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氏家族历史

荣氏家族历史,第1张

在荣姓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出现了三位关键人物。

正是这三位先哲,支撑起

荣氏源流的历史框架。

第一位荣公。

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封姬霞公爵,食采于河南荣錡涧,称荣

公。

荣公及其后裔虽为荣氏但仍为姬姓。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第二位荣叔。

荣叔是荣公后裔,当然是荣氏姬姓,其被周王赐上谷大夫。

庄王四年,荣叔奉周王命使鲁,获赐汶阳之地,遂迁居山东汶上

荣叔后裔皆为

荣姓,如荣黄、荣驾鹅、荣启期、荣旂等。

荣公是荣氏第一人,荣叔是荣姓第一人。

然而秦汉以来,姓与氏的区别逐渐

模糊,到司马迁作史记的时候,姓和氏已经完全等同了。

所以我们才可以说,荣

公是我们的得姓始祖。

《春秋》记载经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

周庄王四年,鲁国君主姬允

去世,姬同继位。

周庄王命荣叔赴鲁国追赐姬允谥号“桓公”。

这一年为鲁庄公

元年,荣叔获赐汶阳之地,遂定居山东汶上。

嗣后世代繁衍,名人辈出。

春秋时

期著名学者荣启期和孔子弟子荣旂皆为荣叔后人。

荣启期,字昌伯。

生于周定王 12 年(公元前 595 年),卒于周敬王 20 年(前

500 年),是春秋时期著名学者。

荣启期“值衰世季末,王道颓凌,遂隐居穷处,

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

”据《孔子家语》、《列子天瑞篇》等记载:孔子

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所以

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而至者三。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得为人,

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是二乐也;人生

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

贫者士之常,死者

人之终,处常待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善哉!能自宽者也。

”缘时代局限,

所说虽不尽合理,然三乐名言备受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推崇

另外,南京博物院现存有南朝模印砖画《荣启期与竹林七贤》,陕西省博物

馆存有唐代铜镜《启期答孔子问》,都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物。

此也是荣氏堂号“三乐社”之由来。

荣启期之后,荣旂是荣氏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荣旂字子祺,生于周景王

三年(前 542 年),卒于周元王六年(前 470 年),终年 73 岁,葬于昙山厌次岭

(今汶上县白石乡昙山西北麓)。

子祺先生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直接得到孔子的

教诲和传授,对《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的编辑修订做了大量工作,

共同维护儒家学说不至遗失,名列圣人孔子的七十二贤之中。

老年秉持公正之心,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持守正道,存心养性,以成就自己完美的人生。

汉章帝元

和二年(公元 85 年)下诏命绘像于太学;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追封

雩娄伯,并配享孔庙,牌位列东庑第二十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加

封厌次侯;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 年)追称先贤荣子;清康熙皇帝下圣旨“钦

赐奉祀生四员,蠲免一切差徭”;同治年间兖州地方官员将荣氏三乐社与孔子、

孟子后裔圣泽、亚圣社号并列。

荣子获赠最高爵位为侯爵,大中祥符二年五月被封厌次侯,这是华夏荣氏的

莫大荣耀。

以济州任城荣宗范为首的荣氏先贤,以荣子封侯为契机,以荣旂为第

一世祖,启动了荣姓世系的征考,这也就是肇修荣氏宗谱的发端。

由于历史跨度太大,肇修宗谱的艰难可想而知,没有一个学识渊博,威望极

高的人担纲,是不可能完成的。

直到荣諲公举进士担任集贤殿修撰秘书监,荣氏

宗亲的愿望才得以最终实现。

这是荣氏最早的一部宗谱,使得荣氏世系得以一辈

辈衔接下来。

所以荣諲公算得上荣氏家族历史上第三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荣氏家史得以流

传下来的关键人物。

他首次修撰荣氏宗谱,确认荣氏出自荣公:“荣氏出自荣公,

周封公于荣,因以为氏”。

确立启期公为荣氏鼻祖,子祺公为第一始祖,“荣氏今

修家乘则叙自启期老为鼻祖,以嗣出孔子弟子、国朝加封厌次侯、先贤子祺为第

一始祖”。

《宋史·列传》有荣諲传:荣諲,字仲思,济州任城人。

父宗范,知信州铅

山县。

诏罢县募民采铜,民散为盗,宗范请复如故。

真宗嘉异,擢提点江、浙诸

路银铜坑冶,历官九年。

諲举进士,至盐铁判官。

晋州产矾,京城大豪岁输铁五万缗,颛其利,諲请

榷于官,自是数入四倍。

为广东转运使。

广有板步古河路绝险,林箐瘴毒。

諲开

真阳峡,至洸口古径,作栈道七十间抵清远,趋广州,遂为夷涂。

复入为开封府判官。

太康民事浮屠法,相聚祈禳,号“白衣会”,县捕数十

人送府。

尹贾黯疑为妖,请杀其为首者而流其余,諲持不从,各具议上之。

中书

是諲议,但流其首而杖余人。

加直史馆、知澶州。

改京东转运使。

莱阳产银砂,

民有私采者,事露,安抚使欲论以劫盗。

諲曰:“山泽之利,人得有之,所盗者

岂民财耶?”贷免甚众。

又使成都府路,召为户部副使,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

以疾故,徙舒州,未至而卒。

累官秘书监,年六十五。

本(徙居左家营)

尚义——衍淮——清逸(徙居汶上白石镇)

—衍汶——意诚(徙居汶上东皋村)

荣子后裔迁徙考

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使得人们对外交流很少,包括迁徙。

由于战乱、灾荒、落后的医疗,人口增长缓慢,居住地扩张的压力不大。

即使是

逃荒、避难,人们也到不了很远的地方。

这也就是汶上及周围相邻省、县荣氏村

落密度较大的原因。

如 38 世祖荣助公因设教授徒,由汶上迁居任城八里店;47

世祖荣公及其后人因战乱辗转迁河南睢州;47 世荣碌公迁曹县砖庙;55 世荣

好贤避水患迁峄州荣庄。

但是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异地做官,二是从军征战,使汶上荣氏遍布全国

各地。

南北朝时期,31 世荣诗言公于永元年被授北平护军,定居北平无终。

这一

支系屡出战将,远途征战,徙居各地。

迁居北平无终的荣氏宗亲,历世久远,由

此外迁各地的必定很多,可惜大都没有记载下来。

可以设想,凡是较早从河北迁

出的宗亲,都有可能是这一支系的后裔。

唐高祖时荣泰公,因军务过江西萍北,爱其地皆纯良之士,择其里有仁厚之

风,遂迁其家人而居之。

其后世再迁外地形成桐木、栗市、安山、洲田及醴陵、

攸县、岳阳等支。

55 世荣好施公从军到达陕西,于是定居蓝田。

南宋末年荣道奇公任户部侍郎,其子三捷公抵抗金兵入侵,后居南京马州船

埠。

汶上 43 世祖荣烔公生于唐宣宗大中八年。

唐天佑二年粤西昭州(今桂林市

平乐县)发生动乱,朝廷封荣烔为征南将军平定南蛮。

时值朱温篡唐,荣烔留守

昭州,落籍于今桂林市平乐县阳安乡荣家村。

46 世荣諲公因官南迁湖广鄂诸(现今湖北武昌),其后裔迁江苏南京、安徽

安庆、江苏无锡、河北霸州等地,形成较大支系。

元时,礼学公被朝廷派遣芝城任永州别驾。

礼学公偕其祖父孝凯公、父友泽

公莅任。

若干年后礼学公之子智浩公迁居东安大坪,是为湖南东安支系。

其后裔

迁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59 世荣堂公,洪武年间从军有功,以军功授庐州督粮指挥使,后又督军取

