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的历史

古文化的历史,第1张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

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约5250—4150年,在1936年被发现,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

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

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 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

陶器以黑陶为特色,制作精美,有的甚至涂漆。

良渚文化时期最先进的的陶器制作方式是轮制,黑陶豆盘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

良渚文化时期炊器大多是鼎。

玉器非常发达,种类有珠、管、璧、璜、琮、蝉。

其中玉琮个体大,高达18-23厘米,上面雕刻圆目兽面纹,工艺精湛,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珍品,被誉为「玉琮王」。

形状为内圆外方,与古代的天地相通思想相吻合。

玉器上刻有似神似兽的神人形像和神 合一的形像,它们可能是当时人们的崇拜对象。

玉器上的纹饰除神 面图像外,其他出现最多的图案是鸟。

良渚文化的钱山漾一地出土有绢片、丝带和丝线,是中国远古时代最重要的家蚕丝织物。

此外,还发现了许多祭坛遗址,如余杭瑶山遗址发现的祭坛,平面呈方形,从里向外为红土台、灰土围沟和砾石台,外围的边长约20米。

祭坛上一般都有大墓,可能是人们祭祀先祖、天神的地方。

良渚文化时期的食物以水稻为主。

发现和命名

1934年发现浙江吴兴1936年发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遗址。

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的黑陶相类似,因此,也称作龙山文化。

1939年,有人把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豫北和杭州湾三区,并指出杭州湾区的文化相与山东、河南的有显著区别。

1957年,有人认为浙江的黑陶干后容易褪色,没有标准的蛋壳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于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现经发掘的重点遗址,还有江苏吴县草鞋山和张陵山、武进寺墩,浙江嘉兴雀幕桥、杭州水田畈,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青浦县福泉山等。

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

轮制较普遍。

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

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

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腹盘、宽把带流杯等。

琮、璧一类玉器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

石器磨制精致,新出现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镰和阶形有段锛等器形。

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体可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以钱山漾、张陵山等遗址为代表。

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鱼鳍形足的鼎、袋足、 镂孔豆、贯耳壶、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

晚期以良渚、雀幕桥等遗址为代表。

陶器以泥质黑皮陶较为常见,并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贯耳罐、侈口圆腹罐、簋、大圈足盘、宽把带流杯等。

社会经济

良渚文化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是水稻。

据在钱山漾发现的稻谷鉴定,有粳稻和籼稻两种。

在钱山漾、水田畈等遗址中还发现有花生、芝麻、蚕豆、甜瓜等植物种子,有人认为是当时的农作物,也有人对其出土层位和鉴定结果有所怀疑。

农业工具种类较多,制作大都较精细。

其中三角形犁形器,器体扁薄,背面较平,正面稍隆起,常穿有1~3孔,有人认为是安装在木犁床上的石犁铧。

斜柄刀的器身略呈三角形,顶端有一个斜向的柄,制作较粗糙,往往仅在刃部磨光,有人认为是安装木柄后用来在土地上划出沟槽的,称为“破土器”。

这两种新型工具,在良渚文化时期使用较多,对其定名和确切用途尚待深入研究。

手工业也很兴旺,有的可能已形成专业性的生产部门。

玉器制作在全国同时期的原始文化中,显得十分突出。

玉器主要有珠、管、坠、、瑗、璜、镯、琮、璧、蝉等。

外方内圆的长筒形玉琮,磨制抛光并雕刻纹饰,规格定型,表现出很高的工艺技术水平。

如出土的一件玉琮高335厘米,琮身浅刻横道分为15节。

另一件玉琮高达23厘米,雕刻有几组兽面纹,一件大玉璧直径达262厘米。

类似的琮、璧在张陵山、草鞋山、福泉山等地墓葬内也有发现。

制陶普遍采用轮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见)。

有的陶鼎上刻有漩涡钩连纹和曲折纹图案,有的贯耳壶上刻有简化鸟纹和曲折纹,或以圆涡和双线构成的编织纹。

这些纹饰,线条精细,繁杂而富于变化,是陶器中的佳作。

在发现的陶文,透露了当时社会文化进步的信息。

手工纺织业也有迅速的发展。

钱山漾遗址发现有国内早期的丝麻织物。

残绢片经鉴定是家蚕丝织成,采用平纹织法,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各47根。

丝带为30根单纱分 3股编织而成的圆形带子。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蚕的饲养可能以太湖地区为最早。

