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 那个民族

海南是 那个民族,第1张

首先海南是一个省,不是哪个民族哈。如果你问的是民族,那么海南主要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几大族,其中黎族和苗族是居住在海南最早的民族。还有一些其它的民族,是近代几次迁徙迁移过去的。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 现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其中黎族又分杞、孝、润、赛和美孚五个支族。 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其次是黎族,,接着是苗族。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东方八所、琼海市还有琼中县等市县(其实在海南省啊,讲比清楚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哪的,因为有这个那个的联婚啊!搬迁啊什么的,基本上全省都有了。我家还壮族的呢!呵呵!)。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每年中秋为儋州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

冬至节-------以农历廿四节气中的\"冬至\"为节日。文昌、琼海等东部地区,此日除在家祭祖外,

宗教信仰--------海南汉族居民有少数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在民间有一定影响,但佛教僧尼

土地公诞辰--------农历二月初二日,主要流行于海南岛西部地区。当日以农村(坊)为单位祭祀

军坡节 --------海南东北部市县民间最大规模的祭祀节日。祭祀神为南北朝时期南方女英雄洗太夫人。

梁沙婆节 -------琼山市乡村民众纪念本地梁沙婆神的节日。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二日

农事分工习俗 -------海南农村一般是男人干犁耙、砍山开荒、修渠、赶车等重活,女人干插秧

种树习俗-------琼海农村在种植椰子树时,讲时令,择吉日,多迁定初一或十五之日种植,名日吉利。

插标记 -------儋州地区,农作物若被牛吃或被盗,主人以现后在田角用树枝绑上几片野菠萝叶

饮食习俗 -------海南岛四面环海,中部高山,海鲜、野味、禽畜和果品等十分丰富。

建新宅习俗----- 农村住宅一般是土木结构,正屋\"一\"字3间,中间为厅,左右为房。

生育习俗 -------新媳妇临产前,娘家要备好婴儿衣帽、鞋袜等,并请接生婆去看望女儿

寿庆习俗 -------海南岛汉族地区老人普遍从61岁开始,每10年为大寿。

婚嫁习俗-------汉区婚姻习俗一般有提亲、订婚、行聘、结婚4个程序。

再婚习俗-------男方丧偶,历来可以再婚。如青年丧偶,未有子女,再婚时不举行仪式

童养媳-------经父母作主,送未到婚嫁年龄的女儿给富裕人家作童养媳,男家给女家钱物。

丧葬习俗-------病人弥留之际,儿女为其备棺备寿衣,临终时为死者剃头、洗浴、穿寿衣鞋等

舞龙舞狮-------海南汉族地区元宵节及盛大庆典都有舞龙舞狮活动。所舞的\"龙\"多由民间艺人制作。

海南没有那么多民族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53%,汉族占2507%,回族占518%,蒙古、撒拉、土、哈萨克族占122%。海南省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其余民族是解放后迁入的干部、职工和移民,分散于全省各地。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

一, 黎族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超过百万人口的十九个民族之一;

二,海南苗族,乃明代中央政府从广西征兵戍守海南的兵丁后裔,约有六万人左右;

三,海南回族的来源述说如下:由三部分群体组成:

1. 以波斯、阿拉伯人为主体的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俗称"蕃人"、"番人");

2. 从大连迁的回族;

3. 信奉伊斯兰教的越南占城地区的土著居民(亦属从海上迁入的外籍穆斯林;外籍穆斯林落籍海南岛原因很多,主要有:

(1) 蕃舶、番人遭遇抢劫,落籍海南。(2) 自然灾难。当时,飘洋过海的蕃舶抵御不住飓风、聚雨的袭击,被迫告岸避险直至留居。三亚羊栏的回族群众迄今流传他们先祖出海捕鱼,被飓风卷到汪洋大海中,飘泊来海南岛沿岸,逐登陆落户的说法。 (3) 躲避战乱。

四, 汉族,另称蛋民是我们对"海上人家"的称呼,古时还称"蛋家"、"疍民"、"疍家",据说是因为他们长年累月以船为家,如同漂浮于盐水之上而游弋不定的鸡蛋而得名。蛋民其实也是古百越人的一支,后来民族融合成为汉人。他们因战乱及生活所迫,远古的时候就从陆地逃入海上居住,并世代以海上捕鱼和采集珍珠为生。古时的蛋民地位十分低下,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五,海南省的居民,分属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

1、地理环境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为绵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长垣,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弥岭、雅加大岭和吊罗山等。

2、历史文化

据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南岛在唐虞三代称为“南服荒缴”(缴:边界),在秦代称为“越郡外境”。这说明海南岛在当时为祖国辖区荒远的边界。海南岛是四大流放地之一,主要是崖州,位于中国最南端。

3、风土人情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府城元宵换花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

扩展资料:

海南气候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率为50%~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海南

海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海南省统计局

2011年5月10日

五、民族构成

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225726人,占总人口的833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445792人,占总人口的1667%,其中黎族人口1277359人,占总人口的1473%。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725526人,增长了1116%,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了07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8444人,增长了574%,占总人口比重下降了071个百分点,其中黎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078个百分点。

以上就是关于海南是 那个民族全部的内容,包括:海南是 那个民族、海南省有多少个民族,最大的是那个,分布在哪里、海南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23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