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是怎样的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是怎样的,第1张

首先,命先锋都统硕岱率清军兼程前往荆州,进驻常德以遏叛军康熙又在山东兖州、山西太原建立军事基地,集结兵力、秣马以待。下令停撤耿、尚二藩以孤立吴三桂。康熙十三年(1647)二月二十七日,颁布诏书,声讨吴三桂背恩反叛罪行,宣布削其亲王爵位,表示武力平叛的决心。四月十三日。将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孙吴世霖处绞,以打击吴三桂。

康熙十三年(1674)三月,命安南将军额附华善守京口(今江苏丹徒),定南将军希尔根赴江西,杨威将军阿密达镇江宁(今南京),平南将军都统赖塔去杭州,平寇将军根特巴鲁援广东,镇东将军喇哈达驻江南以保护东南财赋重地。细致而周密的举措,避免了吴、耿会师江西危局的出现。

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康熙采纳华善的建议,提高绿营兵的地位,授甘肃提督张勇为“靖逆将军”,委以收复王辅臣,总督不得节制,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最后王辅臣投降,西北局势趋于稳定,为平定三藩之乱提供了保证。

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康熙派人传谕耿精忠,如能革心投诚则视之如初。时郑经乘机返回大陆,占据耿精忠后方,康熙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默许郑经行为。到这年六月,耿、郑矛盾尖锐起来。在强大的政治和军事的攻势下,十月初四,耿精忠率文武官员出城相迎。康熙命耿精忠仍留靖南王爵,率部随大军征剿郑经,将郑经赶出泉州。福建、浙江相继平定。

到康熙十六年五月,陕西、福建、广东相继平定,康熙开始了对吴三桂的围攻。

康熙十九年(1680)年,康熙下令清军分三路进军吴三桂的老巢云南,向叛军发起总攻。不久清军攻入云南,将叛军的老巢昆明包围得水泄不通,守军大都投降。

康熙二十年(1681),历时八年、祸及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定了。

三藩:清朝初年,将降将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死后,其子耿继茂袭封,镇守福建(后传位其子耿精忠)。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袭封,镇守福建(后传位其子耿精忠)。上述三方势力合称三藩。三藩在所镇守的省份权力甚大,远超过当地地方官员,并可掌控当地军队、税赋等。 平定三藩: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反清。至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其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至十五年四月。战乱不断扩大,吴三桂兵出三贵,进据湖南澧州、常德、岳州、长沙;清军云集荆州、武昌、宜昌,但不敢渡江撄其锋。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渡海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击杀清陕西经略莫洛。四方震动,人心动摇。康熙帝欲亲征,经议政内大臣密议谏止。清军东征西讨,顾此失彼。随后尚之信又叛于广东,总督、巡抚俱附之,清廷增兵两江。第二阶段自康熙十五年五月至十七年七月。以王辅臣败降平凉为转机,形势向有利于清军发展。随后,因郑经部争据福建漳、泉、兴、汀等地,耿精忠腹背受敌,仓促撤兵请降。尚之信也相继投降。孙延龄又被吴世璠杀于桂林。于是,清军集中兵力进逼长沙、岳州,吴三桂聚众固守。两军在江西吉、袁二州、广东韶关、永兴和广西梧、浔二州及桂林等湖南外围要地反复争夺。清军将帅每多观望,旷日糜饷,在军事上仍处于相持阶段。第三阶段自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趁机发动进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恢复。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迁延,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三位藩王是分别是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这三人最后都死了,不过尚可喜并不是康熙赐死而是自己病逝的,这还和其他两位藩王不一样。平定三藩之乱是康熙一生中的不可磨灭的闪光点之一,并且年纪轻轻的康熙还采用了抚剿并用的战术,集中对付平西王,对耿精忠和尚可喜采用招抚的策略,这可以算得上是很有智谋了。在康熙十七年的时候吴三桂就称帝了。按照常理来说既然吴三桂此时已经称帝,那么他应该是权力已经到达了顶峰了,但是此时的吴三桂其实已经是被消灭之前的狂欢了。还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康熙剿灭之前吴三桂自己就抑郁而终了,并且很搞笑的是他还把自己的帝位传给了孙子。耿精忠的下场其实比吴三桂还惨,因为他投降大清也是无奈之举,他心里想的还是谋反。于是就被他的下属给告发了,因为耿精忠太过于反复无常,所以康熙就执意把他给绞杀了。这三位藩王中,耿精忠的下场是最惨的。尚可喜其实是这三位藩王中最有自知之明的,在康熙决定动三藩之前他就已经决定要告老还乡了。但是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却异常迷恋权力,结果尚之信就被康熙赐死了。后来尚可喜也在广州病逝了。尚可喜才是这三人结局最好的。来源:大东方

