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禩是怎样的一个人

爱新觉罗·胤禩是怎样的一个人,第1张

爱新觉罗胤禩,系清朝圣祖仁皇帝康熙第八子,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时[1],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

近年来,胤禩名屡见于诸历史小说、古装戏剧中,多为反角,皆以结党谋私、暴戾悖逆、不忠不孝、奸险阴刻之言冠之,余窃为之不平。数月间,寻得清代史料多部,潜心研读,小有所得,故撰文一篇,以正胤禩之名。

少年皇子

胤禩虽为康熙帝之子,但因其母出身卑微,故少时在众兄弟子侄间并不得贵重,颇受冷遇。这段经历当对他日后广有影响,故赘言之。

其母卫氏,系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宫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宫内管领虽为五品文官,但因她是辛者库出身,故较后宫其余人等为贱。据杨珍《康熙皇帝一家》中介绍:“《清皇室四谱》中,也说卫氏‘本辛者库罪籍,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辛者库’是满语‘辛者库特勒阿哈’的简称,意为‘管领下食口粮人’,即内务府管辖下的奴仆。清代八旗官员得罪后,他们本人及其家属被编入辛者库,成为戴罪奴仆,以示惩处。卫氏的先人当有类似经历,才成为辛者库罪籍。就现有材料看,她不仅是康熙朝,而且是清代各朝所有受封妃嫔中,母家地位最为卑下者。以此出身,卫氏仅能充当宫女,在宫内干些粗活,与皇帝接触的机会,大大少于其她宫人。但她竞被玄烨看中,并生育皇子,表明她自身条件很好,温柔聪慧,美丽出众。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仅有两人被册为嫔,一位是正在受宠的17岁少女瓜尔佳氏,另一位则是相对来讲已年位则是相对来讲已年老色衰的卫氏,而比她早生皇子的戴佳氏却没有得到册封。这除去因胤禩很受皇父喜爱,是三十七年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轻(仅17岁)的一位外,与卫氏本人也有关系。不久,她又被晋升为良妃,成为玄烨当时仅有的5位妃子(贵妃除外)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之人。”[2]

胤禩出生后,康熙嫌卫氏出身低微,将他交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慧妃那拉氏教养[3],因此他与慧妃感情甚亲。雍正帝继位伊始,允许部分母妃“随子归邸”而居,惠妃因亲子胤禔已被圈禁,于是欣然移居至胤禩府邸。

据闻胤禩自幼聪慧,且甚晓世故,从小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

清朝规定皇子六岁起入书房读书,每日以名师大儒教之以满、蒙、汉等文字,并辅以骑马射箭等功夫。据《康熙起居注》所载,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十日,康熙对几位年长阿哥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次考核,其中便有方满六岁的胤禩。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八子“以次进前,各读数篇,纯熟舒徐,声音朗朗”,[4]想必胤禩不满六岁便已开始习读诗书了。

但写字是他的弱项,康熙曾因不满他的书法,遂令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并要他每日写十幅字呈览。曾任翰林院编修、起居注官、礼部给事中、九阿哥胤禟侍读兼府内管家的秦道然在雍正朝的供词中提及此事,言胤禩于之颇不耐烦,便央人写了来欺逛康熙[5]。

康熙三十一年七月,他随父与众兄弟共往塞外巡猎,据传教士张诚回忆:“整整一个月,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时而奔弛,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捷。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捕获几件野味回来。”[6]胤禩位于其列,亦必时有斩获。

胤禩早年很受皇父喜爱,康熙于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时,他便与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为贝勒[7],为当时年龄最幼者。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适其出塞时与皇三子胤祉一同办理政务。

先前已经提到,胤禩为人非常亲切,全无阿哥的骄纵之气,因此广有善缘。不仅在众兄弟中与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禵交情非比寻常,与众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欢。康熙帝之兄裕亲王福全(卒于康熙四十二年)生前也曾在康熙面前赞扬胤禩不务矜夸,聪明能干,品行端正,宜为储君。

