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绯句名人及其著作

日本绯句名人及其著作,第1张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1山崎宗鉴

(?——1553),近江人,本姓志那,名弥三郎范重。曾以武士身份事将军足利义尚,义尚阵亡后,辞官为僧,隐居摄州尼崎,时年三十五岁,后移居山崎,即以为姓,改名宗鉴。晚年结庵于赞岐观音寺附近。卒年一说八十九岁,或云八十五岁、七十二岁。

宗鉴性格飘逸不羁,憧憬自由奔放的境界,对贫困处之泰然,只是埋头钻研俳谐。一说室町时代末期,连歌极盛,连歌师饭尾宗祇名满天下,宗鉴自度在连歌方面总不能胜,乃别创俳谐与之争衡,因被后世尊为“俳谐之祖”。所编《犬筑波集》为俳书之滥觞,另有《竹马狂吟集》,今不传。

宗鉴提倡以口语俗语作讽刺揶揄,他虽主张废除一切格律,但对季题却很尊重,这一点被后进诸家加以确认,终于成为俳句一大铁则。

宗鉴的句作大致可以按内容分成两部分,一是嘲世的滑稽诙谐之作,例如:

良月若安柄 ,绝似佳团扇。

两手拄地上, 青蛙方咏歌。

圆圆春日出 ,悠悠白日长。

另一部分是安贫之作。宗鉴虽然穷愁潦倒,却从不阿附权贵,只是相当自得其乐地过着隐居生活,这种淡泊自守的节操也通过句作反映出来,如:

入夜食毛栗 ,明月出山巅。

十月纸窗破, 遂识金风寒。

据说他室内环堵萧然,只有一只药罐,门口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上客可速退,中客盘桓一日归,下客请留宿一宵。”临终时还咏了如下的“辞世”歌:

若问宗鉴何处去 ,答因俗务他界行。

这首歌由于表达了他始终如一超然洒脱的心情,所以至今仍为众口传诵。

2荒木田守武

荒木田守武(1472——1549),伊势人,继祖、父之后为伊势内宫神官,既善连歌,有热衷于俳谐,曾说:“俳谐连歌的格律当由我制定。”晚年撰有《俳谐连歌独吟千句》(又称《守武千句》),就中应用连歌法则,作了制定俳谐格律的尝试,是俳谐史上一大业绩。总的说来,其句作不卑不亢,品格较宗鉴为高。有些作品十分声动有致,如:

河岸似前额 ,青柳写双眉。

蝴蝶翩翩舞 ,落花疑返枝。

3松永贞德

松永贞德(1570——1653),京都人,曾祖父入江九郎盛重系摄州高槻城主,父永种时才改姓松永,幼名胜熊,别号逍遥轩、长头丸、延陀丸、松友、五条翁、花咲翁、明心居士等。博学多才,尝从名流九条玖山、细川幽斋(即细川藤孝)等学和歌,从里村绍巴学连歌,自称“有师五十余人”。他又致力于俳谐,祥细制定俳谐格律,自号“俳谐中兴之祖”,门流满天下。朝廷曾于庆长三年(1598)赐号“花之本”(自镰仓、室町时代以降,日本政府授给最佳连歌师的称号,一个时代仅限一人),许为“俳谐宗匠”,后人将宗鉴、守武和他并称“俳谐三祖”。

简单地说,贞德认为“俳谐就是每句皆用俳言咏成的连歌”。所谓“俳言”,就是指不为古来和歌或连歌所采用的俗语和汉语。他编撰的《御伞》一书,详列俳谐用语1476条及其用法上的一定规则,大多附有用以说明的连歌,当时称为“俳谐秘本兵法”。此书将俳谐法则化繁为简,消除了由来存在的疑问,确立了“贞德派”(俗称“贞门”)的标准。

贞德所著书尚有《淀川》《油粕》《红梅千句》《歌林杂话》等。他的句作喜用比喻,当时颇为人传诵,现在看来虽讲究一定技巧,但缺乏思想感情,难以称为名句。例如:

