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瓷器主要有哪些风格

唐代瓷器主要有哪些风格,第1张

同文化艺术和工艺技术的繁荣昌盛相一致,唐代瓷器的制作与使用更为普及,瓷器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其精细程度远远超越前代。在发展中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瓷窑系统。南方地区主要烧制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地区主要烧制白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

唐代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滋润光滑,如冰似玉,其釉色如“千峰翠色”般碧绿迷人,赢得了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的深深喜爱。

唐代越窑的代表作品青釉瓜棱壶,高204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94厘米。壶撇口,束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通体呈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短流,另一侧置曲柄,与流、柄成“十”字形的颈、肩之间置双系。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此壶造型圆润饱满,釉质润泽。最精细的越窑青瓷被称为“秘色瓷”,仅供给皇家御用。其代表作就是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

法门寺系唐高祖李渊定名,寺中供奉佛指舍利。这枚舍利是佛教的至宝,由7个函套装着,最里面的函装着舍利。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埋在地宫中的,文字写得清清楚楚,一共发现了2499件遗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了秘色瓷是什么样子。

唐代的法门寺在做佛事的时候非常隆重,皇上亲自主持仪式,所以法门寺里埋的一定都是最高等级的东西。当时秘色瓷一共埋了14件,地宫里的《衣物账》上注明: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

其中地宫门口有一件秘色瓷八棱净水瓶,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无釉露出致密的浅色灰胎外,通体满釉,釉面晶亮莹澈,色泽青绿温润,代表了越窑工艺的最高水平。

其余13件都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其中两件银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径237厘米,碗口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内土**釉,外黑色漆皮,贴金双鸟和银白团花5朵,非常精美。

还有一件贴着金银箔的装饰盘子,称为金银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级的材质,把瓷器烧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饰金银,可见地位之高。

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除越窑外,烧制青瓷的还有浙江境内的瓯窑、婺窑,安徽境内的寿州窑,湖南境内的岳州窑、长沙窑等。

唐代除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外,还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统,这两大瓷窑被称为“南青北白”。

文献记载“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里的“内丘”就是指盛产“白瓷瓯”的河北内丘县的邢窑。

邢窑生产瓷器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邢窑的白瓷又有粗细之分,而以粗者居多,细者少数。细白瓷胎骨坚实、致密、釉色细润洁白,厚处呈水绿色。粗白瓷胎质较疏松,胎外均敷化妆土。

邢窑白瓷不仅广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海外,故“天下贵贱通用之”并非夸张之词。唐代由于经济文化的发达,制瓷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瓷器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白瓷作品中出现了新型的瓷塑。

如唐白釉狮子,高108厘米,底径63厘米。狮子昂首,两眼凸起,双耳直立,张口露齿,长须卷发,前腿直,后腿曲,尾上卷,伏卧于台上。狮的眼睛及腿部均点以褐彩。台为长方形,上下垂直,四周施褐色釉,深处呈黑色。此件白釉狮子姿态雄健,浑厚古朴,为唐代瓷塑艺术的一件杰作。

邢窑白瓷代表了当时白瓷的最高水平。除了邢窑外,唐代北方生产白瓷的瓷窑还有河北境内的曲阳窑,河南境内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境内的浑源窑等。

巩义窑有种特殊的瓷器称绞胎器,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全绞胎,即以深、浅两色胎泥相互绞合在一起再成型;另一种是贴面绞胎,即先将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泥绞合在一起,绞出不同的纹理,再切成薄片,用胎泥将薄片粘贴到器物上。这种做法一是为了节省绞胎原料,二是为便于做出各种图案花纹。

如巩义窑绞胎枕,高8厘米,长125厘米,宽88厘米。此枕造型小巧,枕面前低后高,前侧有一通气孔。枕面及枕侧面以白、褐两色胎土绞出的五瓣团花纹样数组装饰,外罩黄釉。

三足罐也是河南巩义窑常见的器形,造型模仿唐代金银器,以三彩数量较多,此外还有白釉、黑釉、蓝釉等品种。

如巩义窑唐绞胎三足罐,高11厘米,口径107厘米,足径158厘米。罐口外卷,圆腹,下承以三兽足。此罐通体绞胎,以两种颜色胎泥绞出木理纹样,并以团花形式表现,是绞胎器物中难得的佳作。

另外陕西省乾县懿法太子墓发现一件唐绞胎骑马俑,人和马全是绞胎处理,十分罕见,也是唯一的绞胎瓷塑。

在南方,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窑也都有白瓷生产。如在江西景德镇梅亭发现的唐代白碗,白瓷工艺也已经十分高超了。

唐代无论青瓷、白瓷,其品种新颖多样,茶具、餐具、文具、玩具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碗等几乎无所不备;造型浑圆饱满,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富变化。

