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龙虱养殖的详细资料

请问龙虱养殖的详细资料,第1张

养殖设施

龙虱是水生昆虫,对农药、化肥、油污十分敏感,一般在郊外建池养殖较好,不能在环境污染,特别是有油污的地方养殖。养殖设施可选用小鱼塘、水池或水缸等。水池用砖砌成,面积在5平方米以内为宜,水深05~1米,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龙虱200至300只。

养殖管理

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面粉、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福寿螺(打烂)、猪、鸡、牛、鸭的下脚料。每天下午6点投料一次,投喂量为龙虱总重量的7%~8%(每只龙虱投喂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互相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或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长时间不繁殖。龙虱养殖周期约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类为主,如福寿螺、牛肝、新鲜的死鱼、死虾、死鸭、死鸡等,后5个月以投喂混合饲料、福寿螺、瓜果菜等为主。龙虱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一般用自来水、地下水、自然水等无污染的水源均可。水太脏时要注意换注新水。

养殖注意事项

1 不能在化工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污染较大的环境中养殖龙虱。2 要注意防偷、防鼠、防投毒。平时不得随意搅拌龙虱水池。3 半露天养殖龙虱,池中一定要种上一些水草,最好种水浮莲。池底四角放2厘米厚的黄泥土。池内上下各设排水孔1个。4 幼虫成虫隔离饲养,大小分开、公母搭配。5 龙虱在运输中,要防止水太深、颠抖过大,以免龙虱死亡。气温在36℃以上时不宜运输,如出现龙虱有热死现象,要立即停车冲水30分钟后方可继续行车。装运龙虱工具最好用竹笼,里面放上一些杂草和青菜。隔2小时淋水一次,即可安全到达运输地点。6 龙虱晚上见光会腾空而飞,有水陆空昆虫之称。在养殖水池面上加盖防飞网就可解决后顾之忧。

编辑本段

人工饲养

龙虱,又名水龟子,属水生昆虫,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它有一个庞大的家庭,仅在我国就有约160种,最常见的为日本吸盘龙虱,还有黑龙虱、东方三星龙虱等,其体型椭圆,长约3厘米,前胸、背板、鞘翅为漆黑色,腹部黄褐色,头部略扁,复眼突出,触角丝状,有三对足,前足细小,后足扁平,有长毛。龙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种药食两用昆虫,专治小儿遗尿,老年人夜尿频多,疳积等许多疾病。

生活习性

龙虱终生栖息于淡水环境,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即卵——幼虫——蛹——成虫,成虫再产卵,周而复始。龙虱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产于我国广东、湖南、福建、广西、湖北等省,以往人们都习惯于天然捕捉,但由于环境污染和长期滥捕滥捉,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野生龙虱数量逐年减少,以致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人工开发饲养龙虱是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如山东省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职工赵子忠,养龙虱一年半就获利2。5万余元。

营养价值

龙虱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23。8%,脂肪含量则仅为3。6%灰分含量为9。2%,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固醇的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龙虱对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有很好的疗效。

人工养殖

1.环境设置:尽可能在污染少的地方养殖,养殖场尽量选择远离车辆较多的公路和工厂(尤其是化工厂),水体要求无毒杀性污染,保持水深50—100厘米,不必常换水,但水应无恶臭,同时防止太阳直晒过热,水中应种上一些水草,如水浮莲等,而且水面上还应该加上防飞网。

2.种苗:一般是到信誉好的供种单位选购种苗,既可保证品种质量,还可让厂家提供较好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也可在春夏之交在鱼苗沁捕捉龙虱幼虫,饲养到入秋成蛹,羽化为成虫。

3.饲养:龙虱以肉食性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食性,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麦麸和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打烂的福寿螺、以及农村广泛存在的猪、鸡、牛、鸭的下脚料,一般每天傍晚喂一次,投喂量为龙虱总重量的7%—8%(每只龙虱食量为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和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长时间不能繁殖。

龙虱养殖周期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料为主,如福寿螺、牛肝、新鲜的下脚料、死鱼、死虾等,后五个月投喂混合饲料为主,即肉类及植食类饲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投喂。

捕捉龙虱有2种方法,即水网法和诱捕法;

1水网法;

水网法是用纱布或塑料纱(最好是用塑料纱,因其过水快,捕捞速度快,易捕捉)制成的网兜,在水草丰盛的河沟,池沼或菱角、芦苇生长在池塘中捕捞,很容易捕获。2诱捕法;