具体你可以看下面的链接,那里有详细的介绍。

你问这个干什么呢? 明确告诉你廉王一支早早绝嗣了,胤禩往后传了五代香火就断了。 独子弘旺有三个儿子,长子永类三岁夭折。 次子肃英额有六个儿子:幼子瑞岱早殇,四子瑞实和五子瑞建死在二十岁上没能留下孩子,次子瑞臣无嗣,貌似长子得了胤禩玄孙奕英,奕英又得一子载霖,再往后就没有了。三子瑞绵有三个儿子,其中三子奕中无子,次子奕淮的独子载襄三岁就没了,长子奕湍的长子载纯和次子载桂一个活了三岁,一个活了六岁,1828年道光年间载桂这来孙一死,胤禩的次孙支系就断了。 弘旺的三子永明额只有绵森一个儿子,绵森嫡长子奕固和次子奕遐都是三岁就早夭。庶子奕沆活了三十九岁却没有子嗣,他于1879年光绪五年逝世,宣告了廉王嗣绝。 于是永明额承继了康熙第十五子胤禑的后嗣奕松,奕松过继后三年就没了,才十岁。然后又从奕松家承继了载慰,再后来是溥宽,溥宽的独子毓漳出生于1901年,现在应该已经不在了,再往后就不知道了。1947年的时候良妃家庙安国寺的庙主是金毓评(怡王后人),说明其时毓漳大约已不在北京了。 至于廉王唯一的庶女何衔格格,嫁给了康熙第十四女,九格格和硕悫静公主与额附孙成运的儿子孙五福(算是嫁给了表兄)。只知道隔代至少有一个胤禩的曾外孙孙庆成。这一支情况再不晓得了,应该是一直流传的,但早已不再是爱新觉罗宗室一脉了。 从胤禩曾孙一代开始,很明显就香火不济了,第一是多娶继福晋(嫡福晋早死,还有的二继嫡妻;还有三兄弟的嫡福晋一一先后过世,全部续弦的),先后有四个正室都出于瓜尔佳氏。二是多早夭,大多在三到十岁夭折,尤其是正室无子,子嗣多从庶室所出。第三是成年而无子。 满清近亲通婚的恶果像是集中报在了八阿哥一系上。每一代通常只有一人有子嗣或者活到成年。当然这也和廉王获罪后,其子孙沦为没落的闲散宗室有关。胤禩身死153年后绝嗣,共得一子一女,三孙,七曾孙,七玄孙,六来孙。承继了一个晜孙,一个仍孙。 我这里有一部分康熙诸皇子直系子孙累计人数的情况(只包涵有统计在册的,不排除缺失遗漏,其参考价值不在数目而在比例) 01 胤禔 直郡王 55 02 胤礽 理密亲王 107 03 胤祉 诚隐郡王 43 04 胤禛 清世宗 394 05 胤祺 恒温亲王 49 07 胤佑 淳度亲王 43 08 胤禩(复)廉亲王 25 13 胤祥 怡贤亲王 117(“怡”是十大世袭罔替的亲王封号之一,雍正一生封了这么些爵位,唯有这个最真心) 17 胤礼 果毅亲王 1 20 胤祎 简靖贝勒 10 21 胤禧 慎靖郡王 5 22 胤祜 恭勤贝勒 17 23 胤祁 镇国公 35 24 胤秘 (言咸)烙亲王 34 看雍正怡王这俩兄弟直系的庞大数目可见,政治优势对家族传承是很重要的。不然爱新觉罗氏族怎么能在三百年间从努尔哈赤一家22人发展到现在宗室46万,觉罗34万(只包括了男性,女性未计其中)的庞大规模呢?

