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酒方法

白酒酿酒方法,第1张

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也称为烧酒。那么在家里如何自己做出美味的白酒呢下面就让我来教教大家。 白酒的制作方法步骤 首先使用优质的糯米进行浸泡,大概时间泡一晚上就可以了。 02 将泡好的糯米放在蒸笼里用小火进行蒸馏。 03 将蒸好的糯米进行冷却,也可以加冷的矿泉水,然后挖一个小窝用来放酒曲。 04 将放了酒曲的糯米放进瓷缸里用水封边进行发酵。 05 过一天后按酒与水1:2的比例进行第二次加水。 06 放置3周左右就可以进行过滤,把发酵用的`材料过滤掉。 07 把过滤后的酒放入微型酿酒器开到中火进行蒸馏,一会酒就源源不断的流出来啦。 08 将酒从微型酿酒器里倒入酒缸里,封好口就可以饮用啦。 END 特别提示 蒸糯米时,蒸笼要进行消毒哦。 白酒的制作方法步骤 制作“酒饭”。 用粮食(个人理解像是糯米大米小麦等都可以)做蒸饭。 由于普通电饭锅受热不均,可改用微波炉蒸饭(按1:05的比例加矿泉水,一般来说超过米1厘米就可以)。 拌曲。 等饭晾到30度左右时拌入酒曲,放入木盘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纱布盖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积水)。 酒曲主要使用主黄酒曲或本地土制的小曲,或者安琪酒曲也可以。 (各自特点见小贴士)自制白酒的做法 步骤2 发酵。 拌曲后一天左右(寒冷天气要2天),酒饭已进入糖化高峰,将酒饭倒入发酵罐, 我用的是本地土制的瓦罐,土得不能再土了,盖子用的是瓷碗包纱布,但很便宜,几块钱一个(75升),还有15升和25升的。 自制白酒的做法 步骤3 按1斤米加2斤矿泉水(自来水或白开水也可以,只是质量差点),然后盖上“碗盖”,进入主发酵过程。 放置约3周左右。 可以包上棉被,呵呵。 蒸馏。 蒸馏采取液态法蒸馏,将发酵料过滤,压榨。 自制白酒的做法 步骤5 放入专门的微型蒸馏器(它的学名叫微型酿酒器)中,进行蒸馏。 加热设备是电磁炉,蒸馏时先用大火烧开,沸腾后改用中火,很快酒就源源不断蒸出来了。 自制白酒的做法 步骤6 一次蒸馏结束后,测量酒精度和量,计算拟取酒量和酒度,进行二次蒸馏,掐头去尾, 中段酒即为成品酒,等酒完全自然冷却后测量酒度,存玻璃瓶或其它容器中,标明原料、生产日期及酒度。 我用的是这个(35升),虽然土一点,但非常符合本人的古典审美观, 而且酒可以透过瓦罐的微孔与外界进行呼吸,对酒大大的好!自制白酒的做法 步骤7 小贴士 1、黄酒曲发酵的酒没有特点,酒香单薄,适合用作酒基;本地土制酒曲发酵的酒有米香型白酒的风格, 酒香比较突出,适合直接饮用(喝贯大曲酒的北方朋友不妨换换口味)

全液态发酵法是在把粮食蒸煮熟以后,就到了把粮食摊凉,然后拌曲种即微生物发酵菌种的环节。这个环节,有的工艺是拌曲以后就直接入池或者入缸发酵,有的工艺是堆积培菌糖化一天至几天,然后再入池发酵。这个过程也是滴水不用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酿酒师如果认为已经蒸煮熟透的粮食的含水量不足,可能会适当给刚出锅的粮饭加少量高温开水或者酒尾。这个水对酒质的好坏优劣也没有任何意义。在发酵成熟以后,到了给酒醅加热蒸馏酒了,这个时候在锅炉或者锅底里面是肯定要有水的,这是常识。这个水也是符合饮用卫生标准就OK了,这个水对酒质的好坏优劣也没有丝毫意义上的关系。同样是因为经过长期高温,水里面的任何微生物都被彻底破坏了。好酒的香味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等都是发酵微生物即酒曲与蒸煮熟透了的粮食经过长期糖化发酵产生的。与水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水不会产生酒,也不会产生各种香味物质等等。水里面所谓的微量元素也与酒里面的风味物质及微量元素毫无关系。

当气温在15-25度时,是发酵的最佳温度,此时发酵周期短。4-5月份的气温大概在20-30度左右,是最适合酿酒发酵的。其实从3月下旬开始气温就很适合酿酒。

发酵时温度应控制在15~25℃之间,避免高于30℃;由于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种类比较多,建议发酵前添加适量酿酒活性干酵母,达到抑制杂菌繁殖目的。发酵期间严禁向发酵容器内加水。如果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出现白毛、霉斑等异物,说明已感染杂菌,请不要再饮用。

受杀菌条件的限制,自酿葡萄酒发酵后酒液中可能会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容易导致葡萄酒变质。因此,建议自酿葡萄酒贮存在阴暗、凉爽的环境下,贮存温度稳定在10-15℃之间。酿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级塑料瓶贮存,建议短期内饮完,不要长期存放。

扩展资料:

1、白酒俗称烧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一般为50~65度,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

2、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

3、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

4、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酒制作

将新材料、酒、辅料和水结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奠定基础。取决于甑桶的大小,饺子的原料,淀粉,原料的温度,酿造过程中,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来决定,表现的成分是否正确,取决于池淀粉浓度、酸度的酒醅的材料和宽松程度是否合适,通常基于淀粉浓度、酸度的14-16%的06~08,润水分48~50%为宜。

