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种蝴蝶有春型和夏型之分?
01
昆虫通过物理手段来平衡它们的体温和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
深色的体色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辐射,可以提高体温,而浅色的体色可以反射阳光辐射,不至于吸收过多的热量。
春天气温低,所以春蝶的颜色较深;夏季气温高,所以夏蝶的体色较浅。
各种蝴蝶都有其独特的颜色和图案,让人一目了然。
但也有一些蝴蝶,就像时装模特一样,要在不同的季节变换颜色和图案 时尚 。
春暖花开的季节,凤蝶披着浅黄色花纹(春纹)的黑色披风,在花丛中频频起舞,显得艳丽而庄重。
夏天的时候,换上一条淡黄色底色,浅黑色花纹的薄裙子(夏型),飘在树林里,看起来简单大方,婀娜多姿。
在昆虫学中,随季节变化而呈现不同体色和花纹的凤蝶,称为季节ⅱ型或季节变异。
为什么同一物种的蝴蝶会有这种季节性的二态性?
根据颜色斑纹的发育生理学,科学家认为季节变化是由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尤其是温度和光线的影响。
昆虫发育有一个关键期(或敏感期)。关键期发生在化蛹的同时或之前。
处于关键期的昆虫对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这一时期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决定了羽化后成虫的体色和斑纹。
昆虫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和温血动物一样,它的每个生理过程都需要一定的热量。
昆虫通过物理手段来平衡自己的体温和外界的温差。
深色的体色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辐射,可以提高体温,而浅色的体色可以反射阳光辐射,不至于吸收过多的热量。
春天气温低,所以春蝶的颜色较深;夏季气温高,所以夏蝶的体色较浅。
二价(一年两代)和三价(一年三代)昆虫往往有这种季节变化。
环境因素引起的季节变化已在实验中得到证实。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通过控制光线和温度来模拟自然界的季节变化,使多种蝴蝶人工变形。【/br/】例如,赤斑蝶在16小时长日照下产生夏株,而春蝶在8小时短日照下获得。
除了蝴蝶,其他昆虫也有这种季节二型现象。
在欧洲,有一种二价叶蝉,在16小时的长日照中得长翅夏型,在8小时的短日照中得短翅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