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

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第1张

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讲,过去的歌曲都是先有曲调,再填词。但是现在,就是比较自由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第一种,先创作歌词,然后作曲。

比如一个音乐家,看到了一首音韵比较美的诗词,来了灵感,就可以即兴发挥,谱就了一首曲子,于是完整的歌曲就成了。这种有了歌词再谱曲的情况,比较常见。

比如,当年三毛的那首诗《小毛驴》,就是被作曲家看好,然后建议三毛将诗作修改一下。这样才有了《橄榄树》的歌词,然后,作曲家又谱写了曲子,成了流行至今的一首歌曲。

罗大佑曾经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谱写了曲子,并且演唱。

第二种,先谱好了曲子,然后写歌词。

这种情况,往往是音乐大师和歌词作家的配合。音乐人将音乐定好基调,曲谱写好了,然后找信得过的词作家给写歌词。

还有的歌词作家,也懂乐谱,就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现成的曲调进行改编,然后配上自己写的歌词,就是完美的歌曲。

比较出名的就是那首李叔同版的《送别》。《送别》的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这种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

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在中国至今光辉四射,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改编与创作。

音乐,被称为时间与声音的艺术,动人的韵律背后有着一群与音乐共舞的人,其中包括了厉害的作词人们。没有好的作词,其他的再完美也是枉然,词也是灵魂。那么问题来了,被称作是中国最厉害的十大音乐作词人都有谁呢?

一:国宝级老艺术家代表作词人

乔   羽   他的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爱我中华》《难忘今宵》等,其作品几乎都是歌颂伟大的祖国和人民,带有一种超越性,连我这种90后都喜欢他的歌,可见他的魅力啦。

谷建芬    当代的著名女作曲家,她的创作对中国大众音乐是承前启后,培养出来的优秀歌手又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奠定基础,《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绿叶对根的情意》,她的词里充满了“爱”。

王立平    这位老人他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影视音乐作品上,主要作品有《枉凝眉》《牧羊曲》《葬花吟》等,是愿意花四年的时间去写13歌的艺术家,着实令人敬佩。

二:华语乐坛的泰斗式作词人

李宗盛    他是歌手,也是优秀的作词人,我尤其喜欢背着吉他的他在台上安静唱歌的样子,就在今年的六月份,他还凭借着《新写的旧歌,》获得了“最佳作词人”。

罗大佑  拥有”音乐的教父“之称的他,是华语流行乐坛的一面旗帜,没有哪一首作品不被人喜欢,知道《明天会更好》《光阴的故事》吧,不得不说他的出现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

黄沾  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他的《上海滩》、《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男儿当自强》便是“经典中的经典"。

高晓松   著名音乐人,他把校园民谣推向顶峰的代表人士之一,一首《同桌的你》打动了多愁善感的学子,《睡在上铺的兄弟》所引起的热议也不少,他的词如诗般美丽。

三:饱含情感的流行音乐优秀作词人

林   夕    似乎只要是他填写的词都能大火,他的词传达出的情绪是不太明媚的,伤感、凄美就是他的特点,逃不过一个“情”字,《K歌之王》、《红豆》、《我》相信你听过。

方文山  他和周杰伦就是最佳的黄金搭档,最大的成功就是彼此成就,《东风破》《七里香》《青花瓷》等作品都出自他手,创作的词满满的画面感,《说好不哭》一经发行便引人注目。

姚若龙  可能大家对他不太熟悉,可《最浪漫的事》《遗失的美好》《离歌》《会呼吸的痛》《最初的梦想》等传唱度很高的歌,自然不会被人忘记,他的词细腻而温婉,令人感动。

我相信中国的优秀作词人不会只是上述列举的这些人,还有很多人默默地为音乐贡献着自己的努力,而未来的中国乐坛也定会有更多的“作曲之星”。

作词

作词=内在情绪+外在联想

内在情绪 由情绪(基本单位)间的转变 是作词的本质转变过程

情绪 是 最真善美 纯粹 强烈的情感 (灵魂的本真情感)

情绪构成“思想”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思想成就人的伟大”

思想追求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主题重大,思想深邃

外在联想 提升情绪到美的境界 是作词的外在转变过程

联想

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出现,这便是联想。 一种观念的产生必伴以另一种与之相似的或相反的,或在过去经验中曾与之同时出现的观念的产生。

联想的方法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四大联想律

1)相似联想

就是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如:屎壳郎与耕作机。四川省有个姚岩松,他意外地发现屎壳郎能滚动一团比它自身重几十倍的泥土,却拉不动比那块轻得多的泥土。他曾开过几年拖拉机,他联想到:能不能学一学屎壳郎滚动土块的方法,将拖拉机的犁放在耕作机身动力的前面,而把拖拉机的动力犁放在后面呢?经过实验他设计除了犁耕工作部件前置、单履带行走的微型耕作机,以推动力代替牵引力,突破了传统的结构方式。