但也有人对丝织品的时代持怀疑态度。

麻布片经鉴定为苎麻纺织品,也是采用平纹织法,每平方厘米经纬线一般各有24根,有的细麻布经线31根、纬线20根。

这是迄今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

竹器的编织比较发达,制品集中发现在钱山漾遗址,共200多件。

竹篾多数经刮光,容器类的下半部使用扁篾,接近口沿部分则用较细密的竹丝。

编织方法多样,有呈一经一纬的人字形,也有二经二纬和多经多纬的人字形,还有菱形花格、密纬疏经的十字形等,特别是产生了梅花眼、辫子口这一类比较复杂的编织法。

制品种类有捕鱼用的“倒梢”,有坐卧或建筑上用的竹席,以及篓、篮、谷箩、簸箕、箅等,较广泛地用于生产和生活方面。

此外,良渚文化还有桨、槽、盆、杵锤等木器。

木桨的使用,说明生活在河道纵横地区的原始居民,已有了舟楫交通工具。

居址和墓葬

良渚文化居民过着较稳固的定居生活。

在钱山漾遗址发现 3座的。

其中一座东西长约25米,南北宽约19米,木桩按东西向排列,正中有一根长木,似起“檩脊”的作用,其上盖有几层竹席。

另一座只在东边保存下一排密集而整齐的木桩,上面盖有大幅的芦席和竹席。

在吴县澄湖还发现一批土井,井底遗有多件陶器和石斧。

昆山太史淀的水井还有木构井圈,系用4~5块长约2米的弧形木板凿孔连接而成。

各地共发现墓葬数十座,墓坑呈长方形,以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

有大、小墓之分。

在浙江海宁、嘉兴、平湖和余杭等地发现的小墓,随葬陶器的质量一般远逊于实用品,有的小墓用猪下颚骨或穿孔石斧和大型玉璧随葬。

大型墓不仅墓坑规模较大,而且随葬器物数量多,质量也高。

如草鞋山198号墓,东西17米,南北4米,有60多件随葬器物,其中有5件玉琮、2件玉璧以及镯、管、珠、锥形饰、穿孔斧等共30多件玉器。

福泉山遗址6号墓虽遭破坏,仍遗有玉、石、牙、陶器119件,其中玉琮5件,玉璧4件。

寺墩3号墓随葬玉琮、玉璧多达57件。

用如此大量玉器随葬,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在良渚文化中也属特殊现象,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玉敛葬”。

张陵山遗址的一座墓葬,随葬陶、玉、石器共40多件,其中以兽面纹的玉琮和玉瑗、玉蝉等较为突出,在墓主人脚下,与随葬陶器一起还发现3个人头骨,有人认为其身份应是奴隶。

上海市松江县广富林遗址的两座墓邻近处,分别有一具猪、狗的骨骸,可能是殉牲。

以上表明,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当时已出现财富占有的差别,并且出现了只有特殊地位的人才拥有的玉琮、玉璧等礼器。

有的玉琮上还刻有数组象征威武的兽面纹饰(见)。

良渚文化时期,氏族社会已走上解体的道路。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从草鞋山、张陵山等处的地层叠压关系和器物对比分析,良渚文化是由崧泽文化演变而来的。

崧泽文化的墓葬,以头向南的仰身直肢葬为主,这与良渚文化的基本一致。

崧泽文化的石锛,背面逐渐出现脊线,正处于良渚文化阶形有段石锛的前一阶段。

两者的穿孔石斧也相近似。

崧泽文化的扁方侧足鼎、细高把豆、高领扁腹壶等,与良渚文化的鱼鳍形足和扁方形足的鼎、黑陶细高把豆、高领贯耳壶等有着继承关系。

关于良渚文化的发展去向,马桥中层的青铜文化遗存提供了线索。

马桥中层叠压在马桥下层即良渚文化晚期遗存之上,发现的石镰、有段石锛、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与良渚文化的接近,而后两种石器的数量比良渚文化时期又有所增加。

马桥中层的黑衣陶与良渚文化的黑皮陶存在承袭关系,两者的鼎、簋等器形也有密切的关系。

至于马桥中层含有较多数量的印纹陶,目前尚无材料说明与良渚文化存在联系,其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良渚文化与和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有段石锛和贯耳壶,是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大汶口文化后期阶段的遗存中有少量发现,是受良渚文化影响的产物。

大汶口出土的玉笄,与良渚文化的玉锥形饰可能有联系。

在上海县马桥、金山县亭林等地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数片涡纹彩陶片,可能是受到了大汶口文化的影响。

马桥、雀幕桥等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也当与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有关。

良渚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陶器都普遍采用轮制,黑陶占有显著的地位,盛行磨光素面陶,三足器、圈足器都很多,等等,则表现出两者具有一定的共性。

良渚古城

浙江省考古所上周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

这座古城,大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为中心,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

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也就是说,距今4000年以前。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是“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城墙,是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

严文明教授说,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这个时代,目前中国大地上发现的古城约有60多座,小的只有10多平方米,大的为280万平方米,面积达29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最大的。

黄河流域,古中国的文明史是从这里开始的。从甲骨文的出现开始,就算是有了正式的文明记载。中国古代的最早文明是氏族与部落,这些都是从黄河流域开始发展的。而无论是古代的三皇五帝,还是古代王朝,他们的活动中心都在黄河流域一带。所以中国的古文化也是在这一带产生并逐渐发展来,到了汉朝才开始逐渐地向南发展起来。。

1、龙山文化 (西元前2600-2000年)

