随着剧情的喜怒哀乐不知不觉地流淌下来。他的人生经历与剧中描述的时代同步,与剧中人物经历基本一致,因此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共鸣。

1968年12月底的一个晚上,当我已经睡着的时候,我被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号角声惊醒。仔细听完,高音喇叭里反复播放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必要的。”第二天一大早,邻居们聚在一起谈论这件事。大人和小孩看起来都很凝重。那时候基本上每家都有亲戚在农村。知道农村生活艰苦,每天脸转向黄土,总是填不饱肚子,尤其是荒年,没饭吃,恐怕连野菜都没有。谁想去?

1969年春节前,学校多次通知报名,但无人理睬。居委会大妈们天天上门敲锣打鼓,却总是不愿意登记。他们不厌其烦地说:革命青年要听党的话,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尤其是那些家里没有“知青”的街道干部,经常跑,感觉有些幸灾乐祸。

到1969年下半年,上山下乡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你可以自己走亲访友,而不是去学校指定的地方。拖了半年,看到周围的同学朋友基本都走了,然后看到动员的势头还没减。我觉得我无法逃脱。终于在那年的11月,我18岁多一点,在表哥所在的五粮公社石岩大队第二生产队落户。

生产队位于距县城约五公里的茶旗山脚下。从城里的家走到生产队不超过三个小时。(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每天从县城到乡镇的公交车数量有限。错过一个,可能一天都没有车,所以基本上选择了步行。)离开公路,穿过名为“五梁桥”的小石桥,绕过一个制作高粱酒的小酒厂,走上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转一个坡一个坎几个弯,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生产队有两个大院,23户共86人。两个院子旁边各有一个大堰塘。堰塘里种莲藕养鱼,周围种李树桃树。在盛开的季节,洁白如雪的梅花,盛开的桃花,开着各种花的荷花,使山村田野非常美丽。

生产队除了靠近县道,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水田多,旱坡少,说明有饭吃,旱坡少,说明农活不会很累。比起山里的生产队,那才是他们眼中的天堂,是那些姑娘嫁出去选婆家的首选。

下乡的前两个月,因为知青房还没建起来,我只好住在表哥家。后来,我搬到了我表哥的邻居家,因为我表哥要坐月子。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在黑龙江大庆油田工作。因为路途遥远,他只回来看望家人一两次。家里只剩下女人、妻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嫂子。知青房子修好了,为了尽快在独立空房里享受独立生活的自由,我恨不得墙壁都干了,就迫不及待地搬进那间还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土坯房。

18平米左右的土坯房,是生产队的农民伯伯想好的。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房间,用竹条。里屋当卧室,外屋当厨房。为了方便放柴火,更高的房间空还用几根原木搭建了一个夹层,上面可以放置各种用作燃料的作物根。一个锅和一个罐子,一张床和一个凳子,一个盒子和一个柜子。盒子是用来装衣服的,柜子是用来装食物的。柜子上放着一面小镜子,一把小梳子,还有几个女生用的小东西。在农民叔叔的帮助下,一个体面、舒适、干净的家建了起来。

立春之后,休耕了一个冬天的土地慢慢苏醒,休耕了一个冬天的农民开始修理搁置了几个月的农具,为春耕忙碌的到来做着充分的准备。

作为一名知青,在立春之前,我还没有下地干活。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耕,我脑海中浮现的是电影中抓春耕如火如荼的场景。我有点紧张,有些期待,有些不知所措。

三月初,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第一次下地干活,蹬着高跟雨靴,走在泥泞的田坎小道上。我害怕掉下去,但我不知道。事与愿违。我越小心,越慢,越滑。看到这里,后面的人都笑了。他们说:“路滑的时候要走得快,右脚还没站稳就马上把左脚拿出来,这样不仅快,还不会摔倒。”按照他们教的方法,他们试着走了几步,果然如此。

