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1张

在中国封建时代,涌现出许多骁勇的将军。他们要么一生驰骋在战场上为国家建功立业,要么无比英勇忠诚。正是因为这些骁勇的将领的存在,后世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才有了大量可以利用的“素材”。尤其是唐宋时期,诗歌在文坛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能成为诗人赞美的对象,那么风靡全国的速度可想而知。

古诗词中「出镜率」最高的将军是谁?毫无疑问会是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有朋友有疑惑。李广在汉朝的成就,还不如大名鼎鼎的卫青和霍去病。为什么后来的文人总是怀念他?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2张

图:文人笔下的剧照。

第一,李光在文坛的待遇

1.文人眼中的真英雄

西汉对匈奴的打击力度最大。很多名将都是在不断的主动出击中自然诞生的,李广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纵观李广一生,魏去病,虽然大半辈子都在与匈奴作战,但每次到了关键时刻,运气都不是很好。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卫青 霍去病_卫青霍去病列传读后感_卫青霍去病,第3张

然而奇怪的是,在后世大量激昂的古诗词中,李广却是文人所崇拜的人物,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比如李广,就是唐诗最壮丽作品中的“群星”之一。

“夜开甘泉宫”的绝世风采,“天兵神将”的英姿,“千里治国”的豪气,“当风虎阵灭”的辉煌战绩,都是很好的写照。很多朋友可能会说,作为一名武将,被后世文学界视为英雄的素材很正常,但事实是,后世文人对李广的赞美和怀念不止于此。

“白头无三面”写出了李广的悲伤;《不劳而获》讲述了李光虐心的一生。这种战争被庆祝和纪念。纵观诗坛,能得到这样待遇的只有李广,其余的别说李广之后的将领,就连与他同时代的将领甚至前辈都望尘莫及。

比如汉武帝时期已经被“神化”的卫青和霍去病,到了唐宋时期几乎被人遗忘,甚至连他们的事迹也被移植到李广身上。看来在后世文人眼里,卫青和霍去病虽然很能打,但也只是不如李广而已。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4张

图:霍去病部队剧照。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卫青霍去病_卫青霍去病列传读后感_卫青 霍去病,第5张

2.完美士兵的代表

其实细说起来,李广无论是人格魅力,还是个人能力,甚至是在后世学者眼中的人格,都算得上是军人的“完美代表”,符合历代学者对“英雄”的几乎所有定义。为什么这么说?

作为汉朝出生的将军,李广生前争议颇多,包括他的荒淫无度和战场上的军事才能。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地位远不如卫青和霍去病,但对于他优秀的军事素质却毫无争议。

比如在古代,李广骑射特别出色。在实战中,他能够高精度地射击,如“箭在弦上”。在和平年代,他有一个“打虎”的传奇故事,为他赢得了很多粉丝。

最能见证他英雄品质的一件事,就是在雁门之战中兵败被俘,能够从塔尔坎手中夺得一匹战马和一张弓,驰骋在数百名敌人的队伍中,成功脱险。这种桥段估计现在电视上也有,他做不到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孤胆英雄”李广虽然获得了荣誉,但他一生几乎身无分文。他拿到自己的工资和各种奖励后,交给手下的士兵,用实际行动老老实实做人。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卫青霍去病列传读后感_卫青 霍去病_卫青霍去病,第6张

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几乎和战士们生活在一起。士兵不吃饭他就饿,士兵断水他就不喝。这种同甘共苦的精神在古代是很难能可贵的,李广的能力和优秀品质自然在后来的读书人眼里加分不少。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7张

图:李光和士兵的剧照

二、悲剧人生下的共鸣

1.终生的遗憾

在后世几乎历代王朝中,人们每次谈到李广,都会将其与同时代的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例如,宋朝灭亡后,因悲愤而选择隐居的学者黄镇说:“凡读霍伟传者,必看李广”。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卫青霍去病列传读后感_卫青霍去病_卫青 霍去病,第8张

这显然是卫青和霍去病在北击匈奴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成绩。与李广相比,霍去病、卫青,根本不值一提。这种观点在唐宋及以后的朝代并不少见。

奇怪的是,这些论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欢迎,在文学界很有市场。文人无论做诗还是写大段文章,几乎都要赞美李广,甚至借机拿卫青和霍去病比较。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9张

图:带兵北上攻打匈奴的剧照

要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说到底,李广生这个军人,击中了一个太让人心痛的地方。在汉朝众多抗击匈奴的名将中,李光绝对是一位老将。早期他跟随亲和时代的时候已经在抗击匈奴的前线作战了。

换句话说,后来汉朝的士兵有了足够的应对经验,强大的自信心和抗击匈奴的勇气,这些都是李广那一代士兵换来的。可惜他后来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文景时代,连汉文帝都曾感叹,如果把李广放在高皇帝时期,那就太过分了,把家家都封了。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卫青霍去病_卫青 霍去病_卫青霍去病列传读后感,第10张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11张

图:抗击匈奴的一线剧照。

2.后代的同理心。

等到汉武帝对匈奴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已经头发花白的李广形势不妙。除了燕门之战和左之战,李光花了大量的时间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事实上,卫青能够收复河套地区,就是依靠李广在右北平牵制匈奴军队,这是一件苦差事,但在当时并没有为他赢得多少荣誉。

在汉朝与匈奴的大决战中,李广的军队作为侧翼,不幸迷路了,又让他路过封侯。后来,他被指控触发军法。这样的人生,在后来的学者眼里,值得同情,值得流泪,值得感同身受。

卫青、霍去病名声远胜李广,为何后人多赞李广,而忽略卫霍二人?,第12张

图:李光率军剧照

不背诗怎么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无比的悲愤?所以说,后世文人对李广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被压抑的悲惨生活中获得的同理心,这是同理心下的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38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