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陆逊阅读答案

文言文陆逊阅读答案,第1张

1 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

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谢承后汉书曰:俊字孝远,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

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贼并起,陈与比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

后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

术怒,密使人杀俊。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於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

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

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

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

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

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

书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推是言之, 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乂,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徵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

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

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

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

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雕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

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原殿下少以万机馀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统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

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

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

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

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

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

他的姐虮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麽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麽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於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年纪。二十岁,试用做乌程相,乌程民家超过一万户,都赞叹他恩惠的治理。

孙权赞赏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骆统立志弥补省察帮助孙权,他一旦有听说看到的,就不将晚上的事留待天亮。

他常常劝说孙权尊敬接纳贤士,努力探求时事利弊,在飨宴赏赐的日子,可以让人人都分别进见,询问他们生活寒暖,给予亲密情意,诱导晓谕让他们言说,考察他们的志趣,让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想要报恩的心情。孙权采纳运用他的建议。

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将,统领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统死后,他又统领凌统的人马。

这时候,赋税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户减少,骆统上奏疏说: 臣听说做一国国君的,以占。

2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全文及译文

真懒啊!!!!!!!!! 话说上几年级了?让哥哥给你辅导辅导。

话说这不是全文? 难道要写成三国演义啊 ? 赵云的传记比这个还少呢 原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

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怨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

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幕焉。

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通“擒”)。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

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往复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

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

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都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

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

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

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进,未嫌于我,兼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攻,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

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

(选自《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 参考译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县人。本名议,世代为江东大族。

陆逊年少时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庐江长大。袁术与陆逊有怨仇,将攻打陆康,陆康叫陆逊及亲戚回到吴县。

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长几岁,所以在家替陆绩管理家务。 孙权做将军时,陆逊二十一岁,开始在将军府中做官,曾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任县令。

这个县连年大旱,陆逊开仓放粮以救济贫民,劝勉和督促农桑生产,使百姓蒙受利益。当时,吴、会稽、丹杨三郡很多老百姓因逃避赋役而藏匿起来,陆逊向孙权陈述便国利民的事,请求招募他们。

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很久以来成为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领手下招募的兵,进入深山险地实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陆逊的部队发展到二千多人。

鄱阳县贼帅尤突作乱,陆逊又前往讨伐。孙权任命他为定威校尉,驻兵利浦。

孙权把他的哥哥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多次向他征询世务,陆逊建议说:“当今英雄各据一方,豺狼一样的人在暗中窥伺,要想战胜敌人,平定祸乱,没有军队不成事。而山寇惯匪,凭据深山险阻之地。

这一心腹之患还没有消除,就难以图谋向外发展,可以大规模地部署军队,攻取他的精锐部分。”孙权采纳了他的建议,叫他做帐下右部督。

适逢丹杨贼帅费栈接受曹公委任,煽动山贼替他做内应,孙权派陆逊讨伐费栈。费栈党羽很多,而带去的兵很少,因此陆逊多树牙旗,各处布置鼓角,晚上潜入山谷间,擂鼓呐喊,向前推进,贼兵即时解散。

于是分别处置丹杨、新都、会稽三郡的山贼,强壮的当兵,羸弱的补充民户,获得精兵几万人,长期的祸害一下荡除,所过之地秩序清静,回兵驻扎在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攻击陆逊非法掠取百姓,骚扰地方。

陆逊后来到京都,谈话之间称赞淳于式是个很好的官吏。孙权说“淳于式告你的状,而你推荐他,这是为什么?”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意在保养民力,所以告我的状。

如果我又诋毁他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滋长。”孙权说:“这确是厚道的人应该做的事,只不过他人不能做罢了。”

吕蒙为了麻痹关羽,假托有病回建业,经过芜湖时,陆逊前去看望他,对他说:“关羽同我们边境邻接,您怎么大老远回京都,以后不值得忧虑吗?”吕蒙说:“诚如你所说的,不过我病很重。”陆逊说:“关羽夸耀自己的勇猛气概,欺凌别人,因为以前有大功,心中便骄做放纵,只图北进,而没有怀疑我方,现在又听说你病了,必然更加不作防备。

如能出其不意,一定可以生擒关羽,把他制服。你去京师见了主上,应当好生制定计策。”

吕蒙说:“关羽素来勇猛,很难对付,而且已占据荆州,大树恩惠和威信,加之以往有功劳,胆量气势更盛,现在还不容易打他的主意。”吕蒙到了京师,孙权问:“谁可以接替你?”吕蒙因答说:“陆逊。

