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 )。

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 )。,第1张

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约翰·塞尔。

人工智能的一个比较流行的定义,也是该领域较早的定义,是由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的达特矛斯会议上提出的(对此有争议):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

但是这个定义似乎忽略了强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另一个定义指人工智能是人造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总体来讲,当前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大多可划分为四类,即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理性地思考”和“理性地行动”。

这里行动应广义地理解为采取行动,或制定行动的决策,而不是肢体动作。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将被认为是具有知觉、有自我意识的。

弱人工智能观点认为“不可能”制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

人工智能的作用 

1、人工智能可帮助我们自动化做任何事情。不管是极端的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它都可以协助我们。

2、人工智能已渐渐成为大小企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管理需要极大精力和时间的高度复杂计算任务。

3、该机器人使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机器学习技术来理解和分析法律文件,发现并修复可能让企业陷入法律风险的决策错误。

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一种科技手段,是把手机计算机等作为日常生活的有力工具。而强人工智能主张和人类一样能够独立思考。这种强人工智能还没有科学技术上的突破,仅仅存在于科幻作品中。所以手机助手使弱人工智能。

霍金、比尔盖茨等社会科技大佬曾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等话题,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警惕人工智能,避免出现终结者等科幻**中,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有人提出,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会有一个奇点,越过这个奇点就可以通过图灵测试,当人工智能越过这个奇点后,科技会突然爆发,瞬间产生了意识,可以迅速吸收人类文明,并且根据大量数据发展出“他们”的文明,亦或认为人类构成威胁从而选择摧毁。

目前的现状是,行业科研人员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主要体现在可控性方面,其次还有人类失业、伦理(我的机器人女友之类题材)等问题。

这不得不提到“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这两种观点。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要求程序有自己的思维,能够理解外部事物,并做出决策和行动,其必须表现出“人”的行为,甚至可能表现出独特,性格不一的反应。

但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其实相当原始,虽然在图形、文字、声音等识别上看上去相当智能,但也只是看上去而已,都是基于算法从数据库里面调取出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譬如典型的“Siri”应用,对语音进行识别,然后通过算法把声音转化为一系列特征值,然后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回答,然后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呈现出来。基于目前人工智能所作出的回答,其实都是程序员写上去的,而不是机器自发作出的回应,真正听懂的是程序员而不是机器。

人工智能之所以只能做到这个程度,是因为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的产物,目的是帮助人类完成某些工作,他们只是按设计者所设计好的程序一步一步完成,并不会自己思考的机器,而设计者也没打算让它们思考(实际上也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机器思考),所以目前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人类生活中的工具而已。

担忧出现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情况,暂时还离我们很远。目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仍然很原始,原始到所有的研究发现都是基于工具使用,而那些行业大佬警惕人工智能的危险,是出于对强人工智能的担忧,但是作为社会科技研发领头羊的他们,也只不过是在搞弱人工智能而已。

真正兴致勃勃搞强人工智能的,是那些科幻小说和科幻**。

人工智能(AI)是指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系统,其具有模仿和研究人类智能、学习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能力。AI可以帮助人类处理复杂的信息、自动完成任务,以及检测环境中的变化。AI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早期的简单计算机程序,到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如自动机器人,AI正在发挥着其灵活的特点和各种功能。

不管怎样,人工智能都是一种有用的技术,可以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和完善其日常生活方式。但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因为它没有创造性能力和判断性能力。AI仍然无法模仿人类的青春期和思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更不用说能够完成感性劳动了。

另外,在某些重要的关键性任务中,人类的行为仍然是不可替代的,而且由于人类的巨大复杂性,可能很难被机器所取代。例如,在社会服务、法律、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人类仍然是无可取代的。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很多繁琐的任务以及替代部分简单的任务,但它无法代替人性方面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只有当人类和机器紧密结合,共同运用智能化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工智能目前发展迅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社会的需求。

以人类的智慧创造出堪与人类大脑相平行的机器脑(人工智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的领域,人类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也已经奋斗了很多个年头了。

而从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要让机器与人之间自由交流那是相当困难的,甚至可以说可能会是一个永无答案的问题。人类的语言,人类的智能是如此的复杂,以至于我们的研究还并未触及其导向本质的外延部分的边沿。

扩展资料:

强人工智能(BOTTOM-UP AI):

强人工智能观点认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REASONING)和解决问题(PROBLEM_SOLVING)的智能机器,并且,这样的机器能将被认为是有知觉的,有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可以有两类:

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机器的思考和推理就像人的思维一样。非类人的人工智能,即机器产生了和人完全不一样的知觉和意识,使用和人完全不一样的推理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工智能

目前来看,强人工智能离我们还非常遥远。“深度学习之父”、计算机科学家杰弗里·辛顿教授说:“我们现在还没有摸到强人工智能的门呢。”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们还没有研发出一个能够赶上3岁小孩智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人类一点都不需要担心了呢?也不是。因为弱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具有弱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会大面积地取代人类的工作。

