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子女

唐朝李世民子女,第1张

儿子

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贞观十七年谋反按律应赐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废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楚王李宽:母不详,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

吴王李恪:妃杨氏,母隋炀帝女杨妃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争夺皇位被贬后,又重新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郧乡县

齐王李佑:妃韦氏,母阴妃,贞观十七年发动叛乱。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后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蒋王李恽:母王氏,妃元氏。诬告谋反,惶惧自杀

越王李贞:母燕德妃。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唐高宗李治:母长孙皇后

纪王李慎:母韦贵妃,妃陆氏

江殇王李嚣:母燕德妃,贞观六年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贞观五年薨,无后,国除

赵王李福:母杨贵妃,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间,因为和废太子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贬至黔州。都督谢佑逼李明自杀。玄武门之变后,巢刺王妃居于宫内抚养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归仁县主生母去世,太宗亲写诏令安慰县主。[56]

女儿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永徽二年薨,陪葬昭陵[57]

汝南公主:第三女,母不明,早亡

南平公主:母不明,先嫁王敬直,王敬直获罪流放岭南,改嫁刘玄意,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名丽质,母长孙皇后,下嫁长孙冲,贞观十七年薨,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下嫔,长孙皇后养,下嫁唐义识,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因“房遗爱谋反案”,永徽四年赐死,显庆中追赠比景(北景)公主,立庙于墓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陪葬昭陵

东阳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

临川公主:第十二女,字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永淳元年薨,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贤,母不明,下嫁程怀亮,薨麟德元年,陪葬昭陵

兰陵公主:李淑,字丽贞,母不明,下嫁窦怀悊,卒年不晚于显庆四年;墓志为第十九女,与新唐书不符,陪葬昭陵

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独孤谋,陪葬昭陵

新兴公主:母不明,下嫁长孙曦,陪葬昭陵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下嫁杜荷,坐太子承乾事诛,又嫁薛瓘,咸亨二年薨,陪葬昭陵

高阳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遗爱,因“房遗爱谋反案”,永徽四年赐死,显庆中追赠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亡

晋阳公主:字明达,小子兕子,母长孙皇后,皇后病逝后,由太宗亲自抚养,惜十二岁早亡。

常山公主:母不明,未及下嫁,薨显庆时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初封衡山公主,下嫁长孙诠,长孙诠显庆四年获罪流放巂州,改嫁韦正矩,龙朔三年暴亡,陪葬昭陵

李世民共有35位儿女,儿子14位,女儿21位。

李世民的14位儿子分别是:1、太子李承乾;2、楚王李宽;3、吴王李恪;4、魏王李泰;5、齐王李祐;6、蜀王李愔;7、蒋王李恽;8、越王李贞;9、唐高宗李治;10、纪王李慎;11、江殇王李嚣;12、代王李简;13、赵王李福;14、曹王李明。

李世民的21位女儿分别是:1、襄城公主;2、汝南公主;3、南平公主;4、遂安公主;5、长乐公主;6、豫章公主;7、巴陵公主;8、普安公主;9、东阳公主;10、临川公主;11、清河公主;12、兰陵公主;13、晋安公主;14、安康公主;15、新兴公主;16、城阳公主;17、高阳公主;18、金山公主;19、晋阳公主;20、常山公主;21、新城公主。

儿子

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唐太宗皇子中最为彪悍聪颖者,深得唐太宗宠爱,因嫉妒同母弟李泰受宠而怀疑唐太宗改立,于贞观十七年谋反被废。按律谋反是死罪,因唐太宗不舍赐死,最后按通事舍人来济的处理方法,使李承乾活了下来,来济也因此得到看重)

高阳公主

楚王李宽(母后宫,过继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逝。贞观初追封,无后,国除。)

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杨妃,有文武才,唐太宗在立了李治后,一度对他性格不放心,私下曾与长孙无忌商量改立庶子中年长的李恪,遭反对后就作罢了,后世评价唐太宗立李治为私立李恪为公,最终因私爱李治而放弃李恪。唐高宗时期被冤杀)

魏王李泰(母长孙皇后,皇子中最为博学者,最受宠爱者,受宠事件举不胜举,也因此而萌生野心,争夺皇位被贬后,太宗依然十分挂念他,后进封为濮王。永徽三年(652年)死于郧乡县,时年33岁)

