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介绍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介绍,第1张

1、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修路、采石等。

2、主要措施: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宏观战略研究;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科学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坚持退耕还林还牧,推广节灌技术;调整农业结构。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使陆地表层的土壤和土壤母质等发生破坏、磨损、分散、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地貌起伏不平、陡坡沟多、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等,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毁林开荒、陡坡顺坡开垦、超载过牧、盲目扩大耕地、滥砍滥伐、破坏天然植被、开发建设不注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人为不当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平衡失调,导致河、湖淤积,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

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降水、地形、植被、土壤、风力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们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生产建设活动,如破坏地表植被、陡坡开荒、不合理的农业耕作、人口的增长,开发建设活动如不注意水土保持,将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

产生水土流失的土地主要有三种:一是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土壤3—10吨。二是荒山荒坡,大都用作放牧,每年每亩流失土壤1—2吨;一旦草皮遭到破坏,土壤侵蚀量将成倍地增长。三是沟壑,以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三种形式不断地向长、宽、深三个方向发展,是水力侵蚀与重力侵蚀相结合的产物。如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沟壑侵蚀,南方的崩塌。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力侵蚀面积约188万平方公里,在高寒地区还分布着大量冻融侵蚀。水土流失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分布,流失最为严重的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华北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及北方沙漠及沙漠化地区,其中以黄上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 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至少在50亿吨以上,并随之流走大量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主要表现在:

一是制约可持续发展。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之本,能不能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关系到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能否给子孙后代保留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相对匮乏,每年净增人口1000多万,耕地却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锐减,南方许多地方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的只剩几分,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本来十分珍贵的土地资源丧失,从而使这一矛盾日趋加剧。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的6亿多亩坡耕地和1亿亩风蚀耕地,平均每年每亩要流失土壤2~10吨,多的达10吨以上。建国以来,由于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4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年复一年的流失,使土层越来越薄,已远远低于使土地有较高生产力所要维持的土层和土壤数量。据科学家的研究,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00—400倍,可见,一旦流失就很难恢复了。“土之不存,人将焉附”,更何谈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剧洪涝灾害。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输入江河、湖库。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堪称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16亿吨,其中4亿吨粗沙淤积在下游河道,年复一年的淤高,使黄河变为世界有名的“地上悬河”,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素有“吞吐长江,接纳四水”之称的八百里洞庭,由于长江上游和湘、资、沅、澧四水的水土流失加剧,每年有上亿吨泥沙淤积在湖内,湖面不断缩小,吞吐能力日益减退。各地的“小黄河”也不少。泥沙淤积不仅缩短水利设施寿命,减少调蓄库容,缩小江河过洪断面,更严重的是极大地威胁防汛安全。近几年一些河流出现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严重局面,就是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导致下游不断淤高、泄洪不畅的结果。

三是导致贫穷。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凡是水土流失地区都是贫困地区,形成“越穷越垦越流失,越流失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土地资源在广种薄收的粗放经营下,土层变薄,地力下降,产出很低,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经过综合治理,以建设梯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保持了水土,培肥了地力,提高了抗灾能力和单位面积产量,很快就能解决温饱。“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省定西县,依靠小流域治理解决了温饱、发展了经济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四是恶化环境.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突出体现.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2%,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沟壑纵横,土地破碎,风沙肆虐,旱涝频繁,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然因素。第二是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和规模扩大的客观潜在条件。而人为因素则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自然因素

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植被覆盖率等。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的流域都有土壤结构松散、林草稀少、土壤蓄水能力差、土壤水分含量低、易遭受风力侵蚀的特点。根据了解,四级以上风力就可以形成扬沙造成水土流失。由于风力侵蚀具有干旱和季风同步的气候特点。进而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风力侵蚀一般发生在地面农作物稀少和植被覆盖率不高的春季(3—5月),其次是冬季(11—1月)。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指的是人类进行不合理的社会活动。进而改变了当地的地形地貌。破坏植被引起了水土流失。这是目前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最主要原因。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土地的开发利用项目也越来越多。破土面积随之扩大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又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这就人为的破坏了水土保持。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所以说。如何控制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以上就是关于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介绍全部的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介绍、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都是什么、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78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