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滞纳金
01
滞纳金是税务机关根据逾期天数对不纳税的纳税人进行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特点:适用于金钱给付义务。
债务人未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
可以反复进行,具体来说就是每天充电。
02
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
所谓合法,就是滞纳金是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钱,任何个人或其他组织都无权私自设立;
强制性,即滞纳金的收取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和实施的;
惩罚性,意思是滞纳金是支付逾期付款的惩罚性措施。
03
根据滞纳金的上述特征,滞纳金只有在双方法律地位不对等、国家行使公权力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 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千分之五的滞纳金。
;
04
滞纳金计算公式:
2014年滞纳金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0.05%计算,最低为5元人民币或1美元。
计算公式为:滞纳金=(最低还款额-到期还款日已还金额)倍;0.05%
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限期缴纳外,从缴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5%的滞纳金。
此外,《水资源费征收办法》中也有类似规定。
由于滞纳金的概念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因此不应在民商事裁判文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