淮右至淠北,爱其土地肥美风俗敦厚,遂安家安徽六安。

以上宗亲皆因为官或从军迁往各地。

若论平民大迁徙,规模最大的应属明代。

元朝末年,持续 17 年的元末农民

战争主战场在黄河下游、黄淮平原一带,朱元璋承认:“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

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

”快速恢复劳动力的办法就是移民。

明初移民席

卷全国,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时,山东、河南的人口都只有不到 200 万,而

山西的人口竟达 400 多万。

这得益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小。

朱元璋决定将“狭乡之民迁于宽乡”,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迁徙大潮,由此展开,

并持续了 100 多年。

仅在洪武年间,就从洪洞一带迁出几十万人。

他们有的直接

分布到冀、鲁、豫、皖等省,有的间接分到川、滇、黔以及东北、内蒙等地。

代迁往山西的荣氏宗亲参与了这次大迁徙,在大迁徙 时,60 世荣成、荣春、

荣思贤、荣宏亮、荣敬、荣宏道、荣宏渠、荣宏亮、荣宏溪、荣清、荣温、荣作

等分别迁入山东的桓台、聊城、菏泽、郓城和河北枣强、江苏丰县、河南夏邑、

安徽、浙江等地;以后也陆陆续续有人迁出,如 61 世荣利公由洪洞县迁居安徽

淮北,64 世荣尚宏公徙居山东齐河,65 世荣光考公徙居河南省濮阳县荣家村。

近现代以来,交通条件好了些,人民的交流方便了,直接迁徙到远地已不是

很大困难。

汶上及其各支系后人或因异地为官,或因生活逼迫,或因从军戍边,

或因越洋求学,或因投身革命,或因经商创业,别井离乡,辗转迁徙,现在荣氏

后裔已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全球。

据旧谱,陆陆续续迁徙国内各地的有:

13 世於濂公外徙不详;

13 世於澄公外徙不详;

15 世进爵公外徙不详;

21 世赓陶公外徙不详;

31 世师言公由厌次村迁居北平无终;

32 世廷相由厌次村徙居汶上城北大庄堤口;

32 世廷升、廷卿公外徙不详;

35 世得邦公外徙不详;

38 世助公由大庄堤口迁往济州任城;

40 世可教公外徙不详;

43 世烔公徙居广西桂林平乐;

45 世誾公外徙不详;

45 世谏公外徙不详;

46 世諲公因官徙居湖广鄂诸;

47 世碌公徙居曹南砖庙南菜园荣庄;

47 世公徙居河南省睢县荣凸村;

48 世士英公自湖广徙居江苏金坛;

53 世迎嘉公由大庄堤口徙居山西交城坡底村;

52 世允公由湖广徙居江苏常熟;

54 世希仲公由大庄堤口徙居宁阳县城西荣家庄;

55 世好谋公由大庄堤口徙居汶上城东周村;

55 世好施公由北平无终徙居陕西蓝田;

55 世好贤公由大庄堤口徙居峄州荣庄;

56 世仰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56 世什公由蓝田荣家沟迁蓝田王河村;

56 世春湄公由常熟徙居黄沙港;

56 世春渭公由常熟徙居黄沙港;

56 世春江公由常熟徙居陕西蓝田;

57 世启宗公徙居安徽安庆;

57 世方文公由蓝田荣家沟徙居安徽省界首;

58 世铭公由汶上城东周村徙居山西省未详;

58 世铜公由汶上城东周村徙居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

58 世钢公由汶上城东周村徙居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

59 世暰公由山西交城徙居盂县;

59 世世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59 世档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59 世明公徙居福建省未详;

59 世明公(山西交城支铸子)徙居江西省未详;

59 世暇公由周村徙居汶上荣氏村今称刁集村;

59 世昀公外徙不详;

59 世柱公外徙不详;

59 世道公由山西洪洞徙居河北邢台;

59 世水濂公由南京金坛徙居江南无锡;

59 世磬公由南京水西门外徙居河北霸州;

60 世敬公由平阳府徙居直隶枣强县郭吕卷村;

60 世思贤公由平阳府徙居东昌府堂邑县荣庄;

60 世春公由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徙居桓台县荆家庄;

60 世成公由山西省平阳府柳枝村徙居桓台县崔楼庄;

60 世宏亮公由周村徙居单县荣庄;

60 世宏道公由周村徙居山东诸城;

60 世宏江公由周村徙居阳谷县八里庙;

60 世宏渠公由周村徙居江苏丰县;

60 世宏溪公由周村徙居郓城柳条圈;

60 世清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夏邑县城东北荣庙;

60 世温公由周村徙居安徽省未详;

60 世作公由周村徙居浙江省未详;

60 世国公外徙不详;

61 世士彦公由曹县荣菜园徙居城南沿荣庄;

61 世士廉公由荣菜园迁往曹县城东猪毛刘庄,后来易名荣楼村;

61 世富公由任城徙居肥城小店;

61 世頄公由八里庙徙居荣家道沟;

61 世祯公由任城徙居安徽省未详;

61 世利公由山西洪洞徙居安徽淮北;

61 世样公外徙不详;

61 世梁公由山西交城徙居山东德州荣家寨;

61 世唯高公自金坛徙居寺泾港;

62 世徵公由陕西省徙居山西省太原府;

62 世义公由陕西省徙居山西省榆次县六堡镇;

62 世南湖公由刁集村徙居汶上城西荣家店;

62 世贞节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2 世贞忠公由周村徙居曹县荣华店;

62 世正公迁居湖北汉口;

62 世仲华、季英由曹县城东荣楼徙居城南荣楼;

63 世镜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范县北关;

63 世成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原武县中磁村;

63 世上公由周村徙居河南省范县城西三里营;

63 世祥公由山西洪洞徙居山东齐河荣庄;

63 世尚信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3 世士伦公由荣庄徙居小店;

63 世立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3 世宗公由周村外徙不详;

63 世䄘公迁居河南焦作;

63 世万年公由崔楼迁居广饶城南荣家庄;

63 世思让公由崔楼迁居河南柘城安平荣楼;

64 世士贤公由崔楼经临淄曹村辗转迁至登州府文登荣家庄;

64 世泰公由崔楼徙居桓台荣家庄;

64 世花富公迁居江苏沭阳县城北华冲集;

64 世英公迁居山东昌乐荣家杨阜;

64 世尚宏公由山西洪洞县徙居山东齐河荣庄;

64 世可公由曹县徙居河南省商丘县大桥庄;

64 世原公由曹县徙居河南省商丘县赵庄;

64 世成公由曹县徙居河南省商丘县赵庄;