3 读三峡 王充阁阅读答案

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淼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流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⑤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崖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⑥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悟妙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_____ 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 目注神驰,怦然心动。_____ 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融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______ 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那“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本文有删改)

阅读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摊开”一词为什么用得好。(2分)

2请将“卒”、“始”、“再”三个词按正确顺序填写到第⑥段中的横线上。(2分)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诗。请写出这句诗的作者。(1分)

4你对三峡的风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样的感悟?请任选一项,仿照第②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你对它的感悟。(4分)

它的 ____ ,都是 ______ ,里面 ______。

5文章第④段回顾了宜昌的历史风云。你还知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简要讲述一个(不超过30字)。(3分)

参考答案:

1、(2分)作者在上文把三峡比作一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在这里用“摊开”与前文呼应,语言生动形象。意近即可。

2、(2分)始;再;卒。

3、(1分)陶渊明(潜)。

4、(4分)示例:它的每一片云霞,都是巫山神女挥舞的锦绣,里面编织着峡江的梦想。比喻贴切得2分,内涵表达准确得2分。

5、(3分)略。本土特色鲜明,故事梗概清楚,语言流畅自然各占1分。

《读三峡》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读三峡》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4 《“丁奉字承渊”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以下题目。

(6分)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也。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

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

稍迁偏将军。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

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

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

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

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

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

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 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

进封安丰侯。孙休即位,与张布谋,欲诛孙綝,布曰:“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

休召奉告曰:“綝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奉曰:“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

”休纳其计,因会请綝,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宝鼎三年,(孙)皓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间之,苞以征还。

建衡三年,卒。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

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于临川。(《三国志•吴书•丁奉传》)16。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 被:遭受B。

诸葛恪率军拒之 拒:拒绝C。 帅麾下三千人径进 径:直接D。

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间之 间:离间1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A。

少以骁勇为小将 B。以奉为虎威将军C。

有陛下兵以诛之也 D。皓追以前出军事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丁奉字承渊,是庐江安丰人。

年少时即骁勇善战,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等征战,作战勇敢。B。

魏国派诸葛诞、胡遵等攻打东兴,诸葛恪率军抵抗。将领们都认为敌人会望风而逃,只有丁奉以为不然,认为应该积极备战。

C。魏将文钦来投降,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去迎接,与敌人追兵在高亭作战,丁奉手持长矛,冲入敌阵,杀敌数百,缴获无数,因而被封大将军。

D。孙休即位,召丁奉谋划杀孙綝,丁奉认为孙綝兄弟党羽很多,要利用腊会来诛杀孙綝,后来孙休采纳了丁奉的建议,除掉了孙綝。

参考答案16。B(“拒”应为“抵御”)17C(例句“以”为“用来”,A项,凭借,因为;B项,把;C项,用来;D项,拿)18。

C(“被封大将军”不合原文)附:译文丁奉字承渊,是庐江安丰人。年少时因为骁勇为小将,跟随甘宁、陆逊、潘璋等。

数度跟随征战,战斗中常常最勇敢。常斩将夺旗,身受创伤。

逐渐升为偏将军。魏派诸葛诞、胡遵等攻打东兴,诸葛恪率军抵御。

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亲自来,上了岸一定就逃走。”独有丁奉说:“不然。

他们从国内来,尽调许、洛兵大举而来,一定有所计划,怎么可能空手而归?不要倚靠敌人不来,要依靠我们有办法打胜它。”等到诸葛恪上岸,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都从山西面上去。

丁奉说:“现在我们各军行动迟缓,如果让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就很难和他们对抗了。”于是命令军队从旱路下去,率领手下三千兵直接进军。

当时刮着北风,丁奉从水路两天到达,于是占据徐塘。天很冷,下着雪,敌人诸将摆酒聚会,丁奉见他们前面的部队兵少,对大家说:“想获得封侯的奖赏,就在今日!”于是让士兵解下铠穿上胄,持短兵器。

敌人跟随着笑话他们,不做防备。丁奉率兵砍杀敌人,大破敌先头部队。

魏将文钦来投降,(朝廷任命)丁奉为虎威将军,跟随孙峻到寿春迎接,与敌人追军在高亭作战。丁奉跨马持矛,冲入敌阵中,杀敌数百,缴获军用物资。

进封安丰侯。孙休即位,和张布谋划,要杀掉孙綝,张布说:“丁奉虽不熟知文法,但是谋略超过常人,能决断大事。

”孙休召丁奉告诉他说:“孙綝把持政权,将要做不合法度的事情,想要和将军一起诛杀他。”丁奉说:“丞相兄弟党羽很多,恐怕人内心想法不同,不能突然制服,可借腊会的机会,用陛下的士兵来诛杀他。”

