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中的质量与效益

谈建筑工程中的质量与效益,第1张

王家坝闸开闸泄洪的意义是确保淮河中游的安全,这是淮河防汛抗洪的重中之重,也是王家坝闸的主要任务。

位于淮河干流的王家坝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王家坝闸和蒙洼蓄洪区两部分组成,王家坝闸设计流量为1626立方米每秒,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王家坝闸工程效益:

王家坝闸,作为濛洼蓄洪区入口控制工程,是淮河上中游结合部位的重要拦蓄工程,降低了洪河口水位,削减淮河洪峰,减轻上游灾害,最大削减洪峰流量1626立方米/秒,对确保上下游堤防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消除了历史上豫皖两省官沙湖水利纠纷。对保护两淮煤矿、蚌埠市及津浦、阜淮铁路干线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王家坝闸的开启由国家防总统一调度。蓄洪区建成后,1953~1985年,达蓄洪以上水位11次,蓄洪10次。1982年曾蓄洪2次。到1993年,已有10年12次蓄洪,库区共损失粮食384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57亿元。但蓄洪后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损失值。

重载铁路是国际上公认的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代表着一个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大秦铁路横贯晋冀京津,素有“中国重载第一路”之称,不仅是一条铁路货物运输大动脉,更承载着国之重托。

全长653公里的大秦铁路,是我国“八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它横贯晋冀京津,素有“中国重载第一路”之称。

承载国之重托

重载铁路是国际上公认的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因运量大、效率高、能耗低、效益好等优势,代表着一个国家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上世纪中叶,重载铁路在美国、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一些国家得到发展。

大秦铁路从诞生之日起,便注定了它不仅是一条大动脉,更承载着国家的重托。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古老的中华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我国工农业生产以新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与这种发展势头不相适应的,是能源运输的紧张状况。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辽宁、吉林等多省市电厂缺煤、城市缺电,企业面临停产。

而此时,蕴含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山西大同,开采出来的煤炭却因运力紧张,无法及时运出。当时,担负晋煤外运的京包、京原、石太、太焦、同蒲等主要通道,由于各地对煤炭需求量急速上升,运力已达饱和。

1985年1月1日,太行山上寒风刺骨,燕山深处冰天雪地,7万名铁路建设者挥戈上阵,拉开了建设大秦铁路的序幕。

1988年12月28日,跨越189条河流,穿越39座主峰,架起313座桥梁,打通45座隧道的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在国家规定开通日期内顺利开通。

不断扩能改造

大秦铁路开通后,犹如一条流动的乌金之河,源源不断地将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煤炭运出。改革开放以来,大秦铁路的年运量从最初的5000万吨,跃升到了45亿吨。有专家说,大秦铁路的运量,是中国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1992年,大秦铁路全线开通。1995年,大秦铁路年运量5586万吨,实现了5500万吨的近期既定目标。2002年,大秦铁路的年运量达到1亿吨。2003年,我国煤电油运再次出现全面紧张状况。此时,有着“中国重载第一路”之誉的大秦铁路迎难而上进行扩能改造,并攻克了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列车纵向冲动控制、长大下坡道的周期循环制动等技术难题,顺利组织开行了2万吨重载列车。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秦铁路继续站在世界重载铁路研发应用的前沿,依靠 科技 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投身到我国重载技术创新和储备中,不断抢占重载技术的制高点。2014年4月2日,大秦铁路成功进行了3万吨重载试验,创下了我国重载牵引的新纪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同时,也为我国的重载铁路建设运营提供了借鉴方案。

负重争先前行

大秦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在承担起国民经济发展能源运输的同时,还在迎峰度夏、冰雪灾害、国际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一次次担负起党和国家交给的重任。

2004年夏,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全国各地的用电量一次次跃上红线,许多电厂煤炭告急。是大秦铁路,将阵阵清凉送给全国人民;2008年春节,一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截至当年1月28日,全国17个省市拉闸限电,各大电厂纷纷发出煤炭储存红色预警。又是大秦铁路,加大运量,在数九严寒中,将温暖送给全国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把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作出重大部署。国务院出台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铁路运能提升。

始终坚持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己任的大秦铁路,持续扩大煤炭运量,着力铁路运输比较优势最大化,通过压缩列车间隔时间和增开万吨、2万吨重载列车,使日运量平均保持在130万吨,这相当于每天减少约43万辆30吨运煤卡车对公路的污染。

大秦铁路开通运营31年来,体现了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仅2004年大秦铁路实施的2万吨扩能改造,就相当于用一条铁路的占地和资金,新建了3条煤炭大动脉。近年来,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以更大的 社会 责任担当,切实履行铁路运输绿色发展的重任,在大秦铁路上设立了74个抑尘站,进行全面抑尘,有效遏制了空气污染,确保大秦铁路在运量不断增加的同时,朝着生态线、环保线迈进。

以上就是关于谈建筑工程中的质量与效益全部的内容,包括:谈建筑工程中的质量与效益、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方案、王家坝闸开闸泄洪的意义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61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