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第1张

明代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3)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为编著《西游记》,吴承恩远涉名山大川,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素材。吴承恩曾经写过著名诗篇《二郎搜山图歌》。

扩展资料

《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西游记》在明代刚出现时曾被列为禁书,因为书中充满了崇佛抑道的思想,与当时的明朝皇帝所信奉的道教思想有冲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承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大名著

《西游记》的历史背景是唐代贞观年间,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开始并无署名,后来是清代学者吴玉搢提出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故事来源

《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类似,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

但与前两者演化的特征并不一致:《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与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最后以“真”的假像呈现于读者面前;而《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虚幻”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玄奘取经原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贞观三年(629年),他为追求佛家真义,从长安出发后,途经百余国,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六百五十七部,这一非凡的壮举,本身就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后来玄奘口述了西行见闻,由他的弟子辩机编辑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这部书主要讲述了玄奘在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

后来他的弟子慧立、彦琮又撰写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赞颂师父,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也不时地用夸张神化的笔调去穿插一些离奇的故事,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西游记》作者朝代是明代。

解析:《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3)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受到人们的赏识。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

西游记详解:

《西游记》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是唐朝的故事。

创作背景: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扩展资料:

作品影响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以上就是关于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全部的内容,包括:西游记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西游记是哪个朝代的、《西游记》作者朝代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03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