利用此虫的趋光性,天黑时,在池沼沿边烧起一堆火,它就会向火光处聚集,此时捕捉非常省事,

如果捕获量多,除一部分饲养玩赏之外,其余的可用沸水烫死,晒干或在干燥箱中烘干作为药用,有滋补、活水、缩尿的功能,也可治小儿疳积和老人夜尿频繁

龙虱又名大龙虱,属鞘翅目龙虱科,是完全变态的甲虫。其体形较大,体长35~4厘米,椭圆形,扁平,有光泽,有的种类具有条纹或点刻。通体黑色,鞘侧缘**,黑色部闪绿辉。复眼位于头的后方,紧靠前胸前缘。

据现代医研究表明,常吃龙虱对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等有良好的效果。除鲜食滋味鲜美“和味”外,它还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据记载,龙虱有滋阴补肾等功效,对医治小儿遗尿、老年人夜尿频多以及肾气亏损、疳积等均有较好效果。常吃龙虱对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等也有良好效果。龙虱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粉剂、浸剂、丸剂等食疗品。

龙虱养殖周期短,从卵至商品成虫约需八个月左右,对溶氧、水温、酸碱度、硬度等要求不高,龙虱发病少,食性广,易于养殖管理。龙虱可食部超过80%,除鲜吃外,还可以成粉剂、浸剂(如龙虱酒),丸剂等食疗食品。 目前,龙虱来源大多依靠和人为滥捕,野生龙虱数量逐年减少,以致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几年,龙虱人工养殖已在广东、广西获得成功。

龙虱

龙虱

predaceous diving beetle

综述

亦称潜水甲虫(diving beetle)或真水生甲虫(true water beetle)。

鞘翅目(Coleoptera)龙虱科(Dytiscidae)肉食性、水生甲虫,4,000多种,捕食的生物从昆虫到比自身大的鱼都有。扁卵圆形,长15�6�5逾35公釐(006�6�5逾14吋)。适应水生环境,後足扁而长,有缘毛,以扩大表面积,利于漂浮和游泳,腹背鞘翅顶端下方有气门,便於呼吸。静止时,把头倾斜水下,举起鞘翅末端,露出气门呼吸。准备潜水前,把空气贮存翅下,以备水下呼吸之用。身体呈流线型,有些种类的雄虫前足有吸盘,交配时藉以伏在雌虫光滑的背上。

雌虫把卵产在水中或水生植物上。幼虫食量极大,俗称水虎,形细长,上腭镰刀状。通过腭内的管道往捕获物体内注入消化液,吸取已消化的动物组织。像成虫一样,悬挂水表面下,以腹部的气门呼吸。有些种类幼虫腹部的丝状附器起鳃的作用,因而无需到水面进行呼吸。在湿土中化蛹。

龙虱属(Dytiscus)和厚龙虱属(Cybister)为两个重要属,世界性分布,长逾35公釐(14吋),在东方饲养和供食用。无眼龙蝨属(Siettitra)无眼,生活於深井。因会吃鱼,又与鱼类争夺空间和食物而不是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故不属于益虫。

识别特征 

龙虱是鞘翅目,龙虱科。小到大型,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体背腹面拱起,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头部缩入前胸内。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

世界已知约4000种,我国记载约200种,常见的有黄缘龙虱Cybister japonicus Sharp等。

生物学习性 

完全变态。成、幼虫都生活在静水或流水中,少数见于卤水或温泉内,均能捕食软体动物、昆虫、蝌蚪或小鱼。幼虫尤其贪食。成虫有趋光性,成虫的臀腺能释放苯甲酸苯、甾类物质对鱼类和其它水生脊椎动物有显著毒性,可危害稻苗和麦苗。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是近年新兴食用的珍贵水生昆虫,生活在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它在水能游,出水能飞,并有很强的趋光性。成年龙虱体型椭圆,长约3厘米左右。龙虱个体大小不一,呈流线体,以肉食性为主,也兼食植物性等,尤其善于捕捉水中的小鱼虾和水生昆虫为食。在我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湖南、湖北等省区。目前市场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由于水域污染和人为滥捕,故数量日渐减少,以致市场供不应求,导致价格较贵。

龙虱价格虽贵却受人们喜爱,究其原因,除鲜食滋味鲜美“和味”外,它还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据记载,龙虱有滋阴补肾等功效,对医治小儿遗尿、老年人夜尿频多以及肾气亏损、疳积等均有较好效果。常吃龙虱对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肥胖症、肾炎等也有良好效果。龙虱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粉剂、浸剂(如龙虱酒)、丸剂等食疗品,故市场销路很好,颇具养殖发展前景。

