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在万元以上图片

邮票在万元以上图片,第1张

邮票在万元以上的如下所示。万元以上的邮票有梅兰芳小型张、梅兰芳无齿、1980年猴票、全国山河一片红、全面胜利万岁邮票。

1、梅兰芳小型张

1962年9月15日邮电部发行了一枚《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志号为纪94m。全套1枚。面值3元。吴建坤设计。影写版。齿孔115度。背面刷胶。北京邮票厂印刷。小型张尺寸规格108×146mm。邮票票幅52mm×62mm。

图案选择京剧《贵妃醉酒》中梅兰芳饰演杨贵妃的一幅剧照,该剧照由一位日本友人拍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邮票发行量仅2万枚,是中国发行量最小的小型张,价格雄踞各小型张之首。

2、梅兰芳无齿

1962年8月8日,即梅兰芳逝世1周年之际,中国邮电部发行了这套纪念邮票,共8枚,包括梅兰芳的1张肖像和7个剧目,均为色彩鲜艳明丽的色粉画。同日,发行了同图无齿邮票1套8枚。

9月15日,又发行了小型张1枚,为梅兰芳的舞台剧照。全套邮票,生动地表现了梅兰芳"铁骨凌寒"的气质和"仙姿香韵"的技艺,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成就。

3、1980年猴票

中国农历计算,1980年为庚申年,即猴年。从这一年起,我国开始连续发行生肖邮票,至今已发行了近三轮。首轮生肖邮票的第一种"猴票"是由邵柏林设计,姜伟杰雕刻,原作画为黄永玉。

北京邮票厂影雕套印,票幅26mm×31mm,齿孔115度,整版80枚,印制数量500万枚。1980年2月15日发行。

4、全国山河一片红

是1968年11月25日由邮电部发行、北京邮票厂印制的邮票。邮票图案为工农兵手持《毛主席语录》,背景中"革命委员会"的红旗汇成的红色海洋和工农兵群众热烈欢呼的场面,上方为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地图上除台湾省外全部绘成大红色,上面印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金字。

邮票票幅为30毫米×40毫米,齿孔115度×11度,整张枚数50(10×5)。2012年5月21日,"全国山河一片红"在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邮品"专场中,以73025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出中国单枚邮票拍卖新纪录。

5、全面胜利万岁邮票

这套邮票是在"文革"期间未能发行的邮票,邮票名称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简称为"文革全面胜利"邮票。

邮票图案为毛泽东主席身着蓝灰色中山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挥手致意,林彪手持《毛主席语录》跟在身后;城楼下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工农兵群众手持《毛主席语录》欢呼。

右边票边上印有"中国人民邮政"、"8分",票幅为60毫米×40毫米,影写版。

中国比较值钱的邮票有天安门放光芒错票、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绿衣红娘邮票、大龙邮票、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1、天安门放光芒错票

1956年6月15日发行的特15《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全套5枚,其中第三枚“天安门”(俗称“放光芒”),邮票印成后在审查中有人提出天安门不伟大,天空“阴沉”、“沉闷”,天安门上空“有如暴风雨来临”,如同发生“大爆炸”,等等。

6月9日邮电部决定这一枚暂停发行,并于6月12日急电全国各局收回此票,但个别局已提前出售,约700枚流入社会,由于存世稀少,成为新中国珍邮。这枚天安门放光芒错票价格:约合人民币约100万。

2、红印花“小字当壹圆”邮票

红印花原是一种印花税票,清代邮政加盖改值后,当作邮票使用,称为红印花加盖票,1897年发行。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一(1897年2月2日),为适应开办邮政新业务及使用高面值邮票的需要,清代国家邮政将上海海关仓库中的红色三分银印花票加盖文字改作邮票。加盖“大清邮政”及中、英文面值。

红印花小字当壹圆被列入中国珍邮“前四宝”之一,曾经是中国最值钱的邮票,跻身世界珍邮行列,但近年陆续被新中国的文革珍邮超越,让出了王者宝座。2009年,一枚1897年红印花3分“小字当壹圆”邮票,在香港以2587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10万元)拍出。

3、绿衣红娘邮票

绿衣红娘”是红印花加盖“暂作贰分”票的试盖样票,也称红印花小字2分绿色加盖票。因用绿色油墨加盖在红印花原票上,而被雅称为“绿衣红娘”。

此票为试色样票,仅有少量流出,最早于1942年在上海出现,集邮家从一位外国人手里购得后,即撰文在邮刊进行介绍,引起轰动。之后,招引了许多邮迷对它爱慕和追求,使其身价非凡。

4、大龙邮票

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代海关试办邮政,中国开始发行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

一套大龙邮票包括“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寄挂号邮资)三种共三枚。

在2015年的香港拍卖会上,35枚5分银大龙邮票以总价625万港元成交。而全套大龙邮票成交价更是高达2000万元。

5、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山河一片红”邮票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设计,但为正式发行的一套邮票。此枚邮票据传存世仅见八枚,极为珍罕。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设计者万维生先生说,第一次看见“大一片红邮票”是在几十年前的北京一个藏家那里,当时正好有藏家出价85万元要买。

第二次,则是在一场邮展前,有一个邮商请万维生去鉴定,据称开价153万元。第三次,“大一片红邮票”在香港正式拍卖,万维生刚好出席了这场拍卖会,最后,邮票拍出368万港币高价。

中国第一套邮票是大龙邮票。1878年,海关邮政局发行大龙邮票,这是中国第一套正式邮票。由中国人设计。面值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一分银是一两银子的百分之一。铜板雕刻,发行过三期。 发行于1882年,纸质与一期相同,但是两票间间距扩大为4,5毫米。称为“宽边大龙” 发行于1883年,纸质比前两期厚,由于印版腐蚀,邮票清晰度不如前两期。称为“厚纸 大龙”。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云龙。详细见下图。

按照常理,邮票应该由邮政部门发行,但是中国的这第一套邮票却与海关有着不解的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华列强疯狂在中国攫取权利,海关更是被外国人所把持。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是英国人赫德。赫德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赫德与李鸿章关系密切,便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

中国海关试办邮政是首先从天津海关办起的。1878年总税务司赫德就指派天津海关的德璀琳来筹办中国海关的邮务,他就以天津海关为中心在北京、营口、烟台和上海五个海关来试办海关的邮政。

1878年3月,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筹备的天津海关书信馆,正式对社会开放,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效仿西方模式的邮局书信馆。坐落在海河岸边的老海关大楼,曾是海关的公事房,海关书信馆就设在该楼内,而中国第一套邮票也是从这里发行出去的。

书信馆开办起来以后,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同时也为了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又筹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就是大龙邮票。

据史书记载,德璀琳原本早在书信馆开张前一年便向英国寄去定制邮票的订单,但终因时间周期过长而作罢。无奈之中他只好请上海海关造册处先行印制一批邮票应急。

虽说是应急之策,但看这些邮票,印刷质量应该还是上乘的, 基本是按照德璀琳当时的设想来完成的,并没有太多将就的痕迹了。

以上就是关于邮票在万元以上图片全部的内容,包括:邮票在万元以上图片、中国哪些邮票最值钱 图片、中国最早的邮票图案是什么样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899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