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自倚修竹是什么意思

无言自倚修竹是什么意思,第1张

“无言自倚修竹”意思是默默无语,孤独的倚着修长的翠竹。

这一句出自宋代词人姜夔的《疏影·苔枝缀玉》。

《疏影·苔枝缀玉》与《暗香·旧时月色》是咏梅的姊妹篇,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营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它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它安排金屋,让它有一个好的归宿。但只是白费心意,它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

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

石湖在苏州胥门外,孝宗皇帝赐范为别业,有御笔“石湖”二大字刻于山石。范成大是主战派,曾效仿苏武出使金国,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孝宗赐这位大学士石湖庄园,意思就是教他寄情山水莫再过问国事,范石湖心情是忧郁的。

白石在石湖与范成大的会合吟唱,成为文学史佳话。白石在此休养精神居留近一个月,范成大拿出纸来,要姜夔写两首新词。范成大家有凌宵园,园中有梅花。冬雪天,梅花开启,给姜夔注入了新词内容。

《暗香》、《疏影》词牌名出自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中之句,白石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名家点评

南宋词人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意思是说咏梅的词,只有《暗香》和《疏影》这两首,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为绝唱。

问题一:带有修竹的成语 茂林修竹 [mào lín xiū zhú]

生词本

基本释义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 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问题二:修竹的词语解释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问题三:形容人身材像雨后修竹一样挺拔的词语或成语 倾国倾城qīng guó qīng chéng

[释义]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语出] 东汉・班固《汉书・外戚传下・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近义] 倾城倾国、国色天香、出水芙蓉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 一个太真妃~。(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成语故事]

问题四:带竹的成语有哪些 青梅竹马、

罄竹难书、

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茂林修竹、

竹报平安、

成竹在胸、

竹苞松茂、

竹马之交、

青竹丹枫、

金石丝竹、

磬竹难书、

丝竹管弦、

破竹之势、

竹篮打水、

竹马之友、

竹烟波月、

哀丝豪竹、

鲇鱼缘竹竿、

名垂竹帛、

鸠车竹马、

竹头木屑、

弹丝品竹、

竹篱茅舍、

破竹建瓴、

翠竹黄花、

竹清松瘦、

竹罄南山、

竹马之好、

着于竹帛

问题五:带竹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磬竹难书、青竹丹枫、成竹在胸、茂林修竹、竹马之交、胸有成竹、势如破竹: 青梅竹马、竹报平安、罄竹难书、丝竹管弦、竹苞松茂、金石丝竹

问题六:成语什么什么什么竹 调弦品竹、

哀丝豪竹、

茂林修竹、

鲇鱼上竹、

易如破竹、

弹丝品竹、

鲇鱼上竹竿、

鲇鱼缘竹竿、

曝书见竹、

金石丝竹、

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武昌剩竹、

势如劈竹、

调丝品竹、

胸无成竹

问题七:带竹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竹字的成语:

丝竹管弦、胸无成竹、破竹之势、调丝品竹、

破竹建瓴、竹柏异心、茂林修竹、朽竹篙舟、

竹报平安、品竹弹丝、吹竹弹丝、胸有成竹、

丝竹中年、竹烟波月、罄竹难穷、丝竹`弦、

成竹在胸、竹罄南山、芒鞋竹笠、鸠车竹马、

柳门竹巷、竹苞松茂、弄竹弹丝、鲇鱼上竹、

曝书见竹、竹马之友、品竹调丝、势如破竹、

哀丝豪竹、豪竹哀丝、名垂竹帛、竹头木屑、

磬竹难书、茂林修竹、朽竹篙舟、著于竹帛、

品竹调弦、竹马之交、金石丝竹、武昌剩竹、

竹篮打水、尺竹伍符、急竹繁丝、易如破竹、

垂名竹帛、势如劈竹、东南竹箭、青竹丹枫。

问题八:语文:对批评清风能感,对诽谤修竹有情,对压抑兰香有怀。其中的四字词语各是什么意思?如清风能感 清风能感(清风拂面,笑看风云,处世坦然) 热血能化(满腔热血,也可清水淡淡) 修竹有情(虽理直气壮,但也可审时度势、礼让三分) 兰香有怀(喜怒不惊、暗香浮动)

词目 茂林修竹

发音 mào lín xiū zhú

释义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示例 刚过了小桥曲水,又见些茂林修竹。(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二回)

修竹篇

陈子昂

龙种生南岳,

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

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

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

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

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

含彩独青青。

岂不厌凝冽?

