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职权的具体分化

北宋宰相职权的具体分化,第1张

北宋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限制宰相的权利,宋朝分别设置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帝的统治。

具体如下:

①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李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到宋代,设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此后参知政事则演变成一个常设官职,作为副宰相,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增大皇权。

②枢密使: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充任,后又逐渐被武臣所掌握,办事机构也日益完善。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己之手以便宜从事,枢密使的职掌范围扩大到了极限,枢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权侔于宰相”。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五代时的武将逐渐转为以文官担任,职权范围逐步缩小。

③三司使:三司使,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始设三司(盐铁﹑户部﹑度支)使,总管国家财政。宋初沿旧制,三司总理财政,成为仅次于中书﹑枢密院的重要机构,号称“计省”,三司的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

吕端(935---1000),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出生在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上进,终成大器。 其祖父吕兖曾在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吕琦做过后晋的兵部侍郎。吕端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禁卫官),后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等职。 入宋后,曾任太常丞、 浚仪知县、定州同判、成都知府、开封府判官、蔡州知州、开封知县、 户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谏议大夫等职。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拜为参知政事。是年底,左谏议大夫寇准也被拜为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夏,吕端身体有病,请求辞去官职,宋真宗不允,却免去了他进殿朝见的礼节。真宗亲自到家中探望。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病卒,年66岁,赠司空、谥正惠 [1] 。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衡州团练副使李迪迎寇准尸灵厝于衡州(今衡阳市)岳屏山花药寺,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江苏长洲县(今苏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麻烦采纳,谢谢!

王溥(18)、魏仁浦(33)、薛居正(32)、沈义伦(31)、卢多逊(39)、窦偁(31)、郭贽(33)、李昉(15)、李穆(23)、李至(13)、吕至(13)、苏易

简(48)、李沆(15)、吕端(21)、寇准(25)、张洎(21)、温仲舒(31)、龄(35)、向敏中(21)、赵安仁(24)、丁谓(18)、张知白(24)、王曾(16)、任中正(15)、吕夷简(31)、鲁宗道(39)、张士逊(31)、陈尧佐(35)、王随(24)、宋绶(21)、蔡齐(31)、盛度(21)、程琳(25)、李若谷(25)(仁宗,公元1038年)、韩亿(32)、王鬷(24)、宋庠(16)、晁宗 (33)、王举正(25)、贾昌朝(33)、吴育(17)、丁度(11)、文彦博(25)、庞籍(39)、高若讷(32)、刘沆(23)、程戡(25)、富弼(24)、曾公亮(25)、孙抃(18)、陈升之(24)、王安石(15)、王珪(15)、元绛(16)、蔡确(32)、章敦(23)、蒲宗孟(32)、李清臣(25)、司马光(21)、韩缜(33)、吕公着(24)、韩维(31)、范存仁(25)、孙固(18)、胡宗愈(32)、傅尧俞(33)、苏颂(35)、苏辙(41)、郑雍(32)、安焘(24)、蔡卞(21)、曾布(17)、范纯礼(39)、陆佃(23)、温益(24)、蔡京(25)、张商英(33)、吴居厚(24)、张康国(33)、邓洵武(37)、梁子美(23)、徐处仁(25)、刘正夫(24)、邓洵仁(33)、侯蒙(23)、郑居中(31)、王黼(23)、冯熙载(39)、范致虚(33)、赵野(25)、吴敏(18)、王孝迪(23)、李纲(21)、耿南仲(25)、李 (18)、陈过庭(39)、王 (16)、吕好问(24)、李回(13)、颜岐(25)、许景衡(39)、汪伯彦(24)、吕颐浩(33)、王绹(18)、胜康(23)、范宗尹(23)、刘 (25)、张守(17)、翟汝文(25)、权邦彦(32)、胡松年(25)、折彦质(32)、孙近(21)、李光(13)、范同(17)、万俟 (23)、楼照(24)、李文会(24)、李若谷(25)(高宗,公元1145年)、段拂(18)、汪勃(17)、余尧弼(31)、巫伋(13)、宋朴(23)、史才(8)、魏师逊(45)、郑仲熊(39)、汤思退(35)、魏良臣(31)、沈该(21)、张纲(25)、汤鹏举(48)、朱倬(16)、汪澈(24)、叶义问(39)、史浩(16)、辛次膺(32)、周葵(23)、钱端礼(48)、虞允文(21)、洪适(23)、叶 (33)、魏杞(25)、刘拱(25)、郑闻(33)、姚宪(25)、叶衡(31)、李彦颖(32)、王淮(16)、范成大(21)、周必大(16)、留正(15)、陈骙(35)、余端礼(39)、郑侨(33)、何澹(24)、陈自强(33)、张孝伯(25)、李壁(23)、雷孝友(24)、史弥远(39)、俞应符(37)、薛极(32)、葛洪(25)、郑清之(35)、曾从龙(39)、真德秀(32)、郑性之(32)、李鸣复(33)、李宗勉(24)、别之杰(24)、高定子(21)、应 (37)、吴潜(23)、徐清叟(32)、蔡抗(25)、丁大全(11)、朱熠(21)、饶虎臣(35)、皮龙荣(35)、沈炎(16)、何梦然(33)、孙附凤(37)、杨栋(25)、王爚(25)、留梦炎(32)、马廷鸾(47)、章鉴(33)、高斯德(33)、吴坚(18)、常茂(24)、黄镛(31)、夏士林(21)