64 世斯威公由浙江于城徙居山西阳曲县马庄;

64 世时甯公由山西省太原府徙居介休;

64 世继斗公由山西省太原府徙居浑源县新裴村;

64 世继升公由山西省太原府徙居浑源县新裴村;

64 世继瑞公由陕西省徙居山西省浑源县旧裴村;

64 世自强公由山西省交城徙居聊城北东吕村;

64 世学曾公由八里庙徙居田家庄;

64 世学孟公由八里庙徙居穆家庄;

65 世登公由八里庙徙居马铁炉;

65 世山公由八里庙徙居岔河;

65 世崇公由八里庙徙居张秋镇;

65 世光考公徙居直隶濮阳县荣家村;

65 世贵公由广饶迁居临淄荣家庄;

65 世志仁公由刁集村徙居濮县荣家庄;

65 世心诚公由刁集村徙居汶上县城西开河镇;

65 世振诚公由刁集村徙居范县荣家堂;

65 世一本公由刁村徙居范县左家营;

65 世清逸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北白石镇;

65 世意诚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南东皋村;

66 世光先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东演马村;

66 世光里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东西演马村;

66 世彦英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北林家庙;

66 世彦俊公由周村迁居汶上县城西刁家集;

66 世龙公由周村徙居郓城东荣家庄;

66 世虎公由周村徙居范县西荣家庄;

66 世麒公徙居陕西省未详;

66 世麟公徙居四川省未详;

66 世阁公徙居湖南省未详;

66 世寿、福公由曹县沿荣庄徙居黄庙荣庄;

66 世鸿公由龚楼北荣楼徙居曹县城南荣楼;

66 世坤绣公由宁阳荣庄徙居东疏街;

66 世鸿由城东荣楼徙居城南荣楼;

67 世正起公徙居巨野县荣庄;

67 世正裔公外徙不详;

67 世正修公外徙不详;

67 世正取公外徙不详;

67 世璠公由八里庙徙居陈柳头;

67 世章公、芹公由八里庙徙居玉皇庙;

67 世胤贤公由开河镇徙居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

67 世胤恩公由开河镇徙居河南省濮阳市白衣阁;

67 世胤长公由开河镇徙居河南省范县双狮子李;

67 世胤儒公由开河镇徙居郓城县水堡集;

67 世仰起、仰成公由开河镇外徙未详;

67 世安公由桓台荣家庄迁居长山县大牛王庄;

67 世圣公由黄庙荣庄徙居老林东林楼。

68 世考安公由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迁居后张村;

68 世考邦公由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迁居韩家堂;

68 世考德公东阿县刘集西柿子园村迁居徐州;

68 世东江、东泗公由桓台荣家庄迁居马家庄;

68 世兴琳公由东皋徙居辛店;

68 世兴绍公由东皋徙居本县城北侯家村;

68 世大典由商丘赵庄徙居王寨;

68 世文智公之孙凤栖、凤峨由黄庙荣庄迁入老林东荣楼;

69 世君公由后荣庄迁居河南虞城王集邻关庄;

69 世臣公随兄由后荣庄迁居虞城后又迁居单县高韦庄西南荣庄,以姓为村;

69 世朝钦公由宁阳荣家庄徙居柴家庄;

69 世广安公之孙天作、天仕、天位,由曹县沿荣庄徙居河底井;

69 世世禄公之孙思信、思贵、思田由黄庙荣庄徙居河南省楚庙袁庄;

69 世钦祥公长子明广、次子明纲由城南荣楼徙居河南园子村;

70 世教公由荣家庄迁居北岭村;

70 世实颖公由荣家庄迁居长山严家庄;

70 世昌明公由东演马徙居汶上城西袁口镇;

70 世昌贵公由西演马徙居冠县;

70 世思孝公由柳条圈徙居汶上东演马;

70 世传宗公偕二子由白石东营徙居江苏萧县;

70 世业公由后荣庄迁居单县曹庄乡前荣庄;

71 世自运(后改贯伦)公由柳条圈徙居鄄城县荣堂村;

71 世际章公由西演马徙居白塔;

71 世光宗公由林家坝徙居汶上城东北白石镇东营;

71 世钦公长子广含、次子广砺由梁山刁家集徙居东平古台寺;

71 世尚素由濮县荣家庄徙居左家营;

71 世廷祥公偕二子怀邦、怀重由大渚潭东荣家庄徙居河南淮阳县;

71 世文祥公由大渚潭东荣家庄徙居庐庄;

71 世廷祥公偕五子由大渚潭东荣家庄徙居江苏丰县金柳寨;

71 世乐公由后荣庄迁居谢家集北四里荣庄;

71 世乐圣公由后荣庄迁居谢家集西南各庄;

71 世思田公由黄庙荣庄徙居老林东荣楼;

71 世本真由城东北荣楼徙居刘井;

71 世思连居毛庄;

71 世思用居陕西咸阳;

71 世本兴居白庄;

71 世本原居五庄集;

71 世思九居安许楼;

71 世本清公徙居小潘庄;

71 世本田公由城东北荣楼徙居陕西关口;

71 世均平由城东北荣楼徙居柏树园;

71 世均亭由城东北荣楼徙居袁韩楼;

71 世思温、思存由城南荣楼徙居河南园子村;

71 世玉河居仵瓦房;

72 世广臣公由大渚潭西荣家庄徙居江苏丰县南三十里梁寨;

72 世广全公由大渚潭西荣家庄徙居江苏沛县五子楼;

72 世圣言公由白石东营徙居本县小秦村;

72 世林之公由东疏街徙居宁阳北关;

72 世安稳公由城东北荣楼徙居四川成都;

72 世安恕公徙居河南郑州;

72 世安礼公徙居山东单县;

73 世旺公由白石镇徙居滋阳韩家楼;

73 世庆才公由东演马徙居汶上城西张保庄;

73 世庆益公由东演马徙居汶上城东北陈家堂;

73 世安新公由袁口镇徙居馆驿乡侯庄;

73 世东月公居住河南虞城贾寨郭庄;

73 世心义公由前荣庄迁居河南商丘东北双八镇石庄村;

73 世心奉公由后荣庄迁居李半庄邻五道楼;

73 世心会公居住河南虞城李老家宋庄;

73 世润由岔河徙居河南台前县林家坝;

74 世继安公由巨野城西荣家庄徙居江苏沛县尹庄;

74 世目冻公由后荣庄徙居李半庄乡大许河村;

74 世兰起公徙居河南省虞城县李老家乡王庄村;

74 世目贤公居住河南虞城李老家乡白蜡院村;

74 世目训由后荣庄徙居黑龙江省桦南县阎家乡振兴村;

74 世目楼由后荣庄外徙未详;

74 世目信由前荣徙居黑龙江不详;

74 世宪镰由八里庙徙居三教堂;

74 世树言由岔河徙居江苏宿迁;

75 世金起公由高韦庄镇荣庄村迁居曹县南李集邻老杨庄;

