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起源有什么样的说法

北京地坛起源有什么样的说法,第1张

现存北京地坛起源可以追溯到明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圜丘于钟山之阳、方丘于钟山之阴,实行天地分祀。有一年祭祀前斋戒时遇到下雨,朱元璋感觉敬天地如敬父母,没有分开祭祀之理,于是改为合祀。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鉴于北方诸藩王拥兵自重危及朝廷,建文帝决定削藩。

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皇位,年号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他夺取皇位后改北平为北京,迁都北京。这是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称“永乐迁都”。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时,以南京为蓝本,在京城正阳门外建天地坛,紫禁城右侧建社稷坛,天地坛以西建山川坛。

1421年“正月甲子朔,上以北京郊社、宗庙及宫殿城,是日早躬诣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诣天地坛奉安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奉安太社太稷神主。”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位从此就在北京扎下根来。

1521年,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其堂弟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为明世宗,年号嘉靖。世宗继位之初围绕如何确定其生父的尊号展开一系列激烈争论,由此引发礼制变革。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兴王妃蒋氏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议礼之争的主要缘由,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

因此他要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得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得明世宗喘不过气来。

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

1530年,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596人议郊祀典礼。有82人主张分祀;84人主张分祀而又以为既成之法不可轻改,时机尚不适宜;26人主张分祀而以山川坛为方丘;206人主张合祀而不以分祀为非;还有198人不置可否。

明世宗“自为说,以示礼部”,将南郊的天地坛改为圜丘专以祭天,在北郊择地另建方泽坛专以祭地,并在东郊建朝日坛、西郊建夕月坛。这是为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称“更定祀典”。

1530年5月,四郊祭坛兴工。11月命北郊之坛为地坛,此后方泽坛和地坛两名并存,祝文中称“方泽坛”,公务称“地坛”。1531年,方泽坛建成,后改方泽坛为地坛。

有,地坛,还有日坛,月坛. 北京地坛座落在北京北二环的雍和宫和安定们之间以北,如果坐火车在北京南站下车乘104无轨电车可直到地坛西门。雍和宫和地坛南门仅隔一条北二环路在观光地坛的同时也可以到雍和宫去烧烧香,那里的香火很旺的,记得最好在阴历的初一或十五。是乾隆皇帝经常光顾的地方。地坛是为人们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经过这几年的修膳地坛公园有了很大的改进,

地坛的详细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东侧,如果去那边旅游找不到景点的具体位置,可以将景点名字记下来,到时询问当地人即可。

地坛公园是明清时期皇帝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园内有众多的明清时期古建筑,还有祭祀场所和物品展示,可以来此了解祭祀过程。另外,地坛公园环境优美,每年10-11月份,园内银杏黄叶遮天蔽日,十分适合前来摄影拍照。

北京的地坛是与

相互对应的,因为古人有“天南地北”和“天圆地方”的说法,所以天坛建在南侧,地坛建于北侧。而天坛内的建筑都是圆形,地坛内的建筑则全都是方形,这也是地坛公园内的一大特点,可以留意看看。

地坛公园的长宽大约都有六百米左右,在东西南北四面都有入口,游客进入后步行漫步游玩即可,一般游玩两个小时为宜。

若从南门进入,首先回来到地坛公园内的皇祗室,这里供奉着皇地祗神,还有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的神位,是地坛公园内的主要建筑。除了众多的文物外,这里还是一座文物陈列室,内部展示了编钟、编磬、鼓等众多的祭祀用品,可以在此了解祭祀的物品和过程。

在皇祗室背后便是地坛公园的核心地坛,地坛又称方泽坛,是皇帝祭祀的主要场所。整个坛呈方形,是北京五大坛(天坛、地坛、

)中的第二大坛。坛上还有象征五岳五镇等地的铜鼎、石鼎等,都可以简单参观一下。

参观完方泽坛后继续前行,是地坛的第二院落。这里有斋宫、钟楼等古建筑。斋宫曾经是皇帝来此祭祀时居住的地方,所以这一院落的环境也比较优美。院内树木众多,有月季园、养生园等小园林景观,有湖水、假山,每到春夏季节还会有花朵开放,环境很是优美。在院落西侧还有精美的牌楼等建筑,都可以参观或拍照。