生产队的评分是有规定的,男劳力十分,女劳力八分,未成年劳力五分。因为知青什么活都干不了,最初安排和未成年人一起打零工。当然,工分只能是五分。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信心满满,干劲十足。我渴望尝试所有的农活,我对未成年工作的安排有些问题。我喊着要做和女人一样的工作,这让队长左右为难。我派知青去做主要的农活。做不到就不发,怕自己背上一顶劝阻知青工作的帽子。队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刘姐带我,让她教我干农活。刘姐是全队公认的女强人,各种农活都是拔尖的,有些技术甚至超过男同胞。

该播种了。插秧是个技术活,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关系到大家能不能吃饱饭。考虑到城里来的姑娘,别说种树苗了,队长可能都没见过苗长什么样。鉴于此,船长拒绝去地里干活。我说,如果你不让我学习,不让我练习,那我就永远不会。我该怎么做呢?然而,船长不得不同意。结果,我跌跌撞撞地走下了场。过了一会儿,我的脸上和身上都沾满了薄薄的泥巴。最可怕的是,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我的小腿上爬。当我抬起脚时,我看到一只大水蛭正试图吸我的血。慌了,我伸手一拉。还好我姐刘教我:不要拉。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就会心平气和,再也不会大惊小怪了。

夏天的一个雨夜,电闪雷鸣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瓢泼大雨冲破了屋后的秧田,然后毫无顾忌地冲进了我的土坯房。如果不是被隔壁的王大爷叫醒,我还不知道家里已经被金山淹没了,任由那些有浮力的物体在水中漂浮嬉戏。天亮后,队长派了几个大姐来帮忙,然后把屋里的水清理干净。

我下乡不久,大队给我安排了一份兼职,是大队的宣传员。宣传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把县里不定期编辑的小报及时送到大队管辖的生产队。小报内容丰富,有政策问答、科普知识、农业知识等等,很受大家欢迎。为了及时把资料发到各个制作组,往往是下班后先发资料,然后回家做饭。记得第一次肩扛一袋宣传资料,自信地大步走在去一队的路上,完全忘记了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狗的提醒。突然:“知青,小心你后面的狗!”还没回过神来,就感觉右小腿被狗嘴碰了一下。一转身,只见一只黄狗已经摇头摆尾,甩出数米远。还好我当时穿着裤子,没伤到皮肤。从此以后,只要去其他生产队,手里都会拿着一根打狗棒。第一,你会给自己勇气;第二,你会吓到那些对陌生人虎视眈眈的狗,防止它们突然袭击你。

队里的生产优势是田多坡少,劣势是缺柴少草。生活所需的燃料,靠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一年四季都满足不了。再加上每家每户手头都不宽裕,不舍得花钱买煤。即使他们有钱买煤,他们不仅需要走很远的路,还需要一张煤票才能买到。因此,为了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农闲时,体力稍有一点的男男女女就成群结队地去山上砍柴,捡松果和散毛。因为太远,我凌晨三四点就出发了,希望天亮前到达目的地,往往天还没亮。为了消磨黎明前的黑暗,人们把松果聚在一起取暖聊天,然后天一亮就去捡柴火,走了几十里山路。当他们满载而归时,已经是晚上了。

五月的一天,工作了一天的侯太太做了一顿饭。(农村妇女最难。他们不仅要去地里挣分,还要做很多家务。他们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不然会被说无能贤惠。)按家里人数,上了五碗饭,饭吃了一半,发现一碗饭没动。(农民家庭,大人小孩都喜欢把饭拿到院坝去吃,说是热的。)里里外外找,三岁半的儿子不在,把夫妻俩吓坏了。在农村,房前屋后都可能有危险,更何况大池塘小池塘的粪坑之类的陷阱,急得夫妻俩直喊“三芒三芒”。然而,尽管他们尖叫着呼唤,却始终没有回应。这时,天已经黑了。邻居们闻讯后,举着手电筒的火把,在田野里四处张望。最后,在田里的稻草堆里找到了熟睡的“三芒”,侯夫人喜极而泣,紧紧抱住孩子。(在农村,小学之前的孩子基本不上幼儿园,都是开放式的,大一点的自己玩。会走路的小一点的就跟着大人的屁股,从这块地到那块地,小一点的就放在簸箕里,让他哭着睡。)

