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面饽饽怎么做好吃

棒子面饽饽怎么做好吃,第1张

把纯玉米面用滚开水烫过晾温后加同量或多些的小麦面粉,少量糖和适量发酵粉,放一边等面发起来. 铁锅内加水烧温,面发起后,用手把面团做成饼装,贴在锅边上,(注意锅边一定要是热的哦,凉,面团会滑入水中的)贴满锅边后盖锅大火烧开后,中火20-25分钟,掀锅盖用铲子铲下来就能吃了。 挨锅的一面金**,吃起来特香.

“上顿面,下顿面,鸡蛋围着桌子转”,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却是一代人眼里的奢望,“要是顿顿都能吃上饽饽,那还不滋煞了!”朴实的庄户人在说这句话时,总会情不自禁的咂巴咂巴嘴,于是,吃上白面饽饽就成了他们追逐的梦想。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白面饽饽已经是人们再平常不过的主食。顿顿吃饽饽,早已从梦想变成现实,而白面饽饽似乎也没有了以前的诱惑力,粗粮野菜却又成了人们的新宠。

饽饽一词源于满族,是一种用黏米制作成的食品,其色泽金黄,味香可口。随着满人入关,满汉文化渐渐融合,在中国北方,人们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称为“饽饽”。

据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饽饽,古之铧锣也”。又据《升庵外集》:“北人呼为波波,南人呼为镆镆。今京中书为饽饽,有硬面饽饽、发面饽饽”。

而我们说的饽饽,当然就是馒头,你也可以称作馍馍,只是搞不懂,饽饽这个本是满族对各种面食的统称,怎么会被我们临朐人所用,而且一直沿用多年,直到现在,才渐渐变了称呼,多用馒头一词,听着也不似叫饽饽那样粗犷,明显觉得秀气了一些。

改变的不仅只有称呼,个头上看,也比叫饽饽的时候“瘦”了一圈,以前一顿饭只吃得下一个饽饽,现在一顿饭却能吃三个馒头。如此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人怀疑,自己的饭量是不是长了?可事实是,这只是饽饽“瘦身”变成了馒头而已。

蒸饽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儿,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值得一提的是,蒸饽饽用的是大锅,需要用大灶,涮锅,添水,拿柴火,这是灶上需要做的一系列准备。

另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做饽饽了。新鲜雪白的面粉倒进黑褐色的瓷盆里,加上清水,一番搅拌揉动,直至面糊成为结实的面团。揉好的面团放到面板上,搓成长条,揪下一个个的面剂子,最后把剂子揉成圆圆的饽饽。每个饽饽下面都要垫上一张裁好的玉米叶子,避免在蒸的时候粘锅,做好的饽饽整齐的排列在盖垫上,蒙上薄布,静静的“醒”一会,就可以上锅蒸了。

每锅饽饽有十几或几十个不等,这要视锅的大小而定。收拾停当,便开始燃薪烧水,蒸上几十分钟后,一锅饽饽就熟了。锅盖掀开的刹那,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白色的蒸汽瞬间升腾起来,氤氲在整个灶间,浓郁的麦香沁人心脾,几排洁白圆润的白面饽饽,就那么静静的躺在锅里,就像一个个熟睡的乖宝宝。

小时候,经常跟在大人身后,站在灶前等着饽饽出锅,饽饽出锅后,总是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被烫的在手里颠来颠去,也舍不得放回去,嘴里一个劲的“佛佛”的吹着,仿好像这样饽饽就会凉点。

最喜欢吃靠锅边被烤的有些焦的饽饽,把饽饽掰成两半,吃烤焦的那一半,抠着吃,先把里面的瓤吃掉,再慢慢的吃焦黄的面皮,甜甜的,脆脆的,很是可口!

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白面饽饽已不再是什么稀罕物,但在一段时间里,它仍然被作为礼品,在走亲访友的时候互相馈赠。

尤其是过年的那段日子,几个饽饽,几斤桃酥,便把走亲戚拿的黑提包撑的鼓鼓囊囊,只是大半个正月下来,黑提包里东西几乎一成不变,那几个饽饽最终还是落到自家人的肚子里。

如今,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食物丰富多样,尽管饽饽已不再是餐桌上的主角,而且改头换面成了无处不在的馒头,个头小了,样子白了,味道却变了,想要再吃上一口大锅蒸的白面饽饽,竟成了一件困难的事儿。

每次吃饭时看着手里的馒头,总会想起小时刚出锅的的饽饽,热腾腾,宣活活

,再就上一块疙瘩咸菜,那个好吃劲儿,简直比吃肉还香!!

或许,真正的口福,不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而是,有那香喷喷饽饽的粗茶淡饭,因为白面饽饽,极具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源自临朐闲谭

步骤

1准备玉米面,用开水烫一下然后用凉水和面,面要和软一些

2抓一小块和好的面用手掌拍好后放入电饼铛

3放好饽饽后锅内撒些水

4盖好电饼铛上下盘加热5分钟即可

5金黄的饽饽吃起来很香呢

用发面,一般发到5成,兑上碱戗干面,要硬一点,揉均匀,把揉好的面搓成长条,揪成75克的小剂,包上20克红糖馅后按扁,要用花擀面杖交叉擀一下,擀出花纹后,用竹针在上面扎几个小透气孔,码入烤盘,入炉烤熟。要注意的是红糖馅的配制,比如用1.5公斤红糖,兑入干面300克、桂花100克、油50克,用手搓揉均匀。

以上就是关于棒子面饽饽怎么做好吃全部的内容,包括:棒子面饽饽怎么做好吃、白面饽饽、傻厨怎么贴玉米面饽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57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