羞比春木荣。

春木有荣歇,

此节无凋零。

始愿与金石,

终古保坚贞。

不意伶伦子,

吹之学凤鸣。

遂偶云和瑟,

张乐奏天庭。

妙曲方千变,

《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斲美,

常愿事仙灵。

驱驰翠虬驾,

伊郁紫鸾笙。

结交嬴台女,

吟弄《升天行》。

携手登白日,

远游戏赤城。

低昂玄鹤舞,

断续彩云生。

永随众仙去,

三山游玉京。

陈子昂诗鉴赏

这首《修竹篇》原诗前有一段近一百八十字的《序》文。它简炼概括地阐述了诗人倡导诗歌革新的主张,指出齐梁诗风的痹病就在于“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号召诗人们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创作内容充实,具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特色的诗篇。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通过对修竹的品性、功用、及志向的生动描写和丰富想象,赞颂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全诗造境壮美,基调乐观豪放,语言质朴明快,洋溢着一股爽朗阳刚之气,大有建安诗人的遗风。

全篇共三十六句,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前十八句,主要介绍修竹的生长环境和优良质地。首二句,形象地概括了这一立意。“南岳”, 即著名的五岳之一衡山。品质优良的修竹“龙种”产于此地。名山与物华聚集,一开篇就令人神往不已。

“孤翠郁亭亭”,既从形色两方面描绘了修竹优美动人的姿态,也颂扬了它的卓然不群。衡山是万木葱笼的,但是,在诗人看来,它们与修竹相较,却有所逊色,所以特意以“孤翠”二字,以显其精。接下去,诗人分别写了修竹生长的自然条件和品性。“峰岭上崇崒”以下八句,紧承首句,描绘了修竹“生南岳”的情景。上有崇山峻岭,下有涧溪烟雨,突出了处境的幽僻;夜闻鼯叫,昼听泉鸣,渲染了四周的清静;春风舒缓,白露清凉,更衬出了氛围的洁净。正因为生长在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修竹的“哀响”如同鸣金奏乐,“密色”仿佛受到了美玉的滋润。“岁寒霜雪苦”以下八句,上承第二句,表现修竹的品性。

“含彩独青青”,照应了上文的“孤翠”,突出了修竹虽受严冬霜雪折磨却青绿如故的独特品质。接着,诗人由表及里,以“岂不厌凝冽”的反诘,转为深入析理。并继而以“羞比春木荣”作了解答。春天风和日丽,一切草木皆应时而发,竞相争荣。“羞比”表明了修竹傲岸不群,不趋时争荣,接着诗人通过“有荣歇”与“无凋零”的对比,揭示了修竹不屑与春木争荣的实质,又探本溯源,表现了它的志向:“始愿与金石,终古保坚贞。”说明修竹的本性决定了它有如金石,坚贞不二,永不凋零。这段议论,诗人采用反诘、对比、比拟等手法,寓理于象,笔挟风力,使行文“结言端直”、“意气骏爽”(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显得尤为刚健有力。

第二部分,即后十八句,写修竹被制成洞箫之后的功用及愿望。相传黄帝派乐官伶伦从昆仑山北的峡谷选取了优的竹子,砍做十二竹筒,按照雌雄凤凰的鸣叫声,为人类创制了十二音律。“不意伶伦子,吹之学凤鸣”,就是诗人大胆想象,对这一传说的化用。