75 世心喜公由前荣庄迁居黑龙江不详。

这只是旧谱有记载的,还有很多不见于谱,以及后期外迁的,更是不计其数。

期待将来编纂全国通谱时能好好梳理一下。

河南濮阳范县有个白衣阁乡,很好听的一个名字,就坐落在黄河岸边,在黄河母亲的孕育下, 这里诞生的人,大都拥有着和黄河一样厚重质朴的美好品质。

1925年5月,这里的北街村诞生了一个孩子,父母给他起名作李文祥, 却不料这孩子不是“文祥”,而成了“武祥”。

李文祥1947年加入解放军,先后参与了济南、淮海、渡江、平潭岛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一路从普通战士做到了副连长,先后荣立二等功、特等功、一等功, 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

可就是如此一个显赫功臣,却在1956年选择了复员,转业到了福建省建设厅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担任保卫科干事一职。

因为他是党员,这是国家需要,他就要起带头作用!1966年,他再次做出了令人吃惊的选择—— 回乡务农,原因是当年国家号召精简干部、支援农村。

就这样,英雄回归为农民,他却一点都不彷徨,只因为他本来就是土地的孩子, 他热爱他与战友们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祥和生活。

李文祥的故事一直被尘封,连妻子儿女都不清楚。 他们只知道,丈夫(父亲)曾经打过仗,却不曾知晓他有过那般光辉的经历,不曾知晓他是共和国的赫赫功臣。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功利色彩不免多了起来。北街村这个黄河岸边的小村落,同样不能免俗。

乡亲们受新思潮的影响,认为入伍当兵和在家种地都是没出息的表现, 唯有出去闯荡出一番事业、或者成为单位干部,这才是最好的出路。

李文祥当然就成了这些乡亲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诸如 “当兵有什么用,你文祥大爷现在不也是在家种地?”“当兵后悔了吧,文祥你要是一直在单位,现在指不定当什么官呢?”

此类的话,李文祥时有听到, 可他每次都只是摇头笑笑,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村民说的风凉话,这大抵是因为他们并不理解军人这个职业的神圣,不理解军人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那般牺牲。

就像张召忠少将,在回忆1956年大裁军时,说前线有不少战士正挤在小艇上、高脚屋里守卫着祖国的东南海防,却突然就得脱下军装,转业去到地方,有很多老底子部队突然就没了。

时间来到了2011年1月4日,李文祥老人已然86岁了。 当时的河南省省委书记卢展工下乡慰问老战士,去到李文祥家里,与李老热络地聊起过去,他觉得这个老人不简单。

卢书记试探的问有没有什么纪念品,李老点了点头,找到钥匙打开了一个带锁的抽屉,从里面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从中取出一块手表,说这是他打济南时用部队给的奖金买的。

卢书记发现,李老拿出的布包里除过手表,还有很多物品, 经得李老同意,他拿过来逐一端详,立马就被震惊到了。

那赫然是: 济南战役荣立的二等功军功章、淮海战役的特等功军功章、上海刘行镇国际电台战斗一等功奖章、福州战役的人民功臣奖状、平潭岛战役的战斗模范证书等!

激动、震撼、振奋等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卢书记久久不能平静,他满含热泪地再次握住了李老的手,用无比诚挚的语气说道: “您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咋一直没有给政府说过呢,刚才我们絮叨的时候也不见你提起?”

确实,李老很少与人说起过往,只是闷着头在做事。今天也是卢书记问起,他才提起兴致说了些,可也只是他经历过了哪些精彩战斗、和哪些战友一起战斗过等, 却没提起自己的记功之事。

以上就是李文祥的主要事迹,下面来跟随笔者,来真正地走进老兵李文祥的人生,来瞧瞧这些事迹背后的点点滴滴。

李文祥1925年出生,5岁那年, 母亲因长久的劳累过度致疾、且一直得不到很好救治,不幸去世,只剩父亲带着李文祥和弟弟艰难度日。

黄河岸边几亩贫瘠的土地,是他们所有的依仗。

1938年5月,日寇攻陷了中原要害——徐州,随即沿陇海线西进,兵锋直逼河南郑州。

日军穷凶极恶而来,国内的抗战形势不容乐观, 蒋介石为了阻挡日军的进逼步伐,做出了一个惨无人道的决策:决堤河南市郊17公里处的黄河渡口——花园口。

花园口决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日军的进击,也给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可是,真正受损失的,还是黄河下游的中国人民,决堤造成了大面积的黄泛区,尤其是造成了不久后的河南全面大灾荒。

花园口决堤前后造成了百万人的生灵涂炭。这其中,就包括李文祥一家, 花园口决堤再加上日寇的持续欺压,河南大地少有安生之处。

李父无奈之下,只得带着两个儿子,背井离乡地一路乞讨去到了安徽图谋生计。

当时的河南人有三大恨:一恨日本鬼子侵占河南;二恨蒋介石决堤花园口;三恨那蝗虫过境。这也是李文祥的三大恨, 日本人与蒋介石,是造成李文祥幼年漂泊的重要原因。

幼年的艰辛生活与流亡之旅,磨炼出了他坚毅的性格。在从河南流亡到安徽的路上, 他看到了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凄惨百姓,逐渐萌生出了改变这一境况的想法。

他们沿途经过安徽萧县时,在一个村子里歇脚,李文祥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幕: 13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伙子,正兴致冲冲地聚在一起,商讨着去连夜去加入新四军的事情。

新四军是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作战的正规工农红军、以及散落各地的地方性游击队,在抗战时期联合组建而成。

新四军是***在抗日战场上的正面部队,配穿德式军装,装备相对在北方抗战的八路军是要好上不少的。

李文祥此时并不完全清楚新四军的组成与全貌,可他知道最重要的两点:其一,他们是真正打日本鬼子的队伍;其二, 他们是***的队伍,不是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

当天夜里,李文祥趁着父亲和弟弟睡熟后,偷偷地找到了那13个进步青年,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请他们带上他一起。

就这样,李文祥去到了新四军的萧县大队支部,从此踏上了军旅之路。

李文祥这一走,可是让父亲焦急得不得了,连着找了好多天,才打听到一伙青年在萧县大队接受新兵训练。 李父去了后,发现儿子果然在此,给大队队长说明了情况,队长让李文祥自己做决定。

李文祥想都不想,便给了父亲和队长一个答案: 我不回去,要留下来当兵杀鬼子。

父亲看儿子心意已决,想着这也是个出路。在叮嘱了儿子一番后,就叹息着独自离去了。

不久后,李文祥这批新兵连同萧县大队大部,都被编入了新四军4师11旅32团, 奉命在淮北一线,与日军进行着艰苦的游击战争。

李文祥这一年15岁,可当时队伍收入年龄要求起码是16岁,他去萧县大队前就听13个同伴说过这一点。 是以,他在介绍自己时,就把自己说大了一岁。

这一时期,贫苦人家的孩子,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自然谈不上什么营养,几乎都发育得迟滞了一些,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的,李文祥报大一岁也没人怀疑。

十五六岁的孩子,上级自然不会直接派到一线战场,多是会委任一些通信员、交通员之类的职务。 想想也是,以这样的幼稚面貌,在敌占区往来活动,也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

李文祥也是如此,在32团的头一年,一直担任着通信员,经常带着上级的指示或者文件,游走穿梭在敌占区,去给其他队伍进行传达。 没有通信任务的时候,就负责一些基本的侦察与巡视。

