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乎文言文翻译

子路曾皙乎文言文翻译,第1张

1 文言文 《子路、曾皙,,, 》 翻译、及思考与练习

原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没有题目没法给你做。

自己根据翻译写吧。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寺坐》古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寺坐》出自《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寺坐》翻译如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3 古文注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触龙说赵太后登鹤鹊楼九月九日忆东

我很费心了,呵呵,该有单字注释的应该都有了追加分啊!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题解〕 本文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后加的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文中既 表 现了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和不同的性格,也表现了孔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中可以看 出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和方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毋吾以也③居则曰ج④:‘不吾知也!’如或知尔⑤,则何以哉 ⑥?” 子路率尔而对曰⑦ :“千乘之国⑧,摄乎大国之间⑨,加之以师旅⑩,因之以饥馑1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12,可使有勇13,且知方也14”夫子哂之15“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7”“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18宗庙之事19 ,如会同20,端章甫21,愿为小相焉22” “点,尔何如?”鼓瑟希23,铿尔,舍瑟而作24,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5” 子曰:“何伤乎26?亦各言其志也27!”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28,冠者五六人29,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30,风乎舞雩 31,咏而归32”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ù)点也33!” 〔注释〕 ①曾皙(xī):名点曾参的父亲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名赤:字子华,公 西是复姓皆孔子弟子侍坐:陪伴长者坐着②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以:因 为一日:一两天,表示年岁大的一种谦虚说法长(zhǎng):年长乎:介词,表示 比较尔:你们③不要因为我而不敢讲话了以:因为④居:闲居,指平 时 ⑤或:无定代词,有人⑥何以:用什么方法治理国家呢⑦率尔: 轻率的样子⑧千乘(shèng)之国: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指中等国家⑨摄 :夹⑩加之以师旅:以师旅加之,意思是把战争强加到它的头上师旅,古代军 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一旅,二千五百人为一师这里指大国来犯的军队11 因:继,接着饥馑:荒年《尔雅·释天》:“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12 比及:等到,到了13 使有勇:使之有勇使国家的人民有勇14方:方向,这里指道义的方向15哂(shěn):微笑 16方六七十:方形的一边六七十里如:连词,或者下文“如会同”的“如 ”用法相同17如:至于其:那些俟(sì):等待18焉 :于是(此),指在这方面19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宗庙,祖庙 20会同:诸侯之间会盟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一类的事21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又叫玄端章甫:一种礼帽端章甫,都用 作动词,即穿着礼服,戴着礼帽22相(xiàng):在祭祀或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主持赞礼的分 大相和从相,公西华愿做小相,是谦词23鼓瑟:弹瑟瑟,古代一种弦乐器希:即“稀”鼓瑟的声音稀疏,说 明已近尾声24铿(kēng)尔:象声词,描写推开瑟时的声音舍:这里是放下、推开 的意思作;起立25撰:才能,才干26何伤:伤害什么,意思是有什么关系呢27亦:副词有“只不过”的意思28莫(mù)春:晚春,指三月莫,即“暮”春服:春天穿的衣服,即夹 衣已成:已经做好,这里有穿到身上的意思29冠(guàn)者:成年人古时男子到了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已到成年 ,故用冠者表示成年人30沂:沂水31风:吹风,乘凉,用作动词舞雩(yù):古时求雨的坛,在曲阜县城东 南32咏:唱歌33喟(kuì)然:长叹的样子与(yù)同意,赞成 三子者出,曾皙后①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ج②!”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③,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④?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⑤?唯赤则非邦也与ج ⑥?”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⑦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⑧?” 〔注释〕 ①后:动词,后出来②也己矣:语气词连用,含有强调的语气③礼: 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制度④难道冉求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吗?唯:句首语气词求: 冉求邦:国家⑤安:怎么疑问代词⑥难道公西赤说的就不是治理国家 吗?赤,即公西华⑦宗庙会同一类的事,不是诸侯国的事而又是什么呢?诸侯:指国 家意思是公西华做的也是国家的事⑧为之小:给诸侯做小相为,动词之,代 词,指代诸侯小,小相大:大相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详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1) (一作《别东鲁诸公》)选自《李太白全集》 作者:李白(唐) 海客谈瀛洲(2),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3)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4) 天台(5)一(有的版本是“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6)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7) 谢公(8)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9),身登青云梯 半壁(10)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熊咆龙吟殷岩泉(12),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13),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14),訇然中开 青冥(15)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6) 霓为衣兮风为马(17),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18),仙之人。