龙虱种类较多,仅我国就有160种,其中日本吸盘龙虱是个体最大的一种。据试养证明,这种原为野生的龙虱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我省等地养殖成功。龙虱养殖周期短(从卵到商品成虫约需8个月左右),对溶氧、水温、酸碱度等要求不高,且它发病少,食性广,易于养殖管理;龙虱个体小,所占水体空间也小,既适合于鱼塘等大水面中养殖,也适合在几平方米的水泥池甚至面积更小的水缸等小水体养殖;饲养成本较低,可以收集分布在各地的福寿螺、田螺、新鲜的死鱼虾、屠宰场的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直接投入池中饲喂,平时再偶尔将玉米粉、麦麸等能量饲料加水拌湿后捏成团,经晒干后投喂。因此,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研究发展养殖。

龙虱是怎样繁殖生育后代的呢?到了性成熟发育期,雄龙虱便追赶雌龙虱,用它前足跗节基部膨大的圆形吸盘(抱握足)吸附着雌龙虱光滑的鞘翅前部两侧,并爬到雌龙虱体背进行交配。由此看来,龙虱还是雌雄异型呢(雌龙虱前足无吸盘)。雌龙虱把受精卵产在水草上或者是淤泥里,靠水的温度孵化出小幼虫。小幼虫没有贮气囊,只靠体内气管贮存很少空气,所以在水中的潜伏时间不能太长,要经常游到水面,将腹末的气管露出水面排出废气,吸入新鲜空气。龙虱幼虫以小鱼、蝌蚪等动物为食,但它没有明显的嘴,上颚也没有嚼碎食物的功能。它的上颚是中空的,基部有一分泌消化物质并连着口腔和食管的小洞,靠近尖端有一个吸取液体食物的小洞口。捕到猎物时,它首先从食管里吐出有毒液体,通过空心的上颚,注入猎物体内,将其麻醉,同时吐出具有强烈消化功能的液体,将猎物体内物质稀释,然后吸食经过消化的物质。所以,龙虱幼虫的取食消化方式称为肠外消化。

龙虱习性:肉食性,凶猛贪食。说它凶猛,是因为不仅吃小鱼小虾小虫蝌蚪,连体积比自己大几倍的鱼类、蛙类也会去攻击捕食,猎物一但被咬伤,附近的龙虱闻到血腥就会一拥而上。说它贪食,是因为只要有食物,它们真的是吃到撑,在水里浮都浮不起来,但并无大碍,它在水中时间超过一小时后,会在尾部产生一个气体交换泡,进行水下气体交换。它的幼虫状似蜈蚣,亦是凶猛贪食。捕食其它小虫子,一昼夜吃掉15只蝌蚪都不足为奇。

高超的潜水本领 

人类的水下作业或深海考察,一般是由潜水员完成的。潜水员需要携带氧气和一套设备,才能维持比较长时间的水下工作。昆虫中也有很多潜水能手,龙虱就是其中杰出的一类,它能长时间潜入很深的塘底。即使冬季,它也能在很厚的冰层下的水底长期潜伏,不会因缺氧窒息而死。寒冬过后,冰层融化,它才结束水下越冬潜伏生活,开始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动。它的祖先原在陆地生活,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而演变为水生,所以它还保留着祖辈呼吸空气的特征。在龙虱鞘翅下面有一个贮气囊,这个贮气囊有着“物理鳃”的功能,当龙虱在水中上下游动时它还起定位作用。龙虱停在水面时,前翅轻轻抖动,把体内带有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然后利用气囊的收缩压力,从空气中吸收新鲜空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水中多很多倍,因此水生昆虫在长期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学会了各种吸取空气的办法。龙虱依靠贮存的新鲜空气,潜入水中生活。当气囊中氧气用完时,再游出水面,重新排出废气,吸进新鲜空气。

食用龙虱的最佳地点

广西梧州的龙虱制作已经有几百年,是梧州人的家常小菜,在梧州食用价钱便宜,且因梧州环境污染不大,所以龙虱能无污染地生长

龙虱的天敌是老鼠。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黑壳虫、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小龟子等。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水生昆虫,全球有4000多种,食性很杂龙虱能游善飞,生活于水草多的池塘、沼泽、水沟等淡水水域,对水质要求不严。幼虫老熟后钻入水边较干泥土作室,化为裸蛹,半月后羽化。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当游到水面,见有灯光时便飞向高空,趋向光源。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和黑壳虫等,是龙虱科水生昆虫,为杂食性动物,全球有四千种龙虱,中国有二百三十多种。龙虱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于广东、湖南和福等省,吉林省有六至七种。龙虱种间个体差异很大,其中三星龙虱和黄边大龙虱体长可达四十毫米。龙虱为药食两用昆虫,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

