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是谁建的

北京故宫是谁建的,第1张

问题一:中国故宫谁建立的 明成祖朱棣下旨修建的,由蒯祥主持施工,江苏武进人蔡信设计。从明永乐四年(1606)开始营建,永乐十八年基本完工,历时十四年,动用人力财力无法计算。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

问题二:北京故宫是在哪个年代建的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故宫还同时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问题三:故宫是哪个皇帝建的 30分 故宫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 。

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蒯祥只是故宫的后期施工主持人 。

永乐15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 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复制于《搜搜问问》 ,仅供参考 。

问题四:故宫是哪个朝代由谁负责修建的? 北京故宫是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立。 故宫这样宏伟的建筑,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谁负责设计又是谁主持施工的这的确还是个历史谜团。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故宫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人称蒯鲁班的人设计的。但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年近古稀的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曾经参加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问题五:故宫是谁建的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自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于1406年(永乐四年),明成祖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动用工匠23万、民夫百万,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一定要给好评哦。。。

问题六:北京故宫是哪年建的呀!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曾经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明朝14代皇帝,清朝10代皇帝,先后生活在这里。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99995间。故宫四周有高10余米的长方形宫墙,城四角均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城外环绕着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是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故宫的布局是按封建礼制来设计的,主要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两殿为两翼,是封建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两侧分列的东西六宫,是封建皇帝进行日常活动和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故宫有四门,正门即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故宫整个建筑布局匀称平整,主体建筑均坐落于中轴线上,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过去的皇宫成为故宫。从此改变了紫禁城的命运。1924年,中华民国 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1925年在原皇宫的基础上成立“故宫博物院”。明清两代的皇宫,变成了一座拥有壮丽古代建筑群和百万珍藏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从诞生之日起,就为社会各界所瞩目。1961年,故宫博物院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近百万件以明清宫廷文物及宫中旧藏为主体的历代传世珍品。这些传世珍品,大部分是各地进奉宫廷,或由明清宫廷作坊生产制造的。其中包括绘画、书法、碑帖、陶瓷、玉器、各类工艺品、青铜、雕塑、铭刻、金银器、珍宝、佩饰、织绣、以及钟表、古代科学仪器、卤簿仪仗、家具。解放后,在中央人民 的大力支持下,故宫博物院为扩大收藏又征集收购了许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华文物珍品。像世界知名的《清明上河图》《五牛图》。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集古代建筑和丰富收藏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问题七:故宫是谁主持修建的 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基本上是在元朝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的,设计师为木匠出身的蒯祥,西元1420年正式落成,从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共有明清两代二十四帝在故宫生活过。 1403年(永乐元年),朱棣颁诏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从各地迁入人口至北京。永乐五年闰七月,朱棣颁诏开始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程为泰宁候陈圭、工部侍郎吴中、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著名的工匠如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以及大量工匠,在永乐五年五月到达北京。 建造紫禁城和改造北京是同时进行的,以原来的元大都城为基础改建。紫禁城工程开始后不久受到长陵建设及永乐八年和十一年朱棣攻打蒙古影响放慢,至永乐十六年六月方才开始重新集中力量开工。这次由蔡信统筹安排,在木工蒯祥、石工陆祥、瓦工杨青配合下,制作预制件并加紧拼装。 蒯祥 (1398年―1481年)字廷瑞,中国明代建筑工匠,香山帮匠人的鼻祖。吴县香山(今江苏苏州胥口)人。 他的祖父蒯思明、父亲蒯福都是技艺精湛、名闻遐迩的木匠。其父蒯福曾于明初主持过金陵皇宫的木作工程,在建筑界颇有声望。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蒯祥也是造诣很深,年轻时就有“巧木匠”之称。 明朝永乐帝朱棣决定迁都北京,调集能工巧匠建造皇宫。蒯祥随其父应征,随后升任“营缮所丞”,设计并直接指挥明宫城的营建。 据记载,蒯详曾参与和主持了众多的皇室工程。如北京宫殿和长陵、献陵、景陵、裕陵四座皇陵,还有皇宫前三殿(奉天、华盖、谨身)二宫(乾清宫、坤宁宫)的重建、北京衙署、北京隆福寺、南内,以及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的建造,包括设计建造承天门(今天安门)。 《吴县志》中有“略用尺(淮下加十)度……造成以置原所,不差毫厘”的记载。康熙时《苏州府志》也有“永乐间,召建大内,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祥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的佳话,遂被世人称为“蒯鲁班”。 蒯祥83岁去世,最后归葬故里香山。 蒯祥官至工部左侍郎。北京过去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就是蒯祥当年住过的地方。

问题八:北京的故宫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明朝 朱棣建的故宫顶名紫禁城,位于北今天人们称它过无与伦比的古世、最完整被l]世界五大宫[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故宫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问题九:北京故宫是谁建造的 是明朝设计师蒯祥设计,他是中国明代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宗朱允山ㄎ脑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今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献陵(1425)、隆福寺(1425),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1460)、裕陵(1464)等。

紫禁城是哪个朝代建的

紫禁城是明朝建的。紫禁城一般指北京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自古以来,紫微星都代指皇帝,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被叫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紫禁城是谁设计建造的

紫禁城是永乐帝朱棣下令建造的,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皇族居住的宫殿,是现如今家喻户晓的北京故宫。明朝建立之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并且建造了南京宫殿,朱元璋去世之后将皇位给了自己的孙子,于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成功篡位登基。

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之后,心中一直非常的不安,一方面侄子下落不明,另一方面很多大臣不信服,于是让朱棣有了迁都的想法,在大臣的建议下,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于是开始下令修建紫禁城。

紫禁城是仿照南京宫殿建造的,在个修建过程中,动用了近百万的民工,工程十分的浩大,花费的金钱财力也十分的巨大,故宫建造完成之后,朱棣带领文武百官迁都北平,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如今的紫禁城。

现如今的紫禁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为什么俗称叫做“紫禁城”

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公元1402年,朱棣继承了皇帝之位后,下诏在北京城营建紫禁城。

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包括宫殿楼在内的建筑共786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表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紫”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戒备森严,又是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紫禁城的房屋传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只比天帝的一万间少半间,据现代古建筑物专家的科学统计,故宫大小宫、殿、堂、楼、阁等共有房屋8700多间。

太和殿是外朝的主殿,俗称金銮殿,现在人们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的,殿前广场面积3万多平方米,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的地方。举行盛典时,文武官、仪仗队近千人在此整齐地排列等待谒见皇帝,由于过于宽广,大臣们可以说完全看不到在殿内的皇帝,使皇帝和眼前的金銮殿越发显得神秘莫测。

故宫的几次改造计划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替幼帝溥仪颁布了逊位诏书,清朝灭亡。与逊位诏书连在一起的还有袁世凯的三个优待条件,一是清帝优待条件,一是清朝皇族优待条件,一是满蒙回(维吾尔)藏贵族优待条件。其中清帝优待条件的第三条规定逊清皇室仍可暂居于紫禁城中,待日后移往圆明园。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故宫是谁建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北京故宫是谁建的、紫禁城是谁设计建造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66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