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千古大智慧”,时辰是怎么来的?很多人都不太懂?

“十二时辰,千古大智慧”,时辰是怎么来的?很多人都不太懂?,第1张

阅读中国的《十二时辰》,领略古人的大智慧,分享给大家,一定会让你学到新的知识!

都说时光流逝。有了时钟,我们看到的时间更具体,这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有规律。那你知道古代没有钟表怎么记录时间吗?读十二小时,领略千古大智慧!

古代的计时方法是以太阳的位置为基准,包含了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劳动规律。

古代的一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不知道钟表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人们是怎么想的?据说当时人们把一个小时叫做大小时,一个小时叫做一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钟表,人们逐渐不用“大小时”来表示时间,而继续用“小时”来表示时间。而一天用“二十四小时”来表示,使得时间更加具体。

但中国的时间还是需要更加符合天气,接地气,这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太阳一日出现和出现的自然规律,以及天空的变化,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总结出来的。

古代的时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判断的,所以下雨或者阴天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太阳,无法判断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发明了“百刻制”,即用“漏刻”来记录时间。

所谓“思念”法,就是把一个昼夜分成100个小时。规定“夏至”节气时,白天为60小时,夜晚为40小时;“冬至”的节气定义为白天40小时,夜晚60小时;“春分”节气和“秋分”节气平分昼夜,都是50个小时。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一天开始的时候将破釜灌满水,在水面上漂浮一个带刻度的箭头。随着水壶里的水往下漏,漂浮的箭头逐渐下沉,从水壶的壶嘴读出每个时刻箭头上刻着的数字,用于报时。

这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说的详细点,每个小时分为八个大小时加上六分之一的小小时,每个小时大概是14分24秒。所以古人用一刻钟来表示时间。到清朝初期,朝廷正式规定一天为96分钟,一小时分为八小时,一刻为15分钟。换句话说,古人的14分24秒(一刻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15分钟。

这十二个小时充满了古老的智慧和文化内涵。我们有必要了解他们。今天我们就简单分享一下,作为理解。

一、子夜子夜是十二个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指的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古代又称为子夜、子夜、子夜、子夜、子夜、黎明前的夜晚、未央等。,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三更天”。

"在古代,日历分为几天,从午夜半开始."此时夜深人静,人们正在熟睡,但此时也是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星辰的最佳时机空。就在古人仰望星空空精神恍惚的时候,突然听到老鼠走动的声音。经过几次接触,古人发现老鼠经常在半夜出来活动。所以古人把老鼠和第一次“子时”联系起来,称之为“子书”。

二、丑时在未来继续,凌晨1点至3点称为“丑时”,又称鸡鸣、野鸡。《诗经》中“鲁日击发”说:“鲁日击发,石日凋零。”古代没有钟表,人们以鸡鸣作为早起的参照,也就是天要亮的时候。

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黑夜和白天转动一样,牛棚里的牛也开始清闲地咀嚼草料。在古代农耕社会,牛是主要劳动力。每天早上的这个时候,都要给牛准备好草料和水,只有吃了草,喝足了水,才有力气种地。

所以古人把“丑时”和牛联系在一起,得了“丑牛”之名。

第三,殷是古代农民最喜爱的时期。如果一天出现更多的阴,那就更好了。“印石”是指凌晨3点至5点这段时间,也称黎明、平淡等。

此时虽然有光,但太阳还没有“跳出”地平线,有人还在休息。这时,远山的猛兽开始舒展筋骨,咆哮起来。因此,古人把老虎与“印石”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银虎”。

4.石矛的“石矛”是指早上5点到7点这段时间,也称为一天的开始、黎明、旭日东升等。此时太阳已经缓缓升起,正在劳作的人们已经在田间劳作。他们应该在天气凉爽的时候多做些工作,以免中午太热而无法工作。

虽然农民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但是古代的官职也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工作,也就是所谓的“算”。祖先们把“日出而作,早睡早起”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常规。

《诗经·风·羊倌》中有“太阳初升,羊倌如阵雨”之说。太阳从冉冉升起,照耀着大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天亮了,兔子开始行动,从窝里跑出来找吃的,喝草上的露水。因此,古人将“石矛”与兔子联系在一起,故名“石矛”。

动词 (verb的缩写)陈石“陈石”是十二个小时中的第五个小时,指的是早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也称为“清晨”等。顾名思义,是古人早上吃饭的时间,也是一群龙要下雨的时间。