马佳·图海和周培公。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大军。王辅臣拥兵自重,以骁勇善战闻名,清将都有点怕他,不敢轻易进兵,他也没把清兵放在眼里,对10万清军围困毫无惧色,目空一切。

图海一到平凉,诸将勇气顿增,纷纷请命攻城。周培公向图海上取平凉策,被召为幕僚,他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陕西关中地区是天下脊梁,吴三桂这次造反不及时从云南取道四川进取陕西,而盘踞在湘鄂之间与荆襄官兵对峙,实在太不会算计。现在,王辅臣起来造反,举足轻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势所逼和舍不得高官厚禄,这好比白内障患者渴望重见光明,又恰似半身不遂者企求站立行走。如果朝廷派个能说会道的人前去劝诫,王辅臣必然会悬崖勒马,投降朝廷。这样也就用不着兴师动众与他们硬碰硬了。图海闻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怀,可是眼前并无合适的人可派。

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与周培公均是同乡,曾屡劝王辅臣归降,王举棋不定。他们设法将内部情况写成文字,用蜡丸封闭,密送周培公。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

图海闻听此事后十分高兴,星夜赶写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当即传谕周昌进京,并亲自在乾清宫召见。听完周培公的设想后,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图海命周培公携带康熙帝赦诏,再次进城抚慰。王辅臣派龚荣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

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四月,图海招抚了韩城叛军,击败了五盘山、乔家山、塘坊庙、芭蕉园等地的叛军,收复了塔什堡。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不断受挫之后,于衡阳称帝,并于当年秋天死去,他最后的一次垂死挣扎也未能扭转局面。清兵却抓住时机在湖南展开大规模反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

最功臣是周培安。

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等三藩发起兵变,吴三桂策划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南方发起兵变照应,事先的西部疆场——陕甘地域,由于邻近都城,为主要疆场。王辅臣的叛军也对朝廷组成宏大要挟,因而康熙帝集合次要军力来凑合东南疆场。力争疾速覆灭王辅臣的兵变。

康熙十五年,命图海为征讨上将军,统帅10万雄师,防御平凉城,这时候随军出征的周培公看清情势,献攻取平凉的战略,图海征用他为幕僚。周培公的倡议是,吴三桂此次起兵造反不间接从云南取道四川防御陕西,再防御都城,而占据在湖南、湖北等地于官军周旋,是他的失算。现在的状况是王辅臣之所以起兵,是情势所迫和舍不得高官厚禄,假如朝廷能派一个舌粲莲花的人去压服他,他必定会回头是岸,投奔朝廷。

而事先王辅臣对是战是和也是犹豫不定,这次如果部下上将龚荣遇,黄九畴曾力劝王辅臣投诚,并且龚荣遇,黄九畴与周培公是同亲,曾用密信把王辅臣的状况通知给周培公。周培公采用这一前提,向图海自动请缨,预备去劝降。图海传闻后,十分快乐,连夜把此事上报康熙,请旨决计。

康熙传闻后立召周培公进京,听完周培公的战略后,立刻封他为参议道台,一品衔,赏穿黄马褂,捎带招降圣旨,前往平凉弹压。当周培公把康熙的赦诏带入平凉城,王辅臣立刻带领平凉官民投诚,并向图海献上平凉名册。

安定了王辅臣的兵变,不只解除去朝廷的严主要挟,并且铲除去吴三桂的东南羽翼,使和平情势失掉逆转,周培公的确功不可没,康熙封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厥后周培公在山东任职三年时期与处所仕宦政见分歧,因而去官回家,在以后康熙二十九年,蒙古噶尔丹兵变,康熙启用周培公,封他为盛京提督,守边关直到逝世。

至于说安定三藩的最大罪人,该当属于康熙,是他力排众议颁布发表撤藩,兴师动众安定兵变,这其中的康亲王杰书,大臣索额图、图海、周培公等都发扬了严重影响,只能说是君臣协力才安定了兵变。

发生在1673年—1681年的三藩之乱是皇帝在位期间,最终清军大胜,三藩之乱终告平定。对于清廷来说,平定三藩之乱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三藩之乱是指哪三藩

三藩是指平西王、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平定是哪位皇帝

平定三藩之乱的是康熙皇帝。 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 吴三桂 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 吴三桂 已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以上就是关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是怎样的、康熙是怎么平定三藩的,三藩指的是、“三藩之乱”最终以清朝朝廷的胜利告终,三位藩王最终结局如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49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