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为哪几级保护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为哪几级保护,第1张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收录包括了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等在内的9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0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2021年2月,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豺、长江江豚等65种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常被提及的保护动物:

1、大熊猫

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体形似黑熊,头圆而大,尾极短。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及四肢全黑色。栖息在海拔1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内主要以竹笋、竹叶及嫩竹尖为食,亦喜吃野果或一些动物性食物。

只产于中国的四川、甘肃、陕西,是世界级珍贵物种。平时单独活动,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听、视觉较差、自卫能力较弱。

2、东北虎

现存体重最大的猫科亚种,平均体长为28米左右,尾长约1米,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外见于西伯利亚。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主要靠捕捉野猪、黑鹿和犯子为生。

3、亚洲象

亚洲象是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证,也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就是那根长约二米、弯曲、缠卷自如、感觉十分灵敏的肉质长鼻,鼻端有一个肉突。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营群居生活,每群数头或数十头不等,由一头成年雌性作为群体的首领带着活动,没有固定的住所,活动范围很广。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

3、金丝猴

体型中等猴类。鼻孔向上仰,颜面部为蓝色,无颊囊。颊部及颈侧棕红,肩背具长毛,色泽金黄,尾与体等长或更长。

是典型的森林树栖动物,常年栖息于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

4、雪豹

生活在雪线以上,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猫科动物。

行踪诡秘,专家只能推算出全世界大概有3500只~7000只。是中亚高原特有物种,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IUCN保护等级中被列为“濒危”(EN),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5、中华穿山甲

鳞片棕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径20-30厘米的洞。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一样珍贵。

具体保护名单:

一、哺乳纲:大熊猫、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马来熊、紫貂、貂熊、熊狸、金丝猴(所有种)、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长江江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大熊猫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黑魔、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长臂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豺。

二、鸟纲:朱鹏、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鹤、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中华秋沙鸭、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棉、红胸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黑颈长尾、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

三、爬行纲:四爪陆龟、鳄晰、巨蜥、鳞、扬子鳄。

四、鱼纲:中华鲟、新疆大头鱼、达氏鲟、白鲟、扁吻鱼。

五、腹足纲:库氏碎磲。

六、头足纲:鹦鹉螺。

七、昆虫纲:金斑喙凤蝶、中华蛩蠊。

八、珊瑚纲:红珊瑚。

九、肠腮纲: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信赖的伙伴,可有些人却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肆意偷猎,无节制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使得一些珍稀物种频临灭绝,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还存在传播疾病的风险。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保护动物从你我做起。

1、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不做调整。保护级别分两级,分别是I级和Ⅱ级。《名录》的颁布把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保护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有人违反相关法规(如捕杀或倒卖名录内所列的野生动物),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2、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白鳍豚、中华鲟等等)。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猕猴、黑熊、金猫、马鹿、黄羊、天鹅、玳瑁、文昌鱼等等)。

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宄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野生动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以及软体动物和昆虫类。狭义指除了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以外的上述各类动物,即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按照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程度,又可以将野生动物划分为野外环境的野生动物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1、大熊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2、朱鹮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朱鹮是鹮科朱鹮属动物,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

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3、高鼻羚羊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高鼻羚羊别名赛加羚,属于牛科。体型中等,体长12-17米,背部黄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浓密且长;四肢较细;

鼻骨高度发育并卷曲,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每个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以适应高原寒冷环境,同时也与灵敏的嗅觉有关。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仅雄性具角。

4、云豹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云豹为哺乳纲的猫科动物,有三个亚种。体长约70-110厘米,尾长约70-90厘米,体重约16-40千克,为豹亚科最小者。

身体两侧有6个云状的暗色斑纹,故名。瞳孔长方形,收缩时纺锤形。犬齿锋利,与前臼齿之间的缝隙较大,长度比例在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能够咬杀较大猎物,此点与史前已灭绝的剑齿虎相似。

5、亚洲象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亚洲象别名印度象、大象、亚洲大象,属于长鼻目、象科。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长达1米多的象牙,是雄象上颌突出口外的门齿,也是强有力的防卫武器。

象的眼小耳大,耳朵向后可遮盖颈部两侧。四肢粗大强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皮厚多褶皱,全身被稀疏短毛。头顶为最高点,体长5~6米,身高21~36米,体重达3~5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百度百科-亚洲象

百度百科-云豹

百度百科-高鼻羚羊

百度百科-大熊猫

百度百科-朱鹮

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猎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为哪几级保护全部的内容,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为哪几级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几年调整、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对珍贵什么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73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