胤禩福晋 其为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父姓郭络罗氏(注:《清史稿》记为乌雅氏应为误记。)。岳乐为阿巴泰第四子,初封镇国公,因在战事上屡有建树,于顺治十四年晋为安亲王,卒于康熙二十八年。安亲王一家可算得上是朝中显贵,因之胤禩与郭络罗氏的结姻,亦在无形中拔高了他的身价,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产生的影响,为其在宗室中奠定了广泛的人缘基础。(注:以安王一脉在圣祖朝中后期的待遇来说,此说法貌似不成立)。 康熙曾于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然而,据《爱新觉罗宗谱》载,胤禩之子弘旺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庶母张氏张之碧之女”,那么康熙帝十月初四日斥责胤禩时言其“迄今未生子”所指为何,或是指其未有嫡子?很奇怪的是这一子一女都是在康熙47年出生,胤禩27岁才有自己的子女,在当时也不太正常。当年积极参与夺嫡的胤禩不可能不让自己多子女,这之中有什么问题也不明。从现存史料中并没有找到关于胤禩嫡福晋善妒”具体行为”的记载。当时的弘旺已经出生。但这这句话从正面来看反而看出胤禩爱妻。 秦道然在雍正朝的供词中也提到胤禩府内的事俱是由福晋掌管的。郭络罗氏生母早卒,又不在父亲身边,反而是在外祖父安亲王岳乐身边长大。岳乐可能会因为怜悯郭络罗氏而加倍疼爱也不一定,未必会造成性格泼辣。《清史稿》对其福晋的描写极少,其中比较能突显其性格的也只有一句:“封亲王命下,其福晋乌雅氏对贺者曰:「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语闻,世宗憾滋甚。”不能就这样断言胤禩就此怕了郭络罗氏。 根据《雍正朝起居注册》雍正四年正月二十八日:"令尔等前去将朕谕旨降与胤禩之妻,革去福晋,逐回外家。降旨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若有互相传信之事,必将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尔等回来后,再将此旨降与胤禩。嗣后,伊若痛改其恶,实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处。若因逐回伊妻,怀怨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与重罪。” 从这可看出胤禩确实和八福晋感情好,否则不会以八福晋威胁胤禩。 妻妾 康熙三十六年,女孩4。(注:女孩应指宫女,此时还没有娶福晋,来自康熙朝满文奏折) 康熙四十年,女孩18。(来自康熙朝满文奏折) 康熙四十五年,嫡妃郭络罗氏(安亲王岳乐外孙女)、庶妃王氏。(来自康熙四十五年玉牒) 康熙四十七年,使女张氏生子弘旺、使女毛氏生一女。(妾张氏,张之碧之女;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雍正年间的记载,侧福晋姓氏不详。(来自允禩侧福晋祭文) 乾隆年间的记载,弘旺生母张氏及允禩的其他两位侍妾。(来自允禩侧福晋祭文) 总计:妻妾至少5位(嫡福晋郭络罗氏、雍正年间死去的侧福晋、乾隆年间还活着的张氏及其他二妾) 注1:庶妃(即庶福晋或庶夫人)可以入玉牒,无论有没有孩子;而侍妾生了孩子才可以入玉牒,而且玉牒十年一修,如果孩子在修玉牒的时候已经死了,其母也就入不了玉牒了。比如懋嫔宋氏的两个女儿都是未逾月殇,所有她就没入玉牒呀。感觉玉牒主要是记录子孙后代的,孩子的生母是顺带记载的。 注2:按规矩,成婚之前,分到的用于废掉少男身份的女人就不止一个! 子女 第一子弘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母妾张氏,张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五十五岁。嫡妻舒穆禄氏,伦布之女;妾茂怡氏,马尔泰之女;妾完颜氏,四格之女;妾荣氏,荣禧之女。三子:长子永类,次子肃英额,三子总兵永明额。 乾隆七年6月,弘旺因“在朝阳门外过宿”,“甘与大臣侍卫平等相交”“肆行妄为”,被乾隆斥责,说他不知顾惜颜面,卑鄙。为此,身居长辈的庄亲王胤禄、履亲王胤祹因“祖中尊长而不教其子侄”不加“随时管教”,甚至“置若不问”等过错而受到谴责。 弘旺著有《元功名臣录》、《皇清通志纲要》、《松月堂目下旧见》。 第一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八日巳时生,母为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嫁孙氏五福;女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一日巳时卒,年六十八岁。

才能不输雍正皇帝的八贤王允禩之所以会在“九子夺嫡”中失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皇八子允禩行事张扬,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厌恶;第二、皇八子允禩的母亲良妃不在了;第三、皇八子允禩给康熙皇帝送了一只死鹰,从此彻底断了继承大统的路。

