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

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第1张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 比喻 兄弟互 相爱 护互相 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 古乐府诗《 鸡鸣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成语例句: 芝焚蕙叹嗟僚友, 李代桃僵 泣弟兄。

繁体写法: 李代桃僵

注音: ㄌㄧˇ ㄉㄞˋ ㄊㄠˊ ㄐㄧㄤ

李代桃僵的近义词: 代人受过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李代桃僵的反义词: 嫁祸于人 转移灾祸于他人 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钏掩耳,嫁祸于人

成语语法: 兼语式;作宾语;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成语故事: 从前有兄弟五人都是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因为得到皇帝赏识,当上了侍中郎,过上奢华的生活。兄弟中一人犯法,其他的则互相倾轧。有人就用诗评判:“桃生露井上,李树在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ubstitute one thing for another

李代桃僵的故事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故事吧。相信了解故事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李代桃僵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名字 李代桃僵

汉语拼音 lǐ di táo jiāng

成语解释

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咬而枯死。语本乐府古辞〈鸡鸣〉。后用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成语典故

乐府古辞〈鸡鸣〉(据《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引)

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阑)堂。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舍后有方池,池中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傍。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成语注解

1、露井:没有覆盖的井。

2、啮:啃、咬。

3、僵:通僵。动物死后尸体不腐朽的。这里指李树代替桃树被虫咬而枯死。

成语出处

1、清.孙燮〈平粜行〉:官颁竹签当符节,唱名对簿关防施。或作晋鄙兵符窃,李代桃僵难究诘。

2、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第一》:然则彼与蔡邕未必有隙,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蒙李代桃僵之实乎?

3、清.黄遵宪〈感事〉诗其四: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4、《冷眼观.第二八回》:不道天不从人,事机败露,下书者为华尔逻骑所获,遂密斩来使,行李代桃僵之计。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使用类别:用在替人顶罪、暗中变换的表述上。

李代桃僵造句

1、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错,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为他顶罪?

2、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3、警察一时疏忽,错抓了罪犯的弟弟,以致发生李代桃僵的情形。

4、这件事本来是我的错,他却李代桃僵,为我承担了责任,使我很不好意思。

5、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反义词 嫁祸于人

参考词语 :李代桃僵

汉语拼音 :lǐ di táo jiāng

成语解释 :即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诗云:『李代桃僵,羊易牛死。世上冤情,最不易理。』

参考词语 :李代僵桃

汉语拼音 :lǐ di jiāng táo

成语解释 :即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明.阮大铖《燕子笺.第三四出》:恐怕天理分明,难容我李代僵桃。

参考词语 :代李僵桃

汉语拼音 :di lǐ jiāng táo

成语解释 :犹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清.仲振奎《红楼梦传奇.第二一出》:代李僵桃,权欺瘦沈,喜的是病痴难审。

参考词语 :以桃代李

汉语拼音 :yǐ táo di lǐ

成语解释 :犹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再生缘.第三二回》:且慢些笑他的失节,或者刘燕玉也是以桃代李的机关,亦未可定。

参考词语 :李代桃

汉语拼音 :lǐ di táo

成语解释 :犹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清.李玉《清忠谱.第一三折》:身家担自挑,怎偷生,惜羽毛?急向公庭分白皂,肯任他人李代桃?

参考词语 :捉李代桃

汉语拼音 :zhuō lǐ di táo

成语解释 :犹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玉支矶.第一七回》:祖夫人舍不得捉李代桃,卜公子慌杀了移花接木。

参考词语 :桃僵李代

汉语拼音 :táo jiāng lǐ di

成语解释 :即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新人苟可移情,辄使桃僵李代,拊心自问,已觉不情。

2、清.钱谦益〈遵旨回话疏〉:复社自有周之夔之案,奕琛自有薛国观之案,奕琛又欲纽而一之,而曰复社操戈,繇臣指授,此所谓桃僵李代也。

参考词语 :将李代桃

汉语拼音 :jiāng lǐ di táo

成语解释 :犹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参考词语 :僵李代桃

汉语拼音 :jiāng lǐ di táo

成语解释 :犹李代桃僵。见李代桃僵条。

1、《聊斋志异.卷一○.臙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李代桃僵的成语故事

李代桃僵原意是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咬而枯死,出自乐府古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大意是:桃树生在露井边,而李树则生在桃树旁边。有虫来咬桃树根,结果李树代替桃树受虫咬而枯死。树木都能以自身代替同伴枯死,患难与共,为什么同胞兄弟却不能像桃树李树一样,顾念手足之情?这首乐府诗的作者借由李树代桃树死的这件事,用来讽刺兄弟间不能互助互爱。后来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李代桃僵的意思: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在军事策略上,李代桃僵是“三十六计”之一,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

李代桃僵的读音:lǐ dài táo jiāng。

李代桃僵的出处:《乐府诗集·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李代桃僵的例句:

1、真想不到,他竟干了那么多李代桃僵的罪恶勾当。

2、这明明不是你的错,你偏偏要李代桃僵,何苦呢?

