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三要素是什么

社戏的三要素是什么,第1张

社戏的三要素:

1、人物

“我”(富裕人家的子弟,平常在城里受着封建教育的束缚)、双喜(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小领袖一般,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六一公公(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代表)。

2、情节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3、环境

乡下的生活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情趣,掘蚯蚓钓河虾,饱餐一顿,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烧吃罗汉豆的活动,使“我”无比欢快,心旷神怡。

扩展资料:

艺术特色:

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围绕中心取舍材料;景物描写,细致逼真;语言生动简练,富于表现力;用笔的浓淡疏密,即详略问题,也是这篇小说最值得揣摩的地方之一;对比强烈,寓意深刻。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戏

社戏的背景是: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爱国运动暴发,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敌人接连投去匕首和机枪,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表了小说《社戏》。

《社戏》的艺术特色:

《社戏》以看戏为线索,从“我”在北京看中国戏的感受写起,接着追忆了少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最后又从回忆回到了现实。中间过渡自然,上下衔接紧密。小说虽然没有什么惊一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复杂的结构,但是由于作者对情节的安排,起伏有致,情趣盎然。

《社戏》主要内容

《社戏》一课记叙了“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的过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课文从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写到去赵庄看社戏的整个过程,其间,重点描写了“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社戏》分段段意

第一段:(1-3)回乡消夏。写“我”在平桥村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过着自由的生活。

第二段:(4-21)坐船看戏。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情景。

第三段:度(22-30)偷吃蚕豆。写看社戏后返回平桥村途中偷吃罗汉豆的经过。

第四段:(31-40)公公夸奖。写第二天偷吃罗汉豆的事被揭穿,六一公公送豆的情景和“我”对看戏、吃豆的思念。

课文以“社戏”为线索,以“看戏”为故事主要内容,开头要写在平桥村的生活,渲染气氛,介绍故事的特定环境,为情节的发展创造条件。《社戏》分为三部分1,盼看社戏 2,去看社戏 3,换年社戏其中第二层可分为:戏前波折 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 归航偷豆本文主要内容: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任命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

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而是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去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

《社戏》的文学价值:

《社戏》作为《呐喊》的最后一篇,没有像第一篇《狂人日记》那样大声疾呼、猛烈抨击,而是用温情的叙述在读者的心灵深处漾起波澜,用充盈着爱和人情味的笔触展现着作者与淳朴农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然而,揭开美好回忆的面纱,也更应该看到鲁迅对现实人生的关怀、永不停息的自我反思与超越以及不断向现实作“绝望的抗争”的勇气,而这些也赋予了《社戏》更加永恒的艺术魅力。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以及看社戏后归航,都是详写 写社戏的各个节目中提到,“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对小旦、小生的表演就写得极简略;又如写母亲深夜等候“我”回来,也只一句话:“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 文中详写与略写配合得当,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的美好品德,展现了广阔农村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作品的中心意思就这样凭借合适的材料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以上就是关于社戏的三要素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社戏的三要素是什么、社戏的背景是什么、你知道社戏主要讲的是什么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403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