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函数的概念

初中函数的概念,第1张

函数(function)的定义通常分为传统定义和近代定义,函数的两个定义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叙述概念的出发点不同,传统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而近代定义是从集合、映射的观点出发。函数的近代定义是给定一个数集A,假设其中的元素为x,对A中的元素x施加对应法则f,记作f(x),得到另一数集B,假设B中的元素为y,则y与x之间的等量关系可以用y=f(x)表示,函数概念含有三个要素:定义域A、值域B和对应法则f。其中核心是对应法则f,它是函数关系的本质特征。

1、在某一个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当x在某一个范围内取一个值时,y都有唯一的值和他对应,这时,我们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或因变量)。

2、以知识专题为研究对象,就是将相关知识模块化,通过对知识专题中典型例题的全面、透彻分析,使学生们掌握专题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的函数定义: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x一个值,y就有唯一确定值与它对应,那么x是自变量,y叫做x的函数。其中x叫自变量,y叫因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有些数值是不随变量而改变的,称它们为常量。

自变量,函数一个与它量有关联的变量,这一量中的任何一值都能在它量中找到对应的固定值。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且自变量取唯一值时,因变量有且只有唯一值与其相对应。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学过的函数

(0)常函数(1)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3)二次函数

相关如下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定义式(k0)中的常数k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1)一次函数图象是过 两点的一条直线,|k|的值越大,图象越靠近于y轴。

(2)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低右高);

(3)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高右低);

(4)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正半轴;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负半轴。当b=0时,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5)几条直线互相平行时 ,k值相等而b不相等。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函数的概念全部的内容,包括:初中函数的概念、初中函数的定义 初中函数怎么定义、初中的函数是怎样定义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8159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