这段时间,部分山区容易出现大雾。据说龙可以在云上翱翔,只有在雾中才能隐约出现。其实都是人的错觉。所以有人说,龙在雨中的时候,恰好是初升的太阳,代表着繁荣昌盛。因此,古人把出现在“陈石”雾中的龙称为“陈龙”。

不及物动词施思指的是上午9点到11点这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中说:“至于衡阳,天在一角。”“施思”一词也称榆中、鱼日等。,也就是临近中午的时段。

此时,山区附近的雾气已经散去,阳光明媚,地球的温度也上升了不少。此时,地里的幼苗也在吸收阳光,将阳光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滋养着根系和周围的微生物。还有,人要注意在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期补充水分。

随着地球变暖,体温不稳定的蛇也变得活跃起来,晒太阳。因此,古人将“施思”与蛇联系在一起,称之为“蛇”。

7.正午“正午”是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这段时间,也就是俗称的日出和正午。此时阳光明媚,天气十分炎热。从远处看,大地像是水在上涨,阳气达到了顶峰,阴气也开始慢慢积累增加。这时,所有的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站着。

《易辞》中也有“日中为市,以天下民,集天下之财,贸而退,得其所”的描述,说明在古代,人们在午前到集市上交易,然后在午时散去。

因此,在古代,站立休息、热如正午太阳的马,与“午”有关,称为“午马”。

八。晚时“The late hour”是十二个小时中的第八个小时,指的是下午1点到3点这段时间,也称为日晷、日落、日出等。这也是人们避暑和休息的时间。太阳已经不在“空”了,正在向西走。

这个时候也是人一生的第二个黄金期。经过短暂的休息,他们应该投入到工作中,完成早上没有完成的工作。

此时烈日已经晒干了田里草地上的露珠,是古人放羊的最佳时机。不会弄湿裤子和鞋子,躲过了炎热的中午。这是放羊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把“卫氏”和羊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卫阳”。

九。神食“神食”是指下午3: 00至5: 00,也称喂奶、每日喂奶、晚间进食等。杜甫写的《徐步》中,也有“全步绿草,荒庭欲食”的诗句。看来杜甫喜欢在清爽的申时出去走走!

此时太阳向西运行,天气也不再那么炎热,看起来神清气爽。这个时候,猴子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和啼叫。人们发现猴子的这种活动习惯后,就把“神使”和猴子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神猴”。

10.尤氏“尤氏”指的是下午5点到7点。这时候鸡开始进鸡舍,也叫日出,日落,日落等。在白居易的《醉歌行》中也有:“黄鸡丑时鸣,日前不鸣。”“”这句话的意思是鸡在最后时刻都回去休息了。

此时部分地区太阳已经落山,夕阳已经开始出现。上班的人都停下了工作,开始回家。如果,这个时候,劳动者的主人看到鸡还没有回窝,就会开始寻找,四处叫唤,把鸡敲进窝里,否则等天完全黑了就丢了。所以古人把“尤氏”和鸡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尤氏鸡”。

XI。“正午”是指晚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也称为日落、日落、日落、黄昏等。此时,太阳虽然已经落山,但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天地昏黄,一切都是朦胧的。家里的狗开始躺着坐在屋前,开始看门。

这个时候,人已经吃过晚饭,想睡觉了。睡觉前,狗狗会跟着主人逛一圈。如果没有问题,他就回屋准备睡觉。有些文人或者学者可能要在清静的时候看一会儿书。有些人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愉快的事情。比如欧阳修写的“月上柳梢,人逢黄昏”,就是最好的诠释。所以人们把狗和“舔狗”联系在一起,称之为“舔狗”。

十二、石海“石海”是十二个时辰中的最后一个时辰,指的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也称人的决心和昏厥。这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些古代天文学家也会在这个时候出来观察夜晚的星空,记录月亮的变化规律和北斗七星的方向。

在古代,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叶言”,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也有这样一句话,“谁在叶言把你领进人家,谁不是汉奸,谁不是贼。”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睡觉,这个时候还在外面的不是汉奸就是小偷!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下来的时候,能听到猪拱槽的声音。如果我们想让猪长得又肥又壮,这个时候可以给猪加一些食物。因此,古人把“石海”与猪联系在一起,称为“海猪”。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总之,12点钟的手表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是我们祖先伟大智慧的体现,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全文结束后,请帮忙转发,让更多人知道十二时辰的由来,传承先人文化。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26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