经过一年时间的磨炼,李文祥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老兵,被批准进入战斗部队,跟随队伍一起打入侵者。

李文祥跟随队伍,去到了洪泽湖一带,在这地形优越、势力交错、群众基础良好的地方,从事持续性的游击作战。

李文祥这个河南的“旱鸭子”,去到洪泽湖水乡,很快便学会了游泳。 有时候要靠着一根芦苇杆在水里潜伏好长时间。

因为训练的需要,李文祥有时候更要在窝在芦苇荡里好久,在这种环境下, 没有多久身体就出现了很多红疹子。

据李文祥回忆,说那时候条件真的很苦,日军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们有精良的步枪与手雷,而新四军的武器比较落后, 子弹数量更是大大的不足,甚至一度只能给每个士兵配发四发子弹。

可是,战士们却没有一人离开队伍。

抗战胜利不久后,我军的敌人又变为了国民党军,新四军大部都归建为了华东野战军(后改名为第三野战军), 李文祥终于有了可以让他一雪此大恨的机会。

却不料,上级认为他能读书写字、人又机灵严谨,就把他编去了后方的军医院,让他担任救护伤员的卫生兵。 李文祥起初很是不忿,然而军令如山,他还是去军医院报到了。

做了卫生兵后,每每看见战友被伤浑身鲜血地抬来,他都心疼万分;可是经过他们的努力,可以给战友们减轻一些痛苦,让他们慢慢恢复,他又觉得,即使身处后方,也是在战斗!

然而,卫生队的条件有限,除过红汞、碘酒、纱布、绷带等这些基本的救护工具外,其他啥都没有, 他们只能干看着好多战友,因伤口发炎而忍受百般痛楚,甚至有的不幸牺牲。

几个月后,李文祥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卫生兵,随着许多青年学生加入队伍,他又被从军医院给“踢”了出来,听从组织的安排去学习了爆破技术, 随即回到华野的一线战斗部队,被编入了第10纵队29师85团。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这是一次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重大战役。当时的济南,是由国民党军五虎将之一的王耀武,带领着十多万国军能征善守的国民党军精锐镇守的,而济南城又是典型的城坚池厚, 我军攻打济南,国内外的大多数人都很是不看好。

然而,再坚固的城池也无法拦住解放军的攻打,仅仅8个昼夜,解放军便成功攻克济南,连王耀武也被我军俘虏。

而李文祥所在的部队,在此战中负责西线的进攻事宜, 他们用雷霆滚滚般的攻势,打破了“永镇门”的“永镇”二字!

只不过,这期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敌人的守城事宜做得很是完备,像火炮、火焰喷射器、霰弹枪、烟雾弹等配备良多,甚至毒气弹也有不少。

我军初时连抵达济南城下也无法做到,直到吴化文部率众起义,才改善了这一状况,不过敌军的坚守还是异常顽强。

李文祥亲眼看着一个又一个战友被抬下来,有的甚至连尸体都不成样子了, 部队减员非常严重。

在又要发起一次重大冲锋时,原来的突击队人员不足,指导员让是党员的出列,李文祥这个不是党员的也站了出来。

指导员厉喝: “你出来干嘛?” 李文祥态度坚决地说: “以前我不是党员,可我想要入党!”

随后的战斗中,在炮兵的掩护下,突击队用生命打开了一条血路, 李文祥推着一大车炸药,冲向了济南西城墙,随着“嘭”的一声爆响,济南“完蛋了”!

1948年冬季,淮海战役打响,华野第10纵队是主力之一, 战斗打响前李文祥担任副班长,战斗中提干成为班长。

李文祥他们班奉命参与守卫徐州北部的碾庄阵地, 以落后的装备硬是阻击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整4天4夜,最终联合大部队全歼该部10多万敌军。

1949年3月,李文祥所在的部队改编为第3野战军第10兵团28军83师247团;4月,李文祥正式成为***员,并跟随部队南下,参与了影响深远的渡江作战。

同年5月,李文祥参与攻打上海刘行国际电台,该电台的碉堡是日军当年花费大力气修建的, 日军投降后落到了国民党的手里,仍旧是极重要的设施,每年都要投入很大的力量来加强防御建设。

为攻陷该地,我军近万人伤亡,李文祥他们排打得只剩下了三个人。

一个夜里,李文祥又再次接受重任,在战友们声东击西的掩护下,偷偷地和几个爆破组的战友, 扛着炸药包潜入到敌人的碉堡附近,悄然地发动了奇袭。

国军的碉堡,就只有两种命运,一是主动被国民党军献给我军,另一种就是被我军给攻克甚至直接炸毁。而李文祥就是执行后一任务的重要人物。

李文祥的战斗经历,还有很多很多,他所做的贡献, 从1947年的一个普通战士,一步步升为后来的副连长,以及荣获的多枚军功章与重要战役的纪念勋章,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1956年,李文祥转业到地方担任保卫科干事, 这一年他已经31岁了,却还是光棍一个。

在部队里像他这样的中低级军官,是没有多少机会能经常接触到女同志的,偶尔就是有机会,那也是一个“狼多肉少”的状态,他也就给耽搁了下来。

可到地方后,当即便不一样了,他不仅是个干部,还是过打过仗、当过兵的干部, 那一举一动流露出来的风采,很是能吸引年轻姑娘的青睐。

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与小他10岁的陈宝珍,从相识、相知、相恋,一步步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1962年,国家正值大困难时期,作为***员的李文祥,在组织“精简支农”的号召下,毅然离开了三建保卫科干事的体面岗位, 选择带着妻子儿女回到河南范县老家搞农业建设。

回乡后,李文祥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老家的土地上,不久后被大家推举为生产队长和村委会主任, 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带着乡亲们,去修渠复耕,以创造更好的生活。

李文祥的老家白衣阁乡北街村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这儿一直是有名的黄泛区,土地多为盐碱地,要实地复耕这难度极大。

可李文祥认为,这相比当年打仗攻城,并不算什么,作为一个***员,就应该有着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给乡亲们起到带头作用。

从1962年到2011年,这49年间,李老从没有给别人提起过他的光辉经历, 他的那些光辉象征一直被他锁在抽屉里。

乡亲们都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复转军人,只认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起初回到老家时,他们夫妇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在一个四处漏风的破庙里将就了好些日子,后来又三次搬家借居。

妻子陈宝珍是福建人,来到河南后很是受不了这儿的严寒,李文祥很是心疼,只是劝妻子再坚持坚持。一直到村子里所有人都盖了新房后,李文祥1983年才盖了自己的三间平房,这才有了一个真正的栖身之所。

一直和李文祥“搭班子”的村支书董明瑞老人,曾这样评价过李老: “老李这个人光明磊落,当那么多年村干部,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全村都住上新房,他是最后一个才盖的。”

李文祥自己连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和家人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靠着过往的一点积蓄以及种地来勉强维持生活。

即便这样,只要村里有需要,他还是会毅然拿出自己的钱,来为村民们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文祥回乡后的半个世纪里,白衣阁乡遭受过多次重大自然灾害,政府给与当地成千上万的村民以资助。然而, 在乡里的各类救济花名册上,却始终不曾有李文祥的名字。

李文祥原来工作过的福建省建设厅,曾专门派出同志两次来到范县, 打算给李文祥恢复干部身份,落实他的生活待遇,承诺他立马就可以回到城市去工作与生活。

可这都被李文祥给直接拒绝掉了。面对这金钱、权力的诱惑,他不曾有丝毫动摇,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心,觉得乡亲们还没有脱贫,他就应该坚守在这儿。

而且,他觉得这儿挺好的,丝毫不比大城市差! 作为一个并没有接受过多少高级教育的老兵与农民,却能拥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至高情怀,着实让人佩服。

老人淡淡了指了指不远处的黄河,笑着说到: “我生长在黄河岸边,我永远是黄河的儿子。”

生长在黄河岸边的李文祥,幼时继承了黄河的激荡与澎湃,去到人民军队里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年时回到家乡,又继承了黄河的雍容与厚重,在家乡这片土地叙写出了另一番不朽传说。

向李文祥致敬!

