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浅薄,华丽的包装也无奈

[乱弹]浅薄,华丽的包装也无奈,第1张

浅薄华丽的包装也是无奈之举。

最近有两件事在我脑海里交织。先是南方都市报举办的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奖揭晓;一个是许和潘石屹博客书籍的出版。从表面上看,这两件事毫无关系。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这两件事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网络写作的盛行是对普通写作的挑战。这是一个挑战,但没有人会否认,无论是网文还是单面文,只要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深刻与浅薄,美好与粗糙。

2005年中国文学传媒奖杰出作家奖获得者贾平凹在颁奖大会上发表了讲话。贾平凹不擅长演讲,但他的演讲充满了灵感。他在致辞中说,“我很庆幸自己从事写作,更珍惜手中的笔。”这是贾平凹的心声。换个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触摸到他的创作观。在和平娃的接触中,他很少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创作经历。平娃现象让很多人对平娃的创作归结到一点,他的任何作品都是一种意识的碰撞。那一年,无意中读到谢有顺与平娃的对话,才知道平娃,看起来有些零散。其实他每一次创作都是全身心投入的,是一次灵与肉的磨难。这种投入和艰辛,体现在作品的深度和可读性,以及作品的质量上。

许作品在上海的发行让出版商大吃一惊,日销量仅为5册。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错位,而是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商品价值的真正回归!它是许博客深层生活的再现。如果这本书不出版,许博客热潮背后的浅薄之事可能会被笼罩在一种杂音中,庐山真面目难以得知。记得当年许的博客点击率接近1000万的时候,新浪沾沾自喜的炒作忽悠了很多人,博客成了点击率的代名词。博客被称为个人博客。一旦出版,就是公共产品,会有阅读功能。网络阅读群体比较复杂,不像图文作品的阅读群体有一定的稳定性。针对博客的点击率,一位网友的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看博客,不能看点击率,要看留言和评论。”这句话击中了要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许在上海写博客的尴尬了。路过的博客,游戏般的点击,网络上肤浅的花朵,五颜六色。

平获奖后的不安,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创作的痛苦和煎熬。许在出版这本书后不知所措,她的后继者发现浅薄华丽的包装是无可奈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55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