2) 接近联想

是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如:苏东坡当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时候,西湖的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积起来,成了当时所谓的‘葑田’。苏东坡多次巡视西湖,反复考虑如何加以疏浚,再现西湖美景。有一天,他想到,如果把从湖里挖上来的淤泥堆成一条贯通南北的长堤,既便利来往的游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点和秀美,多好啊。苏公妙计,一举数得。

3) 对比联想

是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例如,由沙漠想到森林,由光明想到黑暗等。对比联想反映出事物间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事物在某—种共同特性中却又显示出比较大的差异,从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如红与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这是共性;但前者是由于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的结果,后者则是物体吸收了所有颜色的光的结果,这是个性。

4) 因果联想

因果律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在广告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

外在联想=联想+表达方式or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or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一篇词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详解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及动作描写等.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用.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 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欲扬先抑

最后 写好词的最好办法

就是攥紧这些规律 然后不断练习

第一论:歌词要重歌唱性

词作家的词作集,曲作家的曲作集见的不少,而词作家的歌曲作品专集见的不多,这需要词作家被谱成曲的词作有足够的量才行。为词谱曲有两次选择,先是词作家自己的取舍,后是作曲家对词的取舍,作曲家有自己的选词标准。歌词的音乐性是应该引起词作家的足够注意的。

歌词是可唱的诗,音乐就是双翼,歌词必须依赖于它才能飞翔。什么样的歌词才能引起作曲家的共鸣?才能诱发出作曲家的灵感呢?这首先依赖于歌词的可歌唱性。歌词这一特征,是决定作曲家对歌词的取舍,并能否顺利进行谱曲的依据。“可歌唱性”虽然不是评判歌词价值的惟一标准,但却是一首词能否变成歌声,获得其“歌词”的生命的依据。

作曲家对歌词可歌唱性的要求,大体是:无论是抒情的还是激情的,无论是艺术性的还是群众性的,大都应让作曲家从词中感到或构思上的新颖,或语言上的精巧,或让人热血沸腾,或让人浮想联翩等等。

歌词的语言不应太生僻、深奥,但也不能太缺少文学品味。用中国词圣乔(羽)老爷的话说就是“好的歌词是一首好诗,而一首好诗不一定是一首好歌词”。

歌曲的结构长度由内容和体裁要求而定。歌词篇幅一般不宜太长,每段的句数不宜太多,一个句子的字数也不宜太多。词不必写太满,多留一点余地音乐,这是多数曲作家的共同要求。脍炙人口的《难忘今宵》(乔羽词王酩曲)就足以说明以上问题。乔老爷的词作大多是一段体,这样简短的歌词,一是给音乐留下更多空间,二是不把词中的内容全部写出来,留给听者、唱者一个空间,让他们去追溯,去浮想联翩,去玩味。词界和曲界的朋友都知道,乔羽先生是从不写一个废词的大家,而且他写词的一个信条是宁可少写一段,也绝不搞文字堆弃,更不写无病呻吟之类的东西,他的词往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歌词的节奏韵律对曲调至关重要,节奏是旋律的依托。一首朗朗上口、顿挫有序的词,谱起曲来自然生动,可以谱成多种样式的旋律。反之,生硬、拼凑,尤其是那些句子又长,又无节奏韵言的歌词,常常使曲作家绞尽脑汁。另外,词作家一定要把词的开头写好,从一开始就吸引住作曲家继续谱下去的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作曲家对词的要求,根据个人的喜好还有许多,以上提到的也许只是共同的、起码的要求而已。

写《山路十八弯》的词作家佟文西关于歌词的可唱性的一段论述是这样的“歌词并不完全等同于诗,它与诗的不同点在于:歌词是要给人看,供人谱曲,给人唱,供人听的,故其必须具备可唱性,并受音乐的制约。”文西的词就一直是沿着他给自己划定的目标努力写作的。所以他的词有相当好的可歌唱性,被谱率很高。歌词应具有的可歌唱性,还有一方面是它要受歌曲曲赋的某种制约,这与诗词是不同的。要想使一首歌词被谱成曲,就应使词作者的词符合一定的歌曲曲式要求,如一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多段体分节歌曲式等。如果一首歌词不讲究或不遵循歌曲的曲式要求的话,曲作者谱起曲来是很难的,即便谱好了,也难被歌手和观众所接受。

