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1张

在古代,不仅仅只有“豆蔻年华”和“八旬老人”这两个词。可以说,人生百年,从出生到满头白发。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有些词今天已经很少使用了,但是知道它们是非常有益的。有什么好处?比如,你的孩子出生了,或者老人过生日了,你要写请柬寄给亲戚朋友。如果只是在网上搜一下,拿来人家现成的文案,真的没什么好玩的。但是如果你会用这些词,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2张

事不宜迟,我们今天先把这些标题按时间顺序划掉,然后选取一些常用的重点看几遍。或者你可以把这篇文章保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再看。毕竟知识也是用来闲着的。

1.唐冰:出生三天后。

明末有个叫程的写了一本儿童启蒙书叫《早学琼林》,里面有一个词叫“快乐汤饼”。意思是新生儿出生三天,家里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吃点汤饼庆祝。

有点像现在,人家给孩子满月酒。有时孩子们会喝满月酒,有些地方还称之为“汤饼之乐”。

2.开始:指一岁。

在屈原的《离骚》一书中,有两行关于他名字的由来:“兰帝掴第一次,名声最好。”

也就是说,屈原的父亲看到他不平凡的生日,仔细想了很久,最后给他想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根据《离骚》中的这句话,第一次应该是指屈原出生的时间,而不是人生的第一年。

的确,第一次最初指的是生日,后来也指孩子的完整生日。

3.生而小:在童年。

在著名的古典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我还是个女孩的时候,我出生在野外。”

这句话出自女主人公刘兰芝的一篇序言,她说自己从小未婚,一直住在乡下。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一句诗“我生为孩童,住在俗处,未曾住在郡门”,意思就是像现在人们说的“小时候住在乡下,未曾去过大处。”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3张

4.总角度:从童年到“成年”的时期。

《诗经》云:“将军角之宴,笑而不笑。”声明。

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十几岁。

在古代的通过仪式中,男孩被称为“加冕仪式”。据《礼记》记载,大约二十岁。而女孩的名字叫“幸福的礼物”,大概十五六岁。

一旦加冕、加冕,就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可以结婚择偶了。

当他们没有加冕或穿衣服时,男孩和女孩通常把头发在头上扎成两个发髻,就像两个角一样。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4张

5.溺水:童年。

陶渊明《桃花源记》曾说:“黄发低垂,其乐融融。”

是值得童年的孩子。当然我小时候没戴皇冠,所以头发都是垂下来的。

许多称谓可能出现在同一个年龄组。在儿童时期,也有一种说法,叫作石基,指的是孩子换牙的时期,大概是七八岁。

6.教号:九岁左右。

没有找到来源的准确描述。但是,有一句俗话叫“长年累月教”。不知道在古代,这个年龄的孩子能不能在父母或者老师的指导下学到东西?

7.外服:十岁。

《礼记·内则》:“十年,我当外教,置身事外,学做秘书。”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古代的孩子10岁就得出门上学。“外教”其实是指师傅。

不过这一年的留学并不是一天的工作,基本上是“住校生”。

当然,学校可能不是正经学校,直接跟着一个硕士学习。

8.舞勺和豆蔻:

勺舞之年:男孩十三岁。

豆年华:女生十三到十四岁。

古代有“文舞”,用于宫廷和祭祀,用舞曲歌颂君王。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5张

十三岁的孩子一般开始学音乐,背诗,舞勺。

很多人以为豆蔻的年龄是指十六七岁,其实是指十三四岁。杜牧有诗:“十三余岁,二月初。”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写的。

9.束发:男孩十五岁。

扎头发就是把头发扎成一个发髻。通常十五岁是男生扎头发的年纪。到了年底,你就可以去更高一级的高等院校了。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6张

10.这个女孩十五岁了。

《礼记·内则》中说,女子十五年。发夹可以理解为插入发夹。十五岁的女孩带着簪子,婀娜多姿的样子更是惹人怜爱。这个年纪,可以谈婚论嫁了。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7张

1.舞象:男生十五到二十岁。

“舞象”是古代武术舞蹈的名称。这个年纪,男生基本可以打死敌人了。

12.等待年:女性成年后等待结婚。

这个词也叫“代子”,所以现在我们还是说女孩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只是还没有决定结婚。按照你的年龄,十五岁就可以结婚了,那你肯定十五岁了。至于什么时候入住,要看具体情况。

13.弱冠:男人20岁。

《礼记·曲礼上》:20弱冠。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8张

弱冠也是古代男人的通行仪式。曾几何时,你可以只留头发,过了20岁就可以戴皇冠了。一般戴上皇冠就可以结婚了。当然,古代20岁之前结婚生子的人也不少。

比如我们都很喜欢的宋代大才子苏轼,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原配夫人王符,然后进京赶考。

14.站起来:30岁。

政治论语:三十而立。

这个词一直沿用到今天。过去,人们在30岁前后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人的衡量指标比较简单,就是这个人是否有所成就。

15.不混淆:40岁。

论语治道:四十而不惑。

人20岁幼稚,30岁成熟,40岁已经有了很多人生经验和自己的判断。这个时候,遇到事情,你就不再慌张,而是从容应对。无论世界上有多少新鲜的诱惑,有时候都很难让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失去立足之地。

很多时候,一提到40岁就感觉这个人开始走下坡路了。在郭德纲的相声里,他还调侃说“四十岁了你还不放手”。其实四十岁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和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9张

16.艾:就是50岁的意思。

《礼记·曲礼上》:“五十为艾”。

大多数50岁的人已经秃顶了。当然,白的程度因人而异。形容白发苍苍为艾,又称艾伏之年。

但是,这个现在不适用。毕竟染发剂和假发几乎到处都可以买到。50岁了,依然可以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另外,根据《论语》,还有一句话叫“五十岁知天命”,有点长。

17.60岁。

也被称为耳年。

这里的“60”不是因为头发斑驳。相反,我们过去使用天干地支历法。60年,刚好有一个甲子,又名花钉。“花”字形容天干地支相互配合的不平之感。

18.老:70岁。

杜甫在《人生七十古稀》一诗中写道。估计当时70岁已经是很长的寿命了,很多人在这个年龄之前就去世了。所以70%是很难得的。诗人有这样一种感觉。

19.豪寿:泛指老年人。

还有一种说法叫“白头”。

20.岁(mào dié):指八九十岁。

也直接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但是和一个70多岁的老人说话有点违心。你必须超过80岁才能使用这个词。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10张

21.黄毛:指长寿老人。

《诗·松露·宫殿》和《黄发台北》。

根据古人的说法,长寿老人到了一定年龄,头发开始由白变黄,所以“黄毛”指的是长寿老人。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也写过“黄毛耷拉”,指的是长寿的老人和孩子。

22.木北:也指长寿老人。

《尔雅·时宇》:一瘸一拐,长命百岁。

鲢鱼是一种海鱼,背部呈蓝色,腹部呈白色。但是它有一些深蓝色的波浪条纹。

人老了就会长老年斑,鲢鱼是指老人身上的老年斑像鲭鱼身上的条纹。还有一种说法,90岁以上的人只能称为“破冰之年”。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第11张

23.期易:指百岁。

《礼记·曲礼上》:百年盛世。

期待,支持。这意味着超过100岁的人需要别人照顾和支持他们的基本生活。

以上是关于各个年龄段的古语,但只是部分常用名,并非全部。有时候对于同一个年龄段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这么多事情。如果你把它们都记住了,你可能会头大。除了我们通常在30岁时看到的,以下估计就够了。

一、古稀,陈年。

这种比较有文化的话一般用在年纪大的人身上,既避免了一下子报出人家年龄的尴尬,又能让对方觉得你很有文化。

剩下的作为兴趣知道就好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120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