斑烂彩霞起 迎得寅年来(以“斑烂”喻虎皮纹理)

凤凰欲出世 ,酉年何悠长。

白银何相似 ,庭砂夜月中。

月光下的细沙耀眼生辉,确有些像白银,这一首俳句可以说是最早的写生句之一。

今日又时雨, 还同春夏秋。

日本称深秋初冬乍降乍止的细雨为“时雨”,以其能触思抒怀,古来多为歌人俳人吟咏。

贞德门下弟子极多,著名的有以贞门七俳仙为首的约四十余人。

日本的地理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了它的文学特征。 第一,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日语音节、古调单纯,诗的形式不具备押韵的条件,因而日本诗歌极易与散文混同,形成散文诗化。日本随笔、日记文学,都很讲求文体的优美。散文的发展促进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物语的发达。十一世纪初出现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其结构是由短篇小说连贯而成的,前后衔接松散,叙述简单,时间推移与人物性格变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日本,即使长篇小说,其结构也是由短小形式组成的。这一特点贯穿于整部日本文学史,成为一种传统。江户时期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等长篇小说,也都是由短篇故事组合而成的。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雪国》,明显地具有《源氏物语》的那种结构和描写方法。日本作家在短小、单纯的结构中追求精炼的艺术表现手法。短短三两句的短歌或俳句,往往能准确地表达日本歌人、俳人的感情世界。随笔和物语中的情节描写,也极少有长段落。 第二,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抗议的呼声。古希腊悲剧的那种雄伟崇高的观念,也不是日本作家追求的对象。他们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的生活,在平淡朴素的生活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冷静的思考。日本文学除很少例外,与激烈的阶级冲突一般都没有联系。即使是少数例外,作家的表现方法往往也是含蓄的,曲折的。 第三,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而“余情”论为这种优美的境界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日本短小的文学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家的艺术技巧和最大限度地概括了作家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第四,长于摹仿,变革迅速。大化革新后,日本全面向中国大陆开放。汉字、汉语乃至汉诗、汉文,原样移至日本,形成日本文学的重要分支——汉文学。在吸收中国文学的同时,日本创造了变体汉文、假名、和汉混体文,大量吸收中国词汇,创作了独具民族形式的文学作品。大化革新后经过近百年时间,日本文学有了飞跃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奈良平安文学及江户元禄文学。明治维新在资产阶级文学没有成长起来的条件下发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历史里,为日本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终于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文学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日]小林一茶)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3o08

书名: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

作者:[日]小林一茶

译者:陈黎

豆瓣评分:78

出版社:雅众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9-3

页数:208

内容简介:

★★★

周作人 正冈子规 一致推崇的俳句大师

日本古典俳坛最后一抹光

江户时代最后一位俳句大家

和松尾芭蕉 与谢芜村并称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

小林一茶 首部简体中文俳句精选集

★★★

内容简介

小林一茶是江户时代最后一位俳句大家,与松本芭蕉、与谢芜村并称日本古典俳句三大俳人。一茶早年离乡赴江户谋生,流浪半生后,知天命之年返乡成家。然而亲人均先于他离世,一茶最终独自过完了过于漫长而孤苦的晚年,唯自然万物、生灵、俳句可寄情。

一茶的俳风独树一帜,效仿前人的同时又发展出独特的变奏,继承闲寂、幽玄美学的同时,又带上了诙谐的个人标记。他厌恶世俗,反抗强者,而此类激进的情感均在落笔时全然稀释,只剩下安贫乐道、甘于品尝生之苦涩的豁达,对弱者、弱小生命的无尽悲悯,以及对世事无常的喟叹。

