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历法叫做"农历",农历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

中国传统的历法叫做"农历",农历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第1张

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制定“年”,这是“阳历”部分,以月亮的公转制定“月”,这是阴历部分。

中国传统历法的编制是以冬至日的到下一个冬至日的长度为一个回归年,约为365天多,使用中取值为365天。月的长度以朔望月为准(从初一到初一),大约是295天,使用中设置小月29天,大月30天。计算一下就知道12个朔望月的长度,大概是354天或355天,这样每个回归年中就会相差11天。为了使阴阳调和,这就需要添加闰月。

添加闰月的方法叫做置闰规则,在中国传统历法的发展过程中,置闰的规则经历过好几次变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已经取消,但民间一直在用),过去有个置闰的周期,叫做19年闰七法,就是在19个历法年当中加入七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历年长度共384或385天。这样19个历法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过去这被称为“闰周”(后来随着观测与计算精度的提高被废弃)

多出来的那个月安置在哪一个地方呢?这就有和24节气有关了。24节气,实际上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二者相间排列,每月都有它固定的中气,比如含有中气雨水的那个月为正月,拿之前19年闰七的方法来举例,19个回归年中有228个中气,但有235个朔望月,显然就会有七个月没有中气,我们的传统历法规定,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份,作为这一年的闰月,比如农历某年四月没中气,这一年就要在四月后加一个闰月,称“闰四月”。这个方法叫“中气置闰法”。

随着历法计算的发展,现在会出现一个历年中有1个以上的无中气月,这相比过去就多了一个规则,也就是在一个历年中第一个出现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之后加一个闰月。因为传统历法中是以包含冬至日的十一月为起始点,所以当十二月和七月出现无中气时,首先是闰十二月。

总结来说,中国的传统历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和谐的部分。实际应用中就是如何在一个阳历年当中,安排12个或13个阴历月。让阴阳在一定周期中实现同步。

一、农历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它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并把一个太阳回归年划分为24段,形成二十四节气。通过参考太阳回归年,设置闰月使其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融合阴历与阳历形成为一种阴阳合历历法。

农历又有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称。因使用“夏正”,旧时多称为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二、阳历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

三、阴历

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旧历、汉历、古历等,辛亥革命后改用西方太阳历(公历),而现代叫法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

阴历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主要指按月球的月相周期变化来安排的历法,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在历法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干支历中二十四节气结合形成了农历(汉历),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虽然,阴历、农历都俗称古历、汉历、旧历,不过阴历和农历(汉历)是有区别的,传统上使用的农历(汉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阴历。

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亮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名曰白道,白道与黄道同为天体上之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者两次,历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2732日),为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地球因绕日公转而位置亦有变动,计前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2953天),谓之“朔望月”,习俗所谓一个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夏朝,即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历

而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则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明末清初不是什么朝代,而是历史上对那一时期的泛指,不过明后期和清前期的确有一段时间共同存在,在明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几个南明小朝廷也与清共存了一段时间,但最后都被清所灭

若阁下想知道具体时间的话,我认为应该是由明天启年间至清雍正年间,即公元1621年至1735年,如果是明亡后南明反抗清统一的时期,应该是是1644年---1662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运行、盈亏来确定农历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2953天),每12或13个月为一农历年,12个月的年份为平年,13个月的年份为闰年。

根据节气确定闰月之所在,大月每十九年安排七个闰月,所以大约每两三年就有一个闰月。

历法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计算时间方法。在中国,农业向来是经济的命脉,而农业依赖历法以计算季节的更替,因此中国采用的历法又称为农历。

根据月球环绕地球运行所订的历法称为阴历;根据太阳在不同季节的位置变化所订的历法称为阳历;农历是涵盖月球运行规律及太阳位置变化的阴阳历。

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

对古时一般生活需要来说,以月相的变化(即新月>上弦>满月>下弦>新月)来计算日子是比较方便的方法。农历以朔为每个月的开始,这时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日食发生时必定是朔。月食发生时必定是望,这时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

由於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过10日,把相差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中国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虽然我们一直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公历,但是中国独有的农历也一直没有忘记使用,所以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同时使用者两套历法的,有很多人都说过农历才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那么这种说法有何根据呢?

中国农历为什么是最科学的历法

农历,也叫夏历、汉历,是中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沿用至今的历法。而农历中的一年,又是一个准确的回归年,我们不会像某些奇葩的历法一样,新年有时是在冬天,而有时又是在夏天。

也许有人觉得,农历的这个回归年并不准确,因为我们的春节虽然总是在立春前后,但并不严格地是在立春前还是后,前几天还是后几天,又怎么能称为准确呢?这其实是个误会,因为如果不准确的话,别说是差几天,就算只差一小时,两千多年的误差积累下来,就是三个多月了。

农历通过设置闰月来协调朔望月和回归年之间的关系,设置十九年七闰法,即每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这样,每十九年阴阳历的年之间的差别就被消除得很小,只剩下两个多小时。十九年七闰的中国颛顼历,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记载了,距今两千六百多年,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的计算能力。

当然,在大尺度上来看,这两个多小时还是有点多,几千年以后还是会出现季节错乱的问题,其实后来还有更加科学的置闰方法。 通过月相计月,最大的实用功能就是判断潮汐,这首先要讲讲潮汐力,由于朔日和望日地球、太阳和月亮三个天体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潮汐力的影响是最大的,会形成大潮,当然,由于水的运动速度、地球的自转等等一系列其他条件的影响,大潮往往出现在望朔日之后的几天,比如着名的钱塘潮,就是出现在农历的十六到十八。

因为置闰法的存在,把冬至日到下一个冬至日之间的时间算作一年,因为冬至日是精确的,所以这个一年的时间也是精确的。即使亿万年过去,回归年和朔望月仍然会相安无事,阴历阳历各行其道,各司其职,没有任何混乱的协调运行下去。所以说农历的适用范围是地球。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出版过一本《老农历》的书,美国人对农历可以预测几十年后某一天的天气感到惊讶万分。其实看完了整篇文章,你就会理解为什么农历的适用性如此之广了。

所以,我们说,中国农历是目前世界上最科学,最严谨的一部历法,中国推行公历只是为了和世界接轨,其实中国一直没有放弃使用农历,你会发现所有日历上基本都有农历的部分,而在广大农村,不但一直是看着节气种植收获,而且赶集也是按农历来计算日期的。在中国周边,农历同样大行其道,日本、南北朝鲜、越南、老挝和东南亚大多数都使用农历,在北美和欧洲,由于更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农历也在慢慢推行开来。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传统的历法叫做"农历",农历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历法叫做"农历",农历是一种什么样的历法、农历是怎么算的呀、农历历法始创于什么朝代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47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