唐代早期的青、白瓷器物腹部丰满,造型有玉璧底器,四五出口碗、鱼形瓶、海棠式杯、贴花壶、三彩器、绞胎釉等,纹饰有印、刻动物纹、龙凤纹、人物、花草、几何形、山形纹及点彩、条彩。

瓷壶最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圆柱短流的执壶,壶腹一般为椭圆形或瓜棱形,壶柄为双排曲柄,壶口多为喇叭口,外部施釉不到底,底多为微微内凹的平底。

与唐代书法艺术普及相关,唐代亦多有瓷砚制作。唐代瓷砚的足较多,更有镂孔圈足,砚面明显向上凸起。总之,唐代瓷器型从总体上看,往往给人一种浑圆丰满稳重的感觉。

唐代瓷碗一般较浅,有直口和斜出口等多种形式,其共同特征是:口沿外部突出一周如唇状俗称唇口,圈足为平底或玉壁底,外部施釉不到底。

唐代的瓷器生产虽有“南青”与“北白”之说,但这只是对整个唐代瓷器发展情况而言的,除了青、白瓷之外,唐代还有“釉下彩瓷”与“花瓷”等新品种,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彩陶器”也是唐代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越窑青瓷中已有褐色釉下彩绘装饰,湖南长沙窑釉下褐绿彩绘的出现,为瓷器装饰开辟了新的途径。

釉下彩瓷器突破了青瓷的单一色彩,用小点连缀成方形、六边形和花鸟图案,虽简单几笔,却生机盎然。

唐代长沙窑釉下彩雁纹壶,通高226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121厘米,长颈、敞口,瓜棱形腹,九棱短流,流腹相接处有明显的修坯痕,执手有修,腹内壁未施釉,可见十分明显的瓦槽形拉坯痕,这是长沙窑壶罐类产品一个典型的工艺特征。

该壶通体施青釉,釉面润泽清澈,并有浅开的鱼子细纹,雁纹的彩釉虽有剥落之处,但这非但没有损害其整体形象,相反增加了器物厚重的沧桑感。

长沙窑釉下壶这类产品,其纹饰都在流的正下方,该壶纹饰以褐彩勾线,绿彩晕染,其奋飞的鸿雁及其一抹青山,虽极简练,却引人入胜。

浙江省宁波也发现有唐代釉下彩鹿纹壶,彩绘技法成熟,笔法流利,小鹿神态活泼可爱,表现了唐代民间花鸟画的朴素风格。

釉下彩瓷器还有用一首诗作装饰。如有一件瓷壶上题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开创了用诗词装饰瓷器的先声。

唐代“花瓷”的出现是瓷器工艺的又一新创举,所谓花瓷是指一种黑釉带乳白色,或乳白中呈现针状蓝色斑的瓷器,器形主要有罐等,窑址有河南境内的鲁山窑和郏县的黄道窑等。

如唐代花瓷双系罐,高199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107厘米。罐口微外撇,短颈,颈两侧对称各置一系,丰肩,肩以下渐收,平底。近底处刻深弦纹一道。通体施黑釉,近底处露胎。乌黑的釉面上装饰4块灰蓝色斑块,似色料自然流淌所致,妙趣天成。

还有唐代花釉细腰鼓,鼓长589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鼓为长圆筒形,两头粗,全身施黑釉,饰7道凸弦纹,并于上用蓝彩绘数十块形状随意的斑纹,宛如点缀于黑色天鹅绒上飘浮不定的云彩,沉静典雅而又奔放不羁。

黑釉瓷也是唐代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河南省是发现唐代黑瓷最多的地区,巩县发现的有瓶、壶、碗、盘等,一般器形较小,给人以纯朴厚重感。

唐代黑瓷代表作品是塔式黑罐,集中了镂空、堆贴等技法,座上雕镂神像、人物和花卉,盖顶塑一小猴,形态天真活泼,是北方黑瓷的优秀作品。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其中以青釉凤首龙柄壶最为精美。

青釉凤首龙柄壶通高413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02厘米。壶盖与壶口吻合呈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

壶体以塑贴和刻画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

此壶既汲取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业的高超技艺。壶胎体厚重,釉层凝厚,玻璃质感强,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其装饰纹样繁复,层次清晰。

唐代的瓷器,华丽中透着典雅,典雅中又不忘增添几分光华与锋芒,所以,典雅与华美,在唐时期的瓷器艺术上,才完全做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唐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是青瓷与白瓷,若要说还有一种代表作应该为秘色瓷,其色泽如冰,更因为其光洁到碗底如同盛满水的程度而为人所知。而唐代的黄釉,虽为亮色,但也不像后世那般亮到刺人之目,过分夸张色泽,显得不自然,相反更平和淡雅些,看上去就如同清玉般,足以以假乱真。

唐代瓷器名窑有哪几个?