齐王李佑(母阴妃,后谋反被废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炀帝女杨妃,唐太宗曾骂其不如禽兽。李恪被害,因同母而被贬为庶人)

蒋王李恽(母王氏)

越王李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为晋王,母长孙皇后,皇后去世后,与妹妹晋阳公主一起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长大,和两位同母哥哥一样深得父亲宠爱,太宗出去游玩经常带在身边,立为太子后,应该出居东宫,唐太宗却不舍硬把他留在宫中,十天半月才回东宫一趟,被褚遂良、刘洎谏不可过于私爱)

纪王李慎(母韦妃)

江殇王李嚣(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简(母不详,早薨)

赵王李福(母杨妃)

曹王李明(母杨氏)

女儿

襄城公主(下嫁萧锐,又嫁姜简)

汝南公主(早薨)

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又嫁刘玄意)

遂安公主(下嫁窦逵,又嫁王大礼)

长乐公主李丽质(母长孙皇后,唐太宗特所钟爱的女儿,出嫁时因唐太宗要给的嫁妆倍于长公主而被魏征谏。下嫁长孙冲)

豫章公主(公主自小丧母,长孙皇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

巴陵公主(下嫁柴绍与平阳公主之子柴令武,永徽四年与房遗爱谋反,被唐高宗赐死。显庆中追赠为北景公主)

普安公主(下嫁史仁表)

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

临川公主李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

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贤,下嫁程怀亮)

兰陵公主李淑(字丽贞,下嫁窦怀悊)

晋安公主(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

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

新兴公主(下嫁长孙曦)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公主出嫁前,唐太宗专门为她卜卦,下嫁杜荷,又嫁薛瓘)

高阳公主(下嫁房遗爱,后因谋反赐死,追封合浦公主)

金山公主(早薨)

晋阳公主李明达(母长孙皇后,皇后去世后,与哥哥李治一起被唐太宗亲自抚养,为太宗最为宠爱的女儿,多受众臣喜爱,有其母风。公主十二岁去世,唐太宗悲痛欲绝,一个多月不能正常临朝。)

常山公主(没有下嫁)

新城公主衡山公主(母长孙皇后,初许配与魏征的长子魏叔玉,后因魏征生前所谓荐人失当、邀名卖直之罪,唐太宗因而悔婚。初嫁长孙诠,唐太宗为给爱女长面子,特升其公爹为岐州刺史。后嫁韦正矩)

李婉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女儿)。

文成公主不是李世民的女儿,她是李唐远支宗室贵女,其父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而李道宗是李渊的堂侄,所以文成公主虽不是圣上之女,但也是皇室血脉,在她和亲的前一年才被封为文成公主,当时松赞干布想迎娶唐朝公主,文成公主正好合适。

都知道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建造的宫殿,也是现在保留比较完整的唐朝建筑。文成公主的祖籍是任城,多猜测她的生父是李道宗,只是史书中并未记载文成公主详细身世,只知她是皇室宗亲之女。

相关说明

贞观八年,吐蕃的松赞干布提出想娶皇室公主为妻,第一次被李世民拒绝,四年后松赞干布再次求亲,于是李世民便从李氏宗亲里选择一位女子封为文成公主,然后远嫁吐蕃。

文成公主走了半年才到达吐蕃,当时松赞干布迎接文成公主,并对李道宗行婿礼,可见文成公主应该是李道宗的女儿,而并非是李世民之女。

百度百科-文成公主

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皇后去世后,与胞兄李治同为唐太宗亲自抚养。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唯一一位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就死了,唐太宗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身体瘦弱不堪。大臣们劝慰他时,李世民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恸。”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背后的眷眷父爱令人扼腕。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李世民下诏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对长乐公主也是非常的宠爱,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太宗之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因魏征以汉明帝分封皇子,只半数于先帝子的先例进谏而作罢。长乐公主死后,长乐公主之墓没有遵照妃子、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破格使用三道石门。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

对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也是非常的喜爱,豫章公主死后太宗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因此,群臣悚动不安。

对小女儿新城公主:太宗最幼女、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初封为衡山公主,在贞观年间首封公主的帝女中年龄偏小(其异母姊临川公主首封已十八岁),足见太宗对新城的宠爱与重视。