牛津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人的工作,有47%会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个数据在中国是77%,非常惊人。

哪些工作有被取代的危险呢?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都将会被取代。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未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的100年间,人类的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而学校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全世界都流行目前这套教育系统,6年小学加6年中学,然后进大学。这个模式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呢?189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社会上需要很多工人,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去操作机器,于是才建立起了这样的教育系统。

而如今,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举个例子,1997年的时候,储存数据用的是35英寸盘,它的容量是144M。而现在,一个小小的移动硬盘的容量是4T。4T是144M的多少倍呢?几乎是300万倍。所以说,以知识积累为目的的传统教育已经过时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正是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才是人类未来的出路。因为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这两种不同的智能是可以互补的。

弱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它擅长单点突破,它可以把一个领域挖得很深。比如AlphaGo,在围棋这个领域所向披靡。而我们人的智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什么事都能做,但不一定每件事都做得那么好。

此外,人工智能擅长知识积累,计算能力强,解决封闭式问题的能力很强。而我们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以及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人工智能的短板。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就未来的教育而言,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和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我们人类与人工智能所不同的最大优势。

符合强人工智能的描述是可以胜任人类的所有工作、是通用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通过医学、神经科学、机器人学及统计学等的进步,有些预测则认为人类的无数职业也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是围绕智能活动而构造的系统,来对这门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做出解释。从某种应用终端的形态来说,人工智能是一种机器(智能程序、智能终端),可以模仿人类利用知识来完成一定行为的过程。

以下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未来教育项目执行主任蒋里在一刻talks上关于人工智能和未来教育的演讲。

很多人问我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不会和人竞争?未来它会不会大面积地取代人类的工作?我觉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computer这个英语单词是计算机的意思,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单词最初的意思是从事计算的人后来才逐渐演变成电子计算机

有一部美国**叫《隐藏人物》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剧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女主角多萝西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她主管的部门主要负责运算的工作。有一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引入了一台计算机叫IBM7090,多萝西得知这件事情以后,感觉自己的工作有可能会被计算机替代。于是,她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不仅自己学,还让所有的手下一起学习。不久领导果然找她谈话,说我们现在不需要这么多人来进行计算,我们有IBM了她从容地回答说我们不是搞计算的我们是程序员了。

前几年AlphaGo击败了李世石,又击败了柯洁。现在,有个叫AlphaGOZero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它不需要任何人类的先验知识,用3天时间就打败了战胜李世石的那个版本,用21天击败了战胜柯洁的那个版本。与人工智能相比,我们人类的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们觉得人工智能好像要颠覆一切

再来看看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发的Atlas人形机器人。它一开始的版本可以在坑坑洼洼的雪地上行走自如,就像一般人一样。但一年多后,它就已经能够做出360度后空翻的高难度动作

那么人工智能机器人会不会成为人类的终结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弱人工智能,一个是强人工智能。只能完成一项单一任务的智能叫作弱人工智能。而能够完成人类所有任务的智能,叫作强人工智能。现在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而真正有可能成为人类终结者的一定是强人工智能。

目前来看强人工智能离我们还非常遥远深度学习之父计算机科学家杰弗里辛顿教授说我们现在还没有摸到强人工智能的门呢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我们还没有研发出一个能够赶上3岁小孩智能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人类一点都不需要担心了呢?也不是。因为弱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具有弱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会大面积地取代人类的工作。

牛津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人的工作,有47%会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个数据在中国是77%,非常惊人。

哪些工作有被取代的危险呢?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都将会被取代。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未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的100年间,人类的科技有了飞速的发展,而学校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全世界都流行目前这套教育系统,6年小学加6年中学,然后进大学。这个模式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呢?189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社会上需要很多工人,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知识去操作机器,于是才建立起了这样的教育系统。

而如今,到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积累知识的速度是空前的。举个例子,1997年的时候,储存数据用的是35英寸盘,它的容量是144M。而现在,一个小小的移动硬盘的容量是4T。4T是144M的多少倍呢?几乎是300万倍。所以说,以知识积累为目的的传统教育已经过时了。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正是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才是人类未来的出路。因为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这两种不同的智能是可以互补的。

弱人工智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它擅长单点突破,它可以把一个领域挖得很深比如AlphaGo,在围棋这个领域所向披靡而我们人的智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什么事都能做但不一定每件事都做得那么好。

此外人工智能擅长知识积累,计算能力强解决封闭式问题的能力很强。而我们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以及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是目前人工智能的短板。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就未来的教育而言,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共情力和解决开放式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我们人类与人工智能所不同的最大优势。

以上就是关于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 )。全部的内容,包括:提出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人是( )。、手机助手使弱人工智能还是强人工智能、人类担心人工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危险在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11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