-完-

一、拥有2千多年历史的荆紫关镇是什么样

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地域面积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万余人。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源头丹江便从荆紫关镇境内穿过。

荆紫关古关门,位于荆紫关镇南端,跨街砖石结构,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书"荆紫关"三字。荆紫关明清一条街 荆紫关古关门 荆紫关镇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西周时,800里丹江沿岸有古城六座,其中两座位于荆紫关,一座是:永安城,一座是:定阳城。春秋战国时,荆紫关属楚国管辖,楚太子荆曾镇守此地,故得其名:荆子口,又称:荆子关。

民国时改名:荆紫关,取荆花的紫色象征着吉祥。之所以称之为“关”,因荆紫关镇的月亮湾,有一个两山对峙而形成的关口,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关外为八百里秦川,关内为开阔的中原。古代时水陆并通,其为南北往来之要塞,陆路有:商淤古道,水路有:丹江通道。

至明清时,发展最为繁盛。荆紫关戏楼 荆紫关山陕会馆 荆紫关西接秦川,南通鄂渚,是历代商贾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镇中立有一块顶角朝天的三棱石,被称作:三省界碑。三面分别刻:豫、鄂、陕,故而此地被誉为:一脚踏三省之地。

荆紫关 荆紫关 荆紫关不久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明清一条街、法海禅寺、青龙山罗汉洞、山陕会馆、禹王宫、江西馆、平浪宫等。影视剧《内乡县衙》、《阮氏三雄》、《汉魂》、《包公》等均曾在此拍摄。

被国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荆紫关 这是有2000多年的前史,是我国前史文化名镇。

这儿的游人不多,是淡淡的温婉小镇。古镇没有开发,没有商业化气息,也不收费,与其去别的古城看人流,不如来这儿感触活着的古镇日子。

这即是荆紫关镇,丹江河自西向东绕过荆紫关镇奔腾而下,毗邻河道的是一条弯弯的长街。在这条长街的两边,规整地摆放着砖瓦构造的店肆。

这即是北方城市绝无仅有的“清代一条街”。这条狭隘的古街长达五里,里里外外都透露出古色古香。

清净整齐的古街边,是700余间板门店肆,均是清代民间赏建个性,木板嵌门。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留恋,走在这样的古镇,耳边会有金戈铁马,会有刹那芳华。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荆紫关镇构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期间,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梁暮陈”便源自荆紫关镇,由于春秋战国期间的秦国和楚国交战频繁,这个地方白日属于秦国,黑夜被楚国攫取,第二天也许又会转手。

在古镇的青石街上,平浪宫、山陕会馆、禹王宫等交叉坐落。山陕会馆,坐落荆紫关古街东侧面,创立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立。

现存修建有大门楼、戏楼、钟楼、春秋阁(中殿)等。荆紫关镇山明水秀,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反常丰富,各类旅游景点达20余处,除闻名遐迩的清代一条街外,还有千年古刹法海寺、猴山风景区、“一脚踏三省”、紫溪民俗街等景点。

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丹江穿境而过,是“南水北调”水源地。

镇 所在地南距湖北白浪镇5华里,西距陕西白浪镇5华里。全镇总面积1682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37个村委会。

荆紫关古镇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商业文化和绚丽的古建文化遗存。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淤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

荆紫关镇先后获得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重点镇”、“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五星级小城镇”等荣誉称号。

二、河南十大名镇

你好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人 先说我们镇的地理位置 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14分,东经111度1分。距淅川县城75公里,东至本县的西簧乡、西接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和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与西峡县西平镇相联,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丹江河穿境而过 旅游景点 紫关地处三省交界处,境贯丹江,道扼隘口,西汉时始为草桥关,元为荆籽口,明为荆籽关口,清为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呈紫色之祥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遂延续至今。

淅川荆紫关镇是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唐代后期形成的商业古街,座落在丹江岸边。巍巍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

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船舸弥津。江东沿海日杂百货,秦岭伏牛山间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

逐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

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 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荆紫关古街道。

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地面均系青石铺砌,平净整齐,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 2、荆紫关古关门。

在荆紫关镇南街最南端。砖石结构,跨街而立,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字,进入关门,古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3、平浪宫。位于荆紫关南街东侧面。

始建于清代。当荆紫关码头进极盛时期,船商们组建船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 之地,该宫坐东向西,面对丹东,中轴线上现存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有钟鼓楼各1座。

现有房舍22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门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3字。

门南侧面题"风平",北侧面题"浪静"各2字。大门楼两侧面各开1边门,边门外侧面是钟楼和鼓楼,为四角攒尖顶,三重檐,木结构,灰色瓦,砖雕花脊,顶部安有宝珠和塔刹,上书有"风调雨顺"4字。

额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结构完好,造型优美。沿中轴线往后是中殿后殿。

中殿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和垂脊上有砖雕,左右山脊各竖钢叉,各嵌汉字,南为"万石",北为"千秋"。中宫南侧有3间耳房。

大门楼和中宫内院南北两侧,各建1座四角攒尖式方楼,南为钟楼,北为鼓楼,两楼顶端各竖铁刹,内嵌大字,南是"风调"、北是"雨顺"。后宫面和进深各3间,造型和中宫大致相同,南北两侧各建有相同的耳房2间。

在中宫和后宫之间南侧,另建道房6间。该宫造型优美,式样别致四周有围墙环绕。

平浪宫建筑上书题拮祥语:"风平浪静"、"风调雨顺"和"万古千秋",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太平盛世的向往。 4、山陕会馆。

位于荆紫关古街东侧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面积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临丹江。

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

大门楼3间,门前有青石阶,门两侧各伏1造型奇特的石狮子,门楣与檐间有两层石雕图案,庄重威严。戏楼3间,系两层硬山式建筑,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

楼的前后檐均有木雕组画"唐僧取经"等6组,雕绘精湛。从过道楼往后,穿过一条宽2米,长30米的甬道,是春秋楼。

面阔3间,为硬山式建筑,两侧有形态逼真的"麒麟望北斗"、"丹凤朝阳"、"习武图"、"参拜图"及"雄鹰展翅"等透花木雕,前后檐设木雕斗拱,阁内昔供泥塑关公像。春秋阁前南北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高10米,为方形攒尖顶,四角悬铃,内有"哪咤闹海"、"仙鹤送书"等故事木雕。