一茶一生创作了两万句俳句。本书从中遴选三百余句,按年代先后编排并附上原文、读音及简注,以助鉴赏。

编辑推荐

写给弱者,写给所有热爱生活的人的诗集

与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并列的日本三大俳句诗人

日本古典俳句最后一位大家小林一茶的首部中文俳句集

周作人、正冈子规等人盛赞的俳句诗人

著名诗歌翻译家陈黎、张芬龄又一精彩译著

精装典藏 名家名译

名人评价

他的俳谐是人情的,他的冷笑里含着热泪,他对于强大的反抗与对于弱小的同情,都是出于一本的。一茶在日本的俳句诗人中,几乎是空前而且绝后,所以有人称他作俳句界的慧星,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望不见他的踪影了。

——周作人

天明以来,俳谐坛上出现的有特色者,只有奥州的乙二和信浓的一茶,其中又数一茶最奇警。

——正冈子规(日本近代俳句之祖)

作者简介:

小林一茶

日本江户后期著名俳句诗人,日本古典三大俳人之一。十五岁习俳句,早早赴江户谋生,曾到京都、四国等地流浪,晚年回乡定居,妻儿却先于自己离世,孤身一人直至病故。一生创作俳句两万句。后人称其俳句风格“自嘲自笑,不是乐天,不是厌世,逸气超然”。

俳句的读音是pái jù,声母是p和j,韵母是ai和u。

俳句,日本诗歌形式。由俳谐连歌(连句)演变而来,即其发句(起句)加季题(表示季节的词)和切字(用以断句的词),定型为五七五的十七音(另有不合定型的)。现代一般称江户时代以前的为俳谐(诽谐),明治时代以后的为俳句。

室町时代的名俳谐家为荒木田守武。江户时代初期的俳谐诗人有松永贞德(贞门)和西山宗因(谈林),而被称为俳圣的松尾芭蕉则堪称贞门和谈林之集大成者,其后的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也各有千秋。进入明治时代以后,正冈子规大力倡导俳句革新运动,使俳句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诗歌形式。俳句以短小为特色,所以内容必须简明,语言必须精练,能够引人深思,发人联想。

发展

1980年5月,日本俳人代表团来华,同中国诗人交流时,赵朴初先生依照日本俳句的形式,按五七五分三行写了如下的汉文俳句:

绿荫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

“汉俳”一词,便由此起源。后来汉俳已为中日诗人和学术界认同,日本有出版《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选集》收录汉俳作品。中国《诗刊》也公开发表汉俳。1982年5月9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赵朴初、钟敬文等人的汉徘,引起当时的中国诗坛注目。

1、日本文学形式在近代前大都是短小的,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短歌形式的文学最为发达,后来发展为连歌、俳谐、俳句等,迄今不衰。

2、文学性格纤细、含蓄。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对文学产生深刻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抗议的呼声。

3、日本的文艺观是以“真”、“哀”、“艳”、“寂”为基础的。从“真事”始,平安时期的“物哀”,镰仓、室町时期的“幽玄”,江户时期的“闲寂”,主要是在和歌的基础上发展和提炼出来的。这些理论都是和作家向往的优美境界联系在一起的。

扩展资料:

古代日本人以日记形式把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日记文学。日记大多以日常作歌时的备忘录为素材,带有类似回想录、物语的倾向,多是回顾人生的文学、自我反省的文学。

纪贯之的《土佐日记》是日本最早的日记文学作品,其后有《紫式部日记》、《蜻蜓日记》、《更级日记》、《十六夜日记》、《明月记》等。从这些日记文学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是了解古代日本社会的重要途径。

日记文学发展到近代时,衍变成一种新的文学体裁,私小说(也叫心境小说),在日本近代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流派的作家发现了日常的阴暗现实,描写自己孤独的心境。葛西善哉的《悲哀的父亲》、广津和郎的《神经病时代》、宇野浩二的《苦难的世界》等都是私小说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日本文学

以上就是关于日本绯句名人及其著作全部的内容,包括:日本绯句名人及其著作、日本人写的书有哪些共同特点、《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小林一茶俳句300》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69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