龙虱能游善飞,生活于水草多的池塘和沼泽等淡水水域,对水质要求不严。幼虫老熟后钻入水边较干的泥土,化为裸蛹,半月后羽化。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当游到水面,见有灯光时便飞向高空,趋向光源。

龙虱的体型特征

体形较大,体长35~4厘米,椭圆形,扁平,有光泽,有的种类具有条纹或点刻。通体黑色,鞘侧缘**,黑色部闪绿辉。复眼位于头的后方,紧靠前胸前缘。前、中足基节小,后足发达,侧扁如桨,被毛长,基节宽大,左右相接触,跗节5节,适于 游泳 。雄虫前足跗节第1~3节扁平宽阔,具有吸附作用,用于在交配时吸着在雌虫背上,为抱握足。

扁卵圆形,长15~逾35毫米(006~逾14吋)。适应 水生环境,后足扁而长,有 缘毛,以扩大表面积,利于漂浮和游泳,腹背 鞘翅顶端下方有气门,便于呼吸。静止时,把头倾斜水下,举起鞘翅末端,露出气门呼吸。准备潜水前,把空气贮存翅下,以备水下呼吸之用。身体呈流线型,有些种类的雄虫前足有吸盘,交配时藉以伏在雌虫光滑的背上。眼突出。 前胸背板横阔。鞘翅有3行稀疏的纵点,点纹等宽,不明显。腹部3~5节,两侧有绿黄褐色斑纹。足3对,前脚黄褐色, 后脚红褐色,中后 跗节暗色。雄性 前跗节基部3节扩大,有吸盘。雄虫前足跗节第1~3节扁平宽阔,成为吸盘,具有 吸附作用,用于在交配时吸着在雌虫背上,为 抱握足。

龙虱的养殖方式

一、养殖设施

龙虱是水生昆虫,对农药、化肥、油污十分敏感,一般在郊外建池养殖较好,不能在环境污染,特别是有油污的地方养殖。养殖设施可选用小鱼塘、水池或水缸等。水池用砖砌成,面积在5平方米以内为宜,水深05~1米,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龙虱200至300只。

二、养殖管理

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面粉、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福寿螺(打烂)、猪、鸡、牛、鸭的下脚料。每天下午6点投料一次, 投喂量为龙虱总重量的7%~8%(每只龙虱投喂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互相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或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长时间不繁殖。龙虱养殖周期约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类为主,如福寿螺、牛肝、新鲜的死鱼、死虾、死鸭、死鸡等,后5个月以投喂混合饲料、福寿螺、 瓜果菜等为主。龙虱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一般用自来水、地下水、自然水等无污染的水源均可。水太脏时要注意换注新水。

三、养殖注意事项

1 不能在化工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污染较大的环境中养殖龙虱。

2 要注意防偷、防鼠、防投毒。平时不得随意搅拌龙虱水池。

3 半露天养殖龙虱,池中一定要种上一些水草,最好种水浮莲。池底四角放2厘米厚的黄泥土。池内上下各设排水孔1个。

4 幼虫和成虫隔离 饲养 ,大小分开、 公母搭配。

5 龙虱在运输中,要防止水太深、颠抖过大,以免龙虱死亡。气温在36℃以上时不宜运输,如出现龙虱有热死现象,要立即停车冲水30分钟后方可继续行车。装运龙虱工具最好用竹笼,里面放上一些杂草和青菜。隔2小时淋水一次, 即可安全到达运输地点。

6 龙虱晚上见光会腾空而飞,有水陆空昆虫之称。在养殖水池面上加盖防飞网就可解决后顾之忧。

龙虱的类型

三星龙虱(Cybister trpuatusG)

体长圆形,前狭后宽。背面黑绿色,腹面黑色或黑红色,有时部分

棕**,体翅周边有黄带。头部近扁平,中央微隆起,两侧有浅凹陷及小刻点。触角黄褐色。复眼突出,黑色。前胸背板横阔,有纵沟。鞘翅有3行不明显的点线。腹下第3-5节两侧各有横斑1个。足黄褐色,生有金色长毛,后足胫节短阔,胫端两侧生刺。雄虫前足跗节基部3节膨大成吸盘。

黄边大龙虱(CcimbatusF)

形态与三星龙虱近似,但体较大,长35-4cm。前胸及鞘翅两侧黄条斑中间夹有一条黑色斑纹。雌虫鞘翅上密布沟纹或皱纹,仅端部及中缝处无纹。[3]