学凤鸣,《汉书·历律志上》载: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筩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从而,发明了黄钟十二律。“不意”, 相对前面的“始愿”这两字使全诗顿起波折,全篇的`歌赞对象由修竹转向了洞箫。由于得到黄帝乐官的雕琢,修竹的制成品—— 管乐洞箫,得到了配合弦乐“云和瑟”在朝廷演奏的机遇。诗人用“遂偶”、“张乐”修饰这一机遇,意态恣肆,语调轻松,暗示洞箫得到赏识器重甚为欣快。“妙曲方千变,箫韶亦九成”,生动地再现了它在朝廷的表演。能演奏“妙曲”和虞舜制作的《韶》乐,说明其音色优美动听。

“方千变”、“亦九成”,形容演奏的乐曲甚多。“方”(刚才)和“亦”(又)两个副词的使用透露出了演奏的频繁忙碌。但是,洞箫并没有满足于此。“信蒙雕琢美,常愿事仙灵”,抒发了它报答知遇之恩,追求美好理想的心愿。从这两句开始到全诗结束,一变前面的第三人称,改用洞箫的口吻,绘声绘色地阐述了它“事仙灵”的心愿:伴随仙人驾翠虬,与仙女弄玉吟赏着美妙的乐曲《升天行》,携手登白日,戏赤城,入三山,游玉京,玄鹤在身边忽高忽低展翅起舞,彩云也在四周时断时续飘来飞去。在这里,诗人融合想象、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描绘了一个自由欢乐、光明美好的理想境界。这个境界虽然是虚幻的,却生动地表现了洞箫对美好理想的热切追求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本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修竹、洞箫人的思想感情,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又避免了频繁比兴,失于晦涩的弊病,较为显豁地透露了其中的寓意:名为咏物,实为抒怀。诗中修竹的品性、洞箫的理想和追求,实为诗人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坚贞不二的品格、美好的人生理想和昂扬奋发的精神的写照。

“茂林修竹”中“修”的意思是长,原文出处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词语造句:

1、南岳衡山处处是茂林修竹,还有很多动物栖息,而且游客不是很多。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3、此处处处茂林修竹,终年长翠;奇花异草,四时飘香;其七十二处山峰,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素以五岳独秀而闻名于世。

4、桃街在桃林中逶迤,并有亭台楼阁、湖潭溪渠、茂林修竹点缀其中,如相悦亭、相思台、桃花潭、倾心湖等。

5、沿途茂林修竹,山峰林立,云迷雾罩,风景虽然优美,但若是单骑行走其间倒真有些寒凛凛的。

原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赏析

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先点明聚会的时问、地点、缘由,后介绍与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接着写兰亭周围优美的环境。先写高远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再写近低处“清流激湍”;然后总写一笔:“映带左右”。用语简洁。富有诗情画意。在写景的基础上,由此顺笔引出临流赋诗,点出盛会的内容为“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这是反面衬托之笔,以加张表达赏心悦目之情。最后指出盛会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时,“天朗气清”为下文的“仰观”、“俯察”提供了有利条件;“惠风和畅”又与“暮春之初”相呼应。此时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观”、“俯察”,“游目骋怀”、“视听之娱”完全可以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与会者的感受归结到“乐”字上面。笔势疏朗简净,毫无斧凿痕迹。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土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比分别评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聚会之乐而发,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几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优,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了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后一段说明作序的缘由。文章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指出每每发现“昔人兴感之由”和自己的兴感之由完全一样,所以“未尝不临文嗟悼”,可是又说不清其中原因。接着把笔锋转向了对老庄关于“一生死”,“齐彭祖”论调的批判,认为那完全是“虚诞”和“妄作”。东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庄,喜好虚无土义的清谈,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且把长寿的彭祖和夭折的儿童等同看待,认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作者能与时风为悖。对老庄这种思想的大胆否定,是难能可贵的,然后作者从由古到今的事实中做了进一步的推断:“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才“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留于后人去阅读。尽管将来“事殊事异”,但“所以兴怀。其一致也”。这就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诗集》的原因。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当,开发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兰亭集序》在骈文的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属于议论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齐彭荡”和“修楔事”这样浅显易储的典故,这样朴素的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以上就是关于无言自倚修竹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无言自倚修竹是什么意思、修竹什么的成语、茂林修竹的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41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