范质(26)、赵普(26)、吕蒙正(26)、陈恕(26)、贾黄中(29)、范仲淹(29)、杜衍(16)、陈执中(31)、明镐(26)、王钦若(27)、梁适(29)、韩琦(30)、赵 (27)、韩绛(29)、吕惠卿(30)、张璪(29)、刘挚(30)、范百禄(30)、梁寿(29)、黄履(27)、赵挺之(29)、刘逵(30)、林摅(27)、薛昂(27)、张邦昌(30)、李邦彦(27)、冯澥(29)、王时雍(27)、许翰(27)、张 (26)、朱胜非(26)、张澄(27)、卢益(26)、秦桧(27)、赵鼎(27)、沈与求(27)、何铸(29)、杨愿(27)、杨椿(26)、张焘(29)、赵雄(26)、钱良臣(29)、王蔺(26)、葛邲(27)、胡晋臣(27)、京镗(27)、费士寓(26)、卫泾(27)、娄机(27)、余天锡(27)、刘伯正(27)、李性传(29)、赵葵(29)、谢方叔(29)、董槐(29)、程元凤(30)、姚希得(27)、江万里(29)、马光祖(26)、李庭芝(27)、陆秀夫(27)、曾渊子(27)

吕余庆(38)、张齐贤(40)、欧阳修(42)、邓温伯(40)、邓润甫(42)、黄潜善(40)、叶梦得(40)、陈与义(42)、龚茂良(40)、谢廓然(43)、钱象祖(38)、楼钥(40)、陈贵谊(43)、邹应龙(50)、戴庆 (42)、陈宗礼(42)

刘熙古(34)、宋琪(20)、辛仲甫(20)、王 (12)、王化基(19)、王旦(9)、毕安士(20)、冯拯(22)、陈彭年(34)、李迪(19)、夏竦(22)、薛奎(28)、王曙(22)、晏殊(20)、章得象(34)、石中立(14)、王尧臣(22)、张升(19)、张方平(20)、唐介(14)、冯京(20)、吴充(12)、王安礼(28)、吕大防(22)、王存(10)、韩忠愈(34)、许将(22)、何执中(22)、朱谔(22)、余深(19)、白时中(19)、王安中(14)、宇文粹中(28)、蔡懋(34)、唐恪(20)、何 (19)、孙傅(22)、徐秉哲(28)、李邴(19)、杜充(12)、谢克家(34)、孟庾(19)、席益(20)、徐俯(20)、张浚(22)、刘大中(22)、王次翁(20)、程克俊(28)、詹大方(20)、章复(20)、施巨(22)、董德元(34)、陈康伯(34)、贺允中(20)、黄祖舜(34)、王之望(19)、林安宅(20)、蒋芾(28)、陈俊卿(36)、王炎(12)、梁克家(28)、曾怀(22)、施师点(36)、黄洽(22)、萧燧(36)、赵汝愚(34)、谢深甫(36)、张岩(34)、许及之(19)、袁说友(28)、韩侂胄(34)、郑昭光(34)、任希夷(19)、宣绘(28)、乔行简(46)、崔与之(28)、史嵩之(22)、游

