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岩石圈?

2022-06-24  16

什么是岩石圈? 01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的坚硬岩石圈。
厚度约60 ~ 120km,为高地震波速度带。
它包括全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花岗质岩石、玄武质岩石和超基性岩组成。
其下是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100km厚的软流圈。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其中有少数是由火山玻璃、胶状物质或生物遗迹组成的。
岩石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地球表面的每一寸下面都有岩石的痕迹。
岩石圈是指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的坚硬岩石圈,厚约60-120km,主要由花岗质岩石、玄武质岩石和超基性岩组成。
岩石圈紧紧地包裹在地球表面。它的下面是地震波低速带,一个部分融化层和厚度达100公里的软流圈。

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的存在基于三类岩石圈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改造。

在地球内部的压力下,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沿岩石圈薄弱带从地表喷出,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在风、雨、太阳和生物的作用下,出露岩浆岩的成分崩解成砾石、沙土和土壤。
这些碎屑由风、流水等搬运。然后沉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这些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岩石在岩石圈深部或以下重熔再生,成为新的岩浆。
岩浆在一定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就这样,岩石圈里的东西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中。

此外,地球的岩石圈除了表面形态,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主要由地幔圈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近33公里处地震波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
岩石圈厚度不均匀,平均厚度约100km。
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密切相关,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固体地球研究得最多、最细致、最透彻的部分。

由于洋底占地球总表面积的2/3之多,而洋盆占洋底总面积的45%左右,平均水深4000 ~ 5000米,所以洋盆内分布着大量的海底火山,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地表形态可以认为是由海洋盆地和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直接相关的结构“全球构造理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484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