三斑龙虱

又名泽劳、小龙虱。较黄缘龙虱小,体长24~28毫米。长椭圆形。体黑褐,略带青色有光泽。触角、上唇、前胸两侧、鞘翅前缘黄褐色。鞘翅有2条点刻列。腹面暗赤色,两缘各有3条黄纹。肢黄褐色,后肢有金色长毛。见于淡水水域。

锦龙虱

较三斑龙虱稍小,体长14~15毫米。长椭圆形。体黑色,具光泽。触角、前胸背大部、鞘翅二直条及近内缘角纹均**。鞘翅散布细点刻,列为3条。腹面赤褐色。前肢黄褐色中后胫节赤褐色。雌虫雄虫几等长,雄虫前肢有吸盘。见于淡水水域。

墨龙虱

又名短龙虱。较锦龙虱稍大,较三斑龙虱稍小,体长20~22毫米。短椭圆形。体黑色,闪绿辉。头、前胸背多点刻。鞘翅有3条疏点直纹。触角、上唇黄褐色,翅端及第3、4腹节的两侧有淡黄褐斑纹。前肢及中肢均为赤褐色。雌虫雄虫几等长,雄虫前肢具赤褐色吸盘。常见于水沟中。

龙虱的临床应用

龙虱归肾经,能补肾、缩尿、活血。《本草拾遗’》载“主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和面部褐斑”。内服:08~15钱,炙,研末或入丸剂。《物理小识》:“食之除面黚,活血”。《陆川本草》:“滋养强壮,治小儿遗尿”。《药材资料汇编》:“用于老人夜溺频繁”。[5]

补肾壮阳

龙虱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可治疗肾炎,补肾填精,也可用于治疗男子早泄。

治老人夜尿多、小儿疳积

龙虱对医治老年人夜尿频多以及肾气亏损等症均有较好效果;对小孩遗尿和疳积有较好的疗效。

美容美白

龙虱有美容健肤之功效,能使人精神饱满,面色红润,亦可除面上黝黑之气。

防老抗衰

龙虱因其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可起到促进微循环、破坏氧化自由基和防老抗衰作用。

其他

楼主, 如何龙虱请看如下方法:1�环境设置:尽可能在污染少的地方养殖,养殖场尽量选择远离车辆较多的公路和工厂(尤其是化工厂),水体要求无毒杀性污染,保持水深50~100厘米,不必常换水,但水应无恶臭,同时防止太阳直晒过热,水中应种上一些水草,如水浮莲等,而且水面上还应该加上防飞网。

2�种苗:一般是到信誉好的供种单位选购种苗,既可保证品种质量,还可让厂家提供较好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也可在春夏之交在鱼苗池捕捉龙虱幼虫,饲养到入秋成蛹,羽化为成虫。

3�饲养:龙虱以肉食性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食性,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麦麸和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打烂的福寿螺,以及农村广泛存在的猪、鸡、牛、鸭的下脚料,一般每天傍晚喂一次,投喂量为龙虱总重量的7%~8%(每只龙虱食量为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和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长时间不能繁殖。

龙虱养殖周期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料为主,如福寿螺、牛肝和新鲜的下脚料、死鱼、死虾等,后5个月投喂混合饲料为主,即肉类及植食类饲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投喂。

具缘龙虱,可以在水下游泳。它用后足抱住一个气泡,用气泡里的空气呼吸,在需要升到水面换气时,气泡也助它浮起。

有一类能潜水的甲虫,称为龙虱。它们与那些在地面跑来跑去猎食的步甲科甲虫有着颇密切关系,但非常适应于水中生活。它们的身体是流线型,十分平滑,便于迅速游泳;它们后足的后半段有一丛长长的刚毛,可以用作划水的桨。这些龙虱的幼虫,俗称水虎。这名字颇有道理,因为它们有尖锐的长颚,追逐猎物甚为凶猛,而猎食为对象,包括昆虫、蝌蚪、甚至鱼类。龙虱的幼虫及成虫把它们的空心长颚穿刺到猎物体中,注射一些消化液进去,把猎物内部的东西消化成液体状态,再用长颚吸食。

龙虱要到水面去呼吸,所以它们实际是陆地甲虫,只不过长期在水中猎食。另一些甲虫的幼虫则是完全水生,甚至在里面造茧。这些是豉甲科的甲虫。豉甲的幼虫以气管鳃呼吸;成虫却用气管呼吸,潜水时往往带一个气泡下去,供在水中呼吸之用。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龙虱养殖的详细资料全部的内容,包括:请问龙虱养殖的详细资料、如何捕捉龙虱、龙虱的营养价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234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