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要不要有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要不要有约束边缘构件,第1张

地下室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还应该分情况设置,一种是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一种是在地下室作为半嵌固部位,嵌固端为基础顶面。

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就应该如楼主所说的,约束边缘构件向下延伸一层,见抗震规范6.1.3-3条,当地下室作为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那么地下一层也应同上部结构一致,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地下一层以下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准确说法应该是约束边缘构件从结构嵌固部位向下延伸一层,而并不一定是在地下室顶板处。

2.当整个地下室作为半嵌固部位,嵌固端为基础顶面时,地下室抗震等级同上部结构,此时约束边缘构件应设计至基础。

根据规范而定,具体可参考下面的条例:

1、高规7217条第3款规定,抗震设计时,构造边缘构件箍筋的无肢长度不应大于300mm,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其中箍筋的无肢长度即为边缘构件纵筋的间距。

2、构造边缘构件和约束边缘构件应该也属于剪力墙的范围。其构造也得满足墙体的规定。2010《抗规》644条1款规定,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

3、根据2010《抗规》645-3表中的二、三级剪力墙。6根16,约束边缘构件截面为400mm时,纵筋间距即为200mm,最大为300。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扩展资料:

类别

一般按照剪力墙上洞口的大小、多少及排列方式,将剪力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整体墙

没有门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这种剪力墙即称为整体剪力墙,简称整体墙。

当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剪力墙侧面积的15%,且洞口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时,即为整体墙。

小开口整体墙

门窗洞口尺寸比整体墙要大一些,此时墙肢中已出现局部弯矩,这种墙称为小开口整体墙。

连肢墙

剪力墙上开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对较大,此时剪力墙的受力相当于通过洞口之间的连梁连在一起的一系列墙肢,故称连肢墙。

框支剪力墙

当底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支撑上部剪力墙,就形成框支剪力墙。在地震区,不容许采用纯粹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壁式框架

在连肢墙中,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墙的厚度较框架结构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故称壁式框架。

开有不规则洞口的剪力墙

有时由于建筑使用的要求,需要在剪力墙上开有较大的洞口,而且洞口的排列不规则,即为此种类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剪力墙

YDZ、YAZ是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暗柱,均属于约束边缘构件;

GDZ、GAZ是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暗柱,均属于构造边缘构件。

这些都是剪力墙结构中特有的,他们的作用都一样,设置在剪力墙的边缘,起到改善受力性能的作用。

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剪力墙肢,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他的部位和三级抗震的剪力墙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构件对体积配箍率等要求更严,用在比较重要的受力较大结构部位;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松一些。这就是区别。

土建中约束边缘的定义:

约束边缘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

知识点延伸:

约束边缘是根据抗震等级要求来设计的,截面和墙长墙高有关系,配筋是要进行受力计算的。构造构件是根据规范做的剪力墙增强构件,根据构造要求设计截面和配筋。

高层建筑好比插进土里的棍子,下面嵌固在土里,顶部悬空着。

底部加强区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房屋底部的嵌固层及相邻层和转换层及相邻层为加强区,在加强区里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应为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的钢筋构造,规范要求很严,钢筋接头、竖筋配筋率、特别是箍筋,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最小配箍特征λv,按λv计算体积配箍率。

只能这样简单说,不便展开叙述。

约束边缘暗柱(yaz)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构造边缘暗柱(gaz)构造边缘暗柱,位于边上,与墙平齐;端柱,位于端头,一般突出墙面。

构造边缘暗柱和约束边缘暗柱区别

 1、

从编号上看,构造边缘构件在编号时以字母g打头,如gaz、gdz、gyz、gjz等,约束边缘构件以y打头,如yaz、ydz、yyz、yjz等。

2、

从图集上体会,可以看出,约束边缘构件比构造边缘构件要“强”一些,主要体现在抗震作用上。所以,约束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高(如一级)的建筑,构造边缘构件应用在抗震等级较低的建筑。

3、

从图集中的配筋情况也可以看出构造边缘构件(如端柱)仅在矩形柱范围内布置纵筋和箍筋,类似于框架柱,当然也不能说构造边缘端柱一定没有翼缘。约束边缘构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个阴影部分外,在阴影部分和墙身之间还有一个“虚线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加密拉筋或同时加密竖向分布筋。

4、

图集引用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抗震墙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考该规范加深理解。

约束构件是根据抗震等级要求来设计的,截面和墙长墙高有关系,配筋是要进行受力计算的。构造构件是根据规范做的剪力墙增强构件,根据构造要求设计截面和配筋;

“边缘构件”位于剪力墙墙肢的两端。在水平地震力到来的时候,“边缘构件”(比起中间的墙身来说)是首当其冲抵抗水平地震力的。约束边缘暗柱是承重结构了,配筋有具体要求的,构造边缘暗柱不是承重结构,没有特殊用处时,只要满足相应规范中最小配筋率即可;

约束边缘暗柱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暗柱是构造边缘暗柱相对约束边缘暗柱,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

抗震墙边缘构件的箍筋应采用何种形式,阴影部分是否可以用拉筋代替箍筋?

答:抗震墙墙肢两端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抗震墙墙肢的延性与受压区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即箍筋的约束有关,抗震墙设置边缘构件是避免墙肢在轴压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破坏。约束边缘构件是指用箍筋约束的暗柱、端柱和翼墙,其混凝土用箍筋约束,有比较大的变形能力;构造边缘构件相对约束边缘构件,其对混凝土的约束较差。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长度分别按抗震规范图647和图648的要求采用。

对于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必须采用箍筋,阴影范围之外可以采用箍筋或拉筋,但约束边缘构件的边界处应为箍筋。

对于构造边缘构件,在底部加强部位及抗震墙转角处宜用箍筋,构造边缘构件的边界处应为箍筋,箍筋范围内的其他部位用拉筋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要不要有约束边缘构件全部的内容,包括:剪力墙结构地下室要不要有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内的竖向钢筋间距如何确定、什么叫约束边缘构件什么叫构造边缘构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78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