4 《子路、曾皙、冉友、公西华待坐》全文及翻译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33439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扩展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1、人物介绍: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 曾皙,名点,字皙,即文中的“点” ;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 ;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 2、人物性格: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3、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论语》全书共20篇,498章(按朱熹说),计约12700字。

每章大都篇制短小,甚至只有片言只语。唯《侍坐》结构首尾完整,形象较为鲜明,通过对话表示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

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 不必像宋儒那样去津津乐道本篇中的所谓。

5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我要译文

侍坐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1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 2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3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4摄:迫近进而作“夹”讲 5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6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7比(bì)及:等到 8方:正道这里指辨别是非的道理 9哂(shěn):笑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 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见方,方圆计量面积或体积的一种单位面积一方即一丈见方方六七十,即国土边长为六七十里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11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其中以祭祀祖宗为代表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 12如会同:或者在诸侯的盟会典礼中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会同:诸侯会盟 13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礼服章甫:礼帽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4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15铿(kēng)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63465 16撰:述 17莫(mù)春: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假“暮” 18冠者: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 19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 20浴乎沂(yí):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人浴 21风乎舞雩(yú):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22与:赞许,同意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

6 《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

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参考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的解释。百度知道[引用时间2018-1-13]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在孔子近旁陪坐。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凭这个原因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 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遽而不加考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加上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 而且还懂得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孔子对着他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 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 ,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 天子的时候 ,我愿意穿着礼服, 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 ,回答说: “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不过是各自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回答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少年,在沂水沐浴后,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 :“我赞同曾皙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相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

1、侍:侍奉, 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2、以吾一日长乎尔:以, 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 ”的宾语,在否定句 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同“已”, 是“止”的意思。一说这里的 “以”是动;毋,不要。

3、居则曰:(你们)平日说。 居,平日,平时。

4、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5、则:连 词,那么 ,就。

6、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7、率尔: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 相当于 “然”,……的样子。

8、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 ,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9、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乎:于,在。

10、加之以师旅: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11、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 又有饥荒。因,接续;饥馑,泛指饥荒。

12、为之:治理这个国家。为,治。

13、比及: 等到。

14、且:连词,并且。

15、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16、哂 (shěn):微笑 ,这里略带讥讽。

17、方:见方,纵横。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

18、如 :连词,表选择,或者。

19、足:使动用法,使……富足。

20、如 :连词,或者。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21、其:那。

22、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23、俟:等待。

24、能:动词,能做到,胜任。

25、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26、如:连词,或者。

27、会:诸侯会盟。

28、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29、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30、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31、愿:愿意。

32、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33、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34、鼓:弹。

35、瑟:古乐器。

36、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37、舍:放下。

38、作:立起来,站起身。

39、撰:才具,才能。

40、伤:妨害。

41、乎:语气词,呢。

4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43、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44、冠者 五六人,童六七人:几个成人 ,几个孩子;五 六,六七, 都是虚数

45、喟然:叹息的样子。

46、与:赞成。

47、后:动词,后出。

48、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4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以:介词。靠, 用;让:礼让,谦逊。

50、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创作背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话)。以表示因为。

出处:《论语》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以上就是关于子路曾皙乎文言文翻译全部的内容,包括:子路曾皙乎文言文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的解释。、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翻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38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