煮粘贴。用烹饪使淀粉胶化。它有利于淀粉酶,也能杀死细菌。烹饪的温度和时间由原料的种类和破碎程度决定。正常的压力蒸汽在20~30分钟内。蒸煮的烹调要求,煮熟而不粘,不生心在里面。经过发酵的谷物混合料发酵后,与蒸熟的酒料同时被称为“混蒸与烧煤”,早是清蒸葡萄酒的优先级,蒸煮中85~90度的温度,蒸煮,应保持糊的时间。如果蒸酒与蒸料分开,就叫“清蒸”。

冷却。蒸熟的原料,由杨渣和熔渣干燥或方法,使快速冷却,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度,如果温度5~10℃,温度应减少到30~32℃,如果温度在10~15℃,温度应减少到25-28℃,夏季将发送,直到产品温度不再下降。

混合发酵的谷物。采用侧糖化侧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对麸皮酒进行固态发酵。在渣滓之后,音乐和葡萄酒母亲被加入。酒的数量是由糖化的数量,一般是8~10%的葡萄酒的主要材料,和酒精的量通常是4~6%的材料的总量(即4~6%的主要材料是用于女性)的培养。为了促进酶反应的正常过程,在发酵的谷物中加入水(这种植物称为灰浆),发酵谷物的含水量为58%到62%。

在地窖里发酵。发酵的谷物的物质产品入窖温度应该在18~20℃(不超过26℃)夏天,入池发酵的谷物既不能压紧,也不能太松,一般在每立方米体积物质发酵谷物的630~640公斤。加载后,用箔条盖住谷粒,用坑泥封住,再加一层糠。

在发酵过程中,必须掌握产品的温度,并分析水、酸度、酒精含量和淀粉渣的变化。发酵时间应根据各种因素确定,从3天到4~5天不等。一般来说,当坑内温度上升到36~37时,发酵就可以完成。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

1、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05%时,酒精的作用开始显露,出现兴奋和欣快感;当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1%时,人就会失去自制能力;如达到02%时,人已到了酩酊大醉的地步;达到04%时,人就可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有生命危险。

2、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它使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的抑制,严重地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过量的饮酒就是损害肝脏。慢性酒精中毒,则可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3、过度饮酒伤身,但是最伤身的是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空腹饮酒还会引发低血糖,会导致我们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现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白酒

白酒酿造方法如下:

1、固态白酒。

即纯粮固态发酵,采用高粱、大麦、小麦等粮食原料,通过在窖池中或地缸中发酵,然后上甑蒸馏,蒸出60—75度之间的原酒(基酒)。再通过长期储存、陈化老熟、勾调降度后成装为成品酒。

2、液态白酒。

是以谷物、薯类以及含淀粉、含糖的代用品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蒸馏酒。如红薯酒、木薯酒。QB1498-92液态法白酒标准中指出:“本标准适用于以谷物、薯类、糖蜜为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

3、固液态结合。

分为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即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

基本的酿酒流程

一、选粮

粮食是酿造白酒的基础,好粮酿好酒,可酿造白酒的粮食有高梁、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青稞等粮食作为原料,要求作物的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二、选曲

曲为酒之魂,酒曲的不同决定了白酒风味的不同,不同类型的白酒都有其适合的酒曲,白酒的口味如何,选曲至关重要,长庆隆特效1+1酒曲,适用于传统酿酒与新工艺酿酒,出酒率高,无邪杂味,新出的酒就有储存三个月的口感,新酒即可直接饮用。

酿酒所需要的三大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其中霉菌喜欢生活在30°左右的低温环境,酵母菌在37-38°左右环境里生存,负责产香的细菌喜欢生存在60°以上环境生存,大环境不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就不同,用曲和制曲工艺不同,从而形成风味质量也不同。

白酒酒曲之大曲

这三种曲的出现和白酒工艺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是山西人发明了低温大曲,是由霉菌、酵母菌和少部分的细菌构成,对应的低温大曲酒是清香型的汾酒,因为低温大曲产香的细菌比较少,其口感清香醇甜,但风味也比较单一。

在当时酿酒工艺可以教,但制曲的技术是秘而不传,所以晋商长时间通过制曲技术垄断了整个白酒行业,当时的国家也通过卖曲来对酒行业间接征税,后来酿酒工艺传到了四川,由于南下温度高,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升级变成了中温大曲。相对于低温大曲,中温大曲所蕴含的微生物种类更多,使得酿出酒的风味更佳的丰富,常见的浓香型酒,应用中温大曲或者中偏高温大曲比较多,比如说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因为产香的细菌多了,口感就更加的绵甜醇厚,风味层次也更加的丰富。

再往后发展就到了更热的贵州,酿酒师们又发明了高温大曲,比如大家熟知的茅台酒厂,它制曲工艺的前段和四川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茅台在后段工艺增加了曲的高温堆积工艺,把曲挤压成变了形的枕头曲,因为茅台镇自然温度较高的地理条件,那些耐热的、嗜热的产香细菌,更容易存活和繁殖。细菌吃得越多,它的代谢产物就越多,产香也就越多,酒体的风味就更加丰富。

茅台制曲的时间也很长,曲房培养的时间最短是40天,储曲期在3个月以上,由此可见,正是其独特的环境给予了微生物更适宜的生存条件,加上高温制曲的工艺形成了独特的酱香风味,而我们常见茅台酒独特的花果香,其实就是由曲带来的。

以上就是关于白酒酿酒方法全部的内容,包括:白酒酿酒方法、白酒全液态发酵法原理、白酒发酵温度范围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308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