还有高阳公主,高阳公主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李世民特别宠爱她,说高阳非常的像他,还说如果高阳公主是男孩的,就传位给高阳公主。唐太宗给她选的驸马就足见对她有多么的宠爱,给她选的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房遗爱,爱上了和尚辩机。后来被长孙无忌诬陷谋反而处死。唐太宗有二十一位在世公主,高阳公主能得到唐太宗的另眼相待也有可能是经常得见天颜承欢膝下所致,同时也可能与唐太宗脾气相投分不开。正史记载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深得太宗喜爱。于是约在贞观十五年前后高阳公主十二岁左右时候由太宗许配下嫁于当时的开国名相房玄龄第二子房遗爱,算是太宗女中册封和出嫁较早的公主之一。

本回答由文化艺术分类达人 曹爱雅推荐

举报| 评论

58 6

※哀の心觞

采纳率:33% 来自团队:天下史唱 擅长: 历史话题

其他回答

不少人认为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除了是受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旧唐书》中的一句话:“初,主(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

意思就是,因为高阳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宠爱,所以房遗爱待遇优厚,和别的驸马受到的礼遇都不一样。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高阳公主的确是挺受唐太宗的宠爱的,所以连带的,她的驸马房遗爱也受到一定优待。但是,就因为高阳的丈夫“与诸主婿礼秩绝异”,就能以此断言高阳是太宗最心爱的女儿吗?恐怕还不能。

高阳公主受太宗宠爱,与她的出身并没什么关系。《旧唐书》无公主传,对高阳生母也无记载,但对长孙皇后的七个子女记载得很清楚,所以高阳的生母为长孙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高阳是因谋反而被赐自尽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诸子不可能不被连坐。可见高阳与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极低。所以高阳的生母应当身份较低,也可能早逝,高阳受宠于太宗与生母的关系不大,应该是她本身的个性比较对太宗的脾气。

而根据《旧唐书》《唐会要》等史料的记载,可以称为唐太宗爱女的一共有如下六位公主: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不过有意思的是,除了高阳公主外,其他的几位公主都有事例可以辅证她们的确是受到唐太宗的宠爱的。

比如贞观七年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唐太宗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比自己的妹妹永嘉长公主多出一倍。然而早在贞观六年的时候,御史大夫韦挺便曾上表批评时风道:“今贵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弦,以极欢宴;唯竞奢侈,不顾礼经。非所谓嗣亲之道,念别离之意。正始之本,实在于兹。若不训以义方,将恐此风愈扇。”结果唐太宗竟然“顶风作案”,要为自己的爱女准备比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此举自然而然招徕了魏征的严厉制止。

“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魏郑公谏录》)

而长乐的驸马正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长孙冲此时极受帝宠,被任命为从四品上的宗正少卿,驸马都尉,后来官至秘书监(从三品)。只可惜长乐红颜薄命,贞观十七年便病逝了。不过根据考古的发现,长乐公主的墓并没有遵照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这不仅是在昭陵现已发掘的陪葬墓中独属一份,即便是在整个已发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号墓为陵”、按天子等级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属这一情况。可见唐太宗对长乐的宠爱,比之高阳,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豫章公主与长乐相似,虽然嫁了人但贞观十六年左右便过世了,太宗为此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惹得群臣悚动不安,最后被魏征劝止。

“豫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栗,咸不自宁。臣闻古之王者,绝于期服,此乃前书典礼,列代旧章。陛下发上圣之慈,深下流之恸,素服以来,遂经旬月;悼往之义,足为加隆。伏愿割无已之痛,従先王之礼,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滥蒙重任,不敢寝默。’太宗从之。”(《魏郑公谏录》 )

城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是杜如晦之子杜荷,《旧唐书·杜如晦列传》中说得很明白,“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显而易见,杜荷的郡公爵位是因为尚主得来的。而根据《唐六典》中的记载:“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只可惜贞观十七年的时候,杜荷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处决,之后城阳改嫁的薛瓘任左奉宸卫将军(从三品)。而城阳改嫁时,太宗曾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不过被马周谏止了。

“公主改适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之礼,则终吉。’上将从之。马周谏曰:‘臣闻朝谒以朝,思相戒也。讲习以昼,思相成也。燕饮以昃,思相欢也。婚合以夜,思相亲也。是以上下有成,内外有亲,动息有时,吉凶有仪。先王之教,不可黩也。今陛下欲谋其始而乱其纪,不可为也。夫卜筮者所以决嫌疑,若黩礼乱常,先王所不用。’上从其言。”(《唐会要》)