70年代,南侧的钟楼被扒掉,现仅存鼓楼。沿春秋楼北侧殿房穿过,便进入后殿。

后殿 3间,歇山式建筑。最后有卷棚和住房6间。

山陕会馆是荆紫关镇最大的建筑群,对形容古代的历史、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 5、玉皇宫。

又名禹王宫。位于荆紫关古街道东侧,座东向西,面江而建,清代建筑,是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规模庞大,具有浓厚的清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

6、万寿宫。又名江西馆。

面对丹江,座落在街道东侧,清代建筑,现存宫室12间,占地900平方米。

三、荆紫关镇在哪里呀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处,地势险要,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现为河南省117个重点镇之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荆紫关镇形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便源自荆紫关镇,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楚国交战频繁,这个地方白天属于秦国,晚上被楚国夺取,第二天可能又会易手。再加上这里地势险要,古代又被称为“豫之屏障”。

近年来,荆紫关镇先后荣获“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文明集镇”、“河南十大名镇”、“全国重点镇”等称号一。

四、河南十大名镇

你好我就是土生土长的人 先说我们镇的地理位置 荆紫关镇位于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地理坐标为北纬33度14分,东经111度1分。距淅川县城75公里,东至本县的西簧乡、西接湖北郧县白浪镇和陕西商南县白浪镇,南和本县的寺湾镇接壤,北与西峡县西平镇相联,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丹江河穿境而过 旅游景点 紫关地处三省交界处,境贯丹江,道扼隘口,西汉时始为草桥关,元为荆籽口,明为荆籽关口,清为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呈紫色之祥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遂延续至今。

淅川荆紫关镇是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唐代后期形成的商业古街,座落在丹江岸边。巍巍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

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船舸弥津。江东沿海日杂百货,秦岭伏牛山间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

逐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

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 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荆紫关古街道。

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地面均系青石铺砌,平净整齐,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 2、荆紫关古关门。

在荆紫关镇南街最南端。砖石结构,跨街而立,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字,进入关门,古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3、平浪宫。位于荆紫关南街东侧面。

始建于清代。当荆紫关码头进极盛时期,船商们组建船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 之地,该宫坐东向西,面对丹东,中轴线上现存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有钟鼓楼各1座。

现有房舍22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门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3字。

门南侧面题"风平",北侧面题"浪静"各2字。大门楼两侧面各开1边门,边门外侧面是钟楼和鼓楼,为四角攒尖顶,三重檐,木结构,灰色瓦,砖雕花脊,顶部安有宝珠和塔刹,上书有"风调雨顺"4字。

额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结构完好,造型优美。沿中轴线往后是中殿后殿。

中殿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和垂脊上有砖雕,左右山脊各竖钢叉,各嵌汉字,南为"万石",北为"千秋"。中宫南侧有3间耳房。

大门楼和中宫内院南北两侧,各建1座四角攒尖式方楼,南为钟楼,北为鼓楼,两楼顶端各竖铁刹,内嵌大字,南是"风调"、北是"雨顺"。后宫面和进深各3间,造型和中宫大致相同,南北两侧各建有相同的耳房2间。

在中宫和后宫之间南侧,另建道房6间。该宫造型优美,式样别致四周有围墙环绕。

平浪宫建筑上书题拮祥语:"风平浪静"、"风调雨顺"和"万古千秋",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太平盛世的向往。 4、山陕会馆。

位于荆紫关古街东侧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面积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临丹江。

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

大门楼3间,门前有青石阶,门两侧各伏1造型奇特的石狮子,门楣与檐间有两层石雕图案,庄重威严。戏楼3间,系两层硬山式建筑,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

楼的前后檐均有木雕组画"唐僧取经"等6组,雕绘精湛。从过道楼往后,穿过一条宽2米,长30米的甬道,是春秋楼。

面阔3间,为硬山式建筑,两侧有形态逼真的"麒麟望北斗"、"丹凤朝阳"、"习武图"、"参拜图"及"雄鹰展翅"等透花木雕,前后檐设木雕斗拱,阁内昔供泥塑关公像。春秋阁前南北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高10米,为方形攒尖顶,四角悬铃,内有"哪咤闹海"、"仙鹤送书"等故事木雕。

70年代,南侧的钟楼被扒掉,现仅存鼓楼。沿春秋楼北侧殿房穿过,便进入后殿。

后殿 3间,歇山式建筑。最后有卷棚和住房6间。

山陕会馆是荆紫关镇最大的建筑群,对形容古代的历史、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 5、玉皇宫。

又名禹王宫。位于荆紫关古街道东侧,座东向西,面江而建,清代建筑,是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规模庞大,具有浓厚的清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

6、万寿宫。又名江西馆。

面对丹江,座落在街道东侧,清代建筑,现存宫室12间,占地900平方米。该宫为江。

五、荆紫关清代一条街是什么样的吗

丹江河自西向东绕过荆紫关镇奔流而下,毗邻河道的是一条弯 弯的长街。

在这条长街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砖瓦结构的店铺,这就 是北方城市绝无仅有的“清代一条街”。这条狭窄的古街长达2。

5公里,里里外外都透出古色古香。走 近古街,首先看到的是一道古关门。

这座关门是砖石结构,表面雕有 古雅的花纹。关门上方横嵌着一块石匾,黑底白字,上写“荆紫关” 三个魏体字。

据碑文记载,现存的关门建于1914年,因门楼装饰图 案与其他关门有别,因此此门又叫“花城门”。荆紫关镇的清代一条街街道两旁,肩并肩地排列着700多间砖 木结构的两层瓦房。

这些建筑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清代建筑的 原貌。临街的房门,统一都是用木板钉成,昼抽夜闭,便于做生意。

穿过临街房,是狭长的院落。院落两侧是对称的厢房。

一个院落里 多的有20多间屋子。整条街道的建筑融南北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显得古朴而独特。

两家临街房之间都建有两米长的“烽火山”,意在 阻隔火灾的蔓延。从这一点来看,过去的商人们就有很强的消防 意识。

荆紫关镇古街的形成,离不开丹江河的古代航运。历史上,丹江 是我国江汉平原一带通往古都长安的唯一水上通道。

清朝嘉庆年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荆紫关已经成为商业重镇。 当时,丹江河水 运兴旺,河边码头停靠着南来北往的船只。

有时候,这些船只有三四 百艘之多,“百舸竞发,千帆落桅”的景象蔚为壮观。在丹江河岸边\ 专门为船工、客商服务的客店、酒楼一家挨一家,形成了 600米长的 河街,叫卖声日夜不绝。

当时的荆紫关镇上商贾云集,有3大公司、8大帮会、12家骡马店、24家大商号。 经营餐饮的有几十家店铺。

“歪脖的板面条”、“董久章的锅贴馍”、“王怀娃的®肉”等是其中最 有名气的几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荆紫关设立了厘金局(相当于现在 的税务局)、电报局和邮政局。

清朝末年,因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臣僚逃至西安。 这些人在西安停留期间所 需的大批物资都是从南方运来,通过丹江水路经荆紫关进入陕西的。