下乡第一年,国家供应粮食,每月30斤。有了粮食的保障,我还得自己种菜。生产队在土坯房附近给了我一块自留地,地是有的,但我不知道种什么。知道种什么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种。除了表哥帮忙,大部分都是姐姐刘教我干农活。她说农村没有咸菜坛子,下雨天就冒雨去镇上给我买咸菜坛子,还经常给我送新出土的水果蔬菜让我品尝。

在农村,最难熬的时候是二三月没有联系的日子。豌豆、豆类、小麦尚未成熟,陈粮所剩无几,尤其是在歉收年份。交了公粮,剩下的粮食再分配,人均很少。富裕家庭感觉好一点,但是对于没有任何平衡的人来说,吃糠咽菜是家常便饭。就算借别人,一是家家户户日子都差不多,二是你不好意思开口。(有一天,生产队的一个老奶奶拿着小簸箕在我门前来回走。她发现了,就问她怎么了。她脸红了,说:能借我一升玉米吗?我一听这话,马上给了她一簸箕玉米,她不停地感谢我,我心里很难过。我们知青之前有国家保证一年的粮食供应,之后有生产队分发的粮食作物。在农民叔叔的眼里,他们是最富有的人,有最多的食物。如果他们不满意,他们将无法证明这一点。

夏天的晚上,土坯房闷热,几乎所有人都睡在露天的铺位上。为了抵御蚊虫叮咬,人们用锯木屑混合六六种粉末制成又粗又长的蚊香来驱赶蚊虫。说实话,黑烟让蚊子不舒服的同时也不舒服。排除蚊虫叮咬,夏天的夜晚很美,青草和泥土的香味扑面而来,周围都是青蛙。睡在竹竿做成的床上,仰望深邃的天空空,皎洁的月光点缀着一个巨大的华盖,繁星闪烁。沉思中,传来邻居的调侃,我的思绪随着蛙声起舞,随着余音翱翔。我陶醉了,不知道今天晚上是什么年。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喊:起来,起来,起来吃烤鱼鳝鱼!原来,生产队的小男孩们趁着夜色,摸着鳝鱼在田里抓鱼。他们等不及早上了,所以迫不及待地把整个东西都吃掉了。

人们熬过春旱,迎来麦收的喜悦。只见大姐们扛着新鲜的干麦,去挂面厂等了大半日,换来的是挂面的喜庆场面:大人笑,小孩跳,屋子里欢声笑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比过年还热闹,往日的苦和累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农忙季节是“双抢”季节。短短十几天,就要把地里的豆子、豌豆、小麦收回来,种下秧苗。这个季节不容错过。所有的劳动都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拖延。非常时期,下班天黑,粮食作物就在月光下按各家大小分配。

累并快乐着,毕竟年轻人不知愁,很快融入到成员中,和他们一起工作到此为止。经过从春天到冬天的劳动实践,我可以独自做一些基本的农活。以自留地为例,时令蔬菜已经可以满足个人需求。我肤浅地掌握了一些农业技能,知道锄头田坡上的草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否则就成了“猫盖屎”;知道秧苗要插得深才不会倒,知道怎样把手脚放在秧苗上,知道什么是谷壳需要拔,什么是稻子需要留;懂得播种施肥;在烈日下田间劳动时懂得做好防护,以免被锋利的玉米叶子割伤;知道在湿滑的泥路上行走需要快走而不是慢走,慢走会摔跟头等等。

农村知青被推荐工作的时候,时间也就一年。短短的一年时间,感觉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那个不懂世事的任性小女孩。在和舅舅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和不易。是他们的努力和满足,善良和包容,自信和快乐改变了我,让我懂得了如何历尽艰难,如何珍惜,如何感恩。这些感悟和收获,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成为人生旅途中最沉重的一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57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