新城公主,既是唐太宗嫡出子女中的最幼者,也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八岁时初封衡山公主——衡山自古以来便是五岳之一,位在名山之列,而《唐六典》中则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可见唐太宗将衡山作为封邑册封了自己最年幼的小女儿,究竟有着何等的宠爱之心了。

衡山后来被许配给了魏征的嫡长子魏叔玉。魏征在太宗朝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强调,而魏叔玉身为嫡长子将来是要继承从一品郑国公的爵位的。不过出人意料的是,魏征去世不久后就被人安上了荐人失当邀名卖直的罪名,太宗亲自写诏书下令悔婚仆碑,并为衡山另选了一门婚事。贞观二十三年二月,衡山出降长孙诠,太宗因此特意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风,与京兆尹、冯翊并列为三辅,地位非同一般。

“操……(贞观)二十三年,以子诠尚太宗女新城公主,拜岐州刺史。”(《旧唐书·外戚》)

遗憾的是,太宗虽然希望能在临终前看到自己的爱女出嫁,但是很可惜,由于公主出嫁的仪式十分繁琐,分为“册公主、公主受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牢、见舅姑、盥馈舅姑、婚会、妇人礼会、乡丈夫送者、乡妇人送者”等步骤,且“诸土冠婚,公主降嫁等并筮日于南门之外,择日举行吉礼”。所以一直到五月份太宗去世,衡山的婚礼也没能完成,等到永徽三年除掉丧服后,唐高宗将自己最年幼的胞妹改封为新城郡长公主,这才正式完成了婚礼。

所以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六位得宠公主中已出嫁的有长乐、豫章、城阳与高阳这四位,新城则是许婚待嫁。然而无论是从驸马的地位来看,还是就公主们本身所受到的特殊优待而言,很明显,长乐、城阳、新城都要比高阳有宠得多。不过同样有意思的是,虽然《旧唐书》说房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但是纵观整个贞观年间都没能发现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什么好处。

杜如晦之子杜荷还能够因为娶了城阳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渐渐没落了,房谋杜断就不能相提并论了。要知道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唐太宗建立凌烟阁,将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龄还落后了两名排在了第五位。而那时杜如晦已经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龄仍健在,可见唐太宗仍时时挂念着杜如晦。长孙操也因为儿子尚新城公主为驸马,得以升为从三品的刺史。唯独不见房遗爱因为尚高阳公主而得到了何种特殊待遇,反倒是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房玄龄病危,唐太宗亲至其病床前与之握手诀别,并当即授予了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房遗则为中散大夫,让房玄龄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亲眼看见儿子们的显贵。

这样看来,虽然史官说了房遗爱是因为娶了高阳公主而在众多驸马中脱颖而出的,然而就史实而言,房遗爱备受优待更多的是托了他父亲的福而不是妻子的福。更别说房遗爱在贞观一朝的地位根本不能与长孙冲、杜荷等人相提并论了,即便是在同样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驸马里,比起萧锐、高履行等人身为凌烟阁功臣长子承袭的从一品国公的爵位,房遗爱得到的待遇也是毫无出彩之处。所以若要由房遗爱受到的待遇来推断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最心爱的女儿,证据未免太过单薄,何况高阳公主固然“有宠于太宗”,不过一旦与晋阳公主相比,明显是小巫见大巫了。

《唐会要》:“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史书里明明白白地记载了,李治与晋阳因为长孙皇后早逝而被唐太宗亲自抚养。这一殊荣别说是在唐太宗年间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便是放眼历朝历代,恐怕也就只有清朝康熙皇帝那个两废两立的太子可以稍相媲美。而高阳虽然有宠,却从未能像晋阳那样日日都与父亲相亲相见,陪伴左右。更何况史书中所记载的关于晋阳深得太宗宠爱的事件还有很多。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新唐书》)

晋阳能够临得一手飞白体,与太宗的亲笔真假难辨,想必是时常与太宗一起待在书房的缘故;晋阳不幸夭亡后,太宗悲伤不能自己,又下令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晋阳的往生祈福求祷;而晋阳这个封号本身就饱含了太宗对这个爱女的宠溺之情——孰不知晋阳正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

以上就是关于唐朝李世民子女全部的内容,包括:唐朝李世民子女、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少个儿女、李世民有几个儿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67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