经过第二院落后便是最靠近北门的第三院落,这里的重点是位于东边的儿童游乐园,这里有旋转木马、飞虎奇兵等简单的儿童游乐项目,可以带小朋友前来游玩,每项收费约10-15元左右。

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园内的银杏大道都是北京人民拍摄黄叶的热点。地坛公园内的银杏大道是北京最古老的银杏路,其中有些银杏树是在明朝建坛时就种下的,每到黄叶时节满眼金黄,十分漂亮。银杏大道位于公园北侧,从北门进入后便可以看到。

春节期间,地坛公园会有盛大的庙会活动。届时公园内会十分热闹,很多出售传统物件的摊位、小吃摊等红红火火。在地坛上,还会有仿清的祭地表演,展示了皇帝祭祀大典的盛况。另外还有各地区和民族的风情表演、乐队表演、相声曲艺表演等,全都十分精彩,可以前来游玩。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电话咨询。

地坛周边还有很多景点、酒店、餐厅,比如:

景点

北京蜡像馆 与地坛距离013km

地坛公园银杏大道 与地坛距离021km

五道营胡同 与地坛距离056km。

什么是坛?天坛、地坛中的“坛”,是指古代祭祀大典用的台子,或者军队出征时,用来誓师的台子,也叫坛,如登坛拜将。

北京有五坛,分别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这五坛无疑列外,都是祭祀用的。五坛以故宫为中心,日坛在故宫以东、月坛在西、地坛在北、天坛在南偏东、先农坛在南偏西,大致方位如下图所示:

五坛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搞出这么大阵仗,不嫌劳民伤财么?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从祭祀说起。

祭祀

祭祀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信仰,人类初期,对世界认知不足,就有了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比如我们说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上古时期的部落也把龙作为图腾,这些所谓的图腾,其实就是信仰的一种,除此之外呢,中国人的祖先还信仰天地和祖先。

信仰祖先没什么好说的,人类得以繁衍进化发展,都是得益于祖先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通过各种方式生存下来,当然了,中国人的祖先信仰往往和神话传说相关,比如女娲、伏羲等。

天地信仰,归根结底就是自然信仰,自然界各种现象,现今科学的眼光来看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祖先不知道这些,他们认为自然界的现象都有某种预示,对此非常敬畏。

有了这种种信仰,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各类祭祀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来自于祭祀,如清明节祭祀祖先、端午节祭祀屈原,二十四节气也跟祭祀有关,如立春就要祭祀祖先以及春神、土地等。

祭祀的根本,是人心理上与神沟通,也就是所谓的人、神、天、地和谐共生。所以在祭祀的时候,要非常虔诚,进贡上香、叩拜行礼都是基本工作,更古老一些的祭祀,还要占卜。

祭祀的目的,当然是祈求神灵或祖先的保佑了。普通百姓祭祀祖先,保佑子孙平安,皇家祭祀,是祭祀神灵,起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江山永固。

由此,便有了五坛。

天坛——祭天

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后清乾隆、光绪两朝都重修过。占地面积非常大,主要用途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求五谷丰登。古人对宇宙天地的认知有局限性,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天坛的主祭坛是圆形的。

祭天在古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你想啊,古代帝王都自称天子,王者父天母地,天就是皇帝的爸爸,能不重要嘛。

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中国夏朝就已经有了祭天活动,是人于天交流的形式,祭天主要是感谢上天对人间的养育之恩,说透了就是感恩,然后祈求上天保佑,国家风调雨顺啦、人民丰衣足食啦之类的。

周朝之后,祭天是所有祭祀中最重要、规格最高的,一般在冬至这天祭天,由天子主持,祭天的地点一般在国都南郊的寰丘,所以北京天坛也包含了寰丘和祈谷两大坛。

中国后世的祭天习俗是在周朝时形成的,因为儒家起于周朝、推崇周礼,后来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王朝统治的核心思想,所以这一形式也就延续了下来。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地坛起源有什么样的说法全部的内容,包括:北京地坛起源有什么样的说法、北京有‘天坛’有没有‘地坛’、北京地坛在什么位置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57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