(一)、皇八子允禩行事张扬

康熙皇帝的皇八子允禩是一位天资聪颖的皇子,从小就深受康熙皇帝喜爱,十七岁就获得了“贝勒”王位。在“九子夺嫡”之前,意气风发的皇八子允禩其实很受康熙皇帝喜爱,然而到了“九子夺嫡”时期,康熙皇帝的疑心越来越重,皇八子允禩却依然不懂得收敛锋芒,因此被康熙皇帝认为太过张扬,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康熙皇帝便对允禩心生厌恶了。

(二)、皇八子允禩的母亲良妃去世了

皇八子的母亲良妃虽然出身低贱,但是很受康熙皇帝喜爱,所以良妃和允禩母子一直就深得康熙皇帝看重。后来良妃因病去世,允禩也失去了能替自己说话的母妃。“九子夺嫡”时期,皇四子胤禛前朝有隆科多,后宫有母亲德妃,所以更能受到康熙皇帝的关注,失去良妃的皇八子允禩便只能靠着前朝的助力去争夺皇位,自然是争夺不过胤禛的。

(三)、皇八子允禩给康熙皇帝送了一只死鹰

导致康熙皇帝彻底对允禩失望的事件就是“死鹰”事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康熙皇帝打消了让允禩继位的念头。当时康熙皇帝去木兰围猎,皇八子允禩因为母亲良妃的忌日而留在了宫中祭拜,但是允禩给康熙皇帝送了一只猎鹰过去,没想到送到康熙皇帝手中时,猎鹰就死了,允禩也因此惹得康熙皇帝大怒,这才彻底退出了“夺嫡之争”。

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胤禩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胤禩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

注:胤yìn :后代:~嗣(后嗣)。

禩sì :同“祀”。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时,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胤禩因出身不好而受压抑,反倒激发他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人品出众,识量不凡,仪表端庄,风度儒雅,丝毫没有<红楼梦>中贾环那种猥琐卑劣,因此曾博得康熙的好感 ,十八岁即被封为贝勒,在被封的弟兄中是最小的一个他又以仁爱自励,为人谦和有礼,倾心结交士人于是,朝中大臣交口赞誉,说他极是好学,极是好王子 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都在康熙面前说他有才有德,心性好,这在胤禩,可能是半主动半被动的事说主动,是因为他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要争夺储位,就得争取人心说被动,则是因为他和其他皇子相争,本钱并不太多,惟一的本钱也就是人缘。 然而这个好人缘却害苦了他。 总觉得我们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还是非常的世俗,老八不过是输了,但不能抹杀他的才华,风度与努力。有人说他贪婪,为了皇位拼了一辈子却只留下骂名,可身为一个才华出众的皇子,怎么可能安心当一个享乐的贵族呢?他一定想要证明自己,更何况他生母地位如此卑微,心高气傲的他怎能忍受因为出身而屈居人下!人受环境支配,普通老百姓看来或许皇子的生活已经如同天堂,但生活在皇宫这个处处充满权力与等级的地方,恐怕谁都无法对皇帝这个位置毫无想法。 现在到处都是对皇帝歌功颂德或是戏说调侃的电视剧,书籍,可像老八这样的人却少有人关注。我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可现在却还有如雍正王朝一般对树立统治者高大全形象而将八王爷弄成奸猾恶毒反面角色的片子。到书店一看,满目皆是帝王传记,功臣事迹,那个曾经满朝文武支持的八贤王却又在哪里呢?我不禁失笑,难怪八爷要争帝位,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无论你怎样优秀,登不上那个位子,就会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或许千秋万代也无法翻身,尽管一代一代的人还会说“不以成败论英雄。” 他唯一的罪过,是德才兼备,以致老王夸赞,群臣拥戴,诸多阿哥爱护,成了皇子中出头的椽子,这才被康熙视为肉中刺,雍正视为眼中钉。因此,允的罪,无妨叫做“有才有德罪”,或曰“德才出众罪”。(摘自易中天<<品人录>>)

以上就是关于爱新觉罗·胤禩是怎样的一个人全部的内容,包括:爱新觉罗·胤禩是怎样的一个人、康熙八皇子胤禩的后代情况、历史上八阿哥胤禩到底有没有孩子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34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