我们的歌曲创作大多是按词谱曲,即先有一度创作的歌词,后谱成二度创作的歌曲。一方面词中的写作对于歌曲的形式有着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曲的写作又对歌曲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意义,词曲作家需要沟通,需要交流,共同打造成功的歌曲。

~~~~~~~~~~~~~~~~~~~~~~~~~~~~~~~~~~~~~~~~~~~~~~~~~~~~~~~~~~~~~~~

(这个不错!)

作词密笈

作词密笈作词密笈

Q1先有词还是曲

一首歌词与旋律搭配,不一定有先后之分的,对于我自己的经验来讲,合作的作曲人通常是先有曲给我,然后再填词,也有少数作曲人会先要求我提供歌词给他们,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样会有比较多主题的刺激,甚至在词里写到某种场景或某种情绪,他们也可以在你的框框你的格式里去做发挥,但这样的机会算是比较少的,对那些热爱写词的人,如果你身边没有作曲的朋友,你的歌被发表,或被完成的机会也少的多,这就是目前唱片工业中一个无奈的现况。

Q2怎样是好的歌词

怎么样算一首好词,我想这是很大的问题,应该说这首歌最后可以产生动人的力量,那词应该是没有扣分的,一首歌有词、有旋律、有演唱人、加上编曲,一首歌可以受欢迎,势必有整体的分数在里面,就像一部**一样,你可能会觉得这部戏的剧本很好,或是演员的演技特别好,还是美术的设计很不错,诸如此类每一个单项的分工一定会有它的强弱,我很少看到一部佳片是每一个部份都很好的,如果一首歌真的够流行,够轰动,应让是每个部份都发挥它的一个力量,词的本身如果能够很特别很醒目,让人知道你在说什么,这当然是一个作词者的成功,我觉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完整的搭配起来,是不是很好的。

Q3怎样是不好的歌词

对照上一题,好的歌词的反面就是不好的歌词,我觉得中间还有一种不痛不痒的歌词,它不是不好,只是它没有特色,用字普通,当然在畅销的歌曲中,也是有这样的歌词,这时就是靠旋律的力量及歌手的魅力来捧红这首歌。我只能说不好的歌词是用词太普通,或者是你用字很不错,但是别人都听不懂歌手在唱什么,它只适合阅读而不适合聆听,有时他会把歌词和其它文学作品做比较,觉得歌词太口语或是太浅白了,但我仍觉得歌词是综合性的艺术,如果只求字面上的表现,有时反而会伤害整首歌的完整性。

Q4诗和歌词的差别

在古代很多诗都是可以用来唱的,研究过的学者都知道,从乐府诗到唐诗宋词,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只看到文字的表现,但是以前都是配上音律的,我觉得诗和歌词本来是没太大的分别,只是在现在的时代,诗都是用来看的,如果没机会变成一首歌,那何必写呢?你说你写了个歌词纯粹是你不想加上音乐的,这是很奇特的一种展现,我抽屉里大概有很多这类的歌词。诗有非常多的流派,诗是纯文学里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只能说歌词比诗的工整性来的强烈,韵角也比诗来的讲究,除此之外,能不能把现代诗的精神美放到现代歌曲中,是可以的,而且很多作词人已经尝试过,所以这个部份并不是问题,应该说很多文学作品它的精神是可以互相借用的。

Q5是否一定要押韵

歌词是否要押韵,基本上它要有个合韵的外貌,通常我们看字典上,ㄠ就要全部ㄠ韵,但ㄠ跟ㄤ唱出来的差异并不是很大,譬如说招摇不一定和妖娇是同一个韵角,我觉得同样在写流行歌词,在这部份的押韵需要讲究但可能不需那么死板。至于怎么押韵呢?一个流行歌可能有好几段,你可能是A1和A2押同一个韵,也许是B的部份你另外起一个韵,这都是有相当大的弹性,尤其是你在填词的时候,你听到旋律的走法后,你就知道这里是要用同一个韵还是要换韵,这部份的学问很大,我只能说要合韵,但不要死板的每行押同一个韵。

Q6歌词的格式

如果你只是填词的话,那音乐的走法已经限制了你,例如这个音乐是很流畅的,或是只有一段大A的歌,有很多歌是这样子的,所以你不用在去烦恼格式,如果你在家里凭空写一个词,没有人和你搭配旋律,多少要注意一下,否则就会写成一个散文和一个诗了,因为诗基本上的格式并没那么重要。如果你参照现在流行歌曲的歌本,你会发现段落的区分有种标准,是四句就成为一个A、A1后面一个A2,又四句为一个B1和B2,这是最标准化的一个写法,A是三行一段,或者有的人是A三行,然后B又变成四行,如果会作曲的人就知道,写到副歌时会加一些旋律,那是很自然就会表达出的一种情感,这跟画画一样,并不是在格子里着色,我想有心的人多去参考现在发表的歌词,你就会找出格式还是很多种,但是完全没有格式的词,它到底是个词吗?一个音乐人拿到这些文字,他很方便去谱曲吗?这是作词人需要去考量的。