随着商贾的急剧增加,荆紫关迅速繁荣起来,一时享有“小上海”的 盛誉。荆紫关的商人来自全国各地,现在荆紫关镇还有1000多人属 于当年那些外来商人的后裔,而这1000多人中,就有100多个姓氏。

六、荆紫关历史上有地震吗

荆紫关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处,境贯丹江,道扼隘口。

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

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船舸弥津。江东沿海日杂百货,秦岭和秦岭东段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脉间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

逐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

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 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荆紫关古街道。

呈南北走向,长25公里,地面均系青石铺砌,平净整齐,两侧700余间板门店铺,均具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房门都是木板嵌成,昼抽夜闭,房屋多是进出几层院落,两边厢房对称,均有一堵两米长的封火硬山,高低错落,相互重叠,使街道更加古朴灵秀,曲型多姿。 2、荆紫关古关门。

在荆紫关镇南街最南端。砖石结构,跨街而立,高7米,宽6米,进深1米,中间是拱门,顶部有砖砌斗拱,门楣上书"荆紫关"三字,进入关门,古代建筑群便映入眼帘。

3、平浪宫。位于荆紫关南街东侧面。

始建于清代。当荆紫关码头进极盛时期,船商们组建船帮会,取"风平浪静"之意,筹建了平浪宫,成为船工娱乐、 之地,该宫坐东向西,面对丹东,中轴线上现存大门楼、中宫、后宫及配房数间,另有钟鼓楼各1座。

现有房舍22间,均为硬山式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大门楼面阔3间,进深2间,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门楣上方嵌大理石匾额,横书"平浪宫"3字。

门南侧面题"风平",北侧面题"浪静"各2字。大门楼两侧面各开1边门,边门外侧面是钟楼和鼓楼,为四角攒尖顶,三重檐,木结构,灰色瓦,砖雕花脊,顶部安有宝珠和塔刹,上书有"风调雨顺"4字。

额枋上有木雕花草,梁架做工精致,结构完好,造型优美。沿中轴线往后是中殿后殿。

中殿面阔、进深各3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和垂脊上有砖雕,左右山脊各竖钢叉,各嵌汉字,南为"万石",北为"千秋"。中宫南侧有3间耳房。

大门楼和中宫内院南北两侧,各建1座四角攒尖式方楼,南为钟楼,北为鼓楼,两楼顶端各竖铁刹,内嵌大字,南是"风调"、北是"雨顺"。后宫面和进深各3间,造型和中宫大致相同,南北两侧各建有相同的耳房2间。

在中宫和后宫之间南侧,另建道房6间。该宫造型优美,式样别致四周有围墙环绕。

平浪宫建筑上书题拮祥语:"风平浪静"、"风调雨顺"和"万古千秋",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太平盛世的向往。 4、山陕会馆。

位于荆紫关古街东侧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是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创建,面积4000平方米。坐东向西,面临丹江。

现存建筑6座,房屋29间,皆在中轴线上。依次有大门楼、戏楼、过道楼、钟楼、春秋阁(中殿)、后殿、卷棚等。

大门楼3间,门前有青石阶,门两侧各伏1造型奇特的石狮子,门楣与檐间有两层石雕图案,庄重威严。戏楼3间,系两层硬山式建筑,下层为过道,上层中间为戏楼,北间为乐队室,南间为化妆室。

楼的前后檐均有木雕组画"唐僧取经"等6组,雕绘精湛。从过道楼往后,穿过一条宽2米,长30米的甬道,是春秋楼。

面阔3间,为硬山式建筑,两侧有形态逼真的"麒麟望北斗"、"丹凤朝阳"、"习武图"、"参拜图"及"雄鹰展翅"等透花木雕,前后檐设木雕斗拱,阁内昔供泥塑关公像。春秋阁前南北两侧,建有钟楼和鼓楼,高10米,为方形攒尖顶,四角悬铃,内有"哪咤闹海"、"仙鹤送书"等故事木雕。

70年代,南侧的钟楼被扒掉,现仅存鼓楼。沿春秋楼北侧殿房穿过,便进入后殿。

后殿3间,歇山式建筑。最后有卷棚和住房6间。

山陕会馆是荆紫关镇最大的建筑群,对形容古代的历史、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的价值。 5、玉皇宫。

又名禹王宫。位于荆紫关古街道东侧,坐东向西,面江而建,清代建筑,是专门为治水有功的禹王所建造的,现存建筑分前宫、中宫、后宫三大部分,规模庞大,具有浓厚的清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

6、万寿宫。又名江西馆。

面对丹江,坐落在街道东侧,清代建筑,现存宫室12间,占地900平方米。该宫为江西商人集资而建,分前宫、后宫和耳房,均系硬山式建筑。

7、 寺。位于街西侧,座西面东,始建于明代,系硬山式建筑,房顶盖灰板瓦,拱券门,后曾屡次修复,现状基本保持原貌,该寺为 教礼拜场所,为我们研究 建筑以及该教在当地的传播发展历史,提供了实物标本。

8、法海禅寺。位于荆紫关镇东北部猴山西南麓。

原名莲花寺、大寺。为取佛法无边之意,取名法海禅寺。

据寺碑记载,该寺是由西峰禅师创建于唐仪凤二年(677年),明朝中期由太虚禅师重修,明末清初两次遭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和康熙五年(1666年)又进行修葺。大雄宝殿及东西禅堂,也于乾隆和喜庆年间进行修复。

白衣阁东楼在咸丰九年(1859年),同治三年(1864年)两次遭破坏。

七、你知道 荆紫关 是哪个省

荆紫关地处三省交界处,境贯丹江,道扼隘口,西汉时始为草桥关,元为荆籽口,明为荆籽关口,清为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呈紫色之祥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遂延续至今。

淅川荆紫关镇是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为唐代后期形成的商业古街,坐落在丹江岸边。巍巍荆紫关,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

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

明、清时期,是荆紫关的黄金时代,沿江码头,船舸弥津。江东沿海日杂百货,秦岭伏牛山间土特产亦多在此地集散。

逐成为豫、鄂、陕附近7省商贾云集之地。曾出现"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

现存古代建筑有:荆紫关古街道、关门、山陕会馆、禹王宫、平浪宫、万寿宫、法海寺、 寺、一脚踏三省碑亭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河南南阳荆关位于长江哪个位置

一、河南省南阳市荆紫关镇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与长江流域图位置比对,位于长江的中游位置,如图所示:

二、河南省南阳市荆紫关镇简介:

荆紫关镇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丹江穿境而过,是“南水北调”水源地。镇 所在地南距湖北白浪镇5华里,西距陕西白浪镇5华里。全镇总面积1682平方千米,人口56万,辖37个村委会。

荆紫关古镇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商业文化和绚丽的古建文化遗存。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淤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 荆紫关镇先后获得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 “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省重点镇”、“ 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五星级小城镇”等荣誉称号。

以上就是关于荣氏家族历史全部的内容,包括:荣氏家族历史、退伍老兵返乡务农,隐姓埋名45年,省委书记下乡才知他身份不简单、淅川荆紫关镇历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53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