(20)、范锺(28)、徐荣叟(34)、杜范(22)、陈韡(36)、王伯大(14)、贾似道(36)、张磻(28)、吴渊(19)、林存(14)、常挺(22)、赵顺孙(36)、陈宜中(28)、陈文龙(36)、文天祥(19)、贾余庆(44)、姚良臣(22)

参考资料:

>

宰相只是称呼,不是官职名称。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南宋初,左、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后,正宰相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复参知政事。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

太祖朝:赵匡胤(960年—976年) 宰相六人:范质、王溥、魏仁浦、赵普、薛居正、沈义伦 太宗朝:赵匡义、赵光义、赵炅(976年—997年) 宰相九人:赵普、薛居正、沈义伦、卢多逊、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 真宗朝:赵德昌、赵元休、赵元侃、赵恒(997年—1022年) 宰相十二人:吕蒙正、张齐贤、吕端、李沆、向敏中、毕士安、寇准、王旦、王钦若、丁谓、李迪、冯拯 仁宗朝:赵受益、赵祯(1022年—1063年) 宰相二十三人:王钦若、丁谓、冯拯、王曾、李迪、张知白、张士逊、吕夷简、王随、陈尧佐、章得象、晏殊、杜衍、贾昌朝、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梁适、刘沆、富弼、韩琦、曾公亮 英宗朝:赵宗实、赵曙(1063年—1067年) 宰相二人:韩琦、曾公亮 神宗朝:赵仲针、赵顼(1067年—1085年) 宰相九人:富弼、韩琦、曾公亮、陈旭、王安石、韩绛、吴充、王珪、蔡确 哲宗朝:赵佣、赵煦(1085年—1100年) 宰相十一人:司马光、文彦博、王珪、蔡确、韩缜、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刘挚、苏颂、章敦 徽宗朝:赵佶(1100年—1125年) 宰相十二人:章敦、韩忠彦、曾布、蔡京、赵挺之、何执中、张商英、刘正夫、余深、王黼、李邦彦、白时中 钦宗朝:赵亶、赵烜、赵桓(1125年—1127年) 宰相七人:李邦彦、白时中、张邦昌、吴敏、徐处仁、唐恪、何■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和吐蕃为并存政权。共歴九帝,152年。 高宗朝:赵构(1127年—1162年) 宰相十五人:李纲、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杜充、范宗尹、赵鼎、张浚、秦桧、万俟卨、沈该、汤思退、陈康伯、朱倬 孝宗朝:赵伯琮、赵瑗、赵玮、赵昚(1162年—1189年) 宰相十八人:张浚、汤思退、陈康伯、朱倬、史浩、洪适、叶顒、魏杞、蒋芾、陈俊卿、虞允文、梁克家、曾怀、叶衡、赵雄、王淮、周必大、留正 光宗朝:赵敦(1189年—1194年) 宰相三人:周必大、留正、葛邲 宁宗朝:赵扩(1194年—1224年) 宰相九人:留正、赵汝愚、余端礼、京镗、谢深甫、陈自强、韩侂胄、钱象祖、史弥远 理宗朝:赵与莒、赵贵诚、赵昀(1224年—1264年) 宰相十六人:史弥远、郑清之、乔行简、崔与之、李宗勉、史嵩之、范钟、杜范、游侣、赵葵、谢方叔、吴潜、董槐、程元凤、丁大全、贾似道 度宗朝:赵孟启、赵孜、赵禥(1264年—1274年) 宰相五人:贾似道、程元凤、叶梦鼎、江万里、马廷鸾 恭帝朝:赵显(1274年—1276年) 宰相七人:贾似道、王爚、章鉴、陈宜中、留梦炎、吴坚、文天祥 端宗朝:赵昰(1276年—1278年) 宰相三人:陈宜中、李庭芝、文天祥 幼帝朝:赵昺(1278年—1279年) 宰相二人:文天祥、陆秀夫

