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出自哪本书

《中庸》出自哪本书,第1张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子思所作,[1]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执中”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中庸强调“诚”的重要,诚即是《大学》中所述说的“诚意”。“诚”被说成是人先天的本性,而所谓“不诚无物”,至诚的人才能充分的发挥本性与感化人群,进而成为人们的最高典范。中庸之道是很难达到的完美境界。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孔门中子思就有二人,一个是孔子的弟子原宪,字子思。另一个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古今学者都认为是后一个子思,因前一个原宪无绩可述。 子思,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鲁缪公的老师,后代尊为“述圣”。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子思小时候就很有志向。有一天,孔子独自长叹,子思就问孔子,是担心子孙不能承继祖业而有辱祖先呢?还是羡慕尧舜之道而恨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呢?孔子说: “你小孩子哪里知道我的志向。”子思回答说:‘“我经常听您说,做父母的劈柴,儿子不能负担,这就叫不肖。我每想到这里就很害怕,而不敢懈怠。”孔子听后,高兴的说:“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就不再忧愁了,祖业不废,大概可以昌盛了。” 子思虽是孔子的孙子,但并没有正式入门、亲受孔子的教诲。孔子大子思68岁,在子思儿童时期孔子就去世了。他跟孔子的弟子曾参学习,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他继承并阐发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著成《中庸》一书,收在《礼记》中。 子思是儒家的一位大家。他先承孔子,后传孟子。子思是儒家里承前启后的人物,它不仅在学业上著有《中庸》,而且他的思想通过他的门下传给了孟子,孟子继承并有所发展,成为儒家的“思孟学派”。 子思的著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子思也受到封建社会皇帝的尊崇,宋徽宗在1102年封其为“沂水侯”。1267年加封为“沂国公”,升为“四配”,和颜回、曾参、孟轲同列,位在孟子之上。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

以上就是关于《中庸》出自哪本书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庸》出自哪本书、中庸是谁的著作、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84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