孙休采纳他的计策,于是在腊会时请孙綝,丁奉与张布示意左右斩杀了孙綝。 升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宝鼎三年,孙皓命令丁奉与诸葛靓攻打合肥。丁奉给晋大将石苞写信,设计离间他们,石苞于是撤军。

建衡三年,丁奉去世。丁奉显贵而有功,渐渐地骄傲自夸起来。

有人诋毁他,孙皓于是拿先前出兵的事情追究他,让丁奉搬家到临川。

5 文言文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合,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鸟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译文] 长江流出西陵峡,才得到平坦的地势,它的水势就变得一泻千里,滚滚滔滔。

等到它和南边来的沅水、湘水,北边来的汉水、沔水合流的时候,它的水势更加强大了。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相象。

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到黄州,就着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做了一个亭子,来欣赏长江上的风景,我哥哥子瞻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站在亭子里望到的很宽,从南到北可以望到上百里,从东到西可以望到三十里左右。

波涛汹涌,风云变化。白天有来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时隐时现,晚上有鱼类和龙在它的下面悲壮地呼啸。

从前没有亭子时,江面变化迅速,惊心骇目,游客不能在这里看个畅快。现在却可以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坐位上欣赏这些景色,张开眼睛就看个饱。

向西眺望武昌一带山脉,丘陵高低不等,草木成行成列,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用手指点得清楚: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 至于长江的岸边,古城的遗址,曹操、孙权蔑视对方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所在,他们遗留下来的影响和古迹,也很能使世界上一般人称为快事。从前,宋玉、景差陪伴楚襄王到兰台宫游玩,有一阵凉风呼呼地吹来,襄王敞开衣襟让风吹,说:“凉快呀这阵风!这是我和老百姓共同享受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您的高级的风罢了,老百姓怎么能享受它!”宋玉的话大概含有讽刺的意味。

风是没有低级、高级的分别的,而人却有走运和倒运的不同。楚襄王快乐的原因,和老百姓痛苦的原因,这是由于人们的处境不同,和风有什么关系呢? 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现在,张先生不因为贬官而烦恼,利用办公以外的空闲时间,自己在山水之中纵情游览,这说明他的内心应该是有一种自得之乐远远超过一般人。

象他这种人,即使处在最穷困的环境里,也没有什么不愉快,何况是在长江的清水里洗脚,和西山的白云交朋友,耳朵和眼睛充分欣赏长江的美好景物,从而使自己得到最大的满足呢!要不是这样,那么,长江上群山绵延,山谷深幽,森林高大,古树奇倔,清风吹着它们,明月照着它们,这种景色都是满腹牢骚的诗人和有家难归的士子触景伤情、痛苦难堪的,哪里看得到它是快乐的呢!1、盖:在,于2、则:只在3、之:的4、所以:原因,缘故。

歌名带“梦”,歌词也带“梦”的歌曲如下:

1、《有梦好甜蜜》是由段典作词,彭程作曲,胡彦斌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于彭程2002年发行的专辑《我为歌狂 原声歌曲全记录》中。

2、《梦里水乡》是洛兵作词,周笛作曲,江珊演唱的歌曲(代表作)。收录于1994年12月由星碟文化发行的专辑《只爱我一个》中。1994年,该曲荣获辽宁立体声人民广播“斯巴露十大金曲奖”、陕西经济台《女友》杂志“雅荷之夜”十大金曲。

3、《星梦情真》是由黄伟文作词,雷颂德作曲,陈慧琳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于陈慧琳发行的专辑《星梦情真》中。

4、《有梦好甜蜜》是由段典作词,彭程作曲,胡彦斌演唱的歌曲,该歌曲收录于彭程2002年发行的专辑《我为歌狂 原声歌曲全记录》中。

5、《梦里花》是吴易纬作词,小王子和花轮共同谱曲,张韶涵演唱的一首励志歌曲,收录在2007年1月12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梦里花》中,并且是该专辑的第一主打歌。2007年7月张韶涵发行的演唱会精选专辑《百变张韶涵世界巡回演唱会-台北场》中亦收录该歌。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文陆逊阅读答案全部的内容,包括:文言文陆逊阅读答案、有首歌曲名字,带梦字的,歌词里面也带梦字的,流行歌曲吧,我实在想不起来了,求帮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96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