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日本式君主立宪制。
1908年,中国清政府于1889年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大纲》,从此 宪法 在中国,“”字已经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适用于该国所有公民。它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反映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确认了革命的胜利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日本式的君主立宪制。
1908年,中国清政府于1889年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大纲》,从此 宪法 在中国,“”字已经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早期形式:
宪法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宪法”,原意是组织和建立。
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 圣旨 、 圣旨 ,以区别于公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
欧洲 封建主义 时代用它来表达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确认,它包含着组织法的含义。
英国在中世纪建立了代议制(当然中国先秦时期不是这样),确立了未经议会(代议制机关)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制定其他立法的原则。
后来代议制在欧美国家普及,人们把规定代议制的法律称为宪法,是指确认宪政政体的法律。
西安 、 订单 、 宪法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对等词与 法律 同义,古日本 西安 也指法律法规,都是和现代有关的 宪法 这个词有不同的意思。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宪政概念的传入,日本出现了相当于欧美的概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宪政国家。而英国宪法并没有制定统一完整的成文法典,而是由各个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文件、法院判例和国会惯例组成。
美国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它基于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的《独立宣言》和联邦法规。它是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制定的,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宪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第一部宪法文件是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帝国宪法大纲》,是由宪法审查会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的。其内容包括 掌权 还有 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它由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