Q7主题的选择

我觉得在流行歌曲里还是逃不过爱情,爱情就占了80%,剩下的可能就是友情、励志、舞曲及生活的一些感情,当然有些是为了活动,像是公益性质的歌,要说主题,其实整个艺术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但如果你想说一首歌要怎么样才容易卖掉,那就另当别论了,要看你写的主题唱片公司是不是有兴趣,是不是有歌手适合去表达,我觉得主题基本上是海阔天空,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比较喜欢写爱情和生活的感想,或者歌曲本身就有这样的功能吧!

Q8灵感来源

自己创作歌词的灵感其实是来自生活和看书,我常说一个人如果很会写可能是谈过刻骨铭心的恋爱,就可以写出几百首歌词和小说,重点不在于经验的量,而是在于经验的品质以及你自己的天份,说穿了天份是很重要的,我不能用一种方法去告诉大家灵感要怎么培养,有些书是可以去刺激想象力和观察力,但是它是不是就能成为对文字及图像的创意我是蛮怀疑的,任何的艺术工作者一定有七成以上是天份,剩下三成就是靠努力,每个人追求灵感的方式不一样,我觉得大家都要试着去寻找和自己最对味,频率最接近的一种培养灵感的方法。

Q9词与曲的搭配

在填词的时候怎么去和旋律搭配,这是没有窍门的,我的经验是反复的听,旋律会带给我怎么样的感受,确定字数,再去找重音,这是比较严谨的作词人会去考虑的,另外就是旋律会有高低音的range,怎么去拿捏旋律本身的音适不适合把你的词唱出来,我自己在填词时,经常会反复的去唱这一段,我觉得我唱进去的画面情感和音乐给我的感受一不一样,当然同样的旋律也可以配上不同的剧情,当你选定剧情后就要让剧情变得淋漓尽致,有些人只会天马行空的写词而不去管音乐,而我在这个行业里还算是有点小成绩,那是我在填词时会考虑音乐本身走动的轻重缓急,这时是恐惧的还是舒张的,是温柔还是忧郁,这是要反复听旋律才能感受出来的,我只能提醒各位,旋律的配合一定要多唱,如果你是歌星,你唱到这个词是否会很投入,你相不相信这个词加曲后呈现的故事。

作词要注意四声韵律

避免歌词拗口,避免生僻词。一般来说。

作曲要注意的就太多了。必须实际情况看。基本来说

要有章法,有曲式的设计(细到有每句话的设计),音的设计,歌与词结合的设计,然后和声设计。每一件事情都应当严谨的做好。而且每一首歌情况不同,写歌曲

一定要根据词来设计音乐曲调的环境。最简单的说,你描写一段爱情,你进行曲的节奏这就是很不聪明的做法等等。所以作曲者要有扎实的功底。

你好,我是「音乐制作课」创办人、混音师:阿辉。很多朋友常常会把作词、作曲、编曲三者搞混,特别是在我们去找音乐制作公司或独立音乐制作人帮忙创作歌曲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误会:“你帮我编曲吧,编得好唱一点哦”。这样的对话会让音乐制作人摸不着头脑。

你可以这样理解:

1、作词指因歌而去写作表达感情的词,作词方法有写词、填词。其中写词就是在没有曲调的情况下,根据词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任意段落数目、任意长短字数的句子。填词则是在有曲调的前提下,根据曲调所传达的风格和段落、乐句长短,从而填写出适合的歌词,达到二者既合拍又在意境上相得益彰的效果。

2、作曲指一首歌里「唱歌」的旋律,譬如说主歌、副歌的旋律。比如说下图歌手演唱的部分,就是主旋律。

3、通俗地说,编曲是指专门为歌曲或音乐作品编写伴奏和声的过程。里面要用到哪些乐器,选用什么样的节奏,用什么样的色彩和弦,这个非常考验一个人的音乐功底。

作曲只是一条单独的旋律线条,而编曲则是编配乐器的旋律、乐器的演奏方法。即编曲成品一首歌曲的“伴奏”、背景音乐,而配器就是为你的歌曲编配“伴奏”。另外,建议你搭配「音乐制作课」录制的《新生训练》系列教程视频之《作词、作曲、编曲的区别》讲解内容,这样学习效率会非常不错。

以上就是关于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全部的内容,包括:创作歌曲时,是先作词还是先作曲、中国最厉害的十个音乐作词人是谁、如何作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98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