真宗时期宰相

吕端    张齐贤    李沆    吕蒙正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凖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名臣,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

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好学上进。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北宋建立后,历知成都府。宋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驾崩后,吕端力挫阴谋,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

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南)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著名政治家。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河北邯郸)人[。北宋时期名相、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咸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监修国史。次年,改中书侍郎,拜东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年),加门下侍郎。咸平五年(1002年),加尚书右仆射。

景德元年(1004年)卒,年五十八,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李沆以清静无为治国,注重吏事,尤为注意戒除人主骄奢之心。有“圣相”之美誉,史称其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称其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诗》录其诗三首。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丁丑科状元。吕蒙正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后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礼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度。卒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谥文穆,赠中书令。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后汉符离令向瑀之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再次拜相。

晚年因买薛居正宅院,并与张齐贤争娶薛惟吉遗孀,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天禧四年(1020年)去世,年七十二岁,真宗为其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后因曾孙女向氏为神宗皇后加赠燕王。有文集十五卷。

 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淳化二年(992年),召入翰林为学士。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景德二年(1005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有其诗。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王旦 (北宋真宗时期名相)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

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他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颇受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

王旦晚年屡请逊位,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同年九月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故后世称其为“王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全宋诗》录其诗3首,《全宋文》收录有其文。

 王钦若 (北宋宰相)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势力代表。

王钦若为淳化三年(992年)进士甲科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与宰相寇准对立,出判天雄军。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他二度为相,被时人称为“瘿相”。

天圣三年(1025年)卒,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李迪(971年-1047年11月1日),字复古,先祖为赵郡人,后迁家至濮州。

景德二年(1005年),李迪状元及第,历通判、知州、知制诰、节度使等职,多次出入内外,两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

庆历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年七十七。追赠司空、侍中,谥号“文定”,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全宋诗》录其诗,《全宋文》录有其文。

 冯拯(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太平兴国进士,景德间除参知政事。祥符东封,以拯为仪仗使。卒谥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北宋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

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

词目宰相

拼音zǎi xiàng

英译

[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基本解释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听事,即“厅事”,大厅;处理公事,接待宾客的厅堂。)。——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实宰相之职也。——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中国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相是辅助之。

关于宰相职责,西汉的丞相陈平有过总结:“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详细解释

《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如秦汉之丞相、相国、三公, 唐宋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 明清之大学士等。《史记·陈丞相世家》:“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填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 清倪瑞璿《阅<明史·马士英传>》诗:“王师问罪近江濆,宰相中书醉未闻。”

宋代宰相: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政和时,改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建炎间,再改宰相官名为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为参知政事。乾道间又改为左、右丞相。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正式官名,它实际上在隋代就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成为闲职。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又称政事堂、都堂等,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

南宋初,左、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为正宰相,不再兼任二省侍郎,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南宋孝宗以后,正宰相为左右丞相,副宰相仍复参知政事。此外宗、宁宗、理宗都曾设“平章军国重事”和“同平章军国重事”,由老臣或权臣担任,处理军国大事,位高宰相。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相。整个宋朝宰相制度发生多次变化。

一、宋太祖建国后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实际为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

二、元丰改制后

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不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

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三、宋徽宗政和年间

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四、南宋高宗建炎年间

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

五、孝宗乾道年间

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

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

扩展资料

历史上著名的宰相

一、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

二、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三、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

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萧何是西汉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四、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

由于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

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年五十四,谥忠武。

五、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以上就是关于北宋宰相职权的具体分化全部的内容,包括:北宋宰相职权的具体分化、北宋的宰相是谁 宋真宗时期、宋朝有多少宰相其中进士出身的有哪些分别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42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