民国17年,本所同仁吴金鼎发现了山东历城龙山镇的城子崖遗址,民国19年由李济率队正式发掘。民国23年,本所同仁又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发现了多处龙山文化遗址,翌年并於其中规模最大的日照两城遗址进行试掘。这两次的发掘,奠定了日後龙山文化研究的基础,城子崖类型和两城镇类型至今仍是龙山文化分型的基准,分别代表了山东半岛西北侧古代大沼泽区边缘与山东半岛东南侧的龙山文化类型。本区展出的即是民国17-24年间本所同仁发掘的山东龙山文化遗物。

2、殷虚(西元前14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

民国17-26年间,本所在今日所知位於河南安阳的殷虚遗址,一共进行了15次的发掘。在洹河北岸的西北冈高地,共发掘出11座大墓与1300馀座小墓,在南岸的小屯村,则挖掘出三组排列规整的建筑遗址。本馆殷虚文化展区,即区分为西北冈商王陵墓区与小屯宫殿宗庙区两个主题。西北冈以1550、1004、1400号三座大墓,以及1022、1005、1083、1435四个陪葬墓与祭祀坑作为代表;小屯区则包含331号墓、40号车马坑及127号甲骨坑。本区展示让我们得以一窥商王的葬制与殉埋情形、商代祭政合一的国家体制,以及商代车马坑中兵阵布排等情形。

3、西周(西元前11世纪中叶至西元前771年)

本区展出1930年代发掘的河南濬县辛村60号墓与3号车马坑。60号墓是这片西周卫国墓地中少数未被盗扰的墓葬之一。墓室南北长285公尺,东西宽16公尺,葬具仅单棺而无椁。墓内的陪葬品数量不多,但来源复杂,其中有不少的兵器和车马器,推测墓主可能是西周早期中等阶级的征战贵族。3号车马坑则是辛村墓地中最大的一座车马坑。东西长10公尺,南北宽91公尺,坑中出土大量的陪葬马骨与精致罕见的马车构件,年代大约在西周中、晚期之间(约西元前10世纪至9世纪)。

4、东周(西元前771-221年)

本区展出1920年代出土的河南辉县琉璃阁60号墓与汲县山彪镇1号墓,两个同属东周时期的墓葬。琉璃阁60号墓,东西长58公尺,南北宽47公尺,位在琉璃阁墓地的中心位置,是遗物丰富、等级甚高的墓葬。年代可能在春秋中期(约西元前7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或稍早一些。山彪镇1号墓,是山彪镇墓地中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丰富的墓葬。东西长74公尺,南北宽71公尺,属於东周时代的中大型墓葬。年代大概在春秋战国之际(约西元前5世纪中叶)或稍晚些。本区展出的文物,正能反映出东周贵族「钟鸣鼎食」的大排场,与当时工艺美术的高度成就。

古代的文化遗产有:山东泰山、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故称岳山,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中华泰山作为东岳,西岳,中岳,南岳和北岳的五岳之首,历来有着“中华第一山”的美誉,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颐和园是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1、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古代文学经典,披散着历史的灰尘,脱落于现代社会,特别是易中天、于丹等当代大家以古人圣贤道理为原料,深人浅出地将中国历史文化与现实社会及其生活紧密结合,使老百姓入心人胃,并给大众生活中遇到的一个个鲜活的实际问题以启示,而且能与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经验总结相验证,也能给受过创伤者的心灵以抚慰,提升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品位,开阔着人们的眼界与胸怀,在诊译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了构造民族心理的作用。

3、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

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并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根本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血脉”,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消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历经世代传承,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适应,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换,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4、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条件

纵观中国古代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都形成了一整套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必须格守的准则,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仪表,并对中华民族的人格追求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思想文化史、教育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是造就中华礼仪之帮、文明古国美誉的重要条件。儒家文化中的“学而知之”、“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系列思想和精神主张,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奋勇前进。也正是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现代社会文明的今天,其现实意义仍不可忽视,更需要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丰富现代德育理论,弘扬优秀传统,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中国的持续昌盛。在日益兴旺发达的当代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为实现和平掘起、发达文明提供支撑的基本条件。

中国文化遗产有:

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长城。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天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其他的还有: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山西平遥古城,云冈石窟,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云南丽江古城,江苏苏州古典园林,重庆大足石刻,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甘肃莫高窟,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河南龙门石窟,山东曲阜孔庙 孔林 孔府,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四川青城山-都江堰、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 ,福建土楼,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元上都遗址,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新疆天山。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地理山川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 临安、钱塘--杭州 姑苏、吴郡--苏州 淮上、江都、维扬--扬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6.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茺为荒远之地。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9)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恒山,中岳嵩山。 (10)南京又名建业、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1)开封又名大梁、汴州、东京。 官名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职: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 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间乎大政区和县之间高州(或府),长官称知州(知府)。 纪年 纪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季节,一季三个月顺次称孟、仲,季,如盆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称呼,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称呼,每时辰两小时。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两小时。此外,鸡鸣指早上三、四点,日出时叫旦、晨、朝,黄昏,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夕、暮、黄错,人定即亥时相当晚上9-11时。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以上就是关于古文化的历史全部的内容,包括:古文化的历史、中国的古文化发源地在哪里、中国四大古文化是什么 我要详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48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