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是在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

土豆是在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第1张

在16世纪时土豆已传入中国。

土豆营养丰富,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土豆原产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山地,当地印第安人将其作为主要食物。

土豆本身没有特殊的味道,除了有些品种可能有些淡淡的甜味——同样是极为平淡的,这给了它无与伦比的味觉可塑性。或甜酸,或咸辣,经过烹调后土豆可以呈现任何形式的味道。

同时,土豆能被塑造为不同的形状:不论是削成片、切成丝还是剁成泥,土豆都有极强的整体性,总是聚在一起,不会被水流或者调料冲散开。千百种不同的排列组合,让土豆分享着千百道不同的人间至味。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马铃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

明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

康熙二十一年(1682)编撰的《畿辅通志》物产部是我国记载马铃薯最早的志书,18世纪中叶马铃薯在京津地区已经广泛种植。

秘鲁是马铃薯的发源地。作为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产业如今在该国却正在面临着威胁,祸因是超产和过低的售价。近日,秘鲁举行“全国马铃薯日”活动,借以重振市场信心。

马铃薯是继小麦、玉米和稻米之后,种植面积最大的第四种农作物。中国以6600万吨的马铃薯年产量,居世界各国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波兰和美国。

十六世纪被西班牙人带入欧洲,但欧洲人一直不太喜欢它,尤其以法国人为甚。因为它的“果实”生长在地下,而不像高贵的麦穗那样伸向天空。麦穗能制成面包和圣体饼,而土豆却被认为与魔鬼有牵连,是和曼德拉草、颠茄等植物一样的巫草。土豆长期被视为穷人的蔬菜。达官贵人不屑于吃它,但也承认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廉价食品,可以用来喂饱军队里的士兵,还可以在饥荒到来时填饱老百姓的肚子。到了19世纪,梵·高在他那幅著名油画《吃土豆的人》中描绘的仍是一幅土豆消费者的凄惨景象:在阴暗的矿工宿舍里,面带菜色的一家人忧伤地吃着土豆。 土豆在一直是非常平民化的食物,就像一个农家里朴实的孩子,很不容易被人发现和重视。它生长在不被人注目的土地里,不象苹果红灿灿地挂在枝头。挖出来的土豆也是叽不溜秋的,跟泥巴没有两样。直到近几年,人们才发现和重视土豆。1999年9月14日,在巴黎医疗教学中心体育营养学家帕特里克·萨巴蒂耶博士的主持下,专门为土豆举办了一次关于其特殊营养价值的特别研讨会。土豆确实不愧为蔬菜中的“一宝”。它每100克中含有的热量不足90千卡,比米饭和面食中的热量都少,特别是远远低于面包的热量,而且它含有相当于其自身重量2%的蛋白质,其主要氨基酸的含量几乎与鸡蛋相等。它还富含镁、钾、铁等矿物质,其中钾的含量比香蕉还高。它的维生素含量也很高,不光有维生素B1、B3、B6,还有能抗坏血病的维生素C,是减肥者最理想的食物。

17世纪前“土豆在17世纪前就传入中国了。马铃薯全称为马铃薯,属于茄科,黍茄属。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名洋芋、洋芋头、地瓜、洋芋、洋芋、洋芋、洋芋、洋芋、洋芋蛋。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现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

以上就是关于土豆是在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土豆是在哪个朝代传入中国的、土豆什么时候传入中国、谁知道土豆是什么时候,由哪个国家传入我国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69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