3、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4、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错,你为什么要李代桃僵,为他顶罪?

5、这件事本来是我的错,他却李代桃僵,为我承担了责任,使我很不好意思。

6、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三国三十六计:敌战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总决: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李代桃僵便出自此诗。在诗中的意思是指李树尚且知道代桃受罪,何况亲兄弟乎?李代桃僵诗与曹植的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三十六计中李代桃僵的意思相当于丢车保帅,指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可以牺牲不重要的利益,换取核心利益得以保存。

损阴以益阳,阴在此处代表不重要的、局部的事物;阳代表主要的、全局性的事物。在军事谋略上,如果非要以某种损失作为代价才能换取最终取胜,则统帅应当机立断,作出部分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胜利。就好比下棋,当棋势已经走重,被敌手纠缠不能脱身的时候,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弃子争先。虽然弃掉数子在局部看起来是损失了,但是争得先手以后,却得到了扭转战局的主动权,从整体上来看,是合算的。

古人说: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这里说到的“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正是李代桃僵的经典战例,田忌赛马的故事。

经典战例:

田忌赛马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齐国将领田忌与齐国其他贵族赛马赌输赢。双方的马总体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按照通常理念,一对一的去比赛,田忌并没有一定取胜的把握。田忌的谋士孙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即用自己的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比赛,以自己的上等马与对方中等马比赛,以己方中等马与对方下等马比赛,虽然第一阵输了,却赢来了后面两阵的胜利,按照三局两胜的规则,田忌稳操胜券。第一阵在众人的讥笑声中,田忌输得很惨,但是通过牺牲第一局,后面两局却大获全胜,在规则上只要胜两局就算赢,因此,孙膑通过李代桃僵之计牺牲局部或的全局的胜利。

后来齐魏桂陵之战,田忌在实战中碰到了同样的情况。魏军左军最强,中军次之,右军最弱,田忌准备按孙膑赛马的方式来对付魏军。孙膑却不同意,他认为,临敌交战,不是争取三局两胜,而是要大量消灭敌人,取得全面胜利。孙膑安排下军固守来面对敌人最强的左军,以中军对阵势均力敌的中军,以力量最强的部队主动出击迅速消灭敌人最弱的右军。

齐军虽在与魏军左军的作战中损失严重,但是敌方右军很快败退。田忌迅即指挥已方上军乘胜与中军合力,一举击败敌方中军,然后,三军合击,一起攻破敌方已成为孤军的左军。孙膑灵活运用李代桃僵,再次通过牺牲局部,换来了全局的胜利。

三国战例:

一、曹洪舍身救曹操

见《三国演义》第六回,追赶董卓的曹操中了徐荣的埋伏,大败而逃。曹操被徐荣射了一箭,又被两个小兵刺下马来。正好曹洪赶到,杀了两个小兵,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

这是曹洪的李代桃僵之计,值此大败逃命的当口,两个人一匹马,必须牺牲一个人才能保住另一个人的命。曹洪非常清楚,与曹操相比,自己的分量要小得多,如果一定只能一个人活下来,曹操活着的价值显然要比自己高得多。因此,曹洪说出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这样的名言,并毫不犹豫的让出了自己的战马,自己冒死保护曹操逃命。

这样的舍身救主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祖茂救孙坚故事。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可脱帻与某戴之。”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祖茂没有曹洪的运气,一战而死。假使没有祖茂李代桃僵、舍命救主,孙坚一命呜呼,整个三国故事恐怕就要重写了。

二、曹操借头度粮荒

曹操举兵十七万,攻打袁术寿春,守将李丰闭门不出。操军日费粮食浩大,粮草不敷支散。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粮少,当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

曹操有什么计策?无非是借头度粮荒的李代桃僵之计而已。

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操暗使人各寨探听,无不嗟怨,皆言丞相欺众。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曰:“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曹操牺牲了一个人的生命和荣誉,换来了缺粮军心暂时的稳定,而后曹操下死命令:三日内必须攻破城池。士兵用命,三日内果然攻破了寿春。此计虽然用的毒辣了些,但是机敏的曹操,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彰显一代枭雄本色。

成语名称:李代桃僵

成语拼音:lǐ dài táo jiāng

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同甘共苦。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成语来源: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在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成语造句:郭沫若《集外·从典型说起》:“甚至把作者的`姓名任意改换,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李代桃僵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于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已被秘密送进宫中。屠岸贾闻讯必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杀公主。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景公不杀她,就定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裤内,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偷送出官,立即悬赏缉拿。

李字开头的成语

李代桃僵

包含有李字的成语

李代桃僵    瓜皮搭李    瓜田李下    瓜田不纳    桃李遍天    桃李不言    桃李满天

以上就是关于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李代桃僵的故事、李代桃僵的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223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