(1)河北邢窑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之一,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窑以烧制白瓷而闻名于世,历经隋唐而发展成熟。唐朝李肇《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瓷器以白釉色见长,很少见附加装饰。

(2)浙江越窑 越窑烧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末年,但唐代是越窑瓷器发展最快的阶段,直至晚唐进入了它的繁荣时期,唐代越窑青瓷地域范围更加广大,除上虞、宁波等中心地带,浙江东北、东南也发现烧造窑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

3)河北定窑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曲阳县涧瓷村及东西燕川村,古时为定州所辖,故名。唐代后期,由于邢窑制瓷原料的匮乏等原因,日渐衰落,唐代河北定窑开始替代邢窑成为北方著名的白瓷窑。

(4)河南巩县窑 巩县窑位于河南巩县小黄冶、铁匠炉、白河乡等地,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青花和三彩陶器。

(5)湖南长沙窑 长沙窑位于今湖南长沙市郊的铜官镇。长沙窑器物式样繁多,烧制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兼烧文房用品以及各式瓷塑玩具。

(6)山西浑源窑 浑源窑窑址出土器物非常丰富,瓷器烧制年代早,持续时间绵长,瓷器质量更是优良。主要器形以碗为主,兼有罐等器物。主要釉色有三种:白釉、黑褐釉和茶叶末釉。胎体比较厚重,胎呈浅灰白色,胎釉之间施白色化妆土。浑源窑主要的瓷器品种以黑釉瓷和白釉瓷为主。

(7)陕西铜川窑 铜川窑址居陕西铜川市黄堡镇,黄堡镇古代属耀府,因此也称“耀州窑”。器型主要有:生活用具碗、钵、壶、盘、盒、瓶、杯等;有部分瓷质动物如:马、猴、狗、虎和瓷俑等。铜川窑的釉色主要是黑釉和白釉两种,另有部分黄釉和绿釉。纹饰简单,大部分光素无纹。造型为唐代标准特征。

(8)安徽寿州窑 寿州窑位于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的上窑镇,因唐代属寿州辖而得名。唐代的寿州窑器物主要以黄釉为主,釉色包括:蜡黄、鳝鱼黄、黄绿和铁锈釉等,釉层薄厚及浓淡不匀。胎质分粗细两种,胎的颜色有近白色、白中带微红和绛红色等。寿州窑的最大特色是瓷黄,出土器物多以黄釉瓷为主,大部分器物的胎釉比较粗糙,普遍使用化妆土。

(9)四川邛窑 邛窑窑址主要分布在四川邛崃市的固驿、什方堂、瓦窑山、尖子山等地。创烧时间不详。唐代四川地区的瓷窑以邛窑最为著名。生活用具包括:壶、罐、钵、碗、盘、杯、碟、盏、灯、炉、豆、盒、唾壶和罈等。邛窑的器物极具地区特征。唐代小的瓷塑制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邛窑瓷器的胎质颜色以褐色、深褐色和紫红色最多;釉色丰富,包括青色、青灰色、绿色、**、酱色等。

(10)江西洪州窑 洪州窑位于今江西丰城市的曲江、罗湖一带,唐时属洪州,因而得名。洪州窑是唐初时期的一大名窑。洪州窑以烧制碗和杯为主,瓷质粗糙;纹饰主要以莲实纹为主,兼有其它纹饰,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釉色呈褐色或者深褐色,有部分青绿釉,器物质量不高。

这些就是唐代时期我国著名的瓷窑。谢谢

1、唐代,瓷器烧造步入快车道。邢窑和越窑是统领唐代陶瓷的两支主要力量。浙江越窑生产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制作精美;河北邢窑烧造的白瓷类雪似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此外,长沙窑的釉下彩瓷则丰富了瓷器的装饰。鲁山窑现在比较少见,它的窑口在河南,上面装饰很多大色块,有点像“现代派”,不像长沙窑画具体的形象,如鸟、花等实物。

2、青瓷:是唐宋时期瓷器的代表,其美感,质感,光泽程度上确实要比白瓷更为优秀。然而现在,中国的青瓷可以说是不怎么常见了,现在中国瓷器的发展,主要是以清代的青花,粉彩,珐琅为主体。

3、白瓷:洁白如玉,色泽胜雪,从唐代瓷器中可见一斑古人好玉,凡事不是喜其华丽,而是喜其清洁如冰,进一步引申为人的性情德行如白壁无瑕,清洁不染,清凉无为。

以上就是关于唐代瓷器主要有哪些风格全部的内容,包括:唐代瓷器主要有哪些风格、唐朝瓷器代表作有哪三种、唐代瓷器名窑有哪几个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69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