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山在哪里个省哪个县

介山在哪里个省哪个县,第1张

介山在山西省介休县。

从太原南行一百二十六公里到介休县,介休东南十七公里就是介山,绵山毗邻古城平遥,又与灵石王家大院近在咫尺。介山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最高海拔二千五百六十米,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有人说介山“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这大概不是夸大。

这里山光水色、文物胜迹、革命遗址集于一山,可说是步步有景景景有典。介山有大小天然岩洞百余个,最大的一个叫抱腹岩:山势如两手抱腹,形成一个六十米,长约一百五十米,深约五十米的巨形岩洞,二百余间殿宇禅房已抑“腹内”,再抱万余游人也不显得拥挤。

晚间,头上幽深的穹顶一片,洞檐外繁星满天,钟声鼓声悠扬,松声水声盈耳:临风伫立,似已离尘俗遥远,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傅山,游历到这里,曾有一副联语赞叹“阅名山多矣,无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圆盖;瞻佛象巍然,自有真神出现,修炼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就在这里。

介山名字的由来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已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还国为君后,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派人寻找,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悲愤交加,命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

又将“环绵山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以示怀念。并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介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百度百科-介山

下地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各民族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我国一些市县地名的得名来自各种因 素,有的地名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名与历史和地理地貌有关,有的与神话传说有关。了解地名的历史形成过 程,可以帮助熟悉和记忆地名。现将一些市县地名名称由来简述如下:

江西[赣]

赣州 因东有章水,西有贡水,市在二水之间,二水之名合为“赣”字,因以得名。

景德镇 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此地烧御用瓷器上有“景德年制”字样,故改名“景德镇”。

婺源 因位于婺水之源故名。

分宜 以分处宜春县而得名。

横峰 以县北有横峰山而得名。

浙江[浙]

杭州 传说大禹治水时到了这里,舍航登陆,“航”“杭”同音,故叫“杭州”。

宁波 由于下属有个定海县,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故名。因境内有甬江,故又简称“甬”。

绍兴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升越州为府,以年号而得名“绍兴”。

江苏[苏]

南京 因战国时楚国在此筑城置金陵邑,故名金陵。三国吴时称建业,又叫石头城。晋时称健康。明肛称南京。 清时为江宁府治,故简称“宁”。

苏州 以姑苏山而得名。

无锡 周、秦时盛产铜锡,至汉代,锡开采完,故名“无锡”。

扬中 因位于扬子江中故名。

连云港 因位于云台山和东西边连岛之间,取两者之中的一字而命名。

淮阴 因地当古淮河之南故名。

江阴 因位于长江之南得名。

泗阳 位于古泗水之北故名。

溧阳 在古溧水之北得名。

海门 因地处长江北岸入海口附近而得名。

河南[豫]

开封 相传春秋郑庄公命筑开封城,作为囤粮储粟之地,取开拓封疆之意故名。

修武 在商代名宁邑,周武王伐纣,由孟津渡河向东,到此遇雨,歇兵三日,即将宁邑改称修武。

偃师 相传周武王伐纣,功成旋师,至此筑城,息偃戎师,故名偃师。

鄢陵 以古鄢陵塔而得名。

山西[晋]

河曲 因位于黄河转弯处,取“黄河千里一曲”之义而得名。

介休 相传春秋时晋侯介之推,不言禄,乃偕其母隐于介山至死不出。故名“介休”。

神池 以神池而得名。

闻喜 相传汉武帝至此,闻南越破,乃置闻喜县。

山东[鲁]

济南 因城在古济水之南故名济南。济南自古有七十二泉,因而被誉为“泉城”。

烟台 明朝为海防要地,设烽台,防倭寇,故名烟台。

河北[冀]

河间 因处于水涸断流的滹沱河上,子牙河在境内流过,县城位于二河之间而得名。

围场 旧名木兰围场(“木兰”乃哨鹿之意),为清代统治者狩猎地,光绪初年即以“围场”为名。

福建[闽]

福州 福州之名始于八世纪唐开元时,因州西北有福山而得名。又因市内多植榕树而又称“榕城”。

其他

合肥[皖] 以肥水出紫蓬山,分为两支,流至此地后合二为一,故名“合肥”。

洱源[滇] 因位于洱海之源故名。

武汉[鄂] 武汉包括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武昌,东汉献帝时,孙权取“因武而昌”之意而得名。汉口,以位于 汉水入江之口而得名。解放后1949年设武汉市。

贵阳[黔] 因明代先后为贵筑司,贵筑乡,清代为贵筑县,因而贵阳简称“筑”。

银川[宁] 银川地名来自对贺兰山与黄河之间渠道纵横、田园密布的“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象的描述。又称宁夏城,简称“银城”。

湟源[青] 因位于湟水之源故名。

重庆[川] 隋唐时名渝州故简称“渝”。宋代名恭州,是宋光宗赵淳未登位时的驻地,赵淳登位后将恭州 改名“重庆”。

昆明[滇] 因古滇族之一昆明族得名。

神农架[鄂] 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曾在此定居种田,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由于山势高峻,峭壁林立,即使 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能搭架而上,因此有“神农架”之名。

赤峰[蒙] 以境内有赤色孤峰而得名。

岫岩[辽] “岫”指有穴的山,岫岩县位于黄海之滨,因受海潮冲击岩石形成许多洞穴,因此而得名。

无为[皖] 三国时,曹操与孙吴相争,筑城于此后因攻吴无功,乃名无为城。

黄陵[陕] 相传城北桥山有黄帝衣冠冢,因以为名。

柳州[桂]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谪居于此,为了纪念他,因以为名。

纪念革命先烈的地名:

中山市(广东省) 原名香山县,是1925年为纪念我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而命名。

靖宇县(吉林省) 原名

马介休来自葡语Bacalhau,是鳕鱼(codfish)经盐腌制而成,是不少澳葡式美食的主要材料,不少茶餐厅都有马介休菜式供应,较著名的菜式有西洋焗马介休、薯丝炒马介休、炸马介休球、白烚马介休、马介休炒饭等。

为天主教徒而言,马介休由于是平安夜斋戒的食品,地位崇高。在地中海地区以及拉丁美洲都有相同食制 (名字写法略有差别)。

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吃葡国菜,对「马介休」绝对不会陌生,俗称「葡萄牙咸鱼」。

葡萄牙人称鳕鱼为bacalhau,音译就是「马介休」。相传是在大约1835年时无意中发明出来,渔民发现把新鲜捕捉回来的鳕鱼,放到木桶里储存,鳕鱼被 海盐腌了一段时间后,不但不会腐烂,更会令到肉质细嫩的鳕鱼,变得肉质结实,而且更带有原始粗犷的海洋风味,受到葡萄牙人欢迎。

当时葡萄牙人正大力发展航海霸业,将鳕鱼柳用盐腌个半月后,鱼肉会比原来的重量轻了一半,远航时可携带更多马介休作为食粮,而在远航时也可以将捕捉回来的鳕鱼,如法泡制,回程时也可以省下不少空间,以带回大量财物回国。

葡萄牙人用马介休,发明了上千种美食,而在港澳地区的马介休,大部份都是选用挪威深海鳕鱼,通常都会从葡萄牙直接进口,最常是切丝后用来做「马介休球」和「马介休炒饭」。

要烹煮马介休的话,先要将马介休泡在水里浸泡20小时以上,以除去盐分,期间还要数次更换清水。浸泡好的马介休,会胀大两倍以上,再用水去烹煮的话,肉质就会变得软烂,再配不同的烹调技术,就变成千变万化的马介休美食。

,

1、赣州:因东有章水,西有贡水,市在二水之间,二水之名合为“赣”字,因以得名。

2、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此地烧御用瓷器上有“景德年制”字样,故改名“景德镇”。

3、杭州:传说大禹治水时到了这里,舍航登陆,“航”“杭”同音,故叫“杭州”。

4、武汉又称"江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中云:“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所谓江城,乃指武昌,后沿称武汉为江城。

5、火星村(浙江):新中国成立之初,成立了“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星火燎原之意,寄托村民们希望农业生产呈现星火燎原、欣欣向荣发展的愿望。这就是“火星村”村名的雏形。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改称为“火星大队”,至此,“火星”这一名字就被延续了下来。

介子推是对的不过也有叫他介子休的,不常见而已

介子推介绍:

介子推,重耳(献公子)微臣。周晋(今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树而死。又据通志,介子推隐“后三十年,见东海边卖扇”。如是,其卒年可能在晋成公年间(前607年~前600年)。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仅有奉公子重耳出亡一事。“骊姬之乱”后,晋公子重耳避难奔狄,随行贤士五人,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准此,则介子推早年也曾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为重耳之“五贤士”,即: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之说。据《韩诗外传》,谓重耳亡时,头须(一作里凫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被围,介于推割下自己臀部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当然,介子推"割股奉君" 是否属实在史界有争议。《史记》对介子推的介绍比较详细,有“龙蛇之歌”的记载,就是介子推的从人不服,编了个“民谣”挂在宫门口,说文公对待介子推不公平。对“割股奉君”只字未提。

重耳返国,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此说显然不足信。介子推曾对其母说:“身欲隐,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如是,岂有自作诗而悬书宫门之事,当是介子推从者所为。介子推隐居绵山后,文公曾派人多方寻找,并以绵上之田封给介子推,故绵山亦称介山。

介子推是否被晋文公烧死,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位忠义之士;多少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登临题咏,寓兴抒怀,抒发对介子的怀恋思慕之情。清傅山有诗云:“青松白梧十里迥,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晋国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名更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邱。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头。”对介子的怜惜敬仰,对君主的怨怼忿詈,具蕴之于胸次,发之于笔墨。在介山,有“思烟台”遗址。传说文公焚林,有百鸦绕烟而噪,或围在介子推周围,用躯体遮挡烈焰。晋人感其功德,在此筑起一高台,纪念这些义禽。据县志引《山堂肆考》,文公为哀悼介子推,曾下令全国,三月五日为火禁日。相传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数千年来寒食节的由来。在三晋历代,人们还修建了大量的祠堂庙宇,以妥介子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宋王当《春秋臣传》为介子推立传;民国《介休县志》、雍正《山西通志》[也为介子推立传;胡春霖《山西名贤辑要》,介子推被收入《廉介类》。

君主诏封晋爵,人民祀之诚矣,这种矛盾现象涉及对介子推如何评价的问题。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的根本原因。

一些有关介子推的诗:

清傅山有诗云:

青松白梧十里迥,

狴(木字旁)青抵白祠堂幽。

晋国园陵迷草木,

绵田香火动春秋。

名更卖扇传东海,

身隐承颜肖故邱。

还虑寒山太枯寂,

婉客分到牡丹头。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

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你知道吗下面,我来为你介绍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 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皁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认可,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清明节的传说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绵山景区景点之一:母子石像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菸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以上就是关于介山在哪里个省哪个县全部的内容,包括:介山在哪里个省哪个县、介绍一处地名的来历、马介休是什么来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70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