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什么是雾霾

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什么是雾霾,第1张

(一)雾的定义: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多出些于春季二至四月间。 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等。

(二)霾的定义: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三)雾霾的定义: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

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3公里左右。

(四)雾与霾的区别:“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

2、霾在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3、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4、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浊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五)预防措施

1、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2、外出戴口罩

3、多喝茶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6、多吃蔬菜

7、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5]

8、开车注意车速

9、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10、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11、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1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13、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14、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

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

雾霾的危害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

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雾霾的主要来源分为人为因素、气候因素,具体如下:

1、人为因素

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是汽车尾气,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北方冬季烧煤供暖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

2、气候因素

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扩展资料:

雾霾防护

1、专业用嗓防护

专业用嗓人士如教师、讲师、歌手、主持人、销售人员等,经常需要用到嗓子,在雾霾天气更容易出现咽喉问题。建议雾霾天气尽量减少用嗓,让嗓子充分休息,外出要戴口罩,保持室内的温湿度,多饮水,可以喝一些中药代茶饮,防治咽喉的不适症状,常用有保护声带的作用。

2、防护设备的选择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

防毒面具作为个人防护器材,用于对人员的呼吸器官,眼睛及面部皮肤提供有效防护,防止毒气、粉尘、细菌等有毒物质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防毒面具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冶金、军事、消防、抢险救灾、卫生防疫和科技环保等领域。

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

PM25空气质量检测仪, 在连续监测粉尘浓度的同时,可收集到颗粒物,以便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并求出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可直读粉尘质量浓度(mg/m),对可吸入尘PM25进行监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霾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什么是雾霾全部的内容,包括:什么是雾,什么是霾,什么是雾霾、雾霾是什么意思、雾霾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518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