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脱口秀大会

浅析脱口秀大会,第1张

已经是第六期了,战斗突然进入了情绪高点——这个高点不一定是级别高,而是分数高:居然有四五个人拿到了160+的分数。除了杨莉垫底,所有分数都很惊人。感觉豆瓣评分系统突然切换到猫眼了,让人怀疑是不是换了一批观众。让我们继续逐一评论:

1.呼兰开场得了三个爆梗,强势如初。这种实力不是上一局豆豆[/k0/]的诞生,而是越战越勇,越战越稳。在“爱一个人很难”这个命题下,呼兰的表现就像他的主旨一样。只要你正常,就会被人喜欢。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补充一句:只要你稳,你就在前列。谁不稳定?杨莉,题材单一,高低不一,只是放大了外国的吸引力。六场比赛下来,呼兰拿到了20颗星,这是整个节目的压舱石——你可以嫌弃他,但不能无视他。想赢梗王,他绕不过去。

2.小惠打破了自己的圈子,走出了车间,走向了生活,从一个厂花变成了追星少女。这种转变已经到位。她还是用自己擅长的情景喜剧。以前是:车间里的爱情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是:在恋爱的过程中偶像化会发生什么?这是语言喜剧中常见的打法,也是相声中“文章社”的思路。于老子的评论也是一针见血:有些地方解释的不透彻。为什么会这样?看后台小惠的反应:她舍不得。很明显,五月天是真爱。《以后我怎么过》的表演太可爱了,可惜加不进去。肖辉的最终表现可能会打破一个刻板印象:脱口秀喜剧有另一条路线,叫做可爱:可爱的外表,落落大方的外表,很棒的衣服和娴熟的笑话。

3.王冕+cy的音乐脱口秀。本期最大的讨论点和争议点。上一季出现了音乐脱口秀,王冕的搭档是rock。这次显然更成功:两个气场更和谐:一明一暗,一聪明一迟钝,默契程度不亚于曼蔡兄弟。

他们在玩,在唱,在表演,在叙事。他们在舞台上有眼神、语言、肢体的互动与配合。凯利的点评也很到位,一下子抓住了这场演出的四个点:押韵、笑话、歌词、或者作秀,四个诉求合二为一。尤其是CY在出场阶段的无声表现,让于谦想起了马李三。实际上,马李三呢?你还记得冯巩+郭吗?当时冯巩主管的是相声剧,一种介于相声和小品之间的喜剧形式。后期郭被他人取代,不变的是冯巩以语言控制场域,与他人合作的叙事形式。说真的,我更愿意认为这个表演更像相声。是两个人同样的表现,而双胞胎姐妹还是脱口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音乐叙事的作品,有些可以直接拿来用:比如任贤齐、周华健唱的《别傻了》,李宗盛、周华健的《最近我很无聊》,印度性喜剧《错洞》,《洞房花烛夜》,甚至还有德云社姑娘珍爱的《探清水河》。尤其是《别傻了》完全可以根据歌词拍出一部喜剧mv。Cy的表演赢得了全场的“你看不到我”,最后还有一个很喜剧的结局,得了高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还是那个老问题:形式对喜剧重要吗?重要,形式对任何艺术都是重要的,形式可以拓展艺术的可能性,在特定的情境中带来特定的体验,尤其是与内容完美契合的形式更是凤毛麟角。形式可以是方桌、立麦、一把、一逗;也可以是吉他,小道具,两个人互相打,两个人一起唱,二重唱。最好的喜剧总是出人意料的,所以不需要在喜剧的形式上设置界限。

4.杨莉,又一次拿到了垫底的脱口秀练习本,她的表现太震撼了。不是她太差,而是这一期大家都太好了。只有好的表现是不够的。其实这一期她是负责输出价值观的表演:婚姻对女性的意义,而且是负能量导向的。回想建国讲过变相上班,庞博讲过被人看着弄猴子,都是负能量,冒险。敢于尝试这种方式的玩家还是值得肯定的。

恶灵庞博终于回来了,这次他回应了“早婚”的问题。这次表演中:提示鹿晗,谈娱乐圈,手指轻弹头像,点到即止;说说自己领证的过程,叫核心负担。我觉得结婚比点火锅更值得考虑,还容易举重若轻。如果舞台上有实力派,颜值垫底的呼兰当之无愧;如果要呼吁推出一个偶像派,有足够颜值的庞博会尽一份力。

6.王建国的线下实践培训并没有带来什么改变。像他这样一个多产的球员是否有必要令人怀疑,他最终获得了意想不到的高分。你们都在王建国。你应该听于谦老师的建议,但是不要去做。

7.Cam,一个神经兮兮的玩家,虽然是第二次玩,但是无论是弹幕还是各个平台的讨论区都是声音。脱口秀选手很多,但Cam只有一个。他是那种满屋子都是电流说话的家伙。他的表演信息量大,速度快,这并不稀奇,呼兰也能做到。他会表演,他的表情丰富,这个不排斥。柏杨有时候还可以;真正让他与众不同的是他的反逻辑。这个逻辑不是喜剧逻辑,而是普通人的思维逻辑。

大多数人的思维逻辑是线性的。你什么意思?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考虑一个因果,把时间当成一个序列。喜剧里也是一样,有一条叙事线,不管是三番抖还是四次抖,还是放下包袱。总是合理的,而且是线性叙事。如果突然出乎意料,有波动,可能会有喜剧效果。

非线性思维不一样。可以去看电影《降临》。外星人七肢来到地球,呈现非线性逻辑:所有信息一次性给出。最后,借助中国古典文化中八卦的文化元素,他们解决了问题。Cam说脱口秀是非线性思维。人们常说是发散思维。我们可以说它是网络思维,它的表现形式是:

A.序不随言,不求因果。

b跳出叙述者的角色,承担评论者的角色,达到异化的效果。

C.大量的信息迅速配上夸张的肢体表情,有时还夹杂着方言和外语,把所有内容一股脑喷给观众。

比如开头的“嗨,就是这样”。他说完之后自己补了一句:经典的抽象梗,没有任何逻辑,就是有点搞笑。他从手机跳到家里,从化妆隐形眼镜跳到曹操,从看电视跳到渣男再到鱼缸……别人给这样的稿子肯定是灾难,居然在这里成立了。

因为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吴昕会觉得“忘了自己表演了什么”,但现场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你为什么不记得了?因为它甚至没有给每个人提供线性思维下的完整包袱,无法重复和转述,也很难复制,包括他自己。他正在展示一种网络喜剧方式本身。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很难通过虐杀来打开麦地。他在朗读阶段肯定吃亏,不表演就呈现不出来。

总之,能用网文思维表演喜剧的人,只能是天才。就像孙一样,Cam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可惜出场次数太少。重复这个评价:脱口秀演员很多,Cam只有一个。

还有人会像